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评价答案化学八年级上文档格式.docx
《资源与评价答案化学八年级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与评价答案化学八年级上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空气中的氧气不正确正确铜+氧气
氧化铜不会铝+氧气
氧化铝
第一单元测试题
1.B2.B3.D4.C5.D6.C7.C8.D9.C10.D11.D12.D13C.14.B15.B
16.物理化学有新物质生成
17.1.4.6新物质生成23578生成新物质
18.化学物理物理化学
19.银白固体软小低氧气水
钠+氧气
氧化钠钠+水
氢氧化钠+氢气
三、简答题:
20.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铁架台ABCD
21
(1)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酒精灯
(2)准确量取5毫升水夹在中上部预热再加热
四、实验探究题:
22.最先内焰外焰焰心外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23.坩埚钳耀眼的白光大量热白固石棉网
镁+氧气氧化镁
24.猜想二:
真、假“珍珠粉”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方案二:
取样,分别将它们的溶于水,看溶解性有无差异。
猜想三:
真、假“珍珠粉”的稳定性不同。
方案三:
取样,分别将它们分别加热,看能否分解。
25.
(1)外壁有水
(2)触及灯芯(3)没预热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1.A 2.B 3.B 4.A 5.C
6.78% 21% 0.94% 0.03%
7.N2 CO2 水蒸气 O2 N2
8.②
9.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石灰水浑浊
程度的不同判断C02含量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人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
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
含量不同
10.
(1)X是N2Y是O2
(2)O2(3)对着玻璃片呼气(4)氮气的体积含量减少主要是由于CO2和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引起的。
1.A2.C 3.D 4.A5.A
6.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室温,水上升到五分之一
(2)1/5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冷却到室温
7.
(1)排水;
(2)氧气;
(3)二氧化碳;
(4)竹子里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没有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但竹子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三、实验题:
8.
(1)B;
足量(或过量)
(2)A;
检查装置气密性。
(3)1/5难溶于水、不助燃、不可燃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石灰水(或NaOH或其它碱性溶液);
CO2
9.
(1)风吹草动,树枝摆动
(2)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垂直倒扣在水中,谁不易进入
10.
(1)氮气(或N2)
(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11.(1)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我对气体的猜想是
空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我猜想的依据是
防止挤压变形
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1)用针筒将包装袋内气体取出,将其压入澄清石灰水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包装袋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2)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再将包装袋内的气体用针筒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燃烧情况
若木条正常燃烧,则包装袋内气体是空气;
若木条熄灭,则包装袋内气体是氮气
(2)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1.C2.D3.AB4.D5.D
6、
(1)工业污染
(2)交通污染(3)生活污染
7、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可吸入颗粒物、NO2和SO2等。
5级
8、经过除尘、除污处理直接以煤为燃料气体核电植树种草
9、
(1)汽车排放的尾气
(2)焚烧树叶产生的烟(3)工厂排放的废气(4)吸烟产生的烟雾
10、
(1)白色污染的任意排放
(2)给烟囱装消烟除尘装置(3)减少建设工地的粉尘(4)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5)植树绿化等
11、答案略(合理即可)
1.A2.B3.C4.C5.AD6.B7.D
8、冬季原因:
(1)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增多
(2)供暖锅炉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或改善燃料结构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电能取暖,利用工厂余热取暖等方面回答)
9、
(1)
(2)(3)(7)(8)
(4)在无水力发电的地区和未建核电站前关闭火力发电厂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5)(6)并未消除污染,只是将污染搬迁或扩大范围
10、臭氧层被破坏,减少或不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11、丁理由:
(1)因为化工厂需要充足的水资源
(2)水陆交通方便(3)避免污染物进入饮水源或污染居民区空气
12、能源角度:
①从燃气燃烧造成能源浪费角度谈;
②从燃烧放出的热量应进行综合利用的角度谈;
③从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能源的角度谈;
④从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的角度谈;
⑤从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使用效率角度谈。
环境角度:
①从燃烧产生的黑烟造成空气粉尘增多角度谈;
②从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角度谈;
③从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角度谈。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课时分子
1.A2.C3.B4.D5.C6.D7.B8.C9.C
10.③⑤⑥
11.以免钢轨热胀冷缩,造成铁轨变形;
有一定间隔
12.运动速率,升高
13.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
(3)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1.B2.D3.D4.D5.C6.C7.C8.B
9.
