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8578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今异义词积累.docx

古今异义词积累

古今异义词积累,能考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都在这儿了!

附解题技巧

古今异义词积累---90例

1、行李:

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

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

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首领:

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5、致死:

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

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

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

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

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

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

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

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

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

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

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

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

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

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

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

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

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4、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5、学者:

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6、从而:

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7、众人:

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28、不必:

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29、气候:

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0、经营:

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1、可怜:

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2、从事:

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3、其实:

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4、方丈:

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5、往往:

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6、颜色:

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7、不行:

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38、成立:

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9、洗马:

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0、上报:

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1、告诉:

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2、区区:

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3、辛苦:

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4、侥幸:

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5、成家:

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6、少年:

古,青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7、志气:

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48、强者:

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49、牢笼:

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0、同归:

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1、形容:

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2、风流:

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3、态度:

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4、风骚:

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5、偏僻:

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6、尴尬:

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57、左右:

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58、轻易:

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59、野马:

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60、果然:

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61、春秋:

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62、羊角:

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63、虽然:

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64、无功:

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65、舅姑:

古,公公婆婆,如“待晓堂前拜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66、县官:

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67、无道:

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68、布衣:

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国:

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70、亲近:

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71、尘埃:

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今,尘土。

  72、卑鄙:

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73、便宜:

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biànyí)从事”;今,读作piányí,价格低廉。

  74、不过:

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75、反而:

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76、反复:

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77、感激:

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78、故事:

古,旧事,前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79、可以:

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80、烈士:

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81、穷困:

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82、人情:

古,人民的普遍情况,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送礼。

  83、身体:

古,亲身体验,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84、首领:

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85、私心:

古,自己的志愿、心愿,如“恨私心有所不尽”;今,自私的心理。

  86、私人:

古,党羽,亲信,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87、响应:

古,像回声一样应和,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88、向前:

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89、行为:

古,品行,作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90、宣言:

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今,宣告,声明。

能考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都在这儿了!

附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最常见设分点

 

(1) 词义扩大:

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色(古:

脸色;今:

颜色)

皮(古:

兽皮;今:

皮肤-表皮)

病(古:

重病;今:

病)

江(古:

长江;今:

江河)

兵(古:

士兵、兵器;今:

军队-战争)

②义项增多

劝(古:

劝勉;今:

劝勉、规劝)

假(古:

凭借、利用;今:

凭借、利用,不

真)

好(古:

女子貌美;今:

美好的感受)

(2)词义缩小:

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臭(古:

气味;今:

坏气味)

丈人(古:

老人;今:

岳父)

金就砺则利(古:

泛指一切金属;今:

专指黄

金)

瓦(古:

泛指一切陶制品;今:

“一种铺盖屋

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②义项减少

让(古:

责备,谦让;今:

谦让)

怜(古:

爱,怜悯;今:

怜悯)

③义项转移

(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涕(古:

眼泪;今:

鼻涕)

偷(古:

苟且;今:

偷窃)

去(古:

离开;今:

到某地去)

走(古:

跑;今:

步行、行走)

狱(古:

案件;今:

监狱)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

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

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讽(古:

委婉地劝告;今:

讽刺)

爪牙(古:

武臣、得力帮手;今:

坏人的党

羽)

恨(古:

遗憾;今:

仇恨)

下流(古:

地位或处境低下;今:

品德恶劣)

锻炼(古:

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

锤炼)

课本才是考试的重点,把课本上的东西吃透了,

考试中90%翻译是没有问题的!

课本上关于古今异义所有的词汇一定要记熟哦!

 

《烛之武退秦师》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那人   

今义:

妻子    

《荆轲刺秦王》

1.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

泛指金属货币

今义:

特指黄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

对待

今义:

遇到,碰到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可以用来 

今义:

表可能,能够,许可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处境艰难,不得志 

今义:

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指樊将军

今义:

年长之人 

6.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眼泪

今义:

鼻涕

7.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

有这种想法

今义:

有“故意”之意。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裸露出一条肩膀。

 

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

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

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终已不顾                

古义:

不回头

今义:

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1.持千金之资币

古义:

礼物

今义:

货币 

12.诸郎中执兵              

古义:

宫廷侍卫

今义:

中医医生 

13.左右乃曰           

古义:

左右大臣。

  

今义:

①表两种方向;②表大体范围;③控制。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

掷击  

今义:

拿着

《鸿门宴》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崤山以东 

今义:

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

儿女亲家  

今义:

① 指结婚的事; 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意外的变故。

 

今义:

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②程度副词,十分,极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

河北省,河南省. 

