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449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田地质实习读书报告Word格式.docx

碎屑岩根据粒度细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黏土岩;

化学岩根据成分,主要分出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和其他一些化学岩。

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是介于火山岩与沉积岩之间的岩石类型,有向熔岩过渡的火山碎屑熔岩类和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火山碎屑占90%以上的岩石,被称为火山碎屑岩类。

 生物遗体可组成可燃性(如煤及油页岩)和非可燃性两种生物岩。

岩中,0.1~0.01mm粒级的碎屑颗粒超过50%,以石英为主,常含较多的白云母,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量较少,岩屑极少见到。

黏土基质含量较高。

 黏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

其中,黏土矿物的含量通常大于50%,粒度在0.005~0.0039mm范围以下。

主要由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族、蒙脱石族、水云母族和绿泥石族矿物组成。

图1-2

3、什么是碎屑岩、碳酸盐岩

碎屑岩

碎屑岩是由于机械破碎的岩石残余物,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最后形成的新岩石。

又称陆源碎屑岩。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同。

一般说来,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储集物性好。

碎屑岩中碎屑含量达50%以上,除此之外,还含有基质与胶结物。

基质和胶结物胶结了碎屑,形成碎屑结构。

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碳酸盐岩

沉积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总称。

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

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

碳酸盐中也有颗粒,陆源碎屑称为外颗粒;

在沉积环境以内形成并具有碳酸盐成分的碎屑称为内碎屑。

在中国北方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石灰岩中广泛分布着一种竹叶状的砾屑,这些竹叶状灰岩反映了浅水海洋动荡的沉积环境,是由未固结的碳酸盐经强大的水流、潮汐或风暴作用,破碎、磨蚀、搬运和堆积而成的。

在鲕状灰岩中常见到具有核心或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很象鱼子,得名“鲕粒”。

鲕粒的核心可以是外颗粒,也可以是内颗粒,还可以是化石。

同心层主要由泥级(<

0.005mm)方解石晶体组成。

4、碎屑岩的成分分类

碎屑岩由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组成。

碎屑成分占50%以上。

碎屑岩的性质主要是由碎屑组分的性质决定的。

以石英、长石、岩屑三者相对比例为砂岩分类依据。

云母、绿泥石等并入岩屑组,如下图

图1-4

按物质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

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粒径又分为集块岩(>64毫米)、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和凝灰岩(<2毫米)。

陆源碎屑岩按碎屑的粒径,可分砾岩(角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表1-4碎屑岩(按碎屑的颗粒成分)分类表

5、碎屑岩的粒度分类

碎屑岩按碎屑的粒径,可分砾岩(角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砾岩按砾石大小又可细分为巨砾岩(>256毫米)、粗砾岩(256~64毫米)、中砾岩(64~4毫米)、细砾岩(4~2毫米)。

砂岩按砂粒大小可细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微粒砂岩(0.1~0.0625毫米)。

粉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毫米),细粉砂岩(0.0312~0.0039毫米)。

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两部分组成。

表1-5碎屑岩(按碎屑的颗粒成分)分类表

6、碳酸盐岩的分类,如何识别灰岩和白云岩

在五十年代以前,碳酸盐岩分类主要是成分分类。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者称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要成分者称自云岩。

这就是碳酸盐岩的两个最基本的成分分类类型。

采用白云石、方解石和非碳酸盐矿物的三端元图解,将碳酸盐岩分成8种类型如图。

图1-6

白云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镁。

遇盐酸没有气泡或者气泡不明显。

一般呈灰白色,最典型的特征是表面可见刀砍状风化痕迹。

硬度较石灰岩要大。

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遇盐酸有剧烈反应。

由于其形成过程中易混入碎屑及其他金属,固颜色较白云岩深,一般为深灰色、深蓝及黑色。

硬度较小。

7、沉积岩颜色的环境意义

一方面,岩石的颜色和色调具有划分和对地层的意义。

因为在野外露头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各种岩石在颜色上的相似性及其差别。

另一方面,岩石的颜色通常具有一定的成因意义。

这在许多情况下能够较可靠的加以识别,并且有助于了解古地理条件以及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

