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6344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考点农业专题Word格式.docx

业、花卉业等应分布在靠近城市及交通便捷处

(2)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域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分析上海郊区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

自然原因

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

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

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

绿色农业;

观光农业;

生态旅游

变式图阅读

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第一圈称自由农业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

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

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化程度逐渐降低的农耕带;

第六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为未耕的荒野。

母图拓展

某地农业土地地租示意图

读图,据此回答

(1)影响X、Y、Z三地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水源D.气候

(2)如果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最合理的是

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

B.距城市20千米—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

C.Z地应发展花卉种植

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80千米—100千米处

变式图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1976年(甲)与2006年(乙)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6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2)从自然因素考虑,分析A地农结构变化的原因?

(3)从乙图分析奶牛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4)C地宜发展何种森林类型?

该地植树造林有何环境效益?

2.农业区位因素

(09年山东文综)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

【比较练习】我国新疆的棉花质量好,可以与埃及的长绒棉相媲美,其原因主要是()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即土地如何利用,才能发挥最佳效益

(2)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

1.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区别

概念说明

举例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

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如珠扛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地势低洼的地形,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如河西走廊由于拥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因有黄河水灌溉,能够进行粮棉生产,水源就

成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基本思路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考虑,并且都要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气温日较差、光照、降水量、水热配合);

地形(平原,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利于多种经营);

土壤(是否肥沃);

水源(是否充足)

人文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资金

典型例子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灌溉水源);

新疆瓜果之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乳畜业(市场);

立体农业(地形);

花基鱼塘(市场)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详解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变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影响农作物的品种、品质、分布、熟制和产量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南方柑橘等亚热带水果;

北方苹果等温带水果;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

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进行调节

地形

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坡度大于25°

的山地发展牧业或林业;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平原耕作业;

山地畜牧业

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

土壤

土壤类型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

我国南方红壤

区、东南亚砖红壤区的茶树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水稻土

水源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我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的灌溉农业;

世界上的尼罗河沿岸、两河流域、中亚地区的灌溉农业

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水的依赖

社经济因素

市场

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

工矿区、城市周围是乳、肉、禽、蛋、菜;

果、鱼等的生产基地

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城郊农业(乳畜业和花卉、蔬菜园艺业);

“订单”农业

城市、工矿业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成为世界粮食基地;

荷兰成为世界鲜花基地;

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海南成为我国的冬季瓜菜基地

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逐步形成

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我国宏观调控下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化生产、商品粮棉基地的建设

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

科技

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扩大农作物区域范围

我国橡胶生产北界的推进;

温室农业;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差距

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扩大农作物区位范围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水稻种植业需要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发展

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少、素质高;

发展中国家相反;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区域劳动力数量影响产品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机械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良种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使单产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

环境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

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适合发展高效农业

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4.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比较

地区

季风水田农业(亚洲)

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部平原)

混合农业(墨累一达令盆地)

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适宜

小麦和牧草生长;

东南部为草原气候

以平原为主,平坦

地广人稀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

盆地,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肥沃;

水稻土

土壤深厚、肥沃

肥沃

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

水利工程

开辟水源,打机井

充足

灌溉成为限制性因素;

东水西调

商品率低

西欧等国际市场世界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主要出口国外市场

多数出口英国

交通

修建铁路;

距海港近;

海上冷冻船

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公路、铁路

便利

国家鼓励或扶持

其他

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培育良种牛;

种植饲料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5.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的分布及区位条件

农业区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农业特色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程度高

华北旱作农业区

华北平原

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商品棉基地;

山东省花生产量最多

南方水田农业区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多为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

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

珠三角为基塘农业;

两广、闽、台、川盛产甘蔗

西北灌溉农业区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作物品质好、单产高;

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

哈密瓜、葡萄于驰名中外;

宁夏、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春小麦;

河西走廊为瓜果蔬菜基地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黄河谷地

一年一熟,适宜喜温凉的青稞、春小麦、豌豆生长

母题拓展

1.等高线与农业区位

(09年四川文综)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单位:

米)分布图

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2.区域图

甲、乙、丙三图为我国三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域,分析A、B两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可以采取何种措施解

决?

