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40229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文档格式.docx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孔子,名丘,字________,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

(2)思而不学则殆(    )

(3)不逾矩(    )

(4)博学而笃志(    )

3.“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

5.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左传》旧传为________(朝代)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____(人名)所撰。

(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狱(    )

(4)望其旗靡(    )

3.谈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5.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人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蹴尔而与之(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3.本文的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平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往往不是生死抉择,那么,作者关于生与义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5.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

请仿照文中句式“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

(1)空乏其身(   )

(2)而后喻(   )

(3)人恒过(   )

(4)出则无敌国外患(   )

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后世将他与老子合称为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3)水击三千里(   )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3.大鹏的形象如何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4.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说明了什么?

5.大鹏达到作者所推崇的“逍遥游”的境界了吗?

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本文选自________,相传为西汉________(人名)编撰。

(1)虽有嘉肴(   )

(2)虽有至道(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4)然后能自反也(  )

3.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4.“《兑命》曰:

‘学学半。

’”这句话可以省去吗?

为什么?

5.你同意“教学相长”这个观点吗?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列子,名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

(1)峨峨兮若泰山(   )

(2)钟子期必得之(   ) 

(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4)乃援琴而鼓之(  )

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

4.文中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___体历史著作。

(1)王之蔽甚矣(   )

(2)窥镜而自视(   )

(3)朝服衣冠(   ) 

(4)期年之后(   )

3.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

说说你的看法。

4.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