钧瓷知识简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钧瓷知识简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钧瓷知识简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钧台之名因何而来,其大致位置在哪里
夏启把庆祝建国的地方叫做钧台,是把钧台看做与钧天(天帝居住的地方,天的中央)相对应的地方,是地的中心。
现存的禹州古钧台遗址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禹州市老城区内,禹州市一高南大门东侧。
真正的钧台究竟建在哪里,至今还是个谜。
何谓宋代五大名窑
钧、汝、官、哥、定。
五大名窑一词的出现,最早源自明宣德吕震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
钧窑与其他四大名窑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地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了铜红釉之先河。
何谓民窑何谓官窑
民窑是由民间创办并经营的瓷窑,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
采用一般原料,做工粗细不等。
官窑是官办瓷窑,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
从造型到釉色严格按照宫廷要求进行生产,在工艺上不惜成本,采用优质原料,精益求精。
官窑钧瓷与民窑钧瓷有何区别
1、器型不同。
2、釉色不同。
3、工艺不同。
4、底部不同
宋钧官窑遗址是何时发现的,其意义是什么
发现于1964年,于1974年发掘。
意义:
不仅证明当年钧窑烧造规模大、产品质量好、艺术水平高,还解决了钧瓷始烧年代、钧瓷因何命名、北宋钧官窑的位置以及钧窑的烧制技术等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
就整个陶瓷而言,钧瓷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一是创造性的烧造成功铜红釉;
二是具有独特的乳浊效果。
什么是窑变
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和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釉质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既很难说出原因又很难重复其结果的过程,称之为窑变。
造成窑变的原因是什么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二液分相,其与钧瓷的乳浊效果有什么关系
钧瓷的二液分相,是指液相中又分离出另一种液相。
连续玻璃相(好比水)和球形小液滴孤立相(好比油滴)。
孤立相小液滴对入射光有散射作用,故而使钧釉产生乳光。
同时,由于钧瓷在烧成时温度和气氛不同,导致连续相中孤立相小液滴的尺寸大小和数量多少也在不断变化,反映在钧釉的外观上就是使钧釉有了多变的窑变效果。
钧瓷的发展经历过哪些重要的阶段
1.唐五代的创烧时期。
2.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的民窑时期。
3.宋徽宗1101-1125年的官窑时期。
4.元代的发展时期。
5.清光绪初年至清末的复苏时期。
6.新中国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7.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现在的发展和创新时期。
钧瓷是否在清末进入过宫廷,并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查阅和当时情况的分析,钧瓷清末进入宫廷一事不存在。
一是禹州还不具备烧制精美钧瓷的实力。
二是慈禧进行大规模的祝寿活动很不现实。
三是故宫博物院没有记载和留存。
什么叫广钧、宜钧和景钧
广钧,是广东佛山石湾窑仿钧釉作品,以石湾当地陶泥为胎,施底釉和面釉,并一次烧成。
釉色以钧蓝和翠毛釉为多,色调浑厚凝重。
宜钧,江苏宜兴窑仿钧釉作品。
宋代萌芽,明代逐渐发展,清代的精品开始进入宫廷。
釉色精美,产品以花盆、花瓶、水盂为主。
景钧,江西景德镇窑仿钧釉作品。
有两种,一种是景钧,另一种炉钧。
景钧始于元代,盛于清雍乾年间。
器物多系瓶、罐等陈设品,底刷芝麻酱色釉。
炉钧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乾年间,以仿宜钧为旨,多以紫砂为胎,先高温素烧固胎,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
呈色典雅清新,多以红蓝相间,中杂清斑点、红斑点。
什么是炉钧,炉钧和卢钧是否一样
炉钧,是指用窑炉烧制的钧瓷。
最早称炉钧之名的,是景德镇仿烧的钧瓷,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
我们现在所说的炉钧,是神垕卢氏钧瓷世家卢振太、卢振中及振太之子等人创烧的一种釉色独特的钧瓷。
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并用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在风箱窑炉中烧制出小件仿宋钧瓷。
因创始人是卢氏家族,也称为卢钧。
炉钧烧制分素烧和釉烧两次烧成。
釉色温润古朴、浑厚内蕴,多以蓝、绿、红色调为主体。
“卢钧”是在继承光大宋钧,“炉钧”是在探索钧瓷的演变。
什么是钧窑大火蓝