5.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

…的原因   

今义:

表因果关系

 

《氓》 

1.子无良媒    

古:

对男子的尊称  

今:

一般指儿子 

2.  至于顿丘    

古:

到达  

今:

达到某种程度或提另一件事 

3. 以我贿迁    

古:

财物  

今:

贿赂

4. 躬自悼矣    

古:

悲伤  

今:

哀悼,追念死者 

5. 总角之宴    

古:

快乐  

今:

多指酒席 

6.  三岁食贫    

古:

多年  

今:

指年龄 

7.  静言思之;言既遂矣  

古:

助词无义  

今:

说的话,言论等等 

8. 女也不爽    

古:

过错  

今:

高兴愉快 

《采薇》 

1..薇亦作止  

古:

句尾语气词  

今:

停止 

2..靡使归聘  

古:

问  

今:

雇佣任用 

3.忧心孔疚  

孔—

古:

很    

今:

姓氏,洞;    

疚—

古:

痛苦  

今:

内疚 我行不来  

4..小人所腓  

古:

士兵以车为掩护  

今:

小腿后肌肉 

《离骚》 

1.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

荒唐,没有准则  

今:

水波澎湃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古:

眼泪  

今:

鼻涕 

3..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

善于取巧  

今:

技艺精湛 

4..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

随水流而消逝  

今:

为避难而远走他乡、颠沛流离 吾独穷

5..困乎此时也  

古:

处境极其艰难  

今:

贫穷 

《孔雀东南飞》 

1.便可白公姥   

古:

告诉  

 今:

颜色 

2.共事二三年  

古:

夫妇在一起  

今:

一起工作 

3.可怜体无比  

古:

可爱可爱  

 今:

同情 

4.汝岂得自由  

古:

自作主张 

 今:

不被束缚 

5.槌床便大怒  

古:

坐具   

今:

床铺,睡觉所用 

6.再拜还入庭  

古:

两次   

今:

又 

7.本自无教训 

 古:

教养   

今:

从苦头中有所得 

8.妾不堪驱使 

 古:

使唤   

今:

使、让 

9.却与小姑别  

古:

退下来   

今:

转折 

10.始适还家门 

 古:

女子出嫁   

今:

适合适应 

11.处分适兄意 

 古:

处理   

今:

惩罚 

12.渠会永无他  

古:

他   

今:

水沟 

13.便利此月内  

古:

吉利   

今:

方便 

14.勿复重纷纭  

古:

麻烦   

今:

多、杂 

15.蹑履相逢迎 

 古:

迎接   

今:

贬义,奉承 

16.汝是大家子  

古:

大户人家   

今:

众人 

17.奄奄黄昏后  

古:

暗沉沉的样子   

今:

气息微弱的样子 

18.多谢后世人  

古:

多多告诉   

今:

非常感谢 

19.叶叶相交通  

古:

交错相通   

今:

交通运输的总称 

《兰亭集序》 

1.  列坐其次    

古:

表顺序,在……的旁边  

今;不及,下一等 

2. 俯察品类之盛    

古:

时间万物  

今:

种类 

3.  夫人之相与    

古:

助词,无义  

今:

丈夫,男子 

4. 未尝不临文嗟悼    

古:

曾经  

今:

动词,品尝 

5.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

这篇文章  

今:

形容人做事有礼有节 

《赤壁赋》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

星宿名 

 今:

西班牙民间风俗运动 

2.  白露横江    

古:

白茫茫的水汽  

今:

节气名 

3. 凌万顷之茫然    

古:

旷远的样子  

今:

不知所措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

常指美好的理想高远的志向   

今:

好看的

 

  古今异义词的解题办法  

 

1.语言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2016高考真题·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说:

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

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

痛恨

D. 宗君而处身             

宗:

尊崇

解析

“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所以B项不正确。

2.代入分析法

在判断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时,考生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把两个词语的意义合并起来,放在语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意要求。

2016高考真题·上海卷 

(原文节选)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

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

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

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翻译“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解析

“知道”今义明白,了解。

用在这里,明显不通畅,所以可以推知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懂得”“道义精妙”

【译文】所以那些懂得道义精妙的人,是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在那些方面。

3.课文迁移法

利用课文中实词含义进行知识迁移,快速推断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2015高考真题·新课标I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解析: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中国:

指中原,因此,可以推知,本例为“中原”。

【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