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739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课 石榴的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检查课文一《会变色的报春花》的词语学习

课时目标: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重点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2、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3、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课时重点:

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课时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

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

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

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3、揭示课题:

16、石榴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小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要求:

1、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把它圈出来,做上标记。

2、《石榴的故事》讲了关于石榴的哪些情况?

请你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

3、学生交流:

通过对石榴在历史传说中的描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智慧战胜贪婪的故事。

板书:

历史故事

三、按不同的学习方式,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1、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

2、(板书)词语。

3、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

4、讲解词语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

5、疑难生字

渴、涩、艳、俗、脾、栽、博、素、贮、贪、婪、歹、窈、窕、喻、赠、繁、殊、绝、尊、摘、鲜、幽、乐、魅、翼、享

6、疑难词语

饱满、娇艳、习俗、栽、博得、广泛、贮存、贪婪、歹心、窈窕、比喻、形容、赠送、繁花、处理、难为情、纯洁、普遍、专程、敏捷、保鲜、体验、魅力、持续、感染、欣慰、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描述

7、句型学习

1、石榴花娇艳美丽,可以盆栽,所以,生活在新疆的人们喜欢在自己家长栽种石榴树。

以为这里风景优美,所以游人很多。

我和他同学六年,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叶城的石榴以个儿大、果皮薄、籽粒大、味甜汁多著称。

(1)杭州以西湖美景而著称于世。

(2)新疆吐鲁番以盛产葡萄著称。

3、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新疆的石榴普遍比内地的大而甜。

(1)由于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2)由于学习太忙,我没能经常给姐姐写信。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以石榴为礼物,赠送客人或互相赠送的习俗。

(1)他们以环境保护问题为中心展开了热烈讨论。

(2)青少年应以杨利伟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四、检查步骤

1、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

2、做练习一至四题。

3、造句练习:

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

4、在小组中讨论不懂、不会运用的词语,由小组成员集体考虑如何运用,如有困难,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5、各组挑出几个自己认为较难的词语让其他组造句,看哪个组用疑难词语造句又多又好。

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

2、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用学习提示三、四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

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通过对石榴在历史传说中的描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智慧战胜贪婪的故事。

一、导入

1、课文《石榴的故事》是以“石榴与新疆”为主题的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石榴在历史传说中的描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智慧战胜贪婪的故事。

自古以来,石榴被赋予许多美好的象征,连许多姑娘起名都要以“阿娜尔”为荣。

那么,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呢?

二、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读了课文,你了解了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

喜欢

栽种历史

石榴果、石榴花、产地

象征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1:

人们为什么喜欢石榴?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因为维吾尔人非强喜欢石榴,因为石榴是一种观赏性植物,树姿优美,果实香甜,营养丰富,榴花娇艳美丽,可以盆栽,所以,生活在新疆的人们喜欢在自己家中栽种石榴树。

3、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石榴的栽种历史有多长?

新疆什么时候开始栽种石榴的?

什么时候传到内地的?

新疆栽种石榴的历史大约有两千多年了。

公元前2世纪前后,新疆就开始种植石榴。

石榴传入内地后,博得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和赞美。

4、新疆栽种石榴的历史可真长啊。

让我们带着欢迎和赞美的口吻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5、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石榴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就来读读课文第三段中的文字,体会一下作者对石榴无比喜爱的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1:

新疆石榴有什么特点?

思考题2:

石榴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思考题3:

在新疆,哪里的石榴最有名?

