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197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楞严经卷一》讲义Word格式.docx

死句活句

夹山、道吾,船子和尚,法身无相,法眼无暇。

一月普照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第二讲】阿难三问

“如是我闻”:

释尊临终,阿难三问之一,第一问:

佛经开头之第一句。

第二问:

如何处理恶性比丘?

佛说,默摈之。

第三问:

佛圆寂后,以谁为师?

佛说,以戒为师。

佛法三宝:

经、律、论。

第四问:

如何修行?

答:

根殒四念处修行。

观身不净

观受皆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第三讲】佛家三宝

“佛在室罗筏城”,即舍卫国。

“只桓精舍”即只树给孤独园。

舍卫国有一位富人,名悉达多,乐善好施,常济助孤独之人,人尊称之为“给孤独长者”。

长者去王舍城为子求媳,得遇佛,闻佛说法后,立即请佛来舍卫国。

长者返至舍卫国后,立即寻觅场地。

该地之只太子,有花园广大华美,乃商购论价。

只太子告以须“黄金铺地”,又称“卖园不卖树”。

成交后,只太子即以卖园之黄金,筑居室庭堂,奉养释尊,及佛弟子,故称只树给孤独园。

本经简称“只桓精舍”。

“大比丘”:

比丘乃出家众,义为乞者,乞食以养色身,乞法以养慧命,故佛之道场,无厨房。

或受民众国君之供餐,多时皆于晨后午前,托钵向民众乞食,每日一餐。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最先度者为拜火教之迦叶三兄弟,三兄弟共率弟子一千人皈依。

二百,乃舍利弗、目犍连二人及二百婆罗门教众;

五十人为世家子弟,闻佛以太子之身出家,便来探访,闻佛法后,亦愿出家。

回家与妻告别,并与妻燕好。

佛乃为五十世家子说戒律,第一戒律为男女性爱,故第一律为戒淫。

在家众戒婚外情,出家众戒夫妻情。

佛家三宝“经、律、论”为佛所说之“法”,佛所定之“律”,及后世学佛者,发挥对佛法认知之“论”,加以述说弘扬。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人世间之一生,皆在三界中混过。

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虽境界不同,但皆有漏失。

欲界唯饮食男女,饮食为维持此色身现时之存在。

男女乃为延续“我”之续存,孔子亦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色界,虽离“欲”得定,而能定生喜乐,再离喜得乐,最后舍乐清净。

(色界四禅)

无色界,则离去色界之心喜身乐,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仍不究竟,依旧报尽还堕,故释尊参访非想非非想定仙人后,乃独自参究。

【第四讲】四禅八定

无漏:

无欲漏(戒),无有漏(定),无无漏(慧)

住持:

觉醒常住,能持万法。

三有:

欲界,色界,无色界。

严净毗尼:

严心静守之戒。

辟支:

辟支佛陀之简称,自然独悟圣果是为独觉。

无学:

声闻四果,阿罗汉名为无学。

四果:

须陀洹预流果,斯陀含一来果,阿那含不远果,阿罗汉杀贼、应供、不生。

文殊:

文殊师利之简称,智慧第一。

檀越:

施主。

旃陀罗:

四种姓之解为屠夫。

三摩、禅那:

静广。

妙奢摩他:

至静,本具不动摇。

首楞严为定之共名,独属此经。

常位真心,性净明体,此心在纷乱中不变为常,在生灭中而无去来名位,在幻妄中而不坏烂为真,在污浊中而不染为净,在万法中而不动摇为性,在欲气中而不昏为明,此心此体,人之具足。

阐提:

为一阐提之略称,即不成佛之义,阐提有二:

一为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二为发大愿当度众生不成佛者。

弥戾车:

恶见。

恶叉聚:

印度果名,生必三子,比喻世间之三障——烦恼(惑)、业(五逆十恶)报、下三途之苦。

修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不变随缘:

无生灭,而不碍生,灭,善能分别诸法相。

随缘不变:

即生灭,而生灭于第一义而不懂。

法忍:

