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08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教养随笔+观察记录Word格式.docx

又如歌曲中出现了两次“只要妈妈露笑脸”,我也可以适当的让幼儿去发现,这些我都做的不是很好。

今天的不足,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我会克服不足,努力在音乐活动中更好的发展。

观察记录

2

最近我在发现梦梦在玩游戏时总是躲躲闪闪的,连去厕所好像也偷偷摸摸的,于是,我注意观察她,在观察中发现她并不是在躲着老师,而是在躲着她的好朋友,我悄悄地问她为什么总躲着卿卿。

梦梦终于说出缘由:

原来卿卿总是跟着自己,不论游戏还是其他活动,梦梦觉得没有自由所以总躲着卿卿。

反思:

卿卿是个内向,胆小的小姑娘,跟着梦梦进步大多了,我们觉得挺好的,认为卿卿的性格可能会活泼些,可我们忽略了梦梦的内心感受。

措施:

1、告诉梦梦拒绝的方法,可以主动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卿卿。

2、引导卿卿多交朋友,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一些交朋友的方法.。

3、与家长交换意见,让卿卿多交一些朋友。

4、鼓励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她交往,做她的好朋友。

3

《食品保质期》这一综合活动涉及到科学、数学、健康等领域,可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故我们设计了此项活动。

考虑到孩子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孩子的知识经验、以及保质期的呈现方法作了一些调整,更有利于孩子掌握。

一开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请幼儿说一说,幼儿很快说出了食用过期食品的危害及严重后果。

说明幼儿对保质期这一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再用相对准确的概念来从正面给幼儿一个答案:

“我们必须食用保质期内的食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规范的描述保质期作用,引导幼儿明确“保质期”的概念,告之幼儿选择食品要选择保质期内的食品,为以下的活动做了知识铺垫。

完成记录表时,我班幼儿认识汉字比较多,所以表格上的汉字我没有采用图文的形式出示,幼儿对认识表格上的汉字并没有出现困难。

大部分幼儿在理解“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这两个词汇方面有困惑。

所以老师干脆直接告之他们答案,用通俗易懂的话帮助幼儿理解。

我觉得幼儿不理解的事物应让他们直接接受到准确的信息比让幼儿猜测效果更好。

老师检查记录表时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会发生错误判断,而且错误基本都集中在推算保质期的方法上,这是活动的难点。

我们还要给孩子一点时间去理解、消化,允许个别幼儿存在差异。

在设计活动时,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出发,对不同幼儿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不断给幼儿向上攀登的勇气和自信。

4

建构区里,几位小朋友用积木搭成了一架飞机,张昊磊说:

“这不是飞机。

”徐晨说:

“站起来就像了。

”然后对小朋友说:

“你们都站起来看,就像飞机了。

”磊磊说:

“飞机太小了,人这么大,飞机这么小,怎么做人呢?

”吴烁说:

“把飞机搭在窗台上,不就高了。

”徐晨说:

“太窄了,放不下。

“把地垫铺上去就宽了。

”这时张昊磊拿半圆形积木过来堆在一起说:

“这能烤羊肉串,”小朋友都围过来,用半圆形的积木往上垒,一会儿变成了一个城堡,一群小朋友高兴地拍起手来。

小朋友都喜欢积木,用它能搭许多物体,今天小朋友用积木搭了飞机,但发现飞机太小,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想办法,但发现磊磊又搭建其它物体时,注意力马上转移,没有更深地去研究如何搭建大飞机,这时有小朋友有新的想法,他们就马上忘记了刚才讨论的问题。

1、引导幼儿养成协商处理问题的方法。

2、老师在必要的时候介入活动,对孩子们提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2010.4

5

《多变的天气》是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听到的气象传媒形式,我们抓住这一资源,让幼儿通过调查、欣赏、谈话、操作等形式,初步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本领,感知自然界的神奇。

整个活动目的是使幼儿发现天气是经常变化的,初步了解变化的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并通过学习曲线图的统计方法,了解气温的变化,体验交流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关注天气,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本活动采用了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了两次教学,无论是哪一次活动孩子们对天气的变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根据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将活动的目标调整为:

通过观察、交流,了解一些常见的天气情况。

鼓励幼儿对不同的天气进行分类、统计、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调整以后,我感觉实施下来就比较贴近幼儿,幼儿在活动中也能获得不同的发展。

6

阳阳是我们班比较聪明能干的孩子之一,老师们都喜欢派他帮帮小忙之类的,也乐意把好动的孩子安排在他的周围,希望他可以帮助他们改正一些不良的毛病。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是老师的好帮手,还会逗逗他:

阳阳,你是不是大班最聪明能干的孩子?

阳阳总是会骄傲的回答:

应该是的!