思考题4:

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汇报。

新疆的石榴果型独特,籽粒晶莹、饱满,甜酸可口,还可入药。

非常耐贮存。

新疆石榴的产地主要在南疆的叶城、策勒、和田、莎车、喀什等地,

其中以叶城县伯西热克乡和疏附县博施克然木乡种植石榴的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叶城素有“石榴之乡”的美称。

叶城的石榴以个儿大、果皮薄、籽粒大、味甜汁多而著称。

三、找出课文中描写石榴花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石榴花的魅力。

学生找出,齐读。

四、读课文,读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来。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五、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内容。

2、作业:

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做练习二、三题。

板书 

授课时间:

总计课时:

第三课时 

1、学习本课句型,要求能结合情景使用,能够模仿造句。

2、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

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1、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所讲的道理。

导入

课文不仅介绍了石榴的栽种历史、新疆的石榴果、产地、特征而且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今天大家就随老师去看看。

 

1、读课文,讲一讲关于石榴的故事:

在新疆流传着一个关于石榴的什么故事?

(1)学生读课文,与同桌复述故事。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指名学生复述历史故事。

三、自由朗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国王是怎么发现农夫家院子里的石榴的?

国王产生把石榴树全部挖走的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农夫猜到国王想挖走石榴树的想法后,是如何保住石榴树的?

国王为什么纳闷儿?

学生读课文,思考,汇报交流。

曾经有一个国王去打猎。

因为天气很热,口渴的国王好不容易走到一个果园前,连马都没有下,就进了一个农夫的院子,大喊道:

院子里有谁?

农夫走出来,一件事国王,马上问他问好。

国王说:

“有果子吗?

快拿来!

我口渴得很。

”农夫马上给她拿出了两个大石榴。

国王吃的味道甜美无比,心想:

我是国王,这样好的石榴应该杰在我的果园里,而不应该杰在这穷人的园子里!

应该把这里的石榴树全部挖走,移到我宫中的花园里去。

聪明的农夫看见国王贪婪的目光,猜到了国王的想法。

又拿出几个石榴给国王吃。

国王一吃,特别酸涩。

于是他大发雷霆。

那个农夫不慌不忙地说:

“尊敬的国王,这就是刚才您吃的那种石榴,他们都结在一棵树上,绝对没有两种。

”国王更生气了,说:

“你也太胆大了,连国王都敢欺骗么?

”那个农夫说:

“尊敬的国王,要是这样,错就不在我身上了。

常听人们说:

如果谁的心坏了,起了歹心,甜的石榴吃起来也是苦的.”

同一棵石榴树上结出不同的果子。

四、自由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在维吾尔族姑娘中,为什么叫“阿娜尔古丽”的特别多?

如今,维吾尔族姑娘中叫“阿娜尔古丽”这个名字的很多,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石榴花”,可见维吾尔族人民对十六的喜爱。

也有不少妇女叫做“阿娜尔汗”的。

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也常用“阿娜尔”形容女性的窈窕美丽,用“阿娜尔”比喻心灵的美好纯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在新疆还有一个什么样的习俗?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因为石榴代表着美丽,用来形容女性的窈窕美丽,比喻心灵的美好纯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以石榴为礼物,赠送客人或互相赠送的习俗。

2、总结课文内容、课文主题。

课文《石榴的故事》是以“石榴与新疆”为主题的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石榴在历史传说中的描写,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智慧战胜贪婪的故事。

同时也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做人不能太自私。

六、作业

1、熟读课文,背会生字词语。

2、做课后练习三。

3、预习课文二。

板书设计:

附板书:

16 

历史故事 

智慧战胜贪婪 

做人不能太自私

石榴花的涵义 

窈窕美丽、美好纯洁

习俗 

赠送石榴 

课文二 

玉兰花的记忆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生字。

积累若干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复述课文观点。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5、让我们懂得给予,享受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观点。

难点:

1、让我们懂得给予,享受生活乐趣。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观点讲给大家听。

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时准备:

两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4、让我们懂得给予,享受生活乐趣。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观点讲给大家听

教法:

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一,导入课文

1.你见过玉兰花吗?