即智慧性,忍有信受之慧,而无法言宣。

幽闲:

不显为幽,不闹为闲。

【第五讲】六大弟子

大智舍利佛:

舍利是其母亲名字,其母之目,有如舍利乌之美。

其子即舍利佛,或译作舍利子。

当舍利怀孕舍利子时,与其弟辩论,其弟皆论不敌,暗忖姊能如此聪明,必怀有智慧之子,将来自己将不如甥,乃出家苦修十八年,甚至未剪指甲,故被当时人称之为长爪梵志。

摩诃目犍连,与舍利佛具为婆罗门种系。

神通第一。

出家后,拟报母恩,用天眼通发现母亲因毁谤佛法,堕饿鬼道,乃以食物奉母,母因罪重,食物入口即化为火。

目犍连无法救母,乃乞求佛陀搭救。

佛告以设盂兰盆法会,由悟道高僧,为之度脱。

其母即出离饿鬼道,故世间于阴历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法会,加以救助下三道受苦难者。

佛法称世间众生,皆在六道轮回。

六道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

摩诃俱絺罗:

即舍利佛之舅,苦修后回家,发现甥已随释尊出家,乃向佛讨甥,并誓言:

若释尊辩输,即将甥还他。

若他输,即自割头。

释尊问他是何种宗派,他答【以不立为宗】。

释尊再问【不立为宗之宗是否亦不立?

】自知辩论,拟自割头,释尊乃说法,俱絺大倾服,亦皈依释尊。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父为富楼那,母为弥多罗尼之子,故称。

说法第一。

须菩提:

解空第一,生前家中突然财富珠宝皆空,故称空生生。

后珠宝俱还,故又称善吉。

优婆尼沙陀:

修【不净观】,观见生时臭皮囊,死后肿胀、烂、腐、臭,极端不净而悟道。

辟支,未经由佛教而成就之修道者。

即罗汉。

初心:

初发心修行者。

【第六讲】阿难遇险

休夏自恣:

佛制,夏日比丘不出乞食,聚众休息,自省,相互批评。

迦陵仙音:

迦陵鸟,音声美妙,如仙乐。

此鸟非是罪恶所生,为食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引阿弥陀经)

文殊师利:

义为妙德,或妙吉祥。

司智慧,兴菩贤菩萨分侍释尊左右。

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上首:

在佛弟子中,居首座,释尊称之为法王子。

饭僧:

佛家无厨房,众僧皆于晨后午前,去民家乞食。

上座:

老僧得道者。

阿闍黎:

规律师。

比丘乞食,须有上座及阿闍黎同行。

应器:

应量之器。

四姓之外,最低种姓之人,如屠夫。

刹利:

仅次于婆罗门之第二种姓。

如释迦族。

方行等慈:

方正乞食,不择贫富,同等慈心。

无遮:

平等无碍。

度诸疑谤:

专向贫乞,则富者疑,向富者乞,则贫者谤。

城隍:

古筑城,城外环水,则称城池,无水则为隍。

古时即有城隍庙:

即城池之保护神。

城门有多重,郭门为城隍之最外大门。

娑毗迦罗:

黄发外道,自称在大梵天之先。

百宝无畏:

集聚百宝之力,无善不具,无恶不摧,无所畏惧之威力。

咒:

呪,即咒语,如六字大明咒,楞严咒。

即妙理,为最初方便,依此不生灭,不动摇之根性,为本修因,即可成就菩提之因地心。

三摩:

即三昧,用此最初之方便法门,如观世音之耳根圆通法门,而登初住。

禅那:

修行已得圆证,定慧均等,证得一切种智。

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证入涅盘之门。

【第七讲】直心道场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

妙亦贯彻,下二、三者皆定名。

非作意修习之定,乃天然本具圆含万有之定。

奢摩他即悟理,为最初方便,为本修因,乃本经专有,与三摩、禅那、圆证菩提,经五十五位证入涅槃。

一门超出即一乘,只此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大乘、小乘、声闻圆觉菩萨。

三十二相:

自不见顶相,至足心轮转,共三十二相好。

同气天伦:

阿难与释尊为亲堂兄弟,共祖。

常住真心:

此心在纷绕而不变异为常,在生灭中而无来去为住,在幻妄中而不腐烂为真。

性净明体:

此本体,生万法而不动摇为性,在污浊中而不染为净,在欲气充斥中而不昏为明。

此心此体,人人具足,本周十方法界,因用识心、妄想,执如来相,以为奇特,而生渴仰,此想非常住真心,乃是生死根本,故有轮转。

阿难求佛妙定之最初方便,佛先点破,此乃识心,非常住真心。

见到真心,便是见性,佛说一切法,皆为见性,而能了生死。

僧问灵云法师如何了脱生死?

答曰:

【青山原不动,净云任去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风雪除去水仍然绿,山依旧青。

直心:

出离生死,须用直心,故说【直心是道场。

】内心既直,言语亦直。

拟心思量,便是分别意识。

不隐讳,无虚假,便是直心。

孔子亦不赞成【三思而后行】,故说:

【再斯可已】。

同一道故:

即彼此皆同一直道。

将何所见?

谁为爱乐?

我是谁?

谁在爱乐?

此即七处征心,八远见地,十层显见。

此乃吾人日用而不知者。

即此平常心,平常事,有几人问过?

有几人知道?

有几人能答?

有几人答对?

此即楞严。

 

《楞严经》提要第八讲无

《楞严经》提要第九讲

无欲漏(戒),无有漏(定),无无明漏(慧)。

觉性常住,能持万法。

三界,诸有界:

严心净守戒律。

辟支迦佛陀之简称,自然独悟圣果是为独觉。

须陀洹,预流果。

斯陀含,一来果。

阿那含,不还果。

阿罗汉,杀贼,应供,不生。

四种姓之外,为屠夫。

禅那,静虑。

至静,本具,不动摇。

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此心在纷乱中不变为常,在生灭中而无去来名住,在幻妄中而不坏烂为真,在污浊中而不染为净,在万法中而不动摇为性,在欲气中而不昏为明。

此心此体,人人具足。

当头棒喝!

为“一阐提”之略称,即不成佛之义。

阐提有二:

一,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

二,发大愿为度众生,不成佛者。

印度果名,生必三子,以喻世间之三障,烦恼(惑),业(五逆十恶),报(下三途)。

修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无生灭而不碍生灭,善能分别诸法相。

随缘不变,即生灭而无生灭,于第一义而不动。

即智慧性,忍有信受之慧,而无法言宣,仅能内心忍可。

不动为幽,不闹为闲。

觉观:

粗心缘虑为觉,细心静住为观。

九次第定:

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定及灭尽定。

跳出三界外,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昧:

空,无相,无愿。

二障:

烦恼障(我执),所知障(法执)。

心性:

灵知为心,不变为性。

不动摇为寂,不生灭为常。

《楞严经》提要第十讲

二种根本:

一者生死根本,以攀缘心为自性者,众生轮回;

二者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识精元明,能生诸缘,轮回生死,是因攀缘心,但此缘心亦是本体所生。

释尊悟后第一句话“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便说明了二种根本。

众生既皆具此二种根本,为何忽然将此本明之“清净涅槃”,变成“轮回生死”之“众生”?

如何会发生“妄想”?

谁在“执著”?

为什么有“妄想”?

此乃根本问题。

佛家之修行,是要众生明心而见性。

集起为心,为何集起?

集起什么?

既然本明,何以忽然不明了?

原因是“集起”。

为什么集起?

何时集起?

道家也说“道可道,非常道”,“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

”都描述了本体“性”和“常”。

但是也都不曾细说“性”和“常”的具体的性质和形相。

性质是形而上的“理”,形相是形而下的“事”“物”。

有形而上的“上”,自然会有形而下的“下”。

这也就是所说的二种根本。

老子的“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所以说“有无”相生,“有”和“无”是二种根本,为什么会有“有”又会有“无”?

