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2112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指导阅读】P47页第三自然段。

【举例】以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板书】

(1)氧化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是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4.还原剂是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5.氧化产物是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6.还原产物是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小结】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两个对立的过程,且相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

2.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对点训练】

【质疑】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学生按课本P47页活动与探究进行

【设问、质疑】1、写出Zn与Cu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它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讨论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4、讨论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有何关系?

两者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实验,讨论,回答问题。

(1)Zn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说明Zn将Cu置换出来。

(2)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说明反应过程中电子发生定向运动。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4)反应物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反应过程称为氧化反应。

反应物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过程称为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点评】学生做好图2-3-5锌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探究是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关键。

【思考】通过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Na+和Cl—,进而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呢?

【设问】分析练习2中元素的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板书】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概述】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设问】以KMnO4和KI为例,讨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有何关系?

【预测】从化合价可推断KMnO4具有氧化性和KI有还原性。

【实验验证】验证KMnO4和KI的性质

【点评】通过KMnO4和KI的性质实验探究,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巩固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用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方法。

【迁移•应用】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反应中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O2、Cl2、H2、Na、Cu、SO2、S2-、HNO3、浓H2SO4、Fe3+、HCl

【点评】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板书】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指导阅读】51页第一自然段

【小结】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实质元素(判断依据)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性质

失e-→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

得e-→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氧化剂→氧化性

【对点训练】4、5、6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学的眼光看清这个物质的世界,第二节进一步学习这六类物质中最重要的三种“电解质:

酸、碱、盐”并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酸、碱、盐之间大多是复分解反应(无化合价变化);

第三节研究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而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又一新角度,同时也为后面“化学反应的利用——原电池”奠定基础.

(1)重点是理解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会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的方向及数目。

组织好课堂总结的拟人化表演。

(2)难点是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

掌握氧化性、还原性的内涵,能自我总结出两组概念的对立统一网络。

(3)关键是引导并做好几个实验探究出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质达到良好的效果。

效果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了印象,让本节课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节课回答问题积极,习题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课堂效率高,对知识的吸收率高。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从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从分析初中熟悉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入手,引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活动·

探究”,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第二部分内容,教材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直接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通过讨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可推断该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通过KMnO4与KI反应进行验证;

最后介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知识框架

1、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条线:

反应物反应物性质实质元素(判断依据)反应过程

还原剂→还原性→失e-→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氧化剂→氧化性→得e-→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1、教材注意以生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材不要求补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不要求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教材收集一些典型有效的实验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概念和原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采用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有力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重视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教材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程目标]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3.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关系的一般规律。

4.能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性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①.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的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②.反应物

氧化剂:

在反应中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

还原剂:

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的物质

③.生成物

氧化产物:

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

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

④.物质性质

氧化性:

氧化剂所表现出的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的性质

还原性:

还原剂所表现出的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的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的__________的升降。

也是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______总数相等,化合价的______的总数相等,且化合价______的总数等于____________的转移总数。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种类

常见物质

氧化剂

部分非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_等

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

______、____等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存在

A.金属的冶炼电镀 B.燃料的燃烧 C.易燃物的自燃D.食物的腐败 E.钢铁的锈蚀,其中

1.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不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

1.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2O3+3CO

2Fe+3CO2B.NH4NO3

N2O↑+2H2O

C.2NaHCO3

Na2CO3+CO2↑+H2OD.CuO+CO

Cu+CO2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3.Fe2O3+2Al

Al2O3+2Fe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1)在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

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

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__反应。

(2)通过此反应的分析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________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降总数________电子转移总数。

4.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2Na+2H2O===2NaOH+H2↑

B.C+H2O(g)

CO+H2

C.CaO+H2O===Ca(OH)2

D.Cl2+H2O===HCl+HClO

5.钛和钛合金在航空工业有重要应用。

冶炼钛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TiO2+2C+2Cl2===TiCl4+2CO。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是还原剂

B.TiO2是氧化剂

C.生成1molTiCl4时,转移电子4mol

D.尾气必须净化处理

6.在反应:

KIO3+6HI===3I2+KI+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1∶6

C.1∶5D.5∶1

 

答案:

基础落实

一、

2、①.升高 降低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②.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③.氧化 还原

④.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3.

(1)化合价 

(2)电子转移 (3)电子 升降 升降 电子

二、

O2 Cl2 浓H2SO4 HNO3 KMnO4 FeCl3 Al Zn Fe C H2 CO SO2

三、

1.AB 2.CDE

对点训练

1.C [分析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

2.B [对选项A、C可用反应2H2O2

2H2O+O2↑来否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故D错。

3.置换反应 

(1)Al 失 氧化 Fe 得 还原 还原 氧化 

(2)等于 等于 等于

4.D [本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

一是“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排除A、B两项;

二是“氧化还原反应”,排除C项。

5.B [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以得出,该反应中C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A项正确;

TiO2中T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T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项错误;

Cl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因此,每生成1molTiCl4,转移电子4mol,C项正确;

由于CO有毒,故含CO的尾气需要处理,D项正确。

6.C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KIO3中I由+5价降到0价,HI中I由-1价升高到0价,需要注意的是,6molHI中只有5mol的HI化合价升高,还有1molHI表现酸性。

课后反思

1、本节课主要问题是学生做实验时有很多操作不规范:

胶头滴管的手势等,这些应该在实验之前都讲清楚的细节。

2、PPT中的最后习题页,字太小,可能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

3、课堂上在下面走动的太快,导致有些画面切换的太频繁。

课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通过对一些化学反应的“交流·

研讨”活动,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3、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能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迁移·

应用”、“交流·

研讨”、“活动·

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

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