8、什么是沉积构造,沉积构造的分类(物理、化学、生物)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

沉积构造(sedimentarystructure)

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

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沉积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叫原生构造,例如层理及层面构造;

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例如缝合线等。

研究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及流动状态,从而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有的还可确定地层的顶底层序等。

沉积构造用来描述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这种分布与排列,是沉积作用与过程、古环境以及矿床发育的重要标志。

沉积构造极其复杂,种类繁多,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原生沉积构造与次生沉积构造;

按形成机理可分为物理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

物理成因的及生物成因的构造均为原生构造,化学成因的构造可有原生的如同生结核,也可有次生成因的如缝合线、叠锥等。

另外,还有几种成因结合的复合成因构造。

表1-8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物 

 

理 

成 

因 

构 

化学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暴露成因构造

一、层理构造

块状层理

韵律层理

粒序层理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

二、层面结构

(一)上层面构造

波痕

剥离线理构造

(二)底层面构造

侵蚀模—槽模

刻蚀模—沟模

跳模、刷模、锥模等

三、其它

冲刷充填构造

侵蚀面构造

重荷模构造

包卷构造

砂球和砂枕构造

碟状构造

柱状构造

滑塌构造

干 

雨 

冰雹痕

泡沫痕

流 

结核

缝合线

叠锥

晶体印痕

成岩层理

生物遗迹构造

9、什么是沉积地层序列、沉积地旋回,在沉积环境判别方面有什么意义

沉积地层序列

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能在露头范围内观察到的、代表一定地质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组合。

层序内各单层在沉积时不一定完全连续,但其顶、底常由更明显的侵蚀或突变界面所限定。

所谓基本,是相对于地层序列中一定地层间隔(如段或组或群等)而言,一定地层间隔往往由某1~2种基本层序反复重现组成。

它是地层单位最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之是地层最原始的结构和最基本的细胞组织。

基本层序按其性质可划分为旋迥性基本层序和不显旋把性的基本层序。

沉积地旋回:

由于沉积作用本身具有自旋泡性,只要外界随机因素的干扰不过分强大,沉积作用的产物就会呈现旋回性特点,所以沉积序列多带有旋回性,这也是我们识别、划分基本层序的主要依据之_。

旋回性基本层序是由三个以上的单层按一定顺序依次叠置而成的,多在一定地层间隔反复重现。

因此,可以用基本层序的个数及代表性单层组合来表示该地区间隔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这种基本层序多是某种周期性过程中他旋回与自旋;

机制联合作用(以前者为主)的产物,它不仅是解开沉积作用和环境之谜的钥匙,而且在将来其中一部分还可能成为详细测年的工具。

如上所述,沉积地层序列与沉积地旋回是沉积作用最真实的记录,能够对我们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它不仅是解开沉积作用和环境之谜的钥匙,而且在将来其中一部分还可能成为详细测年的工具。

10、什么是鲍马序列,沉积特征

鲍马序列:

  浊积岩的每一个单元(即一次阵发性泥沙密度流形成的沉积),往往下部物质较粗,有时含有砾石,如含砾砂岩等,向上物质变细,顶部常为泥岩、泥灰岩;

下部常形成递变层理,向上逐渐变为微细水平层理,最上变为不甚清晰层理。

A.H.鲍马曾归纳出浊积岩的沉积序列,称鲍马序列,但由于顶部往往被后期密度流所冲刷,事实上很少存在完整的序列;

该序列与近基风暴流沉积序列很像,但也有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浊流通常沉积在风暴浪基面以下的深海或深湖底部,不发育震荡成因的丘状交错层,底侵的沟槽和印模具有严格的顺流定向性。

在古代的浊流沉积物中,典型的鲍马序列比较常见,但同样有不完整或不典型的序列,典型的鲍马序列通常分为A、B、C、D、E五层,A层:

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

B层:

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

C:

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

D:

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E为块状泥岩。

二、绘制综合柱状图部分

1.地层柱状图简介

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将工作区地层自下而上(即从老到新)把各地层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等现象,用柱状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图件,称地层柱状图或称柱状剖面图(图1)。