钧瓷的恢复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了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地方国营禹县瓷厂采用100立方米的专烧窑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钴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了适量的草兰,使烧釉面无论深浅浓淡均为蓝色,被后人称为大火蓝,也称为大窑蓝。
什么是钧瓷新工艺,为什么现在难以见其踪影
新工艺是指以硼铅熔块做溶剂,在釉料中加入1%左右的碳化硅作为固定还原剂,用氧化焰高温一次烧成的方法,在隔焰式推板窑内批量生产。
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后期生产量太大,缺少窑变的自然特征,钧瓷的艺术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什么会有要想穷,烧钧红的民谣
主要是因为钧红难烧。
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配方的组合;
二是烧制的原料;
三是转火点的把握。
什么是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
1、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
其形成与钧釉的脱口有关。
2、铁足是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成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
其形成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
3、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色的一种护胎釉,也叫芝麻酱釉。
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主要是为了掩盖产品底部大面积无釉的状况,使其美观。
什么时候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东汉中晚期,以浙江宁绍平原一带的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从此世界上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钧瓷工艺
钧瓷要经过多少工序方可成器
钧瓷生产从选料到烧成产品,一般需要经过如下八道大的工序:
1.加工:
(1)选料。
(2)把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
(3)细磨。
2.造型:
根据设计意图造出一定形状的模子,然后再用模型制坯,坯制成后和模子呈一样的形状。
3.制模:
把造好型的模子翻制成模型。
4.成形:
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形等几种方法。
5.素烧:
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一次,温度在900℃~950℃,
6.上釉:
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上釉,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
7.釉烧:
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
温度一般在1280℃~1300℃。
8.检选:
对烧成后的产品,进行检选和分级。
什么是倒焰窑
烧窑时火焰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气喷升至窑顶没有出路,火焰便又转折朝下倒向窑底,并流经坯体间空隙,传热给坯体,然后通过吸火孔、烟道、烟囱排出窑外。
这种窑由于火焰走势有一段自上而下的过程,故而称作倒焰窑
窑炉一般分几个部分
窑炉有许多构造和样式,一般由窑室、燃烧室、排烟通道、窑门等部分组成
钧瓷造型成型有几种方法
注浆成型:
将泥浆注入多孔石膏模型内,借助于模型的吸水能力而形成坯体,坯体在模型内形成后,随着其继续脱水收缩硬化,坯体达到一定硬度。
打开石膏模型,取出坯体即成毛坯。
手拉胚成型:
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坯体的方法。
脱坯成型:
又称印坯,是将泥料拍打成泥片紧贴在模型的内壁而形成坯体,待坯体脱水硬化后,把模型去掉,起出坯体即为毛坯。
徒手捏制成型:
不依托模型,完全用手工制坯。
有盘泥条、镶泥片、卷泥片、雕塑等多种手法。
钧瓷的造型分类有哪些
钧瓷造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1、传统器皿类。
传统器皿类是自古至今较为正统的造型,它们大多以器皿类出现
2、人物和动物类。
人物和动物类是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南方的造型艺术逐步完善起来的。
3、异形钧艺类。
上世纪80年代,陶艺家、教授来神垕镇创作时流传下来的一种异于传统的造型。
钧瓷的造型为何多为圆形
先说使用功能。
圆形器皿容量最大,不易碰损,用着非常顺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造型多是圆形。
其次从制作工艺方面来说。
圆形产品制作工艺简单,变形程度小,成品率比较高,适宜大批量生产。
