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83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docx

11年湘南高三历史联考题

湘南高三2016年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中记载:

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

“在德不在鼎。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遂罢之。

”这段史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已经瓦解B.楚国赢得了周王室的尊重

C.天命观成了统治阶级指导思想D.诸侯崛起,周王室衰微

2.“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治阶级中地主阶级力量遭到削弱

B.封建地租额度起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C.推行了不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过渡到了产制

3.“这一制度与官僚制密切相关,每位地方长官都是代行皇帝或中央政府所赋予的权力,没有自身的权力或利益分割,也不向此外的任何人负责。

”从材料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一制度可能是指郡县制

②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③这一制度不利于提高地方官员的工作积极性

④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官员对上负责的作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洪武(明太祖年号)初期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

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

”此举

A.使茶叶生产和贸易总量急剧下降

B.反映出政府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C.易出现官员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导致了明朝灭亡

D.推动了商帮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

A.对儒家限制君主权力主的刻意反抗

B.借口乱世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C.想以严刑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D.试图以个人意志代替国家法律

6.某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进驻、江河通路、地游历和归还省城。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放弃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国际贸易规则缺乏清醒认识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7.“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材料认为阻碍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低下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8.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所有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

9.对下列《抗战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B.战时需求的刺激

C.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D.官僚资本的膨胀

10.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政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句话的史实是

A.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反对国民党统治的运动高涨D.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

11.1912年3月,发布《改元剪辫文告》: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辫子的剪和留是专制与的的表现

B.“剪辫”运动有力的推动了革命的进展

C.“文告”是民族革命思想的反映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以后的常有行为

12.为了吸取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

”强调的联“教训”是()

A.轻工生产不足,生活用品短缺B.片面追求发展高速度

C.重视生产积累,忽视消费D.过分追求发展重工业

13.1949年3月5日,说: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说: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材料反映了和两代领导人当时的共同认识是()

A.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B.加强国际交流,淡化意识形态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14.某次国际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

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

”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是

A.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的统一与和平问题

B.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首次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出席

15.《十二铜表法》规定:

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

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B.注重维护奴隶主的政治权力

C.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D.平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

16.在公元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

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

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荷兰B.英国C.西班牙D.葡萄牙

17.有学者把英国工业革命主要归因于市场的发展。

可是另有学者经过研究,又得出了另外的认识:

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

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市场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中不是主要因素

B.工业革命更有条件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兴起

D.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决定性条件

18.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

“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19.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

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

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

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B.两党制C.议会制D.制

20.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

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21.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22.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

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

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

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

24.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年均增长率

1948—1960

6.7%

1961—1965

8.0%

1966—1970

10.4%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1924年11月,在日本的演说《中国乱之原因》中说: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

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

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

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

为实现国家统一,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

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的国家统一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至朝时期“大一统”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我国国家统一中的表现。

(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了以下探索。

薛暮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