但是最近我发现他似乎被周围的“坏孩子”带坏了似的,学本领时小动作多了,举手少了,自控能力变差了……

老师和朋友对阳阳的赞扬让小小年纪的他开始变得骄傲起来,学本领的时候不再认真听讲,而是和旁边的孩子说起悄悄话来。

老师本意是让他能把好动的孩子带好,这会儿反而是好动的孩子带坏了阳阳似的。

骄傲使人退步。

措施:

我开始经常让另外一个孩子帮老师干活,阳阳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喜欢他了,后来我会在平时找他谈话,让他知道骄傲使人退步的道理,让他知道当他原地踏步的时候另外的小伙伴已经跑着追上来了。

阳阳很聪明,很快明白了老师的意图,最近小动作少了很多,也能克制自己不和周围的小伙伴说悄悄话了,老师也会像从前一样帮点小忙了。

我想经过了这件事情,阳阳一定懂事了不少。

7

《风车转起来》此活动科学与艺术相合的综合活动。

活动中,我既跟孩子一起探讨制作风车,又结合孩子的体验尝试了风车的各种玩法,从而得出:

在不同情况下,风车转动的速度不同。

比如:

①请幼儿采用慢走、快走、跑等不同的运动方式,体验风车转动与自身运动速度的关系。

②请幼儿在原地,尝试迎风、顺风等不同位置,体验风车转动和风向的关系。

此环节,孩子们雀跃不已。

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激发了幼儿玩风车的兴趣,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另外,在做风车这一环节,我大胆放手,试着让会做风车的幼儿举手,别怕做不出来,忘了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敢于尝试。

这样,我与会折风车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我在一边提醒,会折风车的小朋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小朋友折的风车一共有两种:

一种用剪刀;

一种不用剪刀,直接折出来。

之后,我们还在后面的玩风车环节进行了一番试验:

在同一种情况下,哪种风车转得快?

结果是:

差不多一样快!

用剪刀剪开的略快一点!

8

一次在玩区角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各自的活动区里快乐的玩着,个个都兴奋的不得了。

我也被他们的兴奋所感染,穿梭于各区之间,当我走到语言区时,忽然发现语言区的地上落着几本书,显然这是孩子们在看书时掉在地上的。

我看了一会儿,发现语言区的5个孩子并没有在意地上的书,没有一个人去捡,好像根本就没看见似的。

于是我就走过去对正在看书的梦梦说:

“梦梦,你们的书掉了,你把它们捡起来吧!

”梦梦看看了地上的书,慢悠悠地说:

“这书不是我弄的”说完之后极不情愿的把地上的书捡了起来,在捡的时候还不时的用眼睛瞟了瞟我。

“这不是我弄的。

”这是孩子们被老师发现做错事时说的最多的话。

平时老师听到这话都会觉得这是孩子在推脱责任,常常会忍不住发起火来,但是静下来好好想想,为什么孩子会急于推脱责任?

因为孩子怕我们!

他们怕大人的责备,怕大人板起来的面孔,怕大人冷冰冰的话语,这就是他们下意识推脱责任的最大原因。

清楚了这一点我尝试着用不一样的态度对待同一种事,一样是让孩子捡掉在地上的东西,但是不同的结果让我认识到了对待平等,尊重是首要的,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2010.5

9

《听雨》是主题活动《亲亲水世界》中的一个散文诗教学活动,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他们能感受到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及想象进行诗歌创编,将优美的意境保留下来。

为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如何引导幼儿感受散文意境”这一重点,我借用电教手段、多媒体的形式,将音乐、散文、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感官。

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运用语调、眼神、语气等,有主有次、有缓有急、有辅有成地开展活动,把整首散文的第二段作为重点欣赏和学习部分,将整个活动的课堂气氛调动到最佳状态。

师生相互交谈,有问有答,把较复杂、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化为若干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问题。

教师注意在环顾全体幼儿的同时,认真倾听每位幼儿的回答,又对幼儿的回答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给与针对性点评与提升。

10

今天早上平时每天一来园就大声向我问好的昊昊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来到老师身边。

我赶紧说:

“昊昊今天怎么了?

”他不开心地说:

“我不上幼儿园。

”奶奶走后,昊昊告诉我因为昨天晚上在小区玩的时候他和梦梦打架了,怕今天老师会批评他,就不愿意来幼儿园了。

昊昊看着我又说:

“这是奶奶说的”

正好梦梦在旁边玩,我让昊昊问问她还生气了吗?

她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情,经过提醒回忆,好像才想起来,漫不经心地说:

“我原谅你了!

