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791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晋级《课程改革》讲座稿7篇《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Word下载.docx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兴趣引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都会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激趣。

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数学游戏,以10的分与合为示范。

教师边拍手边发问:

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拍几?

学生边拍手边回答:

陈老师,告诉你,你的3拍7。

这一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

可随时改变形式,如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故事激趣。

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高斯创造性地计算1+2+3+……+99+100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简便计算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儿歌激趣。

如估算歌:

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

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

≈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算理引领: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

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悟。

在低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画一画,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

比。

比较是理解算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直观与抽象的比较,数与形的比较,让学生实现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

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2÷

2时,要注意沟通操作中的“剩下的1筒和2个羽毛球合起来再分”和竖式计算中的“十位上余下来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之间的联系;

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28×

12时,通过比较“乘加法”和“竖式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应该怎样写?

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计算法则的关键。

这样的比较,既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又利于学生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3、习惯引航: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

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总结。

我们注意教给学生检查计算的方法:

一对题目,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

即:

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

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

反思。

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

(1)这道题自己一开始是怎样计算的?

现在怎样计算?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4、练习引申: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

计算练习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练习应抓住难点。

例如,在不连续进位的加法25+47中,当十位上的2与4相加得6时,还要加上7+5进位得来的1,所以2+4+1这类口算练习,可以放在讲授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错误。

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像根据四六二十四这一句口诀,说出4×

6=24、6×

4=24、24÷

4=6、24÷

6=4四道算式。

根据4×

6=24说出24÷

6=4这两道除法算式。

练习应少食多餐。

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练”,即每天练3~5题的计算题,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练习应形式多样。

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扑克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节学生的胃口。

还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等形式,挖掘学生的潜力。

  练习应举一反三。

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练习。

如,教学三步混合运算时,可先安排练习60+100÷

4,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改为(60+100)÷

4、(60+100÷

5)×

4,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对于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练习应启迪思维。

练习题的设计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出示练习题:

  15×

15= 

25×

25= 

 

35×

35= 

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然后思考:

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特点?

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

这样,学生发现了规律,了解了数据的特征,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55×

55= 

65×

65= 

75×

75= 

85×

85=。

《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专题讲座  

2016.11

《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

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

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1、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

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

问:

(1)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一题多变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纵变”:

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

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变化题:

(1)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3)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

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

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1)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2)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

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3)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比汽车少运1.9吨。

(4)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

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

(5)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

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练习,就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

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例1、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

50÷

(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

X+2/3X=50 

或X(1+2/3)=50X=30(3)用归一方法解:

(2+3)×

3=30(人)(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

50×

3/(3+2)=30(人)例2、某工厂计划10天制造200台机器。

结果2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

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有以下几种解法:

(1)10-200÷

(200×

25%÷

2)=2(天)

(2)把计划产量看作“1”。

Ⅰ、10-1÷

(25%÷

2)=2(天)Ⅱ、10-2×

(1÷

25%)=2(天)Ⅲ、10-(1-25%)÷

2)-2=2(天)(3)把实际天数看作“1”。

10-2÷

25%=2(天)这样,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

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讲座

2017.1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

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

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

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

两个人各得4个。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2、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

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

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

42÷

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

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

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

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3、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

实践表明:

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

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高。

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又如:

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

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

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

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

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5、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

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6、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付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

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的成立。

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

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

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8、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

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见教材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

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9、使用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脑科学告诉我们: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

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

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

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

据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

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10、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

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

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

”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

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十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

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皮亚杰告诉我们: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