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Na+—K+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三联体是兴奋一收缩耦连的结构基础,Ca2+是兴奋一收缩耦连的因子。
骨骼肌收缩形式根据后负荷的大小与刺激频率的高低分别表现为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和单收缩、强直收缩。
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正常成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血液具有运输、调节、防御和保护功能。
2.血浆由血浆电解质和血浆蛋白组成。
血浆蛋白由球蛋白(免疫),白蛋白(胶体渗透压),纤维球蛋白(血液凝固)组成
3.血浆是包含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其中晶体物质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Nacl,主要含有的阳离子na+。
作用是:
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和交换,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
PH7.35-7.4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
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
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300)x109/L。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血。
10.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包括凝血酶原启动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液中的抗凝物质主要为抗凝血酶和肝素。
11.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与B抗原而分为A、B、AB、O四种血型。
临床输血应首选输同型血,为避免出现凝集,在输血时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供者红细胞→受着者血清,次侧受者红细胞→供者血清)。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过程,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2.心肌细胞由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心特珠传导组织细吃)构成它们的生物电现象有所不同。
工作细胞如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约为一90mV,其形成原理与神经纤维相同,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其中2期历时最长,电位变化小,呈平台状,是复极化长的原因。
自律细胞无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最大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
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3.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心动周期,由舒张期和收缩期构成。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1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有利于心室的血液充盈和射血;
2舒张期长于收缩期,房室有一共同舒张期,
3心脏泵血活动以心室为主。
4.每分钟心脏舒缩的次数为心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60-100/min,平均为75/min,随年龄、性别、机能状态不同而变化心率与心动周期呈反比关系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主要是心舒期缩短。
心脏泵血取决于心室的舒缩活动,它决定了心室内压力的大小其压力变化导致辫膜的开闭,最终决定血流的方向。
分期
心脏活动
压力变化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方向
心室容积
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
心房压<心室压<动脉压
关闭
血液存于心室
不变
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
心房压<心室压>动脉压
开放
心室射入动脉
缩小
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
血液存于心房
充盈期
心室继续舒张
心房压>心室压<动脉压
心房流入心室
增大
心房收缩期
同时心房收缩
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标志心室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每搏输出量是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安静时,成人60—80ml。
射血分数指每
每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即射血分数=
×
100%。
它是衡量心脏射血能力的重要指标。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是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安静时为4.5-6.0L/min它是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用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
心指数(L/m2)是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作为衡量心功能的指针。
4.心肌生理特性包括: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心肌自律性是心脏在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情况下,仍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
心脏的自律组织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结区除外)、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其中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4期去极化速率最快),约为100/min,为心脏正常起搏点。
心肌传导兴奋的途径由窦房结一心房肌一房室交界一房室束及左右束支一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特点是房室交界传导速度缓慢,形成房室延搁,使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保证心室充分的血液充盈。
心肌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表现为周期性的变化,分为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延续整个机械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保证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是心肌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人工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刺激,于窦房结发放冲动前,
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在期前收缩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肌收缩性有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节律性收缩、“全或无’,等特性。
利用心电图机,在体表一定部位描记的心脏电变化的曲线,为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是由P波、QRS波群、T波以及各波间的时间线段组成。
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
QRS波群包括3个相连的波,反映左、右性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T波反映左、右心室兴奋后的复权化过程。
P-Q间期是指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隔,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间隔时间;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
代表心室开始去极到全部心室完成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时间,代表心室各部分均处于去极化
5.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付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等于舒张压+1/3脉压。
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一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
动脉血压对于推动血液循环,维持血流速度,从而保证各强。
心室收缩时,器官足够的血流量具有状态。
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
1前提条件:
循环血量;
②动力条件:
心室舒缩;
③阻力条件:
外周阻力;
4冲条件: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例、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要影响脉压。
循环血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减小均使血压下降,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使脉压增大。
动脉脉搏指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室收缩和舒张而引起血管壁的起伏波动,简称脉搏。
6.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央静脉压,正常波动范围为4-12cmH20。
其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静脉血回流的速度。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心肌收缩力、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和胸膜腔负压的作用。
心肌收缩力和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减弱、胸膜腔负压减小、体位由卧位变立位,静脉回流均减少。
7.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其血流通路及意义:
迁回通路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直捷通路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回流入心;
动一静脉短路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8.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取决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一(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血压、血策胶体渗透压及淋巴回流。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回流减少均导致组织水肿
9.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包括交感缩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
支配神经包括交感缩血管神经、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具有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
而副交感神经作用与之相反。
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其感受器为颐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迷走中枢,抑制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出现心脏活动减慢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小动脉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使血压下降而恢复正常水平;
反之亦然。
压力感受器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时于保证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肾上腺素主要与心肌B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上用作强心药;
去甲肾上腺素(外周阻力增加)主要与血管a肾上膝素能受体结合,临床上用作升压药。
血管紧张素Ⅱ可使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并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Ⅲ的作用主要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
心房钠尿肽具有降低血压、利钠、利尿和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成和释放的舒血管物质主要有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具有舒血管作用;
内皮缩血管因子主要是内皮素,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效应。
呼吸
1.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
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
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人工呼吸的原理),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运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胸膜腔负压主要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其生理意义在于:
①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使肺跟随胸屏的运动而伸缩;
②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肺通气的阻力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类。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针。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较好静态指针,而时间肺活量反映呼气时所遇到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动态指针。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池的新鲜空气量,反映了肺内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肺泡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率增加。
4.气体交换的动力是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其过程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是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其结果使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组织换气是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其结果使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气体运输是沟通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重要环节。
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即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为其主要运输形式,其中O2以形式HbO2,CO2以形式HCO,为主要运输形式。
6.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的活动,正常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互配合下,实现的延髓是产生节律性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脑桥前部有呼吸调整中枢。
大脑皮质在一定程度可随意控制呼吸。
7.呼吸发射主要是化学感受性反射。
动脉血液、组炽液或脑脊液中O2、Co2及H2浓度的改变,可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劝的频率和深度,从而维持内环琉中这些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
其中Co2对呼吸影响最为重要。
当动脉血中Pco2适当增加、Po2轻、中度降低和H2浓度升高时,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反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肺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吸气过深过长,促进吸气转为呼气.
