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浓厚的军事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专制独裁性
6.阅读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规律
B.国际环境影响
C.国家经济政策
D.产业结构调整
7.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
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
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
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
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
B.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
8.“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9.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
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
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
这主要说明( )
A.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
B.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C.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
D.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
10.下图是某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情况图。
以下确立的主题中与之相对应的是()
A.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以全民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12.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希腊航海业的发展
C.有利于文化交流
D.有利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发展
13.2012年1月28日,阿盟观察团因安全原因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
美英法向安理会施压。
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与中国投反对票致决议未通过,以上材料反映了()
①表明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②反对票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③反对票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原则
④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古罗马法学家认为:
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
因为这种法律不是人类特有的,而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不论是天空、地上或海里的动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法是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
B.自然法是自然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规律
C.人定法是根植于自然的最高理性
D.自然法是人定法精密化的表现
15.1937年,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回忆:
“吾父在日,无日不思返浙江原籍。
吾辈则乡土观念较轻,以为吾中国人自命为中国人足矣,于此中复自画为某省某县人,有何意义?
”据此可知,任鸿隽( )
A.较之先辈乡土观念较轻
B.有“中国”观念无乡土意识
C.志在抗日无暇顾及乡土
D.认为省县户籍管理没有意义
16.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A.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中心
C.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17.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18.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 )
A.上海浦东
B.大连、青岛
C.深圳、珠海
D.海南岛
19.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多次举办以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国际会议,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这说明新时期中国致力于()
A.发展大国关系
B.建设和谐周边
C.优化国际秩序
D.汲取人类成果
2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
“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
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的经济主张是()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21.西奥多·
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
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
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
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
A.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
B.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反对垄断
D.追求社会和谐
22.李鸿章认为:
“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
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京师同文馆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建设近代海军
23.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
“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
”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A.人人平等思想
B.公正至上的思想
C.自然法的思想
D.理性至上的思想
24.“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问题上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A.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权
B.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同外国的经济、文化不变
25.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英法七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
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其形成的相关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7.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
“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
(2)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
……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会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发展简况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现代史专题30讲》
(1)概括宣言提出的主要观点。
(2)上述观点是否符合历史实际?
为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总结归纳不结盟运动发展的趋势如何?
它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有历史学家说:
“在1870年以后的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发生后带来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所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联系教材知识可知,罗马法产生的一个背景就是由于按照习惯去解释法律往往使贵族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在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保障自身权益的压力下,才有了成文法。
以后都是以成文法作为判例的依据,C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项。
A项说法正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项说法正确,原告和被告权力对等,都有陈述的权利;
D项明显正确。
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辩护人打动了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的支持。
雅典民主政治下设立陪审法庭,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该女子被判无罪符合民主、法律程序,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
3.【答案】D
【解析】克利斯提尼实施的陶片放逐法是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克利斯提尼时期,由十个部落,轮流执政,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皆可参与,梭伦改革后,逐步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民众法庭,采用抽签、不公开投票等民主形式,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的体现,故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这一时期对洋人的歧视,依据陈旭麓的话可以判断是义和团运动时期。
太平天国时期并未发生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情况,且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还有浓厚的基督教的色彩,排除A;
B、D项与材料无关。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可知,1871年宪法专制主义色彩异常浓厚,B项符合史实和材料的描述。
C项明显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
D项属于误选项,题干是问宪法的特征,而不是皇帝的特征,排除D。
故选B。
6.【答案】C
【解析】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故A项错误;
国际环境影响是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故C项正确;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1953~1965年我国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段材料说的是高福利引起的弊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发生调整;
A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说法绝对;
B项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与此没有联系;
C项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没有解释问题的实质,故此题应选D项。
8.【答案】C
【解析】“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是从1870年开始至20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中“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信息中强调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分工,故C项正确;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7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法国确立政治制度的方式经历了武装斗争、合法斗争等,故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
题目中并未提到法国大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故B项错误;
和平和暴力都是政治制度建设的方式,说哪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并不正确,故C项错误;
法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均发生了不断变化,故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建立,此时的主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答案选D。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
1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的能力,结合所学,希腊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发展。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联合国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维护国际和平是联合国的宗旨,在涉及到叙利亚的问题的提案中,中俄坚持正义,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俄的做法也是符合联合国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国的一贯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和主张,故选D。
14.【答案】D
【解析】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思想核心,它受到了古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影响,认为自然法凌驾于人定法之上,人定法是自然法的精密化。
故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15.【答案】A
【解析】“吾父在日,无日不思返浙江原籍。
吾辈则乡土观念较轻,以为吾中国人自命为中国人足矣”体现了任鸿隽和先辈相比较,乡土观念较轻,故A项正确;
乡土观念较轻并不等于无乡土意识,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知识分子更看重国家身份而淡化乡土意识,但并不是无暇顾及乡土,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谈及省县户籍管理,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也不正确。
17.【答案】A
【解析】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寄希望于英俄等国,体现了“以夷制夷”的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以夷制华”的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思想。
故答案选A。
18.【答案】A
【解析】根据选项中几个地区的开放时间可知,A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倡导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对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这都是基于国际秩序的优化。
所以C正确。
20.【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洪仁玕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的意图。
所以应选B。
21.【答案】A
【解析】“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可知西奥多·
罗斯福讲的主题是财产与公共福利的问题,本题强调福利和人权应该相适应的问题,A符合题意。
2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李鸿章希望培养“精熟西文者”,需要通过教育,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翻译和实用人才的,故B项正确;
李鸿章为洋务运动代表,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建设近代海军都是其具体表现,但与材料不符,故A、C、D项错误。
23.【答案】C
【解析】选C。
“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这是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24.【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属于共同之处,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一国两制”下,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C项符合题干要求,本题正确答案选C。
25.【答案】B
【解析】1870年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但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并且结束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统治,故选B项。
A、C、D时间不符合。
26.【答案】
(1)英国: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民主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
英国: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2)相同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控制;
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使国家实力迅速壮大,成为世界性大国。
趋势:
政治民主化。
【解析】
(1)本题是一道图文并茂的试题,因此在解答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图片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英美两国都是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但是政府组织形式上还有是有很多差别的,美国是总统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
对应的文献通过所学知识便可知晓。
(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论述了制度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两种体制对于自身国家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发展趋势就是政治民主化。
27.【答案】
(1)关于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
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
推动世界经济市场的初步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关于蒸汽机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理解能力。
第一问主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问从材料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逐条列出。
28.【答案】
(1)主要观点:
新、旧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冲突和危机;
要消除危机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殖民主义并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
现有的军事集团不时引起国际争端。
(2)符合。
因为二战结束后,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两大阵营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赢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争夺日益激烈,给世界和平稳定带来威胁,许多新兴国家不愿卷入苏美之间的争夺。
在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提出上述观点。
(3)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
反映了第三世界崛起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世界命运的局面。
【解析】本题以图表文字并举的背景材料,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第
(1)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第
(2)问,需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进行论证探讨。
第(3)问,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29.【答案】
(1)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
用工厂代替作坊;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2)资本主义。
(3)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从材料“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了作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分析工业革命后带来的变化。
(2)从材料“资产阶级……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可以分析的出资产阶级卷入的文明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3)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