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8437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年医改新动向Word文件下载.docx

  四是卫生总费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

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高达60%,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仅占16%和24%。

2010年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35.5%,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8.6%和35.9%。

这一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公平性显著改善。

  此外,近年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业务量接近饱和的

情况下,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开展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这既是医务人员对医改的奉献,也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据调查,2011年与2008年比,城市住院病人不满意率下降7个百分点,农村下降13个百分点。

陈竺指出,三年改革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我国医改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卫生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这些重大变化,将极大振奋广大医改工作者的信心,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把医改推向深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12年1月5日发布)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三

2011年卫生部门牵头的医改任务基本完成

----陈竺

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2011年卫生部门牵头负责的46项医改任务已基本完成。

一年来,各地在落实医改任务中,涌现出了一些创新做法和工作亮点。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改进。

覆盖面持续扩大,筹资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改善。

江西、江苏、辽宁、河北、山东、重庆、安徽、湖南、湖北、海南等省(区、市)重特大疾病保障增加了终末期肾病、妇女两癌等病种,吉林扩展到20种疾病。

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福建、湖南等地开展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试点。

江苏常熟、湖南蓝山等开展支付方式改革。

内蒙古和陕西探索将统筹层次提高到市(盟)级。

广东、河南、湖南等地探索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管理。

江苏以立法形式建立了新农合筹资稳定增长机制。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

各地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安徽、山东、河北、四川、湖北等16个省完成新一轮采购,价格平均下降30%。

江西、浙江等11个省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规定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宁夏、河南等省探索部分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

安徽出台巩固完善基层医改30条补充政策。

辽宁、陕西、青海等16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员聘用。

黑龙江等绝大多数省(市、区)基本兑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强。

以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重点的改造建设项目继续推进。

各地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并招聘执业医师,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逐步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并解决其社会养老问题。

河北招聘“大学生村医”2000名。

北京、上海等地推行家庭医生服务。

内蒙古探索实施牧民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

完成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等医改任务。

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等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基本完成。

贵州省提前一年完成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项目任务。

各地积极创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手段。

江西、青海、西藏等省(区)加大省级资金配套比例,减轻基层负担。

北京、湖北、山东等省市启动跨部门的社会健康促进工程。

江西省试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第三方考核机制。

  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探索。

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和18个省745家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在规划布局、管理体制、补偿机制、支付制度、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支援基层和鼓励社会办医方面展开全面探索。

各地以强化服务为抓手,推行了一批见效快、易操作的改革措施。

在二三级医院大力推行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路径和电子病历试点。

北京部分医院预约就诊率达到40%左右。

海南、深圳、昆明、成都、洛阳、北京等省(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

鞍山、镇江、芜湖等9城市组建各具特色的医疗集团,上海、北京等5个城市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

陕西、江苏、浙江、湖北、山西等省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安徽结合医保报销政策,推进按病种付费,初步实现分级诊疗。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四

“十二五”医改需进一步突破八个关键问题

----陈竺

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八个关键问题。

  一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部署和要求,主动争取政府领导,努力创造条件,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

今年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二是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

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

同时,要与医保、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抓紧总结各地近年来试点经验,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

要把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好费用测算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三是强化新农合的风险保护机制,合理设置管理体制。

2012年,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将提高到240元,各地区要从新增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省级统筹基金,用于重特大疾病保障,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

年底前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

还要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12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

同时通过实施规范化治疗,做好费用控制。

要探索利用商业保险形成多重补充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

各地要积极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落实上述任务,最大限度降低参保群众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四是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要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

2012年,各地区要对基层综合改革开展一次“回头看”,对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找出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几年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要切实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抓住落实投入政策、规范采购供应、严格零差率销售等关键环节,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健康有效运行。

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继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政策。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研究并妥善解决其身份和保障待遇,不断加强培养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确保基层网底不破。

  五是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

“十二五”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服务安全、质量、费用等信息进行排序,定期向社会发布。