(1)B
(2)C(3)C(4)B(5)A(6)BC(7)D
10.①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②夏天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速度快,更易挥发。
11.
(1)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的物质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
例: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等。
四、实验题:
12.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因此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
13.加热
碘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五氧化二碘碘+氧气;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第二课时原子及其结构
1.B2.B3.C4.A5.A6.D7.D8.D
9.①③⑤
10.
(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3)原子(4)原子(5)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核、电子(6)质子、中子(7)原子核、质子(8)电子(9)分子、原子、中子(10)电子
11.16,6,得
12.不带电。
因为铁原子中存在的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铁片不显电性。
1.D2.C3.B4.B5.B6.A7.D8.B
9.
(1)质子或中子
(2)中子或质子(3)电子(4)分子
10.
(1)分子、原子
(2)原子(3)原子(4)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11.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12.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外
(2)每种原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目一样多,但中子数则不一定
(3)每种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不一定有中子
(4)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约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5)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3.
(2)原子内、原子间有很的空间(3)原子核体积很小,而且带正电
第三课时相对原子质量
1.A2.C3.C4.D5.D6.B7.A
8.1112729.14610.2226
1.A2.B3.C4.A5.D6.B7.C8.C
9.镁10.12n/m-a
1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第四课时离子
1.D2.D3.B4.B5.C6.D7.C8.A
9.氧气.汞.氯化钠(正确合理均可)
10.
(1)钠 金属 失去 Na+
(2)核电荷数质子数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
1.C2.A3.C4.C5.D6.C7.A8.C9.D
10.Na,Na+或(Mg,Mg2+)
11.a-m-n
12.②⑤⑥①④④⑤
(1)离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原子则没有;
(2)离子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3.
(1)3,10
(2)10;
Ar
(3)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加顺序排列;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呈规律性变化,除第1层1—2个外,第2、3层,均由一个逐渐递增到8个。
(可任选一个)
第二单元检测题
1.B2.C3.D4.C5.A6.B7.D8.D9.B10.A
11.D12.B13.C14.A15.A16.C17.B18.C19.A20.C
21、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原子氯离子和钠离子
22、
(1)分子;
原子和离子
(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3)注意:
本小题只要学生想象符合现在对分子、原子性质和结构的认识,均可给分。
举例答案:
我在水分子之间飞行,但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会撞到我。
23、因为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固体,锥形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打不开了
24、
(1)短缺(缺少、不足等合理答案也可)
(2)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减少淋浴时间、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等(任意三点合理做法均给分)
热
25、红色变为黑色,铜+氧气
氧化铜;
24(氧气占空气体积的大约1/5,氧气的体积为30mL×
1/5=6mL,剩余24mL或30-30×
21%=23、7mL也对);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体积分数约为1/5。
26、
(1)水分子铁原子2)分子很小(3)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4)分子间有间隔
27、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停在刻度4处
(2)可染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8、
(1)B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收集的气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小。
CO2+H2O=H2CO3
(2)
实验目的
方法
现象
验证鳔内含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含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能继续燃烧
验证鳔内含CO2
在含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五、计算题:
29、12ac/bd
30、X-Y-2
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我会选:
1.C2.A3.B4.C5.D6.C7.B8.A9.B10.C11.C12.B13.AD14.BC15.D
16.倒17.
(1)味道
(2)品尝(3)颜色18.焰心
19.
(1)2;
6和4
(2)1、2、5(3)3;
4
20.用途:
收集氧气
使用方法:
B进A出
点燃
21.火星四射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2.
(1)④
(2)③(3)①⑥(4)②⑤
23
(1)二氧化碳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2)工厂废气排放污染环境。
例如树木死亡
(3)①②③④
24碳能源角度①燃气造成能源浪费
②放出热量可综合利用例如:
烧水做饭
③对燃气深加工,提高利用率
24环境角度①从燃烧产生的黑烟,说明空气粉尘增多
②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③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
25分子不断运动,酒中的酒精分子挥发,在空气中不断运动扩散。
26不正确从原子定义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所以化学反应只是分子的拆分。
原子的重新结合,故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而卢瑟福的实验前后原子种类变了,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27.改变燃料结构,加强尾气处理;
加强绿化,调整工厂布局,加强建筑工地管理。
四、探究题:
28
(1)高于右侧,到达1的位置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到空气的1/5
(3)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溶于水
29
(1)X是氮气Y是氧气
(2)氧气
(3)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体积增大,导致氮气体积分数降低
(4)略
30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2)酚酞试液变红色;
氨气分子运动到盛有酚酞试液烧杯中,酚酞试液颜色无色变红色
(3)无必要;
原因:
在实验Ⅰ中已经证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无须做实验Ⅲ
12ad/bc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认识氧气
1.B2.B3.A4.D5.C6.C7.A8.C9.BC10.C
11.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与水的气体蓝色
12.
