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花腔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与传承――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开题报告修改版》.docx
《《浅析花腔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与传承――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开题报告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花腔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与传承――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开题报告修改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
音乐学院 专业:
音乐表演 专业方向:
声乐演唱
论文题目
浅析花腔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与传―承―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生姓名
学号
一、研究目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选题的理论意义:
《玛依拉变奏曲》这首歌特点鲜明,代表性强。
首先,他具有华丽的花腔旋律。
以旋律线条比较简单的《玛依拉》此为基础,《玛依拉变奏曲》将西方花腔技法充分吸收过来,同时有机融合了数量巨大的花腔乐句,给人们呈现出一种西洋风同中国民族风格温婉结合的视听冲击感。
与此同时,大量的花腔技法被应用其中,从而也就造成音域整体都位于高音区上。
在外国花腔作品中,升highC并不突出,但是因为音域整体比较高,音域大,大跳多,因此,相比于其他花腔类作品,《玛依拉变奏曲》更能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特别是花腔技巧和音准等。
其次,是对原作的改编性。
《玛依拉变奏曲》不仅把西洋花腔的快速音阶技法完美吸收,同时还吸收了西洋花腔华彩乐段和装饰音等。
综合采用加花和扩充等创作手法使旋律更加优美,跳跃性更强。
最后,音级发生变化。
《玛依拉变奏曲》巧妙地将变化的IV级音引入其中,将浓郁的新疆风情全都表现了出来。
选题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以胡廷江所创作的《玛依拉变奏曲》花腔歌曲为代表,通过结合本人对歌唱曲目的感受进一步来说明创作歌曲的演唱技巧,比如:
花腔声音的支点集中在头腔,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要求声音不仅灵活、轻巧、颗粒清晰,而且音色要华丽、明亮。
这些歌曲不但有高难度的技巧性而且旋律时尚欢快,为我国的花腔声乐作品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对花腔的演唱和教学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文献综述)
张蕾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试论圆舞曲与声乐花腔的珠联璧合》中,把圆舞曲的元素轻松融入采用花腔技巧演唱的声乐作品之中。
比如《玛依拉变奏曲》等(比如三拍子)的做法,中西融合风格美感由此呈现。
孙永健在《胡廷江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一文中,谈到:
“胡廷江的声乐作品不仅采用民歌音调,生活的时尚元素作为素材,还把外国的创作技法融入到中国的花腔作品
中,既提高了演唱的技巧性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作品新颖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
风格,又有亲切的艺术感染力,这是胡廷江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孙玥在《中西合璧——《玛依拉变奏曲》艺术特色浅析》一文中,谈到《玛依拉变奏曲》在持续传承原有曲调与风格的基础之上,将西方变奏曲式的写作手法以及花腔存在的演唱技巧,使人耳目一新。
论文从变奏曲的本体与变体两方面做起,巧妙分析民族风情、节奏特色、同时,提出一些中西方有机结合的声乐技巧兼容。
武汉音乐学院车红娟在《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中“花腔”研究综述》一文中,紧紧抓住作曲家尚德义花腔作品的演唱与创作方面,分析花腔的华彩性与装饰性的演唱技巧,探索其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演唱和声音训练发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河南大学刘爱珍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胡延江创作歌曲曲目分析与演唱研究》一文中,具体分析了花腔这种比较常见的西式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歌韵味有机融合,同时把比较流行的音乐元素纳入民歌有助于增强民族歌曲的时尚性。
彭湘《试论以少数民族音调创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的特点及演唱——以《火把节的欢乐》、《玛依拉变奏曲》为例》一文中指出,作为声乐艺术中女高音的一种,花腔女高音具有清脆精致、灵动华丽的风格特点,受到无数女高音歌唱者的青睐。
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作曲家采用少数民族曲调先后创作了一系列花腔女高音作品,从而使得花腔这一西洋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真正做到水乳交融。
周劲飚 ,危阳在《传统民歌改编的成功范例——<玛依拉变奏曲>》中谈到,此歌曲在内容、情感表达上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民族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人们的能歌善舞。
作者将原有固定的旋律和节奏进行了适当的改变,添加了丰富的素材,最大特点是用花腔唱法来表达歌曲的活泼欢快情感。
此歌曲此歌曲是3/4拍,运用变奏曲式进行2次变奏,带有舞曲的性质,歌曲从宏观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是叙事,中间部分事抒情,后回到主题部分,叙事部分主要使用二八。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以上综述观点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演唱实践,本文结合上述观点和自己的演唱实践,重点从两个方面对花腔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与传承进行研究:
一是从花腔旋律、变化音级、节奏与速度和调性等方面对《玛依拉变奏曲》展开分析与研究,探索花腔音乐中国化、民族化的特点以及演唱技巧;二是通过对《玛依拉变奏曲》的研究,深入分析其如何在原有曲调与风格的基础之上引入西方变奏曲式的写作手法和花腔的演唱技巧,同时,对中西方民族技巧彼此融合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1]张蕾.试论圆舞曲与声乐花腔的珠联合璧[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孙永健.胡延江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J].音乐大观,2013,19.
[3]孙玥.中西合璧——《玛依拉变奏曲》艺术特色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4]车红娟.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中“花腔”研究综述[J].民族音乐,2011,5.
[5]刘爱珍.胡延江创作歌曲曲目分析与演唱研究[D].河南大学,2012.
[6]彭湘.试论以少数民族音调创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的特点及演唱——以《火把节的欢乐》、《玛依拉变奏曲》为例[J].青春岁月,2013(13).
[7]周劲飚,危阳.传统民歌改编的成功范例——<玛依拉变奏曲>[J].音乐时空,2013(10).
[8]孙琳谢琼当代改编民歌的发展特点及演唱分析——以《孟姜女》《玛依拉变奏曲》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9]刘佳蓉.从《玛依拉变奏曲》看民歌改编曲[J].艺海.2011(11).
[10]张思勉.中国民歌的创新之路——透析《玛依拉变奏曲》的新意[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09).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花腔演唱技巧传入中国的历史概况
(一)花腔艺术传入中国的背景
(二)中国花腔艺术作品及代表人物第2章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花腔女高音
(一)以胡廷江创作歌曲《玛依拉变奏曲》为例
(二)花腔演唱技巧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
(三)花腔歌曲中国化、民族化特点分析第3章花腔演唱艺术的现状与前景构想
(一)花腔演唱艺术的现状
(二)花腔演唱艺术的前景构想
(三)中西方声乐技巧有机融合
总结
参考文献致谢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及相关文献
2.文献研究法
3.分析研究法
4.理论联系实践研究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
2015年5月10日收集资料
2015年5月25日前期构想
2015年9月2日开题报告
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就学生开题报告中所涉及的论题选题范围是否合适,难度是否适中,资料是否充
分,计划是否详细清晰,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切忌简单填写同意开题四字。
指导意见不少于100字,可电子版,签字必须手写。
)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学院院长签字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