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docx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六年级

第一课同一首歌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

 

知识与技能:

一.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三.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四.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教学

重点

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教学

难点

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

准备

收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二声部演唱此曲。

教学重难点:

尝试二声部演唱此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师:

今天,老师要带给大家一份礼物。

(轻唱《同一首歌》)

师:

老师相信这歌大家都会唱,一起来唱唱,好吗?

2、 全班唱《同一首歌》

二、新授内容

A、   引出歌曲《同一首歌》

师:

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

叫什么?

生:

《同一首歌》。

师: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现场版的《同一首歌》。

生:

聆听。

师:

老师现在想让同学们把歌里所唱的歌词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

有感情读歌词。

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认为最美的词语找出来,然后说说为什么你会认为这个词语是最美的。

表达了歌唱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

找词语,说理由。

B、学歌谱

师:

现在,我们把这优美的词语配上旋律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把这首歌曲的歌谱唱一唱。

生;四人小组学唱歌谱。

C、唱歌词

师:

来,让我们把旋律完整的唱出来,老师给你们伴奏,好吗?

生:

完整唱。

D、学唱二声部

师:

现在我们来听听歌曲里除了这条熟悉的旋律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旋律吗?

生:

聆听。

师:

那你们能把你们听到的旋律用旋律线把它划出来。

生:

划旋律线。

旋律模唱

师:

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把刚才同学们划的旋律线哼唱一下,好吗?

生:

随老师音乐哼唱二声部旋律。

(师随机纠正音准。

E、声部合成

1、分组读歌谱;

2、分组唱歌谱;

3、全班合唱歌谱

4、四人小组合作练习。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教学重难点:

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的祖国》

A:

完整听赏全曲。

师:

听的时候请想一想:

听后你想到什么?

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

b)       完整听《我的祖国》。

c)       提问:

词、曲作者是谁?

(指名答)

师:

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

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

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

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       讨论:

听后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自由想象)

B:

简介电影《上甘岭》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

我们来听听。

(放一段)

师:

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

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生:

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

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指名)

师:

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

这是正确的。

师:

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二.聆听《大中国》

1、你听过《大中国》吗?

能边听边唱吗?

介绍作者高枫。

2、随录音轻声唱歌词。

3、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秧歌

1、秧歌:

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跷、旱船、跑驴、小车、龙灯、狮舞、腰鼓、霸王鞭等也属秧歌之类。

2、老师把搜集来的秧歌资料放给学生看。

3、学习秧歌的基本动作。

4、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5、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6、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三.课堂小结。

六年级

第二课草原牧歌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2.学习歌曲《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知识与技能:

一.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

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

了解蒙古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

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学习蒙古舞蹈——筷子舞基本动作,了解蒙古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1、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

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

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

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

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

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2、跟着音乐,学动作。

3、随音乐舞蹈。

4、分组展示。

5、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

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介绍五声音阶。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六年级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内容:

1、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

2.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

知识与技能: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过程与方法:

聆听,模唱,欣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

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拉库卡拉查》欣赏《化妆舞会》

教学过程: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1、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3、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4、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

(墨西哥)

二导入:

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

(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五、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听。

4、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

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