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261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员考试资料3Word文件下载.docx

此种摄像机可以工作在照度极低的环境中,如在月光、星光下甚至阴天的夜晚,其最低照度可达0.0001Lux 

15、非可见光摄像机:

此种摄像机可以将在非可见光照射下的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

主要包括X射线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和紫外线摄像机。

7.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方式,这就是四线制,两线制和无线制三种。

8.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利用了微波的多普勒效应,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探测,因其工作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似,所以称为雷达式微波探测器。

9.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为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10. 

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因此它们之间的微波发射频率 

应当有所差异(一般相差25MHz左右),而且不要相对放置。

11.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的。

红外发射机驱动红外发光二极发射出一束调制的红外线束,在离发射机一定距离处,与之对准放置一个红外接收机,它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射端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换将其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再送往报警控制电路。

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12.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

13. 

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

它是利用曲面发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 

传感器上。

14. 

(多选)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

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

15. 

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16. 

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 

Infrared)两种探测技术,必须同时感受到入侵者的体温及移动时,才可发出报警。

17. 

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宜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

18. 

(多选)报警系统工作状态:

布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

19. 

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

20. 

旁路状态,是指操作人员对第N个防区执行了旁路指令后,该防区的探测器就会从整个探测器的群体中被旁路掉,而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当然它也就不会受到对整个报警系统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

21. 

一般电视监控系统都由前端系统(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终端设备)这三大部分组成。

22. 

电视制式:

主要有黑白和彩色两种电视制式。

目前全世界现行的黑白电视制式有14种,我国为D制式。

彩电视制式全世界三大种,我国为PAL-D制,每帧图像扫描625行,场频50Hz。

23. 

像素:

CC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越清晰。

24. 

摄像机的灵敏度(最低照度):

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Lux的数值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25. 

CS型镜头与C型镜头的不同点仅在于装座距离Z的尺寸不同。

CS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

26. 

镜头技术参数:

焦距,聚焦,线放大率,视场角。

27. 

应根据摄像机与被监控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大小来选择镜头焦距的尺寸。

28. 

景物在摄像器件上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和景物的大小有关。

当焦距f固定时,物距越小,成像尺寸越大。

29. 

光圈指数F=f/D=1/相对孔径 

(D:

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 

30. 

光圈指数用来表示镜头的曝光特性,这个值越小,镜头的曝光特性越好。

31. 

按镜头参数可调整的项目来分:

三可变镜头,两可变镜头,一可变镜头。

32. 

变焦距镜头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变焦比,它等于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也就是通常说的6倍变焦,10倍变焦等。

33. 

变焦镜头配自动光圈,是因为当镜头的焦距发生变化,特别是摄取的景物亮度变化较大时,会使摄像器件上获得的光照度发生强烈变化,此时光圈的自动跟踪控制就显得尤为方便和重要。

34. 

摄像机防护罩,一般防护罩功能是防尘,防风霜雨雪,自动调节温度等。

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防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功能。

35. 

监视器屏幕尺寸的选择:

一般应根据值班人员的观看距离,即控制台与电视墙的距离来选择监视器的屏幕大小,通常规律是观看距离为监视器屏幕对角线的4~6倍较为适宜。

36. 

视频分配器用来将一路输入分配为多路同样的视频信号输出,对输入视频信号按照需要进行电压幅度放大或功率放大,并对远距离传输来的视频信号进行补偿。

37. 

视频矩阵切换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出,可根据需要将任何一路的摄像机输入图像切换至任意一路的输出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操作灵活方便。

主要功能有:

1. 

矩阵视频切换功能;

2.前端控制功能:

通过矩阵上按键或配套的控制键盘,可以对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如云台旋转,镜头变焦,灯光开启等等;

3.报警输入输出功能;

4.通信功能:

矩阵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RS-422等,通过这些接口主机可以与配套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38. 

(判断)视频矩阵切换器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

39. 

解码器是电视监控系统中的前端接口控制设备,它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

40. 

遥控前端设备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的传输方式。

41. 

有线传输方式可分为利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不同的传输类型。

42. 

解码器与中心控制主机的连接方式有两大类型:

1.摄像机输出视频信号和遥控摄像机动作的控制信号公用一根同轴电缆进行传输;

2.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以不同传输线传输。

43. 

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媒体,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镜控制、录像、网络传输、视频报警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44. 

