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摘要黄向阳Word文档格式.docx
《德育原理摘要黄向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摘要黄向阳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从泛指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到限指道德教育的德育
1.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2.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
3.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
4.从"
德育即道德教育"
二、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一)教育的道德性质
教人偷东西是教育吗?
教教唆教育
《说文解字》: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
的道德标准
◎教育必须包含道德的目的或善意
◎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教育不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们的目的还必须合道道德。
教育不仅是一种有意施加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必须出自善意。
教育包含使人为善的意图,德育代表教育使人为善的意图。
(二)德育地位的演变及性质的变化
1.从"
教育的唯一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杜威:
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
中国国民政府1912年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教育必然包含道德的目的,没有道德的目的,就无所谓教育。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活动,只有服务于一定社会的道德目的,才是一种教育。
纯粹的智力训练并非智育。
促进学生体力发展的活动,只有在服务于一定社会的道德目的的意义上,才是一种教育。
纯粹的健身运动或竞技运动并非名副其实的体育。
2.从"
教育的普通目的"
德育首位说"
智育第一说"
体育第一说"
诸育并举说"
1957年,毛泽东: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从"
教育目的"
教育工作"
1988年,"
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被改名为"
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把德育视为"
,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把德育视为"
,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众多工作中的一项工作。
4.从作为教育工作的德育回到作为教育目的的德育
(1)走出"
德育工作说"
的误区
理论误区:
错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当作学校分工依据。
实践误区:
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妨碍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
(2)淡化德育的"
工作意识"
(3)强化德育的"
目的意识"
(4)重建"
全员德育"
机制
三、德育内容
(一)私德、公德、职业道德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6年10月10日)
我国"
家庭伦理本位"
的德育传统
n重视私德教育,轻视社会公德教育;
n在私德方面信偏重以自我为定向的道德教育;
n以家庭伦理为核心,认定家庭美德可以迁移到公共生活。
(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
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道德理想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道德原则
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3.道德规则
上海市的"
七不规范"
: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不损坏公物;
不破坏绿化;
不乱穿马路;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不说粗话脏话。
道德理想:
人是目的
道德原则:
尊重人
道德规则:
对人要有礼貌
德育层次教育用语教育功能
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倡议激励
道德原则教育道德指令、道德倡议指导
道德规则教育道德禁令、道德指令约束
德育层次
教育用语
教育功能
道德理想教育
道德倡议
激励
道德原则教育
道德指令、道德倡议
指导
道德规则教育
道德禁令、道德指令
约束
我国道德理想主义传统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西方道德自由主义传统
在遵守起码规则的前提下,个人享有充分自由。
雨果: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
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
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想做一个人!
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
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
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
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
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
(何怀宏:
《底线伦理》
(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康德
道德即服从善良意志(goodwill)的绝对命令,或者说,无条件地尽做人的义务(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义务)。
杜威
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性格,不仅要有善意(goodwill),更要有坚决实现善意的性格力量或践行力量。
一切软弱无力的性格,都是伪善的性格。
性格力量需要得到理智和情感上的训练,以忠于各种有价值的目的。
在理智方面,性格需要的是良好的判断力,即对各种价值的辨别能力。
在情感方面,性格需要的是精细的个人敏感性,即对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的目的和兴趣敏锐的感受性。
哈什
路易斯·
斯洛汀是一名原子物理学家,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工作,帮助研制原子弹。
1946年他在实验室做一项核实验。
他象专家常做的那样,用螺丝刀轻轻地把一块块钚片聚集成一团,使它大到足于产生链式反应。
不幸的是,螺丝刀突然滑落,钚片一下子靠得太紧。
瞬间,每个人观察的仪器都显示出中子正在剧增,表明链式反应已经开始。
整个房间充满着放射线。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斯洛汀立即用自己赤裸的双手把钚片分开。
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杀行动,因为这样做使他暴露在最大剂量的放射线下。
然后,他平静地要求七名合作者精确地标出他们在事故发生时所处的位置,以便确定每个人受放射的程度。
做完这些事,斯洛汀向医疗救护站报警,然后向同事们道歉,并且说:
他将死去,而大家肯定会康复。
品德有赖于人道的关心、明智的判断和果敢的行动的和谐结合。
中国
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构成,品德的培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的教育。
学校德育的"
德目主义"
传统
●把道德价值观(德目)当作确定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陶冶与德目相应的道德情操;
●培养与德目相应的种种可欲的(desired)或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
●甲:
勤劳是美德。
乙:
只有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勤劳才有价值;
为勤劳而勤劳,是奴隶的美德。
勇敢是美德。
别教我孩子勇敢,请教我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节俭是美德。
节俭是短缺经济背景下的美德;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适度消费才是美德。
相互谦让是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准则。
相互谦让和各不相让一样会造成冲突和争执,惟有公正才是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准则
网络时代价值多元化的后果
●知识和道德权威的谈出和消失
●价值相对主义盛行
●信仰危机
作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结构变动结果之一,"
权威"
正在退出知识和思想(价值观)领域。
(董志强:
《权威的退席》)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
●从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转向道德判断力的培养。
●从具体德目的传授,转向道德思维方式(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训练,和一般道德精神的道德精神(如"
正义"
、"
关怀"
)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对话,在价值多元社会中寻求共享价值(sharedvalues)。
●从道德情操的熏陶,转向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从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道德行动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
