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北校区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7.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8.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
伽马D.麦哲伦
9.“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西交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
11.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工业文明的崛起②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使石油产量大增③火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④有利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大陆的完善、扩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
12.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
“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
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
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
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
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B.乙C.丙D.丁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4.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15.毛泽东说: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包括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D.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16.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7.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④
19.毛泽东说: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这两个人的原因有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时,李鸿章呈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就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这体现了
A.洋务企业抵制西方经济侵略B.洋务企业诱导民族工业产生
C.封建官僚已有专利保护意识D.封建垄断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21.19世纪末《申报》评论:
“现在沪上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
”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上海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②股份制企业已产生③近代报刊以宣传经济为主④民间资本非常活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④
23.20世纪40年代末的一份报纸上曾载文“我数千年历史之桑蚕事业,不沦亡于敌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之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唯此浩劫”。
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桑蚕业在抗战时期未受破坏
B.中国的桑蚕业在日伪时期已经灭绝
C.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残酷压榨和垄断使民族工业遭受灭顶之灾
D.国民政府将民间的蚕丝业统统收归国有经营
24.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④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5.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
“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
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26.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
28.图中a—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B.石油
C.煤D.核能
29.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先进的通信手段
C.物美价廉的工业品D.威力巨大的炮舰
30.据统计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厂制的推行B.蒸汽机的推广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31.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
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
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①改进生产工具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
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
3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海禁C、重农抑商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3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而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5.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36.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37、《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这反映出松江地区:
①棉纺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④棉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8.据史料记载:
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
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
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
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3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4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41.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17分)
步骤一:
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指什么?
(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写出它进行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
(6分)
(3)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
(至少写3个。
)(3分)
步骤二:
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4)科技改善生活。
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至少写出2个)(2分)
步骤三:
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5)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分)
4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
(3分)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
(4)概括说明材料三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2分)
(5)假如你是民国时期(1912-1949)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
(1分)为什么?
新泰一中2010级高三第一次大单元测试
历史试题答题纸2012.9
41.
(1)
(2)
(3)
(4)
(5)
42
山东省新泰一中2010级高三大单元作业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2.9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英国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
圈地运动;
手工工场的技术革新;
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专利法案的实行。
(任意四个6分)
(3)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等。
(写出三个得满分)(3分)
(4)电灯、电话、电报、汽车等。
(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使用的都正确。
写出两个得满分)(2分)
5)对科技认识、对创新认识、对教育认识等(其它角度只要与工业革命有关的都正确。
(2分)
32.
(1)基本特点: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主流;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地主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
(2)过程:
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3分)
两大因素:
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
(3)特点:
生产力迅速发展;
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的征服,先进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
(4)图1:
产生时期;
图2:
进一步发展时期(黄金时期)(2分)
(5)一战期间(1分),
外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
内因:
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