(多选)数字监控录像系统从结构上通常分为两类:

基于PC的计算机多媒体方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嵌入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

45.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对人员的出入进行管理,保证授权出入人员的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

对于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

46. 

出入口目标识别子系统通过对出入凭证所提供的出入人员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及检验,从而判断出入人员是否有授权进入。

47. 

(判断)(出入口控制系统控制对象的工作方式之一)掉电时安全方式:

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锁住状态,即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证安全。

大多数出入口控制系统适合于这种方式。

48. 

卡片式出入口控制技术,以各类卡片经读出装置识别后决定是否允许出入。

49. 

人体特征识别系统是建立在每个人所具有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的基础上的。

50. 

手形识别:

设备建立在对人手的几何外形进行三维测量的基础上的。

51.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自然光或红外光照射下,对虹膜上可见的外在特征进行计算机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52. 

(填空)直击雷——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53. 

等电位连接: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54. 

在摄像头侧解码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微机控制室信号输出端,应分别安装控制信号SPD(浪涌保护器)。

55. 

摄像头侧SPD的接地端,可连接到云台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上,云台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端连接至接地网上,SPD的接地线长度应小于等于0.5m。

56. 

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

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57.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58. 

根据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防范》规定“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的强制性条款。

59. 

S型等电位连接网只允许单点接地,接地线可就近接至本机房或本楼层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不必设专用接地线引下至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60.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三相五线制)系统的接地方式。

61. 

把人防、物防、技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防范系统的防范效能。

62. 

三个基本要素:

探测,延迟,反应。

公式:

T(探测)+T(延迟)<

T(反应)。

T是时间的意思 

63. 

一个良好的防范系统必须做到“两快一长”。

所谓两快,“第一快”是报警实时准确,响应速度快,报警信息及时传达到位快。

这一快为(技防)运行、操作速度快;

“第二快”是警力出击迅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报警现场,搜索擒拿行动快(人防);

而“一长”是物防层次多,抗击破坏阻挡入侵能力强,最终体现为延迟入侵的时间长(物防)。

只有达到了“两快一长”的效果,才能达到“三防”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范效果。

64. 

设计任务书“可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也可由设计单位代编。

” 

65. 

确定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

66. 

确定纵深防护体系:

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

67. 

防护区: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的所在区域。

68. 

现场勘查中,甲乙双方要密切协作。

69. 

设计依据:

工程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记录、通用标准。

70.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000小时。

71.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有建设项目,设计必须有概算,施工必须有预算,竣工必须有决算。

72. 

为了保证漏报警指标为0。

73. 

指标的作用之一:

是工程施工系统进行检测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74. 

硬塑料管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操作的场所敷设。

75.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76. 

管槽铺设,明配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77. 

管子长度超过12m,且有三个弯时,应中间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

78. 

管道铺设工程用的金属附件(如管卡、线卡、支架、吊钩、拉环、各种盒等)均应用镀锌制品或刷防腐漆。

79.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80. 

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81. 

直埋电缆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低于1m。

82. 

传输图像信号用的电缆线,即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

83. 

光纤铺设规定:

铺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84. 

(多选)布线系统的文档内容和要求:

布线竣工图、管线设计变更记录、管线施工记录、检验记录。

85. 

红外接收机安装方法应严禁阳光直射内部透镜。

86. 

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为获得最高探测灵敏度,探测器的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呈90度角。

87. 

壁挂式微波-红外双技术探测器,为获得最高探测灵敏度,探测器的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呈45度角。

88. 

(填空)经常检查报警探测器的探测方位是否被移动(注意在设备安装时不能使用带万向节的探测器支架,这种支架很容易被转动,如果已经使用这种支架需用定位销锁定)。

如被移动可能会造成漏报或误报。

89. 

钢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熔接,钢质和铜质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应采用熔接或采用搪锡后螺栓连接,连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

90. 

铜质接地线的连接应焊接或压接,并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接触。

钢制接地线连接应采用焊接。

91.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²

的铜芯导线与设备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

板连接,接地线应平直。

92. 

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1Ω,专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93. 

备用供电:

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在主电源(交流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切换时系统正常工作,不丢失信息。

94. 

UPS电源长期与市电相连,在供电质量高,很少发生市电停电的使用环境中,蓄电池会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日久就会导致电池化学能与电能互相转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一般每个2至3个月应完全放电一次。

95. 

当蓄电池使用环境温度超过55°

C时会造成电池毁灭性的损坏,环境温度超过25°

C时,温度每增加10°

C,就会导致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缩短一般。

96. 

