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224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识记)

①社会生活的内容(生产、生活和交往)是绚丽多彩。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延展、感受丰富、认识深刻。

▽2.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理解)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增加)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①表现(含义):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等社会行为。

②举例你参与过(见过、听过)哪些亲社会行为?

——如:

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母亲节鲜花义卖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给贫困儿童献爱心等。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背诵)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背诵)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途径)

②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5.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理解)(对个人积极影响)

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理解)(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搭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平台。

▲7.网络是把双刃剑。

(论证)

(1)网络的利(积极影响)有哪些?

①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的弊(消极影响)有哪些?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表现及危害是什么?

①表现:

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②危害:

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①侵犯公民合法权益②扰乱公共秩序、造成社会恐慌③损害国家形象

(5)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①完善法律法规②追究造谣者责任③网民守法自律等。

(6)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

▲8.合理利用网络(探究)

(1)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提高媒介素养A.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4)如何学会“信息节食”?

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迷于网络。

(5)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为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

(6)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符号说明:

▽浏览▲考纲要求◆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背诵)

◆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理解)(增加)

(1)什么是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内容。

包括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背诵)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理解)(增加)

(1)社会规则的含义、作用。

①含义:

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规章、法则。

②作用:

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调节行为

(2)社会规则的种类:

道德、纪律、法律等.

★(3)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背诵)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为什么要维护社会规则?

①它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②它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它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④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3.自由与规则。

(评价)(增加)(如何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建立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4.自觉遵守规则。

(应用)★(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要维护与改进规则。

◆5.维护与改进规则。

(探究)

(1)怎样坚定的维护规则?

①自己要自觉遵守规则;②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哪些规则需要改进?

①原来没有的,需要制定的;②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的;

③不能完全适应识记生活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的。

(3)怎样积极改进规则?

①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②与人沟通,寻求共识;③为新规则建言献策。

◆6.尊重及其意义。

(分析)(增加)

(1)含义:

尊重即尊敬、重视。

内容(表现):

尊重他人人格、权利等

(2)尊重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或尊重的意义)

①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对自己)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使人产生良好心理体验。

(对他人)

③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对社会)

◆★7.学会尊重他人。

(探究)(怎样尊重他人?

或尊重他人要讲究哪些策略?

)★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8.礼及其意义。

(分析)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①含义: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主要表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作用(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体现国家形象。

▲9.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

★(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10.诚信及其意义(分析)

(1)诚信的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为什么要讲诚信?

(意义)

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做一个诚信的人。

(探究)

(1)如何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

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②运用诚信智慧:

面对两难选择,要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

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提高信用水平、营造诚信环境。

▽1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解)

(1)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及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该行为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受到刑罚处罚)。

根据危害社会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1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应用)

(1)需要警惕的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指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的要求(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原因:

①要求:

遵章守法,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行为。

A.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B.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②原因: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4.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

(理解)

(1)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②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

③必然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性。

▲15.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识记)

(1)刑罚的含义。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和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刑罚的种类:

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①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只能单独适用)

②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可独立适用,也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合并适用)

▲16.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综合)

(1)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年龄小实施犯罪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

(2)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17.学会依法求助。

(应用)

★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学会依法求助?

①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到公、检、法任一机关控告、举报,到法院起诉。

◆18.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综合)

(1)为什么未成年人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②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鲁莽行事,极易受到伤害,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2)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如何做到见义智为?

①要勇于并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掌握方法:

A.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争取帮助;B.虚张声势,巧妙周旋;C.记住犯罪分子体貌特征;D.了解犯罪分子去向;E.保护好作案现场。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符号说明:

▽浏览▲考纲要求◆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背诵)

▽1.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识记)(P65)

(1)责任的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理解)

如何理解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①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要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我们要认识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

▲3.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

(分析)

(1)承担责任的表现是什么?

①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按时完成作业、约定守时、信守承诺、认真做事等);

②他人对自己负责(如:

父母的辛勤劳动、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军人保家卫国等);

③自己对他人负责(如:

学会感恩,主动关心、服务他人等)。

(2)承担责任的意义(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