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40451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

2016海南卷,6题

小农经济的特点

通过历史文献考查古代中国精耕细作

2016年江苏卷,8题

农业中的生产工具

通过历史文献考查古代农业工具

2015新课标Ⅰ,24题

小农经济

通过农耕之利考查小农经济的特征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涉及。

命题者常以文献资料、图片、表格数据等形式作为小农经济建立背景及古代土地制度来考查。

备考时应把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联系起来,通过生产工具的进步,掌握耕作方式的变化,理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关注奴隶制社会井田制,春秋战国时土地私有制确立,这种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可将古代土地制度与近代土地制度及现代土地制度演变结合起来复习,注意“古今贯通”

考点一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2017年新课标卷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题思路】

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的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结合材料中20—130亩占户数比例的74.1%,可推知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土地,所以选A项。

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131亩至300亩以上的土地所占的比例较小,故不能得出B项。

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故C项错误。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7年新课标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要点解密】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朝代

表现

特征

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三农业生产工具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考古材料可能是“碎片化的信息”,单独使用,需要十分慎重。

出土文物的数量并不代表当时社会的实际存量。

历史上存在和使用过的器物能否保存到后世,是有一定条件的;

即使能保存到后世,能否被考古发现,也有偶然性。

(2016年江苏卷)《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

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

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是筒车,故C项错误;

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控制,故D项错误。

4.地位

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年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推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

②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2)消极影响

①小农经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这些特点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而在小农经济下,人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018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

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

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

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

考点一农业生产工具

1.如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答案】A

2.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

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A.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都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生产工具。

图1为耧车,是播种工具;

图2为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

图3为曲辕犁,是耕作工具。

这三个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选C。

曲辕犁属于唐代耕作工具,A错误;

仅图2能体现人们利用自然力,排除B项;

水排在后来失传,排除D。

3.从铁器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地区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春秋中晚期已遍布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

这说明春秋时期

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考点二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

4.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

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解析】《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而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故A项正确;

筒车出现于唐代,故B项错误;

玉米在明代才传入中国,故C项错误;

曲辕犁出现于唐代,故D项错误。

5.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有多幅,其出土地点统计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A.北方水稻种植业较发达

B.南方汉代无开发的迹象

C.北方牛耕普及程度领先南方

D.当时牛耕已经基本普及

6.《荀子•富国》:

“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韩非子•解老》:

“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

”这些记载说明

A.春秋时期农田已普遍使用肥料

B.战国时期农田可以连续种植

C.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出现轮作制

D.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使用畜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农业的精耕细作,意在考查考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荀子•富国》”“《韩非子•解老》”可知,A、C项时间界定错误。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了施肥技术,农田已普遍使用肥料而且同培肥田土联系在一起,这样土地可以连续种植,有利于进一步向轮作制发展,故B项正确。

D项材料不能体现。

8.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时代,其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如魏国的西门豹渠、楚国的芍陂、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这些水利工程修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推动

B.中央集权体制的出现

C.各诸侯国统治阶层的重视

D.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

考点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9.从战国时期到隋朝,中国传统农业在北方形成;

隋朝到元代,传统农业由北向南传播;

到元时,农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据此可知,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大量荒地的开发利用

B.北方长期战争使社会动荡

C.统治者注重抑制土地兼并

D.北方农业人口的持续南迁

【答案】D

10.人口迁徙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重大改变,对下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3世纪时南北方人口变化表

地区

迁徙前(万人)

迁徙后(万人)

北方

关中

240

50

南方

扬州

320

430

荆州

350

620

A.关中人口大量迁出,导致了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南方

B.扬州人口大量迁入,反映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起

C.荆州人口大量迁入,说明长江中游社会经济环境良好

D.北方人口迁入南方,表明南方城市化水平更高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与江南经济的发展。

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3世纪即魏晋时期,北方关中的人口数量骤减,而南方荆州的人口增加数量最大,表明荆州所处的长江中游的自然、人文等社会经济环境良好,故选C。

A、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信息及史实,故排除;

大运河在隋朝才开始开凿,故B项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

公元前338年,苏秦对秦惠王说:

“(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秦汉时期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 

三。

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 

稀),……无积聚而多贫。

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之国”,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唐宋时期

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

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南宋学者说:

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

盐池之利,今称海盐;

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无闻;

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明清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据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整理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

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唐代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宋代,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没落。

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

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结果。

16.解读图1、图2,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演进特点的是

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从集体劳作到小农户个体经营

C.从石器锄耕到铁器锄耕

D.从粗放型劳作到精耕细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