经常检查报警探测器的探测方位是否被移动(注意在设备安装时不能使用带万向节的探测器支架,这种支架很容易被转动,如果已经使用这种直接需用定位销锁定)。

97. 

架空线缆杆路的维护:

对杆路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在刮风下雨和大雪后应随时检查,每年还应对电缆,光缆杆路进行全面维护。

98. 

联动功能检查包括:

1.检查系统摄像机与入侵探测器的联动;

2.检查系统摄像机与录像机的联动,并检查回放图像质量;

2.检查系统摄像机与灯光的联动。

99. 

对照工程检验报告,复核在正常工作照明条件下,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GB50198-1994中表4.3.1-1规定的四级。

GB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50348。

推荐性T:

GA./T 

664。

指导性Z:

DB11/Z 

384。

2. 

(简答题)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防破坏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防拆,开路短路报警功能。

系统传输线路的出入端线应隐蔽,并有保护措施。

系统宜有自检功能和故障报警,欠压报警功能。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防系统宜考虑遭受意外电磁攻击的防护措施。

(填空)1.0.3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应纳入单位或部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其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

设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验收。

3.3.3 

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不得有漏报警,误报警率应符合工程合同书的要求。

(填空)3.9.3 

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Ω•m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Ω。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压,过流保护措施。

(填空)3.9.6 

监控中心内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2。

现金业务库区应安装2种以上探测原理的探测器。

存款业务区应有2路以上的独立防区,每路串接的紧急报警装置不应超过4个。

应安装摄像机,在客户交易时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辨别客户面部特征,但不应看到客户操作的密码。

高度风险区触发报警时,应采用“一级报警模式”,同时启动现场声光报警装置。

报警升级,室内不应小于80dB;

室外不应小于100dB 

其他风险区每路记录速度不应小于6帧/s。

安全防范工程选用的设备器材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民用机场安检区应设置防爆安检系统,包括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检测仪、防爆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

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

管线敷设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对管线敷设质量进行随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或监理单位提供的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

5.2.3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设置物防、技防设施时,应考虑人防的功能和作用。

(填空)6.3.1 

工程施工应按正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若确需局部调整和变更的,须填写“更改审核单”(见表6.3.1),或监理单位提供的更改单,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填空)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能保证防区交叉,避免盲区,并应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系统的供电设施应符合规范第3.12节的规定。

摄像机等设备宜采用集中供电,当供电线(低压供电)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视频线可一起敷设。

防盗报警控制器信号线防破坏报警功能检验: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报警信号传输线被开路、短路及并接其他负载时,防盗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应显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工程初步设计论证通过,并按照正式设计文件施工。

工程必须经初步设计论证通过,并根据论证意见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由设计、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签署设计整改落实意见。

工程经初步设计论证通过后,必须完成正式设计,并按正式设计文件施工。

7.6.2对有备用电源的系统,应检查当主电源断电时,能否自动转换为备用电源供电。

主电源恢复时,应能自动转换为主电源供电。

在电源转换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填空)工程验收时,应协商组成工程验收小组,重点工程或大型工程验收时应组成工程验收委员会。

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下设技术验收组、施工验收组、资料审查组。

(问答)工程正式验收前,设计、施工单位应向工程验收小组(委员会)提交下列验收图纸资料(全套,数量应满足验收的要求):

1)设计任务书。

2)工程合同。

3)工程初步设计论证意见及设计、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签署的设计整改落实意见。

4)正式设计文件与相关图纸资料。

5)系统试运行报告。

6)工程竣工报告。

7)系统使用说明书。

8)工程竣工核算报告。

9)工程初验报告。

10)工程检验报告。

(单选)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红外两种探测技术) 

(单选)红外探测器是利用了(波长位于0.78μm至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 

(单选)下列属于线控制器的是(主动红外式探测器) 

(多选)一个良好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做到“两快一长”,所谓两快是指(报警响应速度快,警力出击速度快) 

(判断)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及红外线两种探测技术,必须同时感受到入侵者的体温及移动

时,才可发出报警(正确) 

(判断)在监视区域内,要想实现既能进行大视场的观察,又能进行局部场面的特写就必须使用自动光圈镜头(错误) 

(填空)对于手形进行识别的设备是建立在对(人手)的(几何外形)进行(三维测量)的基础上的。

(填空)出入口管理系统中,掉电时可出入方式的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开锁)状态,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出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