再次是人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圆形象征着圆满、周全、完美、深奥、广博和大度,又有包罗万象之意。
生产钧瓷的坯料主要有哪些
钧瓷的坯用原料有塑性原料和脊性原料。
所谓塑性原料,是指在器物胎体中起塑化和结合作用的一种黏土,是成型的基础。
所谓脊性原料,是指在器物胎体中起骨架作用的一种原料。
钧瓷坯泥所用的原料主要有哪些
(1)软土。
(2)黄矸土,即硬土。
(3)碱石。
(4)白土。
(5)紫木节,也称黑毛土。
(6)骨料。
钧瓷拉坯泥料有何特点
拉坯和脱坯所用泥料称为可塑泥,它要求泥料可塑性好,不易开裂,易于拉坯和脱坯成形。
钧瓷注浆泥料有何特点
注浆泥是一种悬浮泥浆,它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渗透性。
钧瓷不同造型所用泥料有哪些区别
几种泥的根本区别在于注浆泥中加有电解质,而拉坯泥和脱坯泥没加电解质,钧瓷拉坯泥和脱坯泥用于中小件产品成形时,两者的化学组成相同,用于1米以上的大瓶时,脱坯泥中另外加有颗粒稍粗的骨料,这一点与拉坯泥有所区别。
钧瓷的胎质分几种
钧瓷胎质细腻,致密坚固,按其断面的颜色,一般可分为灰、灰黑、灰白三种胎质。
灰胎是钧瓷的基本胎色。
钧瓷的几种胎质哪种更好
以灰胎为更好些,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的固有特点。
钧瓷为何进行素烧
钧瓷素烧有以下几种作用:
1、经过素烧,坯体内的有机物被氧化,水分逸出。
2、素烧后的坯体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及转运操作。
3、素烧后的坯体气孔增加,吸水力增强,提高了吸釉能力,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
4、素烧后,可对素胎再进行一次挑拣,把一次质量关。
什么是钧釉
钧釉,是钧瓷制品坯胎表面的具有多种颜色、纹路、开片、乳光、图画等的一种艺术釉,主要特点是釉厚、乳浊、呈色复杂多变。
钧瓷窑变釉有哪些
钧瓷窑变釉大体上有三类:
一是窑变单色釉,二是窑变彩斑釉,三是窑变花釉。
以窑变花釉的艺术性为最高,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神韵。
钧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钧釉的基本成分有: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钾、氧化钠、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锡等。
钧釉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所用原料主要是各种天然矿石、人工制备原料和一些化工原料。
天然矿石原料主要有长石、方解石、玛瑙石、滑石、铜矿石、铁矿石等,人工制备的原料有草木灰、牛骨灰等,化工原料主要有氧化铜、二氧化锡、氧化锌等。
钧瓷施釉的几种方法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施釉方法主要有涮釉、浸釉、浇釉、刷釉和点釉。
前四种方法用于钧瓷窑变单色釉和窑变花釉的上釉,后一种方法用于窑变彩斑釉的上釉。
钧瓷施釉的一般顺序
1.检选。
把经过素烧需上釉的素胎全部检查一遍,剔除有缺陷的素胎。
2.清灰渣。
把素胎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以防止釉面上出现渣粒,影响釉面质量。
3.上水。
用海绵蘸水抹去素胎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后胎釉结合牢固。
4.量浓度。
根据上釉的工艺要求,量出釉的合适浓度。
浓度是指釉浆的稀稠。
5.上釉。
根据素胎器型的不同和上釉的工艺要求,分别用前述的不同方法进行施釉。
6.清足。
上完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
7.上芝麻酱釉。
灰白胎产品在上完釉后,还要在足底部露胎处刷上一层芝麻酱釉。
什么是匣钵
匣钵俗称“笼盔”,是在气烧钧瓷窑出现以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盛装和保护钧瓷产品的容器,其形状一般有圆筒形(装任意产品)、锅底形(装碗类产品)等。
多在柴烧、煤烧钧瓷倒焰窑中使用。
匣钵的如何使用
钧瓷釉坯装入匣钵时,要加垫饼,垫饼两面沾有耐火粉,里边和口部要刷上一层耐火涂料,以防止高温下相互黏结。
同时匣钵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层特制涂料,防止底部落渣。
釉坯放入匣钵后,还要注意扫净匣钵上的灰尘,作用也是预防产品落渣。
钧瓷釉烧分几个阶段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钧瓷的釉烧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最高温度一般在1280℃—1300℃。
下面以气烧窑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阶段:
氧化期(窑温至950℃)。
用时一般在2—3个小时。
第二阶段:
还原期(950℃—l250℃)。
用时一般在8—9个小时。
第三阶段:
弱还原期(1250℃)。
用时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
第四阶段:
冷却期(烧成温度降至200℃)。
用时2个小时。
综上所述,气烧窑从点火、烧成到开窑,总共约为15个小时。
柴烧和煤烧由于升温过程和匣钵降温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所需总时间约为20多个小时。