我们要转变管理理念,从维护患者权益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改革监管方式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推动医疗机构改进服务,形成良性竞争。

要贯彻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新增医疗服务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并在政策和管理上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

  六是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十二五”期间,要创新组织领导方式,借鉴北京、重庆等地做法,以开展健康城市(城镇、社区、乡镇)创建活动作为制度平台和工作抓手,将国民健康政策融入各项社会政策,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要创新工作方式,借鉴湖北、山东等地做法,整合管理、服务、技术、资金资源,形成面向群体、面向社区、面向家庭,协调高效的服务团队。

要创新服务内容,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群众受益范围。

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预防适宜技术。

要以流入地为主,特别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要严格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精细化的工作标准、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强化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投入和个人奖惩挂钩。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打下坚实基础。

  七是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

“十二五”期间,要在总结过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全面推进。

要统一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办法,实行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

要逐步将耗材、设备采购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

对部分专利药、高值耗材、大型设备探索面向国内外生产厂家集中采购。

对进口产品实行以国际采价为基础的集中采购。

八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分配激励机制。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探索、取得更大突破。

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体制。

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不断增加全科医生的数量,使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

要建立和实施住院医师培养制度。

要创新基层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特岗医生制度,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规模。

适应卫生改革发展要求,大力培养护理、公共卫生、中医药、卫生管理等各类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医教研人才。

要创新医务人员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体现医务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总体收入水平。

扩大岗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推行岗位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

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

医院收支结余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待遇。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五

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根本好转

-----陈竺

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作为鼓舞士气、统一意志的鲜明旗帜,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陈竺指出,如何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体现医务劳动特点的工资福利制度,使医务劳动者有体面的收入和有尊严的收入来源,如何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队伍的侵袭,都需要在现实中予以回答和解决。

既要按照医改文件要求,落实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经济激励,提高收入水平;

又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经济物质激励与职业精神激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把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医改。

  陈竺强调,要紧密结合改善执业环境的需要,充分认识弘扬职业精神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执业环境和医患关系有向好的趋势。

但是,近期一些严重医患纠纷事件提醒:

改善医患关系仍然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疗卫生工作者尤其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要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抚慰。

同时,希望新闻媒体和卫生宣传、健教机构既要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要大力

宣传医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让群众理解现阶段医学技术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改变生命周期的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

当前,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医患关系新特点,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维护医患和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根本好转。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六

切实抓好五项改革重点

-----张茅

在1月6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国务院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成为深化医改新阶段的行动纲领。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及早谋划,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

  张茅要求,“十二五”时期,卫生部门要继续坚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继续坚持医改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和维护与增进人民健康的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十二五”时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

各地医疗卫生部门要适应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发展的要求,主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控制成本,主动加强部门间沟通、配合、协作,使已经初步构建起来、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要把新农合制度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

着力提高参合农民实际受益水平,着力推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着力改善新农合管理和服务,让群众更方便地享受保障制度。

   

二是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改革,建立有保障、有效率、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模式。

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尽快进入保公益、转机制、重服务、增效率、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轨道;

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特岗医师制度。

整合服务资源,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各地要千方百计巩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明确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定位,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

  三是以县级医院为重点,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继续落实政策,大力促进非公有医疗机构发展,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把握县级医院改革的一些特殊要求,综合推进投入补偿、服务价格政策调整和支付制度改革,实现医药分开,加强重点专科、特岗人才建设,强化运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

通过改革和能力建设,在较短时间内使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甲水平,显著降低县级医院的县外转诊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把便民惠民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注意借鉴试点地区、试点医院的经验。

一些需要配套改革的领域要先完善配套政策再付诸实施。

各地要加强对改革进程的监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四是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前三年工作基础上,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落实好相关政策,在所有的村级卫生机构、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条件的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物标准、剂型、规格和包装,规范地方增补品种。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价格问题,切实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坚持批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重点做好农村和边远地区基本药物配送工作。

