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8853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公路用电方案1Word下载.docx

七、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八、施工用电计算

九、电箱分布

一十、重复接地

一十一、现场急救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长安高速公路长治至平顺段第一合同段,起点桩号K0+000位于关家岭隧道内,终点桩号K3+700位于平顺县芣兰岩村,路线全长3.700KM,共有大桥4座1177延米,中桥2座,涵洞3道,隧道2座1493.2延米,路基挖方102.8万立方米、填方25.8万立方米,路基挖填方均以石方为主,仅有少量土方;

防护工程10.6万立方米。

2、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地貌类型总体说属侵蚀山地与高原地区。

以溶蚀侵蚀作用为主,山势险峻,岩石坚硬,陡坎发育,形成峡谷,海拔高度多在1000-2000米之间,相对高差较大,总的情况是本区一带地势较底,为冲积平原和冲积倾斜平原区,向东地势逐渐增高经断块低中山、山间黄土盆地区,过度到溶蚀侵蚀中山区

3、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区域大面积分布于岩溶山区,水分补给主要是大气降雨入渗,沟谷河流入渗补给,沟谷中的河流多表现为干谷,地下水埋藏较深,岩溶水基底隔水层为寒武系徐庄组泥叶岩和泥灰岩。

调查显示:

在平顺县城一带,岩溶水埋深200-300M左右,富水性中等,单井出水量1000-500M3/d,在平顺县虹梯关一带,岩溶水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1000M3/d,水位埋深200-470M。

二、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施工图纸

3、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省市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

三、用电基本原则

1、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2、采用三级漏电保护系统形式

3、配电主线路采用埋地敷设

四、用电技术措施

为了满足现场用电要求并结合用电设备的需要,现场线路全部采用TN—S系统,同时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必须达到三级漏电保护要求。

1、采用TN—S供电系统,在施工中把工作零线和保护线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PE线和N线都不许断线。

2、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3、在特殊地点采用安全电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36V或以下电压。

4、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和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同一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3)开关箱内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严禁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用电设备。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设计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示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录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门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附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育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六、预防电器火灾的施工措施

1、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

2、导线应满足用电截流要求。

3、操作人员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连接柱要压实,多股导线要用端子连接。

4、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要求大于三级。

5、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普通灯具与易燃、易爆物间距5m;

使用碘钨灯与易燃易爆物间距要大于15m,并备防火设备。

6、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器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7、一旦发生火情首先要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8、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措施,尽量避免事故。

七、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1、电工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坏和介质腐蚀。

3、每一只配电箱的专用保护零线都应作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应采用二根以上的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垂直人工接地体应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材。

4、电工须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使用绝缘工具,除日常检查维修外,每月应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时应将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操作。

5、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

6、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建筑施工现场供用电规范》的有关规定配置,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规定。

7、配电室做到四防一通,配电屏上的电器应标明用途,室内应具备有绝缘脚垫、手柄、手套、灭火器和干砂箱,停电检修牌,事故照明灯。

8、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9、电箱进出线不得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端面的强腐蚀介质接触,电缆软线应避免机械损伤、钢筋材料挤压、摩擦、车辆碾压。

10、焊割作业须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八、施工用电计算

1、本项目施工用电主要满足幕墙安装、材料加工、安装、照明等,

2、按施工进度需要,本工程在满负荷作业时,最多作业焊机为15台,最大型号为BX1-300。

根据计算结果,总配电房到一级电箱采用YJV3*35+2*16电缆;

一级电箱到二级电箱采用YJV3*16+2*10电缆可满足施工现场用电需要。

九、电箱分布

1、现场施工用电布置

根据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期间分一、二、三、四区,从总配电箱接入一层设置一级分配电箱;

按此向上二、四层设置二个二级配电箱,电焊机每台设三级电箱一只,三级保护。

1、配电箱系统图

2、线路保护

(1)电缆电路应采用穿管埋设或沿墙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

(2)橡皮电缆放在支架上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做绑扎,固定的点间应保证橡皮电缆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直地面不得小于2.5米。

(3)电缆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的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4)建筑物进入高层施工时必须采用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竖井,垂直孔等,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每层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沿墙固定,最大垂直度距地不小于1.8米。

(5)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瓷夹来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5米。

十、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安装

本工程总配电室现场终端固定或配电屏和分总固定式配电箱,均作重复接地,需作防雷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体应采用40×

4的镀锌扁铁接地极采用镀锌接地杵,其接地电阻均应小于4Ω,深度为1200mm。

接地极施工要求,接地极接地体连接要求焊接,三面施焊,焊缝饱满,无缝渣,焊接处应刷沥青油,接地极不得在人行道下敷设,施工完后必须检查测试合格,方可与机械和设备连接,连接应用镀锌螺栓,其垫片、弹簧片齐全,连接紧密。

十一、现场急救

在现场上如遇有人触电,应按下列步骤、方法及主要注意事项进行抢救,要做到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1)断开电源

可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和条件,用绝缘的东西进行操作,如拉脱电源开关,拔去插头及保险丝,或用干燥的木棒、塑料棒、塑料带,干的毛织品、棉衣、皮带、绳子等不导电的东西拔去电源,拉开触电者。

必须防止自己和在场急救人员再次误触电源,防止加重触电者的外伤。

(2)迅速报警和现场诊断

在切断电源同时,须进行两项工作,一是拨打“120”救护电话,二是迅速进行现场诊断。

在电源解脱之后,根据一般触电后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假死”现象,即:

①心脏停跳,但有呼吸;

②心脏跳动,但无呼吸;

③心脏和呼吸全停。

决不能强调要送医院或等医生来救,也不能乱用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以免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只要听一听,看一看有没有呼吸,有没有心跳就行了,接着就作对症救治。

(3)现场救护

可以采用人工的方法来暂时代替已经停止的生理性的氧合作用,以求过渡到功能的复合。

人工氧合分成两个方面:

①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凡是呼吸停止或呼吸不规则的情况都可以施以此法,步骤如下:

置触电者朝天仰卧位。

鼻孔朝天,抢救者应在触电者的头部左边或右边,清理口腔,防止阻塞。

a.头部后仰;

b.捏鼻掰嘴;

c.贴嘴吹气(胸扩张);

d.放开嘴鼻(好换气)。

按照这四个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每分钟12次,即每5秒钟一次。

②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凡有心跳停止或不规则的颤动时(大血管摸不到跳动或左胸听不到心音),应立即施行此法。

将触电者衣服解开,朝天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不可躺在软的地方,找到正确的挤压点。

救护者跨腰跪在触电者的腰部,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的下三分之一部位),具体步骤如下:

a.双手相迭;

b.向下挤压(压陷3-5cm);

c.慢慢压下;

d.迅速放松。

按这四个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每分钟60次,即每秒钟1次,挤压时定位须准确,用力适当,不得过于用劲,避免造成肋骨骨折,内脏损坏的危险。

③若心跳、呼吸同时停止,二法必须同时进行。

单人操作:

先吹气2次,再挤压15次,反复交替进行。

双人操作:

每5秒吹气一次,每秒挤压一次,两法同时进行。

如不能维持正常心跳和呼吸,必须立即连续进行抢救,决不能中断。

中途放弃,直到医务人员到现场接替抢救后,才能中止现场抢救工作。

④现场急救中严禁注射强心针

若注射刺激性强心剂或直接兴奋心脏药物,就会促进触电者病情发展或发生严重的病变,会加速触电者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