什么是钧瓷烧成气氛
一般来说,气氛有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
所谓“氧化”就是得到氧,通俗地说,是将窑炉火门打开,有充分的氧气进去。
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
“还原”就是失去氧。
将窑炉火门关起,闷火,就叫还原气氛。
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料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气氛。
气氛和焰性
氧化焰是燃料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有多余氧存在的一种火焰。
这种火焰温度高,焰短且热冲击力大。
还原焰是燃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气体中具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存在的一种火焰。
这种火焰温度低,焰长且热冲击力小。
中性焰,即燃料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无多余氧气,也无残存可燃物的一种火焰。
这种火焰的长短及热冲击力介于氧化焰和还原焰之间,但其温度却是最高的。
为何烧成是钧瓷制作中最关键的环节
烧成阶段对气氛、温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气氛过轻、过重都不行,温度过高、过低也不行。
加上气候、燃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每窑的烧成结果都难以预料,烧制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造成许多废品。
另外,一些产品缺陷在烧成后才能显现出来,还有一些缺陷的形成也与烧成工序密不可分。
所谓窑变,是指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很难说出原因又很难重复其结果者,称之为窑变。
钧瓷窑变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钧瓷的工艺缺陷有哪些
按照成品质量来分析,主要缺陷有变形、釉泡、坯泡、熔洞、棕眼、粘足、催青、流足、粘疤、缺釉、落渣、釉渣、生烧等。
为何有“钧不盈尺”一说
“钧不盈尺”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成型工艺的限制。
二是烧成工艺的限制。
另外,钧瓷器物在古代多为把玩观赏品,做得太大易粗糙,便失去了精美感。
钧瓷底款处理的几种方式
钧瓷底款的处理,从宋至今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1、用尖锐工具直接在坯胎底部刻画,为产品烧成之前刻制,属阴文。
2、在坯体还有一定湿度时,把姓名印章盖在坯体底部,印文压入坯体内,多为阴文,印面有凸凹感,底部无釉。
3、把姓名印章印在泥上,然后再把有印文的泥片粘贴在坯的底部,凸起于坯体之上,使印面有凸凹感。
4、用橡皮章蘸颜料或用颜料贴花纸直接印在坯体底部,烧成后为黑色或蓝色,印面平,没有凸凹感,底部无釉。
5、用橡皮章蘸颜料印在芝麻酱底釉上,烧成后多为黑色,印面平,没有凸凹感,底部有釉(即芝麻酱釉)。
6、成瓷后刻。
钧瓷足部处理的几种方式
钧瓷的足部处理大致分3种:
满釉处理、铁足处理、本色处理。
满釉处理:
满釉处理是一种完整的施釉工艺,烧制成成品后,外观整体一致。
铁足处理:
通常采用一种酱色釉护足,该釉性质稳定,不流动,不与匣钵黏结,且呈现一种铁黑色,故称铁足处理。
本色处理:
即不在圈足部施釉,不施装饰的酱色釉而直接烧成的工艺。
为何开片形成于烧成以后
只有当冷却到200℃以下时,开片才会产生。
一方面是由于釉的收缩量超过了胎,另一方面釉已完全硬化,弹性越来越小,釉受的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超过釉本身的抗张强度时,釉才产生开裂。
神垕溯源
神垕之名是怎么来的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30公里处,古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镇,属鸿畅都凌锦里管辖,清又归属文风里,后设神垕镇。
《辞海》中的“垕”字只有一种解释:
专为地名所设,即中国神垕。
神垕之名的相关传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神垕历史的厚重和久远。
神垕的“垕”字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神垕的“垕”字,流传有四次受到皇封的有趣传说:
唐宣宗、宋徽宗、南宋高宗赵构、清朝慈禧太后。
皇封的故事多带有演绎和攀附的色彩,但却真实反映了钧瓷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为什么神垕镇能成为钧瓷生产的母地
神垕享誉“钧都”美称,并成为钧瓷生产的母地,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制瓷历史。
神垕艺人创新陶瓷色彩表达形式,率先将铜元素施入釉料,创烧出一种新的窑变万彩的钧瓷
神垕伯灵翁庙敬的窑神是谁他对钧瓷有什么贡献
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被历代神垕制陶者尊为烧炭之祖,窑神庙的建立与神垕钧瓷的烧造历史有关。
神垕标志《火?
凤凰》、标志雕塑《浴火凤凰》各有什么寓意
《火?