老子只说二者是“玄之又玄”,玄是众妙之门。

这都是形而上的问题,没有描写也没有答案。

“心”是何物?

为何“心生种种法生”?

心是形而上的,如何使形而上的“心”生出形而下的“法”?

但是这又是事实、现实。

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事实、是现实。

然而由日光的光而发明烛光,灯光,这也是事实,这是不是二种根本?

归纳起来都是二种。

为什么一定是二种?

聪明的孔夫子说:

“子不语怪力乱神”。

什么是二种根本?

为什么是二种?

如何发生?

七处征心,八还见地,十层显见,二十五圆通,都是在描述二种根本,可是没有答为什么。

只说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如莲花。

不但不可思议,佛亦不曾细说。

他证悟的是什么?

最初之“华严”,最后之“法华”,依然在述说第二种之根本,及如何舍弃第一种根本无明,而证得第二种的本明?

但是也未说为什么有第二种。

虽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所以“无为”亦是一种“有为”之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不”是两个“NO”,便是一个“YES”。

此元明之“识精”,先莫问“为什么”会“有”。

必须先问为什么“它”使众生起攀缘心?

是必须?

是必然?

那么为什么必须如此?

为什么必然如此?

谁主宰此必须?

谁作成此必然?

都没有答案,只是述说二种根本。

四义谛之:

诸行无常,十二因缘之“无明”,说“常”只是描写“它们”是什么,怎么会有?

都未曾说。

更不用问为什么会有?

而且必须是二种?

老子虽然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佛法提出“二种根本”。

是“一”“有”,便有“二”?

但是为什么?

是否佛法之“无生法忍”、“涅槃”便是具体答案?

但是当下便有个具体的我,自私的我的存在,又是为什么?

而且仍在讨论二种根本。

二种根本——心与性

心:

心是何物?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觅心了不可得。

性:

体性常明,常住真心,此心在纷乱中不变为常,在生灭中无去来为住,在幻妄中而不坏烂为真,在污浊中而不染为净,在万法中而不动摇为性,在欲气中而不昏为明。

此心此体,人人具足,个个圆成。

成佛未增一分,轮回亦未减一分。

故说无修、无证,悟得当下便是。

古来禅宗之当头棒喝——德山之当头棒,临济之当头喝,即是在当下,打断攀缘心,显现出本体之明。

在古时,悟道者说此识精元明之根本体,都无法描述,譬如石头:

“问此庵,坏不坏?

坏与不坏主元在。

章嘉活佛患癌,甚疼说:

“有个不疼的在。

志公和尚:

“不起丝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六祖:

“道由心悟,岂再坐耶?

此心觅不可得,此性言语道断,心行寂灭。

《楞严经》提要第十一讲

释尊悟后第一句话“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谁在“执着”?

《楞严经》提要补充

第十一讲

“道由心悟,岂在坐耶?

性与相,本明,与攀缘。

楞严所论皆谈“心”,佛法所说亦皆此二者。

而且自古皆在觅心,又了不可得。

因“心”生于性,“言语道断,心行迹灭。

”不但不可议,甚至不可思。

所谓“证悟”,证需过来人的证,悟需自己悟,此即中国禅宗。

而有指月录。

师徒之间,难在指月。

若非真悟,或非实证,只是以盲引盲,不但亡“月”,且又失“指”。

学佛者多在失月又失指的“狂禅”和“妄论”中。

《楞严经》提要

第十二讲

攀缘妄执之识心,真常妙明之本体。

“修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识精元明:

元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六根)本应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六根只是工具,物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可事半功倍。

