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一课时)
1.教师准备:
(1)向学生阐明本次活动意义,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调查和研究。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1)按照活动内容,讨论确定四个研究板块。
(2)按照四个板块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教师适当调配。
每组选一名组长,共同制定目标,设计方案,时间安排等,拟出草案以备老师审核指导。
(3)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式:
①上网查找;
②利用报刊、书籍;
③购买、租借音像资料;
④调查、访问。
(二)分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板块一:
1.研究内容:
传统节日的来历。
(1)中国到底有多少个传统节日?
(2)现代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情况。
(3)中国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何在?
2.研究过程:
(1)搜集资料: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书报、网络,全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2)调查采访:
对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调查采访,了解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关心程度。
(3)整理材料:
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鉴别、筛选。
(4)启发思考:
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引起学生思考: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中,你有什么发现?
获得哪些启示?
(5)选题写作:
指导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人们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以调查表
(一)的形式或报告的形式总结;
对传统节日引发的思考和意义撰写成小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调查表
(一)
调查时间:
参加人员:
节日
名称
来历
调查人数: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
神话
故事
民间
传说
熟悉
一般
不了解
……
板块二:
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
(1)过节前,人们会有哪些准备?
(2)节日中,有哪些饮食文化?
(3)节日中,有哪些民间活动?
(1)搜集或动手制作能表现节日气氛或习俗食物、装饰、器具、小物件、图片等。
(2)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的调查,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填写综合性学习表
(二)。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调查表
(二)
调查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相关习俗
节日名称
节前准备
节日饮食
节日文化活动
板块三:
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传闻故事。
(1)有哪些相关的传闻故事?
(2)现今大家喜闻乐道的故事。
(3)故事于当今社会折射出的历史意义。
(1)上网查询、报刊书籍、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的长辈中了解传闻故事。
(2)选取比较有意义的故事整理成册,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或阐发其历史意义。
板块四:
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
(1)古诗。
(2)宋词。
在搜集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中,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展示。
可展示名家作品,或自己制作诗配画;
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学习成果展示:
利用课堂时间,各小组通过调查表、小论文、讲故事、表演唱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七、活动评价:
1.教师评价:
对每一位学生在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始终兴趣盎然,充满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组长作记录。
把学生的研究表现和同伴的建议纳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中,以便完整记录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3.学生自评:
给学生以充分的发言权,对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提高,找出差距,以便在今后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得以改进。
八、活动预期成果:
1.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做到既独立思考,又能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询资料、走访询问等方式展开调查并整理资料。
九、活动措施:
1.分小组合作完成既定的活动内容。
2.教师和家长都能参与学生活动,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指导。
学习成果展示
中国传统节日之魅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对身边的传统节日进行观察和了解,并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让他们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多一份责任,从而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综合能力,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2.能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语文的能力。
3.在充满个性化感悟和团结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绪。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相关资料和图片,实物等。
(如:
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粽子、汤圆……)
2.教师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制作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条理清楚地表达的能力以及探究意识。
难点:
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录象。
(人们过春节的情景。
)
师旁白: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灿烂辉煌的五千年历史,这其间孕育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心情?
(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抽生表达。
(言简意赅)
3.小结:
是啊,说起节日,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大家都觉得可亲、温暖。
正因为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绚丽多彩。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就是以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之魅》展开。
前一阶段,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就“节日的来历”、“节日的习俗”、“节日的相关故事”、“节日的诗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活动。
通过上网查询、查阅资料、走访询问等途径,去搜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大量信息,有了许多收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分享这些收获。
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一)传统节日的来历
1.学生出示调查表,简单介绍中国有多少个传统节日。
(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
2.用幻灯片的形式简介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点到即止,故事内容不赘述,后面有单独介绍。
3.至今为止,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传统节日还剩下: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4.思考:
为什么在历史的演变中,有些传统节日已经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而有些传统节日却根植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5.学生讨论交流:
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印记不断淡化,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该不该随着祖国的进步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
(适时出示资料: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6.小结:
听了中国传统节日来历的介绍,让我们对传统节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华民族分布广泛,民族众多,却能保持异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中华传统节日中共同的习俗的存在。
继续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
1.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
(例:
春节──贴春联;
元宵节──吃元宵;
清明节──祭拜祖先;
端午节──赛龙舟;
七夕节──乞巧活动;
中秋节──祭月赏月;
重阳节──吃重阳糕)
2.出示各类传统节日的应节食物:
饺子、汤圆、粽子、巧果、月饼、菊花酒……(如不方便实物展示,则用幻灯片)
(1)先认识以上食物。
(2)再请同学们把这些食物与相应的节日联系起来,并作简单介绍。
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3.节日中,不仅有好吃的,更有好玩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真让人流连忘返。
学生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展示汇报。
(贴春联、放爆竹、拜年、挂花灯、猜灯谜、佩香囊、划龙舟、赏月、登高、插茱萸……)
4.小结:
相信“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家有兴趣的的话,不妨在下一次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一饱口福之余,也去玩一玩吧!
(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无法一一列举。
)吃过,玩过,我们还要饱一饱耳福呢!
请听故事大王带来的──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传闻故事。
1.中国传统节日的传闻故事如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
每一个节日都有风格迥异、内容不同的故事若干。
2.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故事举例。
(1)春节──“年”的故事;
(2)元宵节──“灯”的传说;
(3)清明节──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
(6)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
(7)重阳节──恒景的故事。
3.思考题:
(即兴抢答)
(1)元宵节比较重要的活动是──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3)春节是农历的哪一天──
(4)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5)清明节除了祭祖,还可以──
(6)中秋节赏月的同时,吃什么──
(7)七夕节中的乞巧活动主要是妇女,还是儿童──
古老的节日民俗传统随着历史的脚步伴随我们民族走过了几千年。
其间,它的名称、内容发生过多次演变,以适应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其独特的魅力熠熠生辉,每年,我们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在此得到全面展示,从饮食、服装,到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再到娱乐游戏。
全国人民,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会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自觉自愿地共同欢度节日。
每当此时,最易触动的就是文人墨客的情思,所以,一首首感人肺腑、动人心魄、撼天动地的诗词便流传下来。
(四)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
1.吟诵诗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吟诵完古诗,让我们不由得想起“诗”的孪生兄弟──词。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苏轼的中秋词了。
请听表演唱《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总结:
四个小组各有侧重,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亲身感受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令人欣喜的是,从今年(2008年)开始,在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号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和端午节被设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是国之幸事,中华民族之幸事。
让我们有时间、有机会与传统节日作一次亲密接触,深入细致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之魅。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这是一笔现成的文化财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传承中华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发扬中华传统中的优秀文化。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和宣传我们的传统节日。
三、传统节日的回归。
1.幻灯片提示:
(1)为传统节日的宣传设计一份广告词。
(2)建议书:
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命题独立完成。
3.师巡视,个别辅导。
4.抽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成果。
师生共议。
5.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较深、较广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交流,让我也受益匪浅,谢谢大家。
希望你们不要停止研究的步伐,继续把我国的传统节日之魅发扬光大。
最后,用爱国诗人屈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总结评价。
1.组内评价:
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进行自评、互评,说说自己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发现,最具创意的想法,说说自己在活动中最深刻的感受,最大的收获,特别是在与同学合作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解决了哪些问题。
2.小组评价:
小组间互评,哪个小组的研究方法更方便实用?
哪个小组的汇报方式最具创意?
哪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最显著?
哪个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最强?
3.教师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轻易地否定学生,注意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句话,一首诗,哪怕一个拙劣的小手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从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进行赏识性评价,对进一步的探究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