1.德育内容的分析框架
德育的三种类型、三个层次、三个方面
◆教小朋友分清自己的东西和幼儿园的东西,不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教小朋友分清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不随便动用或拿别的东西。
2.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调整
●从重视私德教育转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从重视道德理想教育转向加强道德规则教育。
●从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从重视高尚情操的陶冶转向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从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转向道德行动能力的培养。
四、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一)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基本特点
两难I
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救得了她。
这种药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
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
他花200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2000美元。
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名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他只能筹到大约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
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
可是,这位药剂师说:
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
海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药店,为妻子偷药。
海因兹该偷药吗?
为什么?
1.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的道德判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经历性质不同但相互关联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能够区分文化中的规则和好坏,懂得是非的名称,但是他是根据行为对身体上的或快感上的后果来解释好坏的(受罚、得奖和交换喜爱的东西),或是根据宣布这些规则和好坏的人们的体力来分别好坏的。
阶段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以行为对自己身体上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从力量本身就是价值,而不是尊重为惩罚和权威所支持的那种基本的道德秩序。
◆不该偷:
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该偷:
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
阶段2:
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
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
儿童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
交换就是"
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
,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
要是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兹就该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要是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兹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
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
这种态度不仅服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秩序,而且忠心耿耿,主动去维护、支持和辩护这种秩序,并以与这种秩序有关的个人或团体自居。
阶段3: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
好男孩-好女孩"
为定向。
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定型了的形象的或"
自然的"
的行为。
经常用意图去判断行为。
第一次把"
他的用意是好的"
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好孩子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许。
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
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烦恼和耻辱。
阶段4:
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
尽自己的义务、对权威表示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正确的行为。
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要是人人为了正当的目的都去偷的话,大家的财产都得不到保护。
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么做的话,海因兹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后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显然在努力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
阶段5: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总的倾向带有点功利主义的色彩。
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已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准。
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值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一致意见的程序和规则。
除了在宪法上民主地同意了的事物,权利是关于个人的价值和意见的事,所以其结果是强调法律的观点,但同时也强调要根据对社会是否有用的理性思考来改变法律的可能性(不像以法律秩序为定向的阶段4那样死板地维护法律)。
在法律领域之外,自由同意和契约乃是遵守职责的一个具有联结作用的因素。
法律禁止人偷窃,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
海因兹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
稀有药品应当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中的组成部分。
海因兹已经为救妻子的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手段解决问题。
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
阶段6: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
这些原则是抽象的和伦理的,而不是一些具体的道德规则。
实质上,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人类尊严的原则。
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
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宝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
海因兹设法救自己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
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
2.不变的顺序性: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
3.结构的差异性:
各阶段之间的道德推理或思维方式存在质的差别。
4.结构的整体性:
一种道德思维方式在同一发展水平不同儿童的道德推理中有明显的一致性,在同一儿童的不同的道德推理中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5.层级的整合性:
低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总是被融汇或整合进更高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之中,并逐渐被更高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所取代。
(二)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道德发展是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
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布莱特效应:
儿童通过对假设性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
因此,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道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
●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学生1:
应该偷。
为什么该偷?
因为生命是可贵的,钱并不重要。
这药剂师也太贪财了,卖出去居然收取成本10倍的钱。
再说,他制造这种药不就是救人吗?