(1)
反应物名称
反应前
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反应后
反应文字表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
无烟、无火焰持续红热
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无色无味的气体
碳+氧气
硫磺
淡黄色粉末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无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红磷
暗红色固体
黄白色火焰,放热,大量白烟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白色固体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铁
银白色固体
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用火柴引燃后,持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蜡烛
常温固态
黄白色光亮火焰,火焰分层,放热,稍有黑烟
火焰十分明亮,分层,放热,瓶壁上有水雾,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2)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1.C2.B3.A4.C5.D6.D7.CD8.D
二、判断题:
9.
(1)√
(2)×
(3)×
(4)√(5)√(6)√(7)×
(8)×
(9)×
三、填空题:
10.碳灰黑色氧气无色固态气态发出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无色气体碳+氧气
二氧化碳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
铁银白色氧气无色固态气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固体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瓶内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不要接触瓶壁
11.
(1)氧气能支持燃烧;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2.
(1)①②④;
(2)③⑤;
(3)⑥⑦⑧
四、简答题:
13.①铁丝可能有锈或表面有油污;
②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可能太低;
③可能预热时温度没有达到细铁丝的着火点。
14.补给水中被鱼消耗的氧气,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并能供给呼吸。
15.
假设(猜想)
步骤
结论
(1)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木条复燃
该气体为氧气
(2)二氧化碳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3.2制取氧气
1.B2.C3.C4.B5.D6.A7.B8.AC9.D
二、填空题
10.略。
11.1、2、3、4、5、6、7、8
12.错误: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
铁夹夹在试管口;
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
伸入集气瓶内导管口过短;
改正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导管应伸入瓶内接近瓶底;
1.C2.B3.D4.AB5.B6.C7.B8.C
9.
物质名称
氯酸钾
氧化镁
氧化铜
水
硫
氧气
颜色、状态
白色
固体
无色
气体
黑色
固体
液体
淡黄固体
化学式
KClO3
CO2
Fe3O4
MgO
CuO
H2O
S
O2
10.伸入瓶内平放在瓶口
11.氯化钾和二氧化锰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催化剂催化生成
选双氧水和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制取氧气双氧水
水+氧气操作简便,环保
12.①A:
过氧化氢
B:
二氧化锰C:
氧气D:
水E:
铁F:
四氧化三铁
②催化催化剂
1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ClO3)(KCl)(O2)(KMnO4)(K2MnO4)(MnO2)(O2)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乙醇+氧气
二氧化碳+水
(Fe)(O2)(Fe3O4)(C2H5OH)(O2)(CO2)(H2O)
(3)
(1)
(2)(3)(4)
四、实验题:
14.
(1)a.药品堆积在试管底部,不利于均匀加热和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铁夹夹在试管中间,不利于均匀加热,易炸裂试管,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
c.试管口向上倾斜,易使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试管内导管太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导管露出橡皮塞1~2mm即可。
e.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易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并能使水槽中的水变红,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①铁架台②试管③集气瓶④酒精灯
(3)气密性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气泡连续放出
(5)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
(6)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水槽
15.
(1)首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磨砂面盖住一小部分瓶口,然后沿着水平方向推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
(2)应该将集气瓶扶直(扶正)(3)a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一、选择题
1.D2.C3.A4.B5.C6.D7.C8.D9.C10.A
11.最低温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空气和氧气接触
12.有限空间大量的热迅速膨胀爆炸爆炸极限
13.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湿毛巾
14.D;
C;
D;
A;
B
一、选择题
1.A2.B3.C4.C5.D6.A7.C8.C9.A10.C11.A12.D13.A14.C15.C16.B17.A18.B
19.催化;
氯酸钾受热放出的氧气会使木炭急速燃烧,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体积急速膨胀而爆炸;
可燃物
20.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之燃烧更充分
高温
煤+水蒸气一氧化碳+氢气泄漏时易被发现
21.CO2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