对基本药物中独家品种、紧缺品种以及儿童适宜剂型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定点生产。

  五是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在拓展深化服务内容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从广度上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更重视管理率、控制率、覆盖率等体现均等化程度的指标;

从深度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精细化管理,在调整服务模式上下功夫,在细化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在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上下功夫,在合理划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任务分工、加强协作上下功夫,在严格质量考核和效果评价上下功夫。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12年1月6日发布)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七

妥善处理“十二五”卫生改革发展五个重要问题

----张茅

在1月6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指出,要妥善处理好“十二五”卫生改革发展中的五个重要问题。

  一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靠发展。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

实现改革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也是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卫生领域开始发生的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城乡地区差异和卫生总费用等重大结构性改善,其直接动因都是不断深化改革。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以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改革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二是在促进卫生事业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

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卫生事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能力提升是必需的,发展的导向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先满足基

本医疗服务需求。

当前,部分地区、部分医疗机构尤其是大中型医院,盲目扩大建设规模、配置高端技术、追求豪华设施、提供高端服务,却没有在利用适宜技术、优先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下功夫,也较少在主动改善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安全、降低成本、控制费用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这与现阶段的发展导向是不相适应的。

要切实强化规划意识,把区域卫生规划做实,使之成为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带有刚性的调控手段;

要切实强化抓内涵建设的意识。

结合改革,更加注重提高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卫生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

  三是在医疗卫生投入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控制费用。

切实将不合理的费用降下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把费用控制作为年度卫生工作的重要管理目标,合理确定费用增长控制指标,并建立考核机制。

配合医保管理机构,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控费机制。

在各级医疗机构强化控费意识和手段,大力推进并不断扩大临床路径、诊疗规范、适宜技术和药品实施范围,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费用监控。

通过宣传引导,增强患者的主动控费意识。

结合治理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查处乱收费、大处方、滥检查等损害群众利益、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切实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是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关系改革成败。

医疗卫生提供的不是满足一般消费需求的服务,过程和结果都关系到人最宝贵的生命和健康。

医疗卫生首先是高度道德化的行业,医疗卫生也是高度专业化、知识化、技术化的行业,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需要在社会分配中充分体现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劳动的技术价值。

“十二五”期间,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重作用。

既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改善相关的物质激励手段,不断改善医疗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工作生活条件,又要切实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使之成为职业操守的主旋律、行风建设的主旋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旋律,成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安身立业的精神家园。

  五是坚持中西医并重。

医改三年来,中医药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同时,中西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十二五”期间,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推进中医药发展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反映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在深化医改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一体两翼”的作用,把中医药这个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努力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12年1月6日发布)

卫生工作会新闻稿之八

提高医改任务落实的执行力

在1月6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要求卫生部门广泛凝聚力量,切实落实“十二五”医改任务。

  张茅指出,要提高医改任务落实的执行力。

完成“十二五”医改任务,政策性强、难度大、要求高。

要严格纪律,做到上下一致、政令畅通,确保执行党和国家的医改方针政策不走样,确保改革的规定动作不缩水,确保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做到位。

要切实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改组织协调机构建设,充实得力干部,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提高各项医改工作的协调推进水平。

要切实转变抓医改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深入医改第一线,听民意、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各省(区、市)卫生厅局党组党委同志都要确定自己的医改联系点,指导点上的工作,丰富对医改

实践的感受,培养领导、驾驭医改大局的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医改问责,改善对医改的督导和监测。

努力形成敢于担当、不甘平庸、追求卓越、齐心协力抓医改的工作氛围。

  围绕医改任务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

卫生部门要继续紧紧依靠、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时汇报、请示。

医改已经形成的中央和地方多部门参与的领导体制,为部门间协调沟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卫生部门要主动沟通、主动协调,善于听取部门不同意见,努力营造部门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及时沟通、合作共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张茅强调,要加强医改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