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1675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L-1D.0.1mol·

L-1

4、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Na+B.Mg2+C.OH-D.

5、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A.用铜作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B.用钨作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

C.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D.用铝制作炊具是因为铝的熔点比铁高

6、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B.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C.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D.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B.Ba(OH)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H2O

C.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

+4H+====Al3++2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

+2H2O

8、将5g某金属加入到100mL2mol·

L-1的硫酸溶液中,当硫酸浓度降到原浓度的一半时(设溶液体积不变),金属还没有全部溶解。

该金属可能是()

A.AlB.ZnC.FeDCu

9、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经干燥后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区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没有N2,CO和HCl都有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和HCl,肯定没有CO

10、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g,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得到5.6L氢气(标准状况),则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镁和铁B.镁和铝C.铁和锌D.铜和锌

11、有100mL3mol·

L-1NaOH溶液和100mL1mol·

L-1AlCl3溶液。

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

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

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是()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B.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D.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12、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

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3、向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当生成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被氧化的铁元素与被还原的铁元素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2∶1C.1∶2D.1∶3

14、将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a%和b%的两种溶液,则a和b的关系是()

A.a=bB.a>

bC.a<

bD.无法判断

15、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mL5mol·

L-1盐酸可恰好使其完全溶解。

所得溶液可吸收标准状况下0.56L氯气,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

A.Fe4O5B.Fe5O7C.Fe2O3D.Fe3O4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别Na2CO3和NaHCO3粉末

B.只能用加试剂的方法区别(NH4)2SO4和Fe2(SO4)3溶液

C.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

和CO

离子

D.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1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

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

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

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④密度为1.1g·

cm-3与密度为1.2g·

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g·

cm-3与1.2g·

cm-3之间;

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8、两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体积的3mol·

L-1的稀硫酸置于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上,天平平衡,向一个烧杯中加入10.8gAl,向另一烧杯中加入10.8gFe,反应完毕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可能放Al的一端托盘上升B.有可能是放Fe的一端上升

C.金属都一定没有剩余D.不可能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二、填空题(共38分)

19、(10分)

(1)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

(2)等质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5)若向100mL0.1mol·

L-1L-1硫酸铝溶液中加入0.5mol·

L-1的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1.17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由单质A与化合物B两种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发生转化: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  ;

B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20080801

21、(16分)工业品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等杂质,图2—12中的仪器装置可用来测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图中标号:

①—空气;

②—某溶液,③—纯碱样品,④—稀H2SO4,⑤—浓H2SO4,⑥—碱石灰,⑦—碱石灰。

图2—12

实验步骤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Ⅰ的质量(设为m1g)。

③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的质量(设为m2g),并将其放入广口瓶中;

④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量干燥管Ⅰ的总质量(设为m3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2)装置A中液体②应为,其作用是,如撤去装置A,直接向装置B中缓缓鼓入空气,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C的作用是,如果撤去装置C,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5)上述实验的操作④和⑤,都要求缓缓进行,其理由是:

,如果这两步操作太快,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根据实验,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三、计算题(共8分)

22、(8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

L-1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下图。

求:

(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是多少?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D2C3D4A5D6B7C8A9C10C11D12B13A14A15B16D17D18A

19、(10分)

(1)1∶2∶3

(2)23∶12∶9(3)6∶3∶2(4)23∶12∶9(5)130或.90mL

20、(12分)

(1)(4分)A的化学式Al;

B的化学式Fe2O3

(2)2Al+Fe2O3

2Fe+Al2O3(2分)(3)

(2分)

(4)

(2分)(5)

(2分)

21、(16分)

(1)(2分)赶走残留在广口瓶中及装置里的CO2

(2)(3分)碱溶液除去空气里的CO2偏大

(3)(3分)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偏大

(4)(2分)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

(5)(3分)使反应产生的CO2能与碱石灰充分反应而完全吸收偏小

(6)(3分)

×

100%

22、解析:

(1)由图知:

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是Al(OH)3,质量是(19.4-11.6)g=7.8g,即0.1mol,对应的铝也是0.1mol,质量是2.7g。

其余的11.6g沉淀应为Mg(OH)2,物质的量为0.2mol,对应的镁也是0.2mol,质量是4.8g。

(2)溶解金属消耗的盐酸是0.1mol×

3+0.2mol×

2=0.7mol剩余的盐酸消耗了20mL5mol·

L-1NaOH溶液,物质的量是5mol·

L-1×

0.02L=0.1mol,所以盐酸总的物质的量是0.7mol+0.1mol=0.8mol,可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0.8mol/0.1L=8mol·

L-1。

解:

Mg、Al在整个反应中的变化过程为:

Mg~MgCl2~Mg(OH)2Al~AlCl3~Al(OH)3~NaAlO2

24g1mol58g27g1mol78g

m(Mg)n(MgCl2)11.6gm(Al)n(AlCl3)19.4g-11.6g

m(Mg)=4.8g

n(MgCl2)=0.2molm(Al)=2.7gn(AlCl3)=0.1mol

根据Cl-守理可得:

n(HCl)=n(Cl-)=n(MgCl2)×

2+n(AlCl3)×

3+0.1mol

=0.2mol×

2+0.1mol×

3+0.1mol=0.8mol

c(HCl)=

=8mol·

答案:

(1)Mg、Al的质量分别为4.8g、2.7g。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