C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可发展何种生态农业?

 

3.表格

(09年上海高考)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苏州

徐州

面积

8848平方千米

11258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地形区

气候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4.材料分析

材料一

对(孙权)曰: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刘表死,苏进说曰: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

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

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

“……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

⑴据图5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⑵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5.坐标图

1.关于图示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A.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均劳动力丰富

B.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均地域广大

C.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数多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省区数

D.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优势的省区多位于沿海地区

2.据图分析,下列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是()

A.蔬菜B.花卉C.粮食D.油料

知识拓展:

农业的分类

6.扇形图

图1

图2

图1中可能位于中国何地?

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限制因素是?

图2中该地1月平均气温3°

C,则该地可能位于?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如果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20°

C,则该地位于?

7.材料区域图综合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6分)

(3)说明该区域上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

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农业地域类型

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B.bC.cD.d

2.若图2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拓展:

上题选择的理由是?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

注:

图中1-8图例名称与课本名称不同,考试以课本名称为准。

1.几种常见地域类型的列表比较

地域类型(what)

地域分布(where)

区位因素(why)

主要特点或评价(how)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以澳大利亚为例)位于澳大利亚国土东南和西南部。

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壤肥沃、地形为墨累达令盆地,灌溉水源成为限制因素;

人口相对较多,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早期移民传统和生活习惯,国家政策鼓励,交通便捷,且位于沿海,对外联系方便。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坚持“土—草—畜—市场”,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经营方式:

家庭大牧场

科技应用: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实行牧草与作物的轮作(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农业专业化:

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以亚洲为例)气候:

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

地形:

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开阔;

水源: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市场:

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生活习惯: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人们喜食稻米。

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且精耕细作,因而水稻单产高;

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

水平限制,稻米多作口粮及饲料用粮,出售的稻谷有限,因而商品率低。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总结为四个字“大小高低”:

水利工程量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小农经营(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以美国中央大平原为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公路交织,交通便利;

土地: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工农业基础:

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科技水平高,推广快;

世界人口增长,市场广阔;

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交通便利,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工业发达,科技先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特点:

(由地广人稀推导)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气候:

温和;

植被:

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距海港近,铁路开通,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交通便利。

培育良种;

交通条件改善;

改造自然条件:

打机井,开辟水源,划区轮牧,种植饲料。

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

乳畜业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以西欧为例)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温凉潮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

人口:

密集;

经济:

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广阔;

饮食习惯:

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便捷;

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市场和饲料)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

2.我国四大牧区发展的区位因素,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对中国的启示?

典型地区:

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

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草场面积广,草类茂盛;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有优良的天然牧场;

(2)社会经济因素:

牧业生产经验丰富;

市场潜力广阔;

国家政策扶持等

(3)不利:

气候干旱,降水少;

草场退化;

荒漠化加剧;

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

鼠灾、蝗灾严重。

启示: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向商品畜牧业发展。

3.传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分布地区

我国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答题思路

从本地区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种植面积变化等方面考虑

答题要点

1.本地区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

2.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

3.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发展花卉、乳畜、蔬菜等产值高的农业。

4.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4.分析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条件,并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对比

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不利因素

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

⑤市场广阔;

⑥工业比较发达;

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国家

经营方式

专业化水平

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

粮食单产

美国

家庭农场

中国

国营农场

5.中国四大灌溉农业区的自然区位因素分析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

有利

①热量充足,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

①水资源短缺;

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剖面图

世界某地区从M地至N地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

B.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扇形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区域图

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结构图

(2009年山东文综)左图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参考答案:

(2009年广东)

(1)A

(2)B(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等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小麦B.乳牛C.花卉

(1)A

(2)B

(1)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2)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小麦、水果。

(3)分布在城镇附近,交通方便。

(4)温带落叶阔叶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09年山东文综)C

【比较练习】A本题考查棉花的生长环境,应从我国新疆纬度偏高,夏季昼长,气候干旱,降水少,阴天少,光照充足等方面考虑

母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