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1528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马诗》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1.理解词语:

大漠: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

这里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界。

(燕:

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

燕山。

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

3.思考:

“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想一想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4.指导朗读。

(二)品读三、四句。

何当:

何时将要。

金络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这里指戴上金络脑。

走:

跑。

清秋:

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2.思考: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一)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二)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三)指名学生背诵。

五、小结。

(一)《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二)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

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搜集查找关于李贺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千古名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

2、古人对李贺的评价

3、知诗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二、讲授新课

(一)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二)初读诗文

(三)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四)理解诗题

“马诗”即描写马的诗歌,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这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

李贺写作马诗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四)明诗意

1、品读一、二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理解: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燕:

多音字,本课读yān

 

(2)思考:

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展现了一个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的画面

(3)环境描写:

描写了悲凉肃杀的战场景色,暗示了诗人作为有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4)诗歌一、二句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空旷辽阔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白雪。

连绵的燕山之上,一弯像金钩一样的月亮,散发出清冷的光辉。

2、品读三、四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三、四句借马抒情: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六、诗歌主旨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以马自喻,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

难点名称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就会导致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比较低下,古诗是一个十分考察和注重学生基础和综合能力的一项学习内容,因此比较难理解诗句的含义。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小学生所生活的现代生活环境,和古代的生活环境差别十分大,有很多的内容和东西是小学生不能够去理解和掌握的,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多东西难以理解,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就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比较难的一个重点问题。

难点教学方法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

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环节

导入

1.师:

同学们的文学积累都很丰富,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填空,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2.课件出示成语填空题。

课件出示:

你会填吗?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

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

3.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成语都和“马”有关)

4.在古代,马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人类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读课题。

(板书课题:

马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学生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以下字词:

n燕shān山sì

似jīn金luò

络nǎo脑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停顿。

(2)指名学生读,交流停顿。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一遍读完后,交换朗读内容。

5.学生齐读古诗。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默读古诗,启迪质疑。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3.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1)大漠:

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漠的广阔、荒芜。

(2)燕山:

指燕然山。

这里借指边塞。

(3)钩:

(课件出示钩的图片)

4.品读第一、二句。

(1)赏析前两句诗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

师:

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交流。

③教师相机小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沙如雪”“月似钩”的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

(3)指导朗读。

(4)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意境。

5.品读第三、四句。

(1)指名读。

(贵重的马、矫健的马)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金络脑)借助注释理解词语“金络脑”。

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3)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等词语,体会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5)指导朗读,读出问句语气。

小结

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

请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交流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

3.师:

从李贺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

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4.指导朗读全诗。

5.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1)师: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

先自己试着背一背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四人一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6.总结学习方法。

回顾学习本首诗的过程,归纳通过“读、品、悟、背”这四步曲来学习古诗,简称“四字法”。

六年级下册第十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1.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古诗内容。

2.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情感。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之情。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

一、导入(出示图片)同学们,看。

这是什么。

(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四字词语?

马到成功、千军万马、一马当先、汗马功劳、快马当鞭、招兵买马......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教师重点指导古诗中易读错的字音,如燕山”的“燕”在这里要读一声,读第四声是燕子的燕。

3.品读第一、二句。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古诗大意。

A.大漠:

B.燕山:

指燕然山,一说燕山。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C.钩:

战场上用的武器。

(2)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

这样写,看起来怎样?

读起来呢?

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3)赏析前两句的含义,“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

(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呼喊: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品读三、四句。

A。

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B.络脑:

马络头。

C.走:

快走踏清秋”,“走”的意思是跑,“快走”意思是“驰骋”。

D。

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清爽的秋天。

(2)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三、借助资料,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志向。

《马诗》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快走”等词语进行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当学生描绘出“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战场”的画面时,再理解“何当”一词,想象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的期盼。

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诗人资料,结合诗人少年成名,诗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的经历,感受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四、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困,二十七岁卒。

他的《开愁歌》《日出行》《苦昼短》等诗抒写失意之怀,悲慨人生短促,但他毕竟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故在他的奇崛想象与延幻古怪的诗语里也有“世上英雄本无主”的英雄气概和“男儿何不帯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

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收集类似咏物诗,体会其中情感。

3.说说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有哪些值得你喜爱的品质。

总结:

李贺的这首《马诗》,咏物诗,借咏叹马,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

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解诗题2.读诗句3.懂诗意4.悟诗意5.识人品6.明志向7.背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