消化与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被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淋巴的过程,叫做吸收。
2.胃液(酸性)的主要成分为:
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小肠内的消化液主要为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其中最重要的是胰液。
3.胃的主要运动形式为:
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和蠕动;
小肠的主要运动形式为:
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
大肠的运动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分节蠕动或多袋推动运动
4.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部位:
①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②小肠黏膜的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
③食物在小肠内已经被充分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④食糜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5.大部分消化器官都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其中交感神经对消化功能起抑制作用;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加强消化活动。
6.胃肠激素主要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和抑胃肽。
7.胆盐有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重要作用。
8.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卵磷脂分泌过少胆固醇易沉积而形成胆结石。
9.营养物质吸收主要部位(小肠):
十二指肠和空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生理学中通常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骨骼肌活动、环境温度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和精神活动。
2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
它是机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时的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的基础状态:
1.清晨、清醒、静卧;
2精神安静;
3空腹;
4室温20℃—25℃之间的条件下。
基础代谢率异常与甲状腺疾病有关。
3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临床上通常用腋窝、口腔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一37.99C,直肠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
口腔(舌下)温度为36.7℃—37.7℃,
腋窝温度为36.0℃—37.49C。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情绪等因素而有所变动。
4.夜晚2时-6时体温最低,昼1—6时体温最高。
女性体温高于男性0.3℃
女性排卵期前体温较低,排卵最低,排卵后体温回升
5.体温能维持相对恒定,是体内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街的结果。
安静状态下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
运动或劳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6.皮肤是最大的散热器官。
易受环境影响
人体热量的散失途径主要以皮肤为主,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冰袋、冰帽)、对流(风扇)、蒸发(30℃以上、酒精、闷热)四种。
不感蒸发,人体每天不感蒸发量1000ml左右。
(补液时易被遗漏)
7.体温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尿的生成和排除
1.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终产物以及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排泄器官有肾脏、肺、皮肤、消化道等其中肾脏最为重要。
肾脏除具有排泄功能外,还可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和内分泌的功能
2.尿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肾小球的滤过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成分滤入肾小囊的过程。
需要滤过膜结构和有效滤过压的动力驱动。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滤过率为单位时间内(每分钟钟)两侧肾小球滤出的原尿量。
滤过分数为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浆流量的比值。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某些成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重新进入血液:
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方式;
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两种,重吸收部位主要在近端小管。
Na+的主动重吸收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其他物质的被动重吸收和继发性主:
动重吸;
水的重吸收有两种情况,一为必需重吸收,是伴随溶质的强制吸收,与体内水分多少。
无关;
二为调节性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影响,与体内内水分多少相关,因此决定尿量多少。
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浆浓度升高,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限度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尿糖),这一血特浓度即葡萄糖的肾阈值.称为肾糖阈。
将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和血浆中某些物质送入管腔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①H+的分泌通过与小管液的Na+交换,是Na+与HCO3,重吸收回血液;
②NH3的分泌则与H+结合,促进H+排出和NaHCO,的重吸收;
③K+的分泌也与小管液的Na+进行交换,与H+一Na+交换存在竞争抑制作用。
它们共同作用起到排酸保城、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3.原尿生成的调节因滤过膜通透性及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膜通透性减小、滤过面积减少、有效滤过压下降及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都将使尿量减少。
终尿生成的调节:
①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改变,产生渗透性利尿。
②球一管平衡破坏,尿量和尿Na+的排出明显增多。
③肾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启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一和水的重吸收,
而使尿童减少。
④杭利尿激素(AD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有效刹激是血浆晶
体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黄减少。
⑤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于排钾保钠保水,其分泌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和血钾离子、血钠离子浓度的调节。
4.正常人每圣夜尿黄为1000一2000m1,平均1500m1。
每登夜尿童长期超过2500m1,称为多尿;
持续在100-500m1范围之内,称为少尿;
持续低于100m1,称为无尿。
正常情况下,新鲜尿液呈透明、淡黄色;
比重为1.010一1.025;
渗透压比血策高,介于925一3727kPa;
pH值在5.0一7.0。
尿液中水分占95%一97%溶质占3%~5%。
溶质占30.b-5%a尿的生成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进入肾孟的尿液,被送入输尿管,经其周期性蠕动,输入膀胱贮存。
膀胱排尿是间歇的,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引起排尿反射。
排尿次数增多,称为尿频;
排尿不能进行使膀胱充满尿液,称为尿潴留;
排尿失去随意控制,称为尿失禁。
感觉器官
1感受器是专门感受刺激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除包含感受器外.还有一些非神经组织的附属结构,这些附属结构有利于感受器实现其感受功能,如眼、耳、鼻、舌等感受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2.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能够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反应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三个方面
眼的折光异常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
近视近视眼多数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由于角膜和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力过强矫正近视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眼的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远视远视眼主要是由于眼的前后径过短,多为遗传所致·
矫正远视的办法是佩截合适的凸透镜
散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折光面在某一方位上的曲率增大,而另一方位的曲率减小,这样透过角膜射入眼内的光线扰不能同时在一个平面上聚焦,造成物像变形或视物不清,这些情况都属于散光.矫正散光眼要佩截合适的柱面镜,使角膜的曲率异常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