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1227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一】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归纳_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归纳

  七上《论语十则》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a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

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

”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形容谦虚好学。

  二、文学常识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阅读探究

  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

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第二则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

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第三则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归纳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

作者强调了什么?

为什么?

  不是。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

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

  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

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第九则

  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第十则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四、总结迁移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

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0.《论语》一书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读了这八则以后,你一定收获不小吧!

怎么样,也试着编一则吧!

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人均可,但尽量要经典些。

我说有书不读非君子,骄傲自满真小人。

  1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八上《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

自李唐来从,自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

  不蔓不枝长枝蔓。

//长枝节。

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

  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当然。

  二、理解背诵

  ①周敦颐《爱莲说》:

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回答问题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3、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意思对即可)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四、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补充说明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六、开放性试题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八上《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文学常识

  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重点字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

襄,上。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归纳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宣布,传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指奔驰的快马//不如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潭,深

  绝巘多生怪柏巘山峰飞漱其间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良的确,实在。

  清荣峻茂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晴初霜旦早晨。

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绝消失。

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巘(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

  通假字阙;同“缺”,

  、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结构。

  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运用

(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探讨①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

  【篇二】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类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类

  古代诗词目录

  诵读欣赏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词三首(21)《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

  《浣溪沙》(山下兰芽)苏轼

  古代诗词三首(13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秋词》刘禹锡

  《论语》八则(173)

  古诗二首(20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七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29)《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77)《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

  古诗三首(137)《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

  古诗三首(260)《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八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1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古诗三首(145)《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

  古诗二首(229《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万淳)八年级下册

  诗词三首(6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渔家傲》(范中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二首(20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李商隐)

  古诗二首(249)《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九年级上册

  诗经二首(99)《关雎》《蒹葭》

  古诗二首(207)《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

  古诗二首(241)《龟虽寿》(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物候天气诗四首(39)《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凉州词》(王之涣)《塞下曲》(卢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九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59)《饮酒》(陶渊眀)《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诗词曲三首(191)《观沧海》(曹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课内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09)《十五夜望月》(王健)《水调歌头》(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15、《三峡》(郦道元)(129)

  21、《梦溪笔谈》二则(170)《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沈括)七年级下册5、《赵普》(宋史)18、《黔之驴》(柳宗元)

  23、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

  24、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八年级上册

  1、七律长征

(2)(毛泽东)

  9、古诗四首(58)《春望》(杜甫)《泊秦淮》(杜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

  10、《晏子使楚》(晏子春秋)16、《小石潭记》(柳宗元)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年级下册4、《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

  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核舟记》(魏学洢)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14、《口技》(林嗣环)15、《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九年级上册

  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桃花源记》(陶渊眀)18、《与朱元思书》(吴均)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岳阳楼记》(范仲淹)21、《醉翁亭记》(欧阳修)九年级下册

  13、《曹刿论战》(左传)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愚公移山》《列子》17、《出师表》(诸葛亮)18、《茅屋为秋风所歌》(杜甫)

  专题

  名著推荐与阅读

  【篇三】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生字词复习资料

  一单元第1课为你打开一扇窗

  徘徊(páihuái)诠释(quán)缩影(suōyǐng)憧憬(chōngjǐng)裨益(bì)潜移默化危言耸听(sǒng)

  第2课繁星

  半明半昧(mai)摇摇欲坠(zhuì)霎眼(shà)

  第3课冰心诗四首

  折叠(di?

)惊羡(xiàn)

  第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弥漫(mímàn)小心冀冀(yì)船桅(w?

i)阴森森负载(zài)一瞬间(shùn)葬身鱼腹(zàng)船舷(xián)窟窿(kūlong)一刹那(chà)半裸(luǒ)湍急(tuün)势不可当(düng)你推我搡(sǎng)猝然(cù)酣睡(hün)蓦地(m?

)失魂落魄(húnp?

)肇祸(zhào)井然有序巍然屹立(wyiyì)惊慌失措镇定自若来回穿梭(suō)须臾(yú)相提并论履行(lǚ)

  诵读欣赏

  沐浴(mùyù)抚摩(fǔm?

