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5670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Word文档格式.docx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B.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5.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酥脆的薯片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6.下列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Al2O3

B.NaO

C.Cu(NO3)2

D.AgCl

7.重庆不但拥有美景,还有健康的美食——葛粉。

葛粉中含药用价值高的葛根素,化学式为C21H20O9,该物质具有提高免疫,降低血压等功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类上看:

葛根素属于化合物

B.从构成上看:

葛根素由21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C.从组成上看:

葛根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从变化上看:

葛根素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14个原子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C.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6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4:

1

9.我市盛产绿茶,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C22H18O11)活性物质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

下列有关茶多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多酚属于氧化物

B.茶多酚中含有51个原子

C.茶多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茶多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

1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2

B.H

C.O2-

D.Fe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可用作燃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置20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190g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pH

D.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3.“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基雌烯醇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乙基雌烯醇分子中含有16个H2分子

C.乙基雌烯醇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

8

D.乙基雌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8

14.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

D.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16.实验室要配制500g20%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

A.浓硫酸100g、水400g

B.浓硫酸102g、水398g

C.浓硫酸100mL、水400mL

D.浓硫酸102mL、水398g

二、填空题

17.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1)桂花朵朵叶中藏,难掩芬芳溢四方。

_____________

(2)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化学性质却不同。

18.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A与____________(填字母);

(2)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D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当x=_____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二氧化氮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一种空气中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

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100g

能量309kJ

蛋白质3.6g

脂肪4.4g

糖类5.0g

钠65mg

钙120mg

(1)表中“钠”和“钙”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2)该牛奶所含基本营养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1.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⑴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标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⑵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6所示。

①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g。

⑶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7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

Ⅱ、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⑴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⑵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⑶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⑷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22.人间四月,一方晴好,小邓同学周末同父母去湖边野炊。

(1)邓爸带了小邓最爱的苏打水,这种“水”是_____(填序号)。

①碱性的 

②化合物 

③均一的 

④稳定的

(2)邓妈带了外伤消毒药品﹣﹣碘酒,它的溶剂是_____(填化学式)

(3)小邓带了自热米饭,其中发热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往久置的发热剂中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显中性,则所得滤渣为_____。

(填化学式)

2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空气成分中,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__溶于水,因此可以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3)空气成分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地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

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

B

C

D

17

22

32

15

x

30

27

则反应后“x”的质量为_____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6.晓楠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化学问题,请你帮助她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

(1)①天然降水中会溶解部分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气体。

因此正常雨水的pH___7(选填“>”或“=”或“<”)。

②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

③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配制的主要步骤有:

计算、________、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____________(两种)和试剂瓶。

(3)①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20℃________t℃(填“>

”、“<

”或“=”)。

②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10g水 

B.加入少量甲物质 

C.升温到40℃ 

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4)酒精是可再生能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B.向滤出的固体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三、实验题

27.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

(2)图③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

(4)称量NaCl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四、简答题

28.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

请回答:

(1)图1是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2)图2是用

试纸测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若先用蒸馏水润湿

试纸,再滴小苏打溶液,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是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体积相同并充满

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能说明

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9.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

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结论:

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乙同学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CaCl2;

猜想二:

有CaCl2和HCl;

猜想三:

有______。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方案1

方案2

实验操作

分别取少量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对比标准比色卡:

pH<

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CaCl2

(实验评价)丙同学的2个方案都有不足之处,其中:

方案1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方案2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拓展)若证明猜想二正确,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包括步骤、现象、结论

_____。

六、计算题

30.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________。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0.1%)。

(4)________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10.5g。

31.某学校在进行植物园建设时设置了一个无土栽培区。

无土栽培是利用磷酸钙、碳酸钾和氯化铵等盐类配置营养液栽培植物的一种方法。

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1)营养液中的碳酸钾(K2CO3)为植物生长提供了___肥(填“氮”或“磷”或“钾”);

(2)无土栽培时,营养液浓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

(3)氯化铵(NH4Cl)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4)小明在某次配制营养液时需要加入14克氮元素,如果这些氮元素都由氯化铵提供,则需要加入多少克氯化铵?

______(写出计算步骤)

32.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

C15H22O5)是一种治疗虐疾的药物。

请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100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33.张南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内蒙古伊盟地区的天然碱湖带来一种“碱”样品(含有碳酸钠、氯化钠和泥沙)。

为测定这种样品(样品中的泥沙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中碳酸钠的含量,并得到纯净的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中生成氯化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

(3)该“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

(4)若最终得到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

七、科普阅读题

34.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湿巾的种类与利弊

湿巾是主要由水、水刺无纺布和丙二醇制成的用于擦脸、擦手或皮肤的纸巾。

市场上的湿巾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只能做皮肤湿润保养的,另一类是可起到消毒作用的。

湿巾的主要成分有:

水——湿巾中药液的含量一般占80%左右,而药液中9成以上是水;

保湿剂——丙二醇是一种溶剂,也是保湿剂,可以帮助药液中的有效物质溶解在水中,使水分不容易挥发出去,并起到抗菌防腐作用,所以几乎所有的湿巾中都有它;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用来除去去除污垢和油脂,达到清洁作用;

防腐剂、抗菌剂等。

在众多湿巾中,以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为消毒成分的消毒湿巾最安全,腐蚀性也非常低,对人体无刺激无伤害。

爱化妆的女性所使用的卸妆湿巾,其中的活性清洁成分与一般的洗面奶相同,都依赖于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去除彩妆、油脂和死皮。

卸妆湿巾使用起来又快又方便,但却不是日常护肤的最佳选择。

如果不彻底洗去卸妆湿巾中的活性清洁成分,皮肤可能会受到刺激,一些含有酒精的卸妆湿巾还有可能引起刺痛。

(1)湿巾中的溶剂主要是水和_____。

(2)常用的消毒湿巾中,起消毒作用的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是_____,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_____。

(3)卸妆湿巾能够清洁皮肤的原理是将彩妆、油脂进行了_____。

八、综合题

35.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实验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点)。

(2)用图甲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写一点)

(3)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甲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经过研究讨论后该兴趣小组又设计了如图乙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

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打开止水夹,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已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 

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______ 

(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