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Word格式.docx
《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教学法在高一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实践过程
我们以《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一课为切入口,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现把教学过程作一总结:
(一)编写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在这课,学习目标就表明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3)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4)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设置问题,列出导学提纲
心理学强调“问题即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我们努力把教学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改变教师把真理、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的做法,努力做到质疑而导其思。
例如,在这框题中,就列出了如下提纲:
二、主干知识
一、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
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怎样性质的机构?
它怎么组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②地位:
③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④职权**:
⑤常设机关:
⑥常设机关的作用:
2地方各级人大
①地位:
②作用:
三、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2、产生方式和任期:
3、人大代表的权利:
4、人大代表的义务:
5、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3、设计针对性练习和课堂练习
学习是为了运用,针对性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
“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主干知识针对性训练
5、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大约有90%是由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和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A、是另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国家立法机关B、具有与全国人大平等的法律地位C、在法律地位上低于全国人大D、在法律地位上高于全国人大
今年初,江西省寻乌县人大代表在参加县人代会时提出“关于扩大县有线电视收视覆盖面的议案”。
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一议案,及时督促政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对该议案的认真跟踪督查,目前,该县有线电视网已遍布全县15个乡镇,使该县80%以上的老百姓都能收看到县有线电视台的节目。
根据材料回答2—3题
2、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具有()A、质询权B、监督权C、发言、表决免责权D、提案权
3、材料也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宗旨是()A、为人民服务B、民主集中制C、实事求是D、维护国家的权力
课堂练习:
1、2011年3月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级机关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关系B监督与被监督关系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D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2、一位人大代表说得好:
“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是张张口、举举手。
”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C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D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自1996年以来,每逢双月的10日,全区237名区级以上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统一组织展开活动,围绕现实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查、评议等活动,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
“代表活动日”开展的有形有色。
这说明:
A人民代表行使国家职能B人民代表大会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C人民代表享有特殊的公民权利D了解社情民意是人民代表的权利
4、浙江义务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主动通过电视台打广告向选民征集议案。
这位代表的做法
①依法创造性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义务②有利于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③表明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断增强④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宪法合法律赋予的权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2011年3月5日至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人大的主要议程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政治制度?
(2)这一种种制度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二)导学案的运用
1、“导学”与自学
“导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阅读应作三点指导。
一是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要尽量节省时间;
二是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找出的知识点或问题答案要准,并在书本上钩划出来,在“导学案”上填出来;
三是边阅读,边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记录。
在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做到动眼、动脑、动手。
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
同时通过检查,教师还对学生的模糊点有所了解,上课时可以进行针对讲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该框题中,通过对导学案的检查,就发现学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还相当模糊,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目的地增加了对应材料,供学生分析。
2、师生共学
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事,学生完成了自学并不等于教学的完成,而恰恰是教学的开始,这时的教学应该更有针对性,更有深度和广度,否则,教学留于知识的重复讲解,将使学生失去兴趣,弄巧成拙。
这个框题的教学,教师就依据“导学案”中的主干知识框架,用提问的方式把知识要点过一遍,并运用针对性练习把练这一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提问、讨论、辨析、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另外,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还有意识地穿插结合本地实际的时政要闻设置问题,充实课堂,明辨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方人大的地位和职权”的时候,教师就播放了“东莞市第十四届人大”的视频录像,让学生讨论分析,地方人大的地位、职权等,深化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结果与反思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另外,大部分基本知识在课堂上就能充分掌握,在平时的月考中,学生不需要特别的记忆,就能把基础题回答完整。
实践证明,本人所教班级,在学校几次的考试中,班级成绩都优于其它平行班。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导学案的教学法是有效的,现把它的意义总结如下:
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
“导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导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这对处于转型学习期的高一学生来说,尤其有效。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导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导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便于复习
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果。
4、减轻课外负担
“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5、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
例如:
1、在“导”这一环节上,有时显得还不是那么轻松自如;
在“讲”的环节上,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的还是过多;
2、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
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们以后编写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3、为了提高和检查教学效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讨论、训练和考试,加强对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矫正和补救,防止知识缺陷或积少成多,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
4、目前,“导学案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
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总之,“导学案教学法”某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如我们一样的薄弱学校,单纯的讲解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媒体并存的今天,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引入,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一个理想的硕果。
参考文献:
1、《从“洋思”到“东庐”——优质学校形成机制探索》周峰郑向荣选编,广东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2、《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富阳市常安镇中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