)淅沥(x?

lì)莹火熠熠(yì)诧异(chà)枝杈(chà)栖息(q?

  二单元第6课往事依依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百看不厌徜徉(chángyáng)烟波浩淼(miǎo)走投无路狼狈逃窜津津有味(j?

n)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绚丽(xuàn)眼花缭乱(liáo)心旷神怡(kuàngyí)

  五彩纷呈雕镂(l?

u)慷慨(küngkǎi)油然而生滚瓜烂熟凝注(níng)鸦雀无声镌刻(juün)谆谆教导(zhūn)铭刻在心(míng)

  第8课十三岁的际

  抽屉(zhōutì)白驹过隙(jūxì)弹指一瞬(shùn)蓦然回首(m?

)迸溅(bang)穹隆(qi?

ngl?

ng)积攒(zǎn)沉淀(diàn)呜咽(ya)清晰(x?

)絮语(xù)徜徉(倘佯chángyáng)和蔼可亲(ǎi)怪僻(pì)谈笑风生安恬(tián)撷取(xi?

)幼稚(zhì)惆怅(zh?

uchàng)

  第9课伟人细胞

  拐弯抹角豁达洒脱(hu?

)其貌不扬自诩(xǔ)罪魁祸首(zuìkuí)打瞌睡(ky)指手画脚不屈不挠(náo)铆足劲(mǎo)荟萃(huìcuì)冷飕飕(ltngsōu)宿怨(sù)霎时(shà)跻身(j?

)骷髅(kūl?

u)行当(hángdang)茅塞顿开(sa)出手不凡道听途说报酬(ch?

u)白痴(ch?

)时髦(máo)硬撑(chyng)吝惜(lìnsa)履历(lǚ)咬文嚼字(jiáo)沸沸扬扬概率出谋划策可歌可泣鸡毛蒜皮

  诵读欣赏

  泾溷渭清(hùn)一阕(qua)宝藏(zàng)颠簸(diünbǒ)苔藓(táixiǎn)噤声(jìn)冥思苦想(míng)功勋赫赫(ha)打颤(zhàn)胆战心惊绶带(sh?

u)心花怒放自鸣得

  意密密匝匝(zü)禁锢(gù)温馨(x?

n)嚎啕大哭(háotáo)陈词滥调(làndiào)遐想(xiá)涕泗横流(sì)火烧火燎(liǎo)煎熬(jiünáo)

  三单元第10课社戏

  大抵(dǐ)归省(xǐng)偏僻(piünpì)行辈(háng)不惮(dàn)絮叨(xùdüo)竭力(ji?

)嘱咐(zhǔfù)怠慢(dài)撺掇(cuünduo)凫水(fú)一磕(ky)潺潺(chán)朦胧(m?

ngl?

ng)弥散(mísàn)蕴藻(wyn)松懈(xia)家眷(juàn)皎洁(jiǎo)缥缈(piüomiǎo)蹿(cuün)旺相(xiàng)撮着吃(cuō)棹船(zhào)楫子(jí)

  第11课端午日

  蘸酒(zhàn)茶峒(d?

ng)翘起(qiào)伶俐(línglì)嘭嘭铛铛(pyngdüng)呐喊(nà)泅水(qiú)

  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

  色彩缤纷捅进(tǒng)簸箕(b?

ji)大吃大嚼(jiáo)口舌生疮(chuüng)玉米糁(shyn)赏心悦目吆喝(yüohe)门槛(kǎn)疙瘩鬏(gydüjiū)腌渍(yünzì)篱笆(líba)抠下(kōu)糖黏儿(nián)秫秸(shújie)阖家(h?

  四单元第14课春

  抚摸(fǔm?

)酝酿(yùnniàng)呼朋引伴嘹亮(liáo)黄晕(yùn)披蓑戴笠(suōlì)稀稀疏疏抖擞(dǒusǒu)花枝招展胳膊(gybo)

  第16课济南的冬天

  响晴(xiǎng)着落(zh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