但攀缘强过本体,“所生”胜过“能生”便使本体遗失,而以缘生为主。

缘有起灭,不住、不常、故众生因之而有生老病死。

实则众生之生、之动、皆由此元明识精之本体,而有见、闻、嗅、尝、觉、知、之六“识精”。

修行者,破识即显真(见性)。

人有敏钝,觉有钝渐,又全在勤惰功夫上。

是故宁与智者打一架不愿和愚者说一句话。

因生命短促,不可浪费。

此识精,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不为无明所迷,不为菩提所觉。

众生日用、万行,皆从此识精所生。

但六根攀缘六尘,而生六识,欲将生它之识精遗失,不知亦不识。

故佛家说“一切唯心”,万法为识。

由见、闻、觉、之六识而说“我执”之第七识,此能、所、之根、之尘、皆由第八藏识所生。

此八识乃由心生,而有意,而有分别而有起灭,而有爱憎而有得失,而有生死,此即二种根本。

《楞严经》提要第十三讲无

《楞严经》第十四讲

(第十三页,倒数第三行)

色界四禅:

(1)离欲得定,

(2)定生喜乐,(3)离喜得乐,(4)舍乐清静。

无色界四定:

(5)空无边处定,(6)识无边处定,(7)无所有处定,(8)非想非非想定。

(9)灭尽定。

漏尽:

欲漏、有漏、非有漏。

亦即三有、三界。

阿罗汉:

阿即大。

其证量是:

世事已办,烦恼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

但报尽还堕,故是有余涅槃。

定,亦称禅定。

我障,烦恼障。

亦即人障、事障。

寂常心性:

心由性生。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有生灭,性则寂常。

生心随缘,寂常不变。

此即随缘不变。

虽本性不变,而随缘生万有。

穷露:

如乞丐,既穷且苦,无置身处,终生流转。

道眼:

人眼共有五种: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一般人皆有肉眼;

具有神通,则有天眼;

小乘有慧眼;

大乘有法眼。

佛眼:

具有四眼,并有能见到根本之眼。

《楞严经》第十五讲

(续上讲讲义第二页,书第十四页,第四行)

卍字:

佛三十二相之一,希特勒之标号为调转之卐字。

法幢:

道长所在之处,皆有圆形桶状之幢,罩在头顶之上。

宝刹:

刹土,国家,族类。

有文化之处即称宝刹。

阎浮檀金:

即檀香木色,如赤金,佛之身色。

俶装:

收拾行李。

人生如寄旅,迟早须归去。

性心失真:

以攀缘外尘而生之心,认作本体之性,有生灭流转。

万物有成住坏灭,众生有生老病死,皆因不知此常住真心,不知物质不灭定律。

认物为己:

地水火风,四大皆物,合成此身。

此身非我有,暂时借住而已。

莫以为便是真我,便是本体,为它辛苦,或将它毁坏,皆为至愚。

《楞严经》第十六讲客尘烦恼

(第十六页,第一行)

阿若多:

追随世尊五大臣之一。

憍陈那:

五大臣之首领。

十层显见:

七处征心后,释尊再以十层,解释能见及所见之二种根本。

第一层:

能见之见,是心非眼。

眼是工具,瞎子只是工具损坏,换得良好之眼角膜,即能复明不瞎。

第二层:

解说所见之“客尘”,与能见之“心”相对,便分为主客,而有得失之攀缘心。

未得时,患得之;

既得后,患失之。

患得患失之心生起,便有烦恼。

客尘二字之解释:

“客”者,非主人。

不住为客,暂时停留,稍留即走。

“尘”乃极细小,不易发现之物质。

攀缘之根本,即循之而生起。

尘既不住,故摇动不止,唯在阳光照入空隙中时,始见微尘之动相,而“虚空”则静寂澄明。

众生仅见到由微尘积聚成相之客体,误认为真实,挣扎、费力、劳心,使此客尘据为己有。

不知执以为“我”之此身、此心,刹那之间,衰老不住,有如流水。

一如孔子在河岸边,观看水流而感叹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人之生命亦如流逝之水。

“烦恼”之生,皆由于贪,贪之不得,或得后失之,便起嗔念,贪嗔皆令人糊涂,便愚痴。

此“贪嗔痴”三毒,令人生起恶念,而有杀盗淫三恶行。

损人亦害己。

古今圣哲,皆具大智慧,乃以大道教谕众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即古今中外做人之大道,亦是众所共知之道理,但是“知”道,却“做”不到,此烦恼之所以从生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