地层柱状图可分为一般地层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两类。

(1)一般地层柱状图

一般地层柱状图习惯上简称地层柱状图。

它是一种原始地质图件,是根据一口钻井或一条地层剖面所确定的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岩性特征等资料编制的。

编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应严格反映地层的生成顺序,在地层柱状图上严格按上新下老的顺序,按时代逐层绘制。

②按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厚度达lmm的岩层,原则上均应反应出来;

对矿层、标志层或具有其它重要意义的岩层,即使在图上其厚度小于lmm时,也应适当夸大给予表示,对于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层,可适当进行归并,对一些岩性单一、厚度极大的岩层,可用省略符号适当缩短其在柱状图上的长度(见图1第l层)。

③在柱状图上,地层的接触关系必须用规定的符号清楚地表示出来。

国际统一规定以“————”表示整合接触,“----------”表示假整合接触和“﹏﹏”表示不整合接触。

④地层剖面中如果有岩浆岩时,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岩浆活动的时代等,是否应反映出来,可视情况而定,如任务是研究地层,且没有影响地层的厚度时则可以不表示;

但在钻孔柱状图等图件中,则必须表示。

(2)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一种综合性图件,它是根据整个工作地区若干个钻井或若干条地层剖面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后而编制成的;

它是工作区内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岩相、古生物的变化等情况的总结;

是区域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图件有助于对该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地质发展史的恢复。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与一般地层柱状图基本相同,但其各项内容均有综合色彩,故编图时除上述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柱状图上,不仅要表明各地层的基本岩性、岩相特征,而且要在文字中阐明其变化;

对水文地质情况、含矿性等,应设专栏描述。

②除在地层厚度栏内标注平均厚度外,不需注明最大和最小厚度,反映区内厚度的变化范围;

在岩性描述时还应阐明各地层厚度在空间的变化情况与变化规律。

③在化石一栏中要详细列出确定地层时代的主要化石名称。

④必须用规定符号将工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体,绘画在柱状图相应的位置上2.地层柱状图的格式

  地层柱状图应包括地层年代,地层名称、代号,柱状图(地层柱或岩性柱)、地层厚度、地层分层号,岩性描述等项目。

另外,根据图幅类型、工作目的、任务的不同,还可列出地层分布、化石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产位置等栏目。

因此,表格各栏目的宽度应按内容多少而定。

地层柱的宽度一般为2—3cm为宜,若地层厚度大时可适当加宽。

分层号一栏应自下而上统一编号。

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格式,参见图1。

3.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方法与步骤

(1)整理该区地层资料

资料可通过搜集或实测而获得。

研究地层层位、厚度、岩性特征及其变化,作好并层和统一进行编号等工作。

(2)选取比例尺

根据工作的精度和地层总厚度,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再按工作任务定出应表示的内容栏目,在方格纸上设计表格宽度,画好图框、表格纵线和图头

(3)柱状图长度确定

据地层总厚度按比例尺截取柱状图的长度,再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逐层按累加厚度进行分层,并标注各单层厚度。

此时,应考虑到需省略、夸大与合并等地层的位置。

如果柱状图顶层为厚度较小的地层时(如第四系),为填写地层年代,可在该层上方适当地留空(见柱状图1第19层)。

在编绘图件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内容准确、布局合理、线条清楚、字体工整、图面清洁美观。

(4)接触关系确定

用规定符号在柱状图上表示各地层间不同类型的接触关系。

(5)花纹图案

用规定的花纹与符号(图2)在柱状图上逐层填注其岩性与化石。

标注岩浆岩时应注意侵入岩与喷出岩有所不同,前者按其产状绘于相应地层的边缘(如图1第1层),而后者则与一般地层接触关系画法相同(如图1,第10、15,16层所示)。

(6)标注与描述

标注地层年代、地层名称、地层代号、岩性描述等栏目。

岩性描述一栏要求简要地描述岩石特征,包括颜色、层厚、岩石名称、结构、构造和化石、矿产等。

(7)其他

标注图名与比例尺,置于图框正上方。

在图框右下方绘制责任表,注明资料来源、编图者姓名和编图日期等。

在图框左下方绘制工区位置图并表示各剖面位置。

图2-1综合柱状图范例

图2-2常见的岩性花纹与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