生命可贵,为什么?
当然,因为这是他心爱的人的命。
为什么心爱的人的命就这么重要?
因为妻子在家中可以干许多男人不会干的事,比如烧饭、洗衣等。
没有妻子,海因兹就没人照顾他,保护他,他就会感到孤独。
世界上只有一个自己的妻子,如果妻子死了,海因兹也活不下来,一定会自杀的。
学生2:
应该去偷药,因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如果中年妇女死了,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药剂师要是救了妇女,会有很多人仰慕他;
但是他不救妇女的话,就会有很多人瞧不起他,说他小气。
学生3:
这位妇女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常言道:
人命关天"
如果是别人早就伸出友谊之手帮助这位可怜的妇女,而这位药剂师制药成本只200美元,卖却要2000美元。
海因兹用1000美元去买,对我们来说已经够合算了。
而这位药剂师却不顾别人的安危,一再给海因兹增加负担,像这种可恶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所以我觉得刘大刚应该偷药。
药剂师如此铁石心肠,即使被人洗劫一空也活该。
学生4:
如果他去偷药,店主知道了肯定会叫警察来抓他,要坐牢的,所以不应该偷药。
学生5:
他就是很爱妻子也不该偷药。
不偷药的话,只有一个人痛苦,而不是两个人。
如果海因兹偷药,他会被罚款,进监狱,他会很痛苦的。
再说,一旦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后谁来照顾他妻子呢?
学生6:
如果每个病人的家属都去偷药,那么,以后那些药剂师就不敢做药了。
学生7:
他偷药剂师的药,只是救活了妻子。
大家都知道药剂师的药也是用药制造的,你若是偷了他的药,使药剂师白白下了功夫,又没有赚到钱。
学生8:
偷药就成了小偷了,这事传出去就毁了他的名声。
他的妻子吃下这颗药也不会安心,她宁愿自己得癌症死掉,也不愿丈夫因为自己而坐牢,被人家说成是小偷。
某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阶段1,下列哪种理由最有可能说服他考试不作弊?
(1)考试作弊对其他考生不公平
(2)考试作弊会受到学校的处分和父母的责打
(3)好学生考试不作弊
(4)作弊会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某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阶段2,坚持不揭发考试作弊的朋友,下列哪种理由最有可能促进其道德判断力发展?
(1)朋友之间要相互忠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该背叛朋友。
(2)朋友以前帮助过自己,现在朋友碰到了困难,就应该帮他一把。
(3)我要是揭发他,他就会把我做的错事告诉老师。
(4)既然是朋友,相互之间就要保守秘密,否则,怎么会是好朋友?
(四)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道德两难故事的设计
◆道德两难问题的设计
◆引入性提问策略
◆深入性提问策略
温迪:
海因兹应该偷药,因为换了他妻子,为了他,她也会这么做的。
彼得:
对,是该偷。
可是,他为什么该偷?
她从来没有为他偷过什么东西。
教师:
你们的意见一致,却有十分不一样的理由。
温迪,假定你要帮忙说服彼得改变看法,你能不能扮演一会儿海因兹妻子,想办法告诉他,为什么海因兹应该决定去偷药?
五、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一)人际互动情境问题及其教育功能
1.体谅情境
情境1:
一个跟你同岁而且要好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因为你不知道的原因显得十分心烦意乱。
你怎么办?
旨在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对一切表明人的需要、利益及情感的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的观察和理解。
情境2:
一个你认识的女孩子有时对你说刻薄话,你怎么办?
S1:
我会反击,她挖苦我,我就讽刺她。
S2:
我会劝她别这样。
S3:
我会生气,但拿她没办法。
S4:
我会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这事。
S5:
我会问她究竟怎么回事。
S6:
我会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无意之中得罪过她,伤害过她,或者使她难堪。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会设法向她道歉,消除误会。
S7:
有的时候,一个人心情不好,处境不利,甚至看到自己特别羡慕的人,也会说说风凉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算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S8:
这种人我不会惹她,也不会去理她。
情境3:
一个你认识的人在你同别人说话时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
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我才不躲,我会叫他闭嘴。
干脆叫他走开。
还是让他加入进我们的谈话好,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心里非常生气,但拿他没有办法。
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块聊好了。
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不当着他的面说这些了。
种子
我有点不高兴。
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
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
不过还好,每个人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