凤凰》、《浴火凤凰》源于凤凰浴火涅盘、绚丽重生的美丽而吉祥的传说,看到这些图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窑火凝奇珍的火红艳丽,丹凤拥宝瓶的壮美场景
神垕古玩城为何被誉为中原潘家园
建在原钧瓷一厂厂区内的古玩城,位于镇区南部,南依环城路,北接驺虞桥,一其大,二是其多。
还有以仿古瓷为主的古玩一条街。
神垕镇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既是钧瓷之都,又是千年古镇,这独一无二的资源和财富,是神垕发展的特色和定位。
围绕这一定位,当地政府以禹州市跻身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提出要将神垕镇打造成媲美“江南周庄”的北方古镇
钧瓷大事件
1、钧瓷最早有记载的走出国门是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
2、新中国成立后的钧瓷销往国外是在1956年。
1956年,禹县神垕第一瓷窑生产合作社成功烧制了仿宋钧瓷后,销往日本、印度、德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价值10万多元。
3、1993年上半年,研究所根据宋代双火膛窑柴烧钧瓷和当代倒焰窑煤烧钧瓷的原理,建成了24立方米液化气钧瓷窑,于1994年3月烧制成功,这种用液化气烧造钧瓷的工艺称为钧瓷液化气烧造工艺。
意义:
钧瓷由液化气烧造成功,是钧瓷烧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柴烧、煤烧钧瓷1000多年的历史。
该技术从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钧瓷作品的创作空间,以及改变成品率低、难出精品等各方面愈来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4、1996年,11月19日至11月24日,中国钧瓷艺术国际研讨会暨钧瓷珍品展在香港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5、“豫象送宝”是一对高度为1997毫米的钧瓷大花瓶,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迎接香港回归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贺礼。
寓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6、1997年6月17日至6月30日,中国钧窑珍品展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隆重举行是庆祝中日两国政府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
7、1999年4月8日,国家邮政局在国内外正式发行一套由王虎鸣设计的《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分别为出戟尊(北宋)、紫红釉花盆(北宋)双耳炉(元代)、连座瓶(元代)。
8、2005年中国禹州从11月23日至11月25日召开了为期两天的钧窑学术研讨会”。
9、柴烧技术在2004年由星航钧窑最先恢复,随后晋家钧窑及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也恢复成功。
钧瓷鉴赏
为什么说钧瓷始于唐
由于宋代有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之说,人们一般认为钧瓷是宋代的产物。
其实,钧瓷孕育和出生在唐代,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花釉瓷就是我们泛指的唐钧。
唐代花瓷的出现,为钧窑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唐钧的概念,目前在陶瓷界仍有争议。
唐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唐钧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唐墓的发掘,一批窑变花注子、罐等器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唐钧以黑釉上泼斑、爆彩为显着特点,唐钧造型多为器皿类,以实用功能为主。
宋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宋代钧瓷的造型官窑以陈设瓷居多,民窑以实用瓷为主,宋代钧釉釉层较厚,釉质莹润,层次感强,釉质较细,呈乳浊状,官钧的工艺成就无论是造型或釉色均高于民窑产品。
金代钧瓷的特征有哪些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很少提及金代钧瓷,这是由于历史文献有关金代钧瓷的记载相对较少,实物资料所见不多的缘故,金代钧瓷继承了宋代的烧制技术,但为降低成本适应民间日常生活所需,对选料和工艺追求不严,致使大多产品不太精细。
除少数精品外,产品整体比宋代逊色。
元代钧瓷有哪些特征
元代是钧瓷烧制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钧瓷的兴起虽盛于北宋,但以禹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庞大的窑系,却是在元代,元代的钧瓷器物多为民间日常用品,以盘、碗、碟、罐之类居多,还有少量的执壶、枕、梅瓶、高足杯、三足炉等,元代属少数民族统治,其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使元钧的造型普遍显得硕大粗犷,胎厚体重,釉色以天蓝、月白居多。
明代禹州钧瓷是否断烧其原因是什么
明代禹州钧瓷是否断烧,一直为陶瓷界所关注。
因为,此问题颇显得扑朔迷离,明代末年仍有少数工匠在摸索和仿制钧瓷,但和窑变钧釉有较大区别,在北方钧瓷日趋衰退的情况下,南方诸多窑口仿钧之风日盛
清代末年与民国时期的钧瓷有什么特征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现状,使钧瓷的发展举步维艰。
因此,釉色和造型都无大的发展,在工艺操作上,仍以手工为主,拉坯、雕刻、捏形,鲜有胎模,整体作品厚重、坚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钧瓷是如何恢复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钧瓷恢复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大致分为两段。
一是从1955年至1958年,初步揭开了钧瓷窑变的成色机理。
二是1962年至1965年,钧瓷新产品的器型、胎质、釉色达到了宋钧标准,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钧瓷有哪些特征
当年的造型主要以仿古为主,并有一些创新,釉色因烧成方式不同大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