”昊昊这才开心起来,中午我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还特意和我道了声再见。

接连好长一段时间了,昊昊都会时不时伸手碰碰小朋友,经过多次提醒他都没有改进,可能在昨天奶奶的一句话不知怎么的给了她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

所以今天早上不太愿意来园。

虽然事情发生在孩子居住的小区,但是作为老师的我发现问题后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孩子能和每个同伴友好相处的目的。

这件事情发生好几天了,我发现昊昊不再打别人了,再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类似的情况了。

不管事情发生在幼儿园还是在孩子生活的家中,老师都要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乌鸦喝水》的活动有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展开,在孩子们亲自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乌鸦并不是每次都能喝到水的,激发幼儿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有条理地组织,还算不错,我的思路基本是清晰的。

只是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孩子有些突发状况不能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故事讲述的语言也略显平淡,所以抓不住孩子。

本节活动对孩子们的思维挑战也不够,孩子们处于被动的听的状态,所以,有些孩子不愿意只是这样单调地接受,如果能置一些情境让孩子们来尝试那么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操作,重点让幼儿得出石子和石子之间存在着缝隙,通过沙子来做实践让幼儿知道沙子占位后水位升高的道理,但这一次因为黄沙做实验后,水变成了深色变浑浊,幼儿一致认为这样的水乌鸦是不能喝的,所以我想如果能用白沙替代黄沙效果可能会更好,用了白沙后沙子占位现象幼儿观察时也可能更清晰点,也许会取得教学活动的预期效果。

12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

棋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

她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

我这是走过去,对她轻轻地说:

“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

”听完后,她说:

“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

”我说:

“对!

我们棋棋现在都自己吃饭了!

”听完,她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她嘴中,她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

喂了几口她说:

“我要自己吃。

”我便表扬了她,她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

“老师,我都吃完了。

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棋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她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

她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她长期由父母喂养要一定关系。

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她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

当老师表扬她的时候,她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她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可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棋棋在家的吃饭情况。

2010.6

13

在《下课十分钟》谈话活动中,孩子们改变了以老师一问一答的传统形式,话题来源于生活,是他们正在面临的,因此大多数幼儿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围绕一个话题讨论,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学习、学校的设施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有所了解并且和幼儿园后初步的比较。

我在整理资料中,把现在的活动与以往的活动进行了比较:

1、幼儿对自己提问,请他人回答的形式都很喜欢。

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

2、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平日极少发言的幼儿,由于好奇心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大胆的举手来提问。

4、气氛浓烈,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

开始是老师引导,逐渐转为幼儿自主的想知道,自主的提问,自主的想去做并得到满意答复后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14

今天在美工区里,我发现当有小朋友出去喝水时,顾启耀总是会放下自己的记号笔,偷偷摸摸的凑过去看他们画的画,然后拿起他们的笔在画上乱涂乱画。

随后等喝水的小朋友回来后他就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画他的图,等其他小朋友发现自己的画被弄脏了后就在旁边偷偷地笑。

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

你为什么要画花别人的图?

顾启耀说:

我是想试试他的记号笔有没有墨水。

我继续问:

那你为什么不画在自己的纸上?

他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孩子只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懂得去爱惜别人的东西,不会为别人着想。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在父母及祖辈的宠爱中,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照料,只求给孩子多一些付出,而从不求回报,孩子认为:

被他人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长此以往,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同伴缺乏关爱。

如果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关爱,那么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需求。

学龄前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且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与分享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其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活动中,捕捉幼儿心理的真实思想,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关爱的情感和分享的快乐,在理解和体会到别人对自己关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5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作为一种集体参与的艺术活动,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上星期结合《走进小学》主题活动,我组织了《幸福拍手歌》的艺术活动。

活动前,我对教案进行反复研究,对舞蹈动作仔细斟酌,预想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原本以为不会出很大岔子,可是结果还是很不令人满意。

第一教时中第一环节的回忆、欣赏歌曲中幼儿能较好的跟着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在第二环节“学习踏步跟点地动作”中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习惯于镜面示范,由于幼儿的座位是双马蹄型,因此老师示范动作时,两旁的幼儿看得比较累,接受得比较慢。

当幼儿再次练习时,老师应关注到全体幼儿,从中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这里对新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对活动组织有较好的灵活应变能力。

在第三环节的合作表演时,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图谱,理解了图意后,老师与一名幼儿合作示范前可以提醒幼儿观察都做了哪些动作。

在老师单独示范时,太过强调细节了。

邀请的动作先出左手再出右手,勾手时左脚先向前跨一步,站到两人一直线,转圈时也先出左脚,踩着节奏走等等。

合作表演对幼儿来说已经有一些难度了,再过分强调细节,大大增加了活动的内容量,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样幼儿的积极性自然就降低了,对下面的活动组织造成了严重阻碍。

再次练习可让幼儿分组进行,便于老师观察发现问题,

16

徐晨想去科常区玩平衡器,几个同他一起选择该游戏区的孩子中一个叫烁烁的孩子先拿到了平衡器,他没能拿到只见他站在那里两手抱胸嘴里直抱怨。

我站在一旁观察着他,看看他今天会怎样,是否会像以前那样去跟同伴争夺,哎,这次只见他抱怨了一会儿,主动走到烁烁的身旁说“你玩好后给我玩好吗?

”烁烁答应后他就去拿其他的材料玩了起来。

以前的晨晨个性很自我,常常会表现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不达到目的就会发脾气、撒横。

孩子的这一行为老师与家长已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这次的表现可以看出老师与家长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的行为已有了明显的改变,以逐步学会谦让和等待。

我会继续关注孩子的表现,进一步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提醒、督促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能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