给大家说说。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自己见过的玉兰花,也可以由老师对玉兰进行介绍。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三遍。

玉兰花的记忆(板书)

二、正课学习

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你认为能体现文中作者观点的句子划下来。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并用生字词造句。

四人一组初步解决。

解决不掉的,举手,让全班同学帮忙或老师点拨。

需要注意的词语:

专程、摘、分别、保鲜、感染、体验、损坏、懒惰、理解、持续、盘算、欣慰、描述、享受、说家常

3、疑难解析。

(1)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出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注意。

小结:

一个字,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2、开火车读。

师边听边从旁点评。

(你读地真感人,我也被你打动了……)

3、交流读书心得。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结合读中的难点,重点指导读通顺。

4、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读好这些句子。

4、再读课文。

提问思考:

本文通过玉兰花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下去好好读课文,了解课文信息和观点。

五、作业。

1、熟读课文,2、熟记课文生字词,并用课文生字词造句。

第五课时

回忆小时候父亲摘玉兰花送人,以及对我的影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故事?

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

课文

二、指名读课文。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1--5段。

轻声课文1--5。

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1、父亲是怎样摘花,与邻居共享花香的?

思考题2、文章第②③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思考题3、文章第四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家人怕“我”忘记之外,还表现了什么?

我把花带到学校以后,是怎样送给老师和同学的?

思考题5:

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

汇报

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

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

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

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表示他做事细心,心思细腻。

慷慨大方,热情助人。

表现了父亲和家人希望把美好的事物带给大家分享的心愿,代表对他美的向往,家人心灵的美丽。

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

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

经常是老师提醒,猛然记起。

因为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

关系不太好的,也就不送了。

思考题5:

突出玉兰花的珍贵,以及玉兰花很受人欢迎。

(2)学习第6--9段。

自由朗读课文6--9。

文章第⑥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请结合第⑦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

怎样理解与人分享花香的乐趣?

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

请结合这段文字概括说说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

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

一,香气扑鼻,令人心情畅快 

二,结识朋友,增进情谊

父亲这一举止反映了父亲对母亲的温柔恩爱。

常言道: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玉兰花的香人人喜爱,就是因为花香传递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和相互交往交流的渴望。

正是有了这样的交流,社会才和谐,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①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

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②带给人的启示是:

对人要有爱心。

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快乐。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怀,邻居之间的互相帮助的美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情,姐弟情意。

三、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观点讲给大家听。

2、《玉兰花的记忆》讲述了一个“给人玉兰,手有余香”的动人故事。

爱花爱草,一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作者的父母总不忘让自己亲手种下的玉兰给大家带去自己的一份问候,让花香飘进每个邻人的心里,这是何等的美德和美意。

带给我们一份启示:

四、拓展阅读。

阅读课文后的短文《数学巨著——几何原本》。

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

说明了什么原理?

六、小结与作业

1、做第三课练习册。

赠人玉兰,手有余香 

对人要有爱心,相互帮助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真实交际与作文指导《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敢说、想说到说好的愿望。

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2、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重点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

3、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4、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5、描写植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或衬托等修辞手法。

6、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材。

7、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

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

2、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

3、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谈话法、激情导入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文章出自吕东坡小学语文教学网

一、趣味猜谜揭题

(一)老师说,学生猜是什么植物。

1、蔓儿细又长,攀援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嘀嘀哒,嘀嘀哒。

(牵牛花)

2、叶子似针尖,形状像宝塔,常年披绿衣,不畏严寒立冬雪。

(松树)

师:

说说你是通过哪句一下子就猜到的呢?

生:

(找原句或词语,谈理解)

对,正是因为句子中能把植物的形状(小喇叭、宝塔),抓得那么准,各部分(蔓儿、花儿、叶)看得那么细。

所以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它写的是什么植物。

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

二、审题,明确要求。

自读书中已给提示,进一步明确内容要求及写法

本次习作是写什么的?

(植物)植物有哪些是?

(花,草,树,庄稼)。

题眼是什么?

(喜爱)

从阅读中,你知道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1、选择确定自己要写哪种植物。

2、知道应从外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