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5230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10

UX-0.516MO-0.516×

10=5.16m∕sw'

4⅛k≡-≡

=-χ.10(1.6x0.516-0.42032)

2√6.26x104

=&

10"

3m∕s

∂y∂y

X0.29667√6.26χl04=7422.7s^1

0.1

=η^fnr^-

∂yX

第一章第一节流体流动导论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流体由大量的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隙的分子组成,各个分子都做着无序的随机运动。

因此流体的物理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一.静止流体的特性流体静止状态是流体运动的特定状态,及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或平衡状态。

1.流体的密度

2.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3.流体的压力

4.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5.流体静力学方程二.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1.流速与流率

若流体流动与空间的3个方向有关,称为三维流动;

与2个方向有关,称为二维流动;

仅与

1个方向有关,则称为一维流动。

在化学工程中,许多流动状态可视为一维流动。

流率为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流动截面的量。

2.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当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流速、流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流动或定常流动。

只要有一个随时间变化,则称为非稳态流动或不定常流动。

3.粘性定律与黏度

4.粘性流体与理想流体

5.非牛顿型流体

6.流动形态与雷诺数

7.动量传递现象

第二章第一节动量传递概论按照机理不同,可将动量传递分为分子动量传递和涡流动量传递两种。

前者指层流流动中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引起的分子迁移过程;

后者为湍流运动中的微团脉动引起的涡流传递过程。

二者统称为动量的扩散传递。

此外,流体发生宏观运动引起的动量迁移过程称为对流动量传递。

一.动量的分子传递与涡流传递

1.分子动量传递与传递系数分子动量传递:

由微观分子热运动所产生的动量传递。

2.涡流动量传递当流体做湍流流动时,流体中充满涡流的微团,大小不等的微团在各流层之间交换,因此湍流中除分子微观运动引起的动量传递外,更主要的是由宏观的流体微团脉动产生的涡流传递。

在层流流动的流体内部,流体质点无宏观混合,各层流体中间的动量才传递主要靠分子传递;

而当流体做湍流流动时,动量的传递既有分子传递又有涡流传递。

但研究发现,由于流体黏性的减速作用,湍流流动的流体在紧靠壁面外的流层中仍处于层流状态,其动量的传递为分子传递。

因此,在壁面处流体层中发生的动量传递机理为分子传递。

第三章第一节曳力系数与范宁摩擦因数

1.绕流流动

曳力系数又称流体阻力系数。

流体作用于颗粒上的曳力对颗粒在其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流体动压力乘积的比值。

2.封闭管道内的流动

范宁摩擦因数f

第四章第一节边界层的概念普朗特边界层理论的要点:

当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时,紧贴壁面的一层流体由于黏性作用将粘附在壁面上而不“滑脱”,即在壁面上的流速为零;

而由于流动的Re数很大,流体的流速将由壁面处的零值沿着与流动相垂直的方向迅速增大,并在很短的距离内趋于一定值。

换言之,在壁面附近区域存在这一薄的流体层,在该层流体中与流动相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很大。

这样的一层流体称为边界层。

在边界层内,绝不能忽略粘性力的作用。

而在边界层以外的区域,流体的速度梯度则很小,几乎可以视为零,因此在该区域中完全可以忽略黏性力的作用,将其视为理想流体的流动。

边界层厚度:

当流体的流速沿壁面的法向达到外部流速的99%时的距离为边界层厚度,通常以δ表示。

边界层厚度δ随流体的性质(如密度与黏度)、来流速度以及流动距离而变化。

第五章第一节湍流的特点,起因及表征

湍流的特点:

a.质点的脉动b.湍流流动阻力要远远的大于层流阻力c.由于质点的高频脉动与混合,在于流动垂直的方向上流体的速度分布较层流均匀。

湍流的起因:

流体由层流转变为湍流,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漩涡的形成;

2.漩涡形成后脱离原来的流层或流束,进入邻近的流层或流束。

漩涡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因素:

流体的黏性、流层的波动,边界层的分离和当流体流过某些尖缘处时,也促成漩涡的形成。

流体的黏性即是形成旋涡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它又会对旋涡的运动加以阻挠。

因此黏性对流体的湍动既起着促进作用又起着制约作用。

此外,微小的波动是形成旋涡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湍流现象的产生不仅与流动的内在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外界因素有关。

湍流的表征

1时均量与脉动量

2.湍流强度

第六章第一节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导热)傅里叶定律热导率:

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其表征了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2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传热只能发生在有流体流动的场合,而且由于流体中的分子同时在进行着不规则的热运动,因而对流传热必然伴随着导热现象。

工程上比较感兴趣的是固体壁面与其邻近的运动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经常见到对流传热过程有热能由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由固体壁面传入周围流体两种。

3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

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热过程。

辐射传热的机理与导热和对流传热不同,后两者需在介质中进行,而辐射传热无需任何介质,只要物体的绝对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它就可以发射能量,这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描述热辐射的基本定律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理想辐射体(黑体)向外发射能量的速率与物体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在工程实际中,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材料均可视为灰体。

灰体是指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

灰体也是理想物体。

四.同时进行导热、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过程。

第七章第一节稳态热传导一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1.单层平壁一维稳态热传导2.单层筒壁的稳态热传导二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三二维稳态热传导1.物体内部的结点温度方程2物体边界上的结点温度方程3二维稳态温度场的结点温度方程组

第八章第一节对流传热的机理与对流传热系数一.对流传热机理二.温度边界层(热边界层)三.对流传热系数

第九章第一节质量传递概论

一.混合组成的表示方法

1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

a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某组分i的质量称为该组分的质量浓度

b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某组分i的物质的量称为该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

1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

a质量分数:

混合物中某组分i的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分数称为该组分的质量分数。

b摩尔分数:

混合物中某组分i的物质的量占混合物总物质的量的分数称为该组分的摩尔分数。

二.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分为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

1分子传质

a分子传质又称为分子扩散,由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物质传递现象。

b费克第一定律

2对流传质三.传质的速度与通量

1主体流动现象

2传质的速度

3传质的通量:

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物质量。

传质通量等于传质速度与浓度的乘积。

a以绝对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总传质通量)

b以扩散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扩散通量)

c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的传质通量(主体流动通量)

d各传质通量之间的关系

组分的总传质通量=分子扩散通量+主体流动通量

第十章第一节一维稳态扩散的通用速率方程分子扩散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扩散几种类型

第十一章第一节对流传质的机理与对流传质系数

1对流传质机理

2浓度边界层

3对流传质系数

1.对流传质系数定义:

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质通量为NA=kc(cAs-cAb)即为其定义式。

2.对流传质系数的表达形式

a等分子反方向扩散时的传质系数

b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扩散时的传质系数

第十二章第一节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过程

一湍流下流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过程

a热量和质量同时稳态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

b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速率方程

二空气-水物系中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过程

a湿球温度:

少量的液体组分A蒸发到大量的流动气体组分B中所达到的稳定温度。

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测定气体的湿度。

最常见的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例如湿球温度计,就是利用此种特征测定空气湿度的典型装置。

b水冷塔内的传热和传质增湿过程是指提高气体内某种蒸汽含量的过程,降低气体内某种蒸汽含量的过程则称为减湿过程。

增湿系指气相,冷却系指液相。

典型的水冷塔为逆流式机力通风或自然通风的填料塔。

⑴水冷塔内温度分布及浓度分布⑵水冷塔内的平衡曲线和操作线⑶传递单元数和传递单元高度。

C水冷塔填料层高度的确定水冷塔的设计,最主要是确定填料层高度步骤如下:

⑴做平衡曲线⑵做操作线⑶做气焓差与夜温差之比为斜率的直线⑷计算气相焓的传递单元数⑸计算填料层高度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