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709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巩固辅导七Word格式.docx

C、《马关条约》的危害

D、《辛丑条约》的危害

第3题【单选题】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二十一条”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4题【单选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这三个条约中共同的条款是()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关税协定

第5题【单选题】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

英国网友感慨道:

“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

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

”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八国联军的情况介绍,正确的是()

A、是欧洲列强一次蓄谋已久的行动

B、英、法仍然是主凶,其他六国是帮凶

C、主要目的是为扩大鸦片战争取得的侵略利益

D、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巩固在华利益而组建的军队

第7题【单选题】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

A、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第8题【单选题】

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第9题【单选题】

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恒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

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

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爆发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第10题【单选题】

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小王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①”;

接下来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②;

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③;

最后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④。

”显然小王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第11题【填空题】

填空题

(1)______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______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洋务派早期提出以“______”为口号;

后期又提出“______”的口号。

(3)詹天佑主持修筑了______,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严复译述的《______》,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4)新文化运动中,______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______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5)19世纪70年代,《______》在上海创刊。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1897年,______在上海创办。

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

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加强殖民掠夺。

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了“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材料三:

列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殖民地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具有什么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写出《马关条约》内容中直接增强日本国力的具体条款,并分析它对中国的危害。

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通过以上主题探究,谈谈你对中、英、日三国实现国家富强道路的认识。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有人形容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1911年的“这一道闪电”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说出毛泽东是如何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的。

(列举一例即可,说出事件及其主要影响。

从近代的屈辱,顽强的抗争,今日的辉煌,在中华民族沧桑巨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把你的感想写在微博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至少答出两点以上)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

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乙、互不侵犯;

丙、互不干涉内政;

丁、平等互利;

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摘自《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序言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五: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

“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材料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一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什么条约?

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

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的哪一个重大事件?

材料中港澳回归得益于一个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在这个构想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

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中的“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材料二中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