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42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科技Word格式.docx

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

2.下列名言或观点与科学家相符的是

①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②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③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

④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

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A.①达尔文②爱因斯坦③伽利略④牛顿

B.①伽利略②牛顿③达尔文④爱因斯坦

C.①牛顿②达尔文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D.①爱因斯坦②达尔文③牛顿④伽利略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以来重大的科学理论。

根据①中信息“观察与实验”可知这是伽利略的主张;

根据②中信息“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可知这是牛顿的思想;

依据③中信息“自然选择”可知这是达尔文的观点;

根据④中信息“过去的事尚未发生”“未来的事已经发生”可知这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有关。

3.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说:

“如果能够证明爱因斯坦推理的正确性——它已经接受了与水星近日点进动和现在这次日食观测的两次严峻考验——那么它就是人类思想史上一项最高成就。

”爱因斯坦“推理的正确性”主要在于他

A.系统合理地解释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B.提出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C.发现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规律

D.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作用。

A项是指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C项指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项是爱因斯坦在认识微观世界方面作出的贡献,因此答案为B。

4.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1905年在物理学的地平线上灿然升起的这颗新星决定了此后20年物理学发展的道路,并在我们这门科的许多领域,尤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那些领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篇文章纪念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l905年爱因斯坦完成论文《论物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5.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说:

“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受其弊。

”下列现象能够印证扎克伯格观点的是

A.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一样普及

B.美国政府为维护反盗版法关闭文件分享网站Megaupload

C.“@”只是一个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伟大的

D.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密切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新经济的出现,但也出现了违犯法律的现象,故答案为B。

6.有人说,历史上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是夏娃的苹果,一个是牛顿的苹果,还有一个就是乔布斯的苹果。

以乔布斯的“苹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了世界的哪些方面

①经济生活

②社会生产

③教育与学习方式

④思维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学习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答案为D。

7.有科学家说“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

”这位科学家

A.对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说明B.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C.领导了英国禁止核武器运动D.组织了“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信息说明这位科学家应该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致力于防止核战争,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故本题选择D。

其它说法均有错误。

杰出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人类和平贡献。

8.银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不透光,金刚石不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却透光。

科学家们预言,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使蚀刻在半导体上的线条的宽度小到十分之一微米以下。

研究上述现象所根据的最佳原理是(  )

A.经典物理学理论B.相对论C.量子理论D.生物进化论

【解析】经典物理学理论所研究的是具有相当直观性,全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排除A项;

相对论描绘的是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排除B项;

生物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排除D项。

半导体是随着量子理论的创立而带来的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之一,它描绘的是微观粒子世界,只有C项符合题意。

9.《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一书写到“我们知道,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空虚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物质、能量及信息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材料中提到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和利用,不是同步的

B.人类对信息的认识与利用,是伴随着对物质和能量的认识与利用而开始的

C.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和利用都是伴随着科学理论的突破而进行的

D.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建立在理论水平上的信息技术出现的稍晚一些

【解析】读懂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10.有人曾统计,"

科学"

有150多种不同定义,这一结果令人望而生畏,但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作用却是有目共睹。

从经典力学理论和相对论、量子论问世所产生的影响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

①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③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④使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产生的作用,其中从经典力学理论和相对论、量子论在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思想解放等反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以上科技并不直接推动地方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排除④即可。

11.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A.Newton 

 

 

B.DarwinC.Edison 

D.Einstein

【解析】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

这个世纪人物应是爱因斯坦。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迪芬·

霍金在关于时间的论文中说:

“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的变化比过去任何世纪都大,其原因在于技术直接紧随基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

显然,没有谁比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的成就更能代表科学的进步”。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因创立关于太空、时间和物质的相对论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他的相对论推翻了当时存在的宇宙观,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他的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在宇宙间唯一的常量是光速,所有物质可以用等式E=MC2(能量=质量×

光速的平方)来表达。

故本题选D。

12.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①经典力学

②量子理论

③进化论

④相对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②④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①是牛顿的理论③是达尔文的,不符题目要求。

13.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1年苏联建立第一个空间站。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先进的航天技术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强盛

C.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D.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解析】略

14.Iphone4是苹果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时尚智能手机,倍受年轻人的追捧。

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正得益于这类高新科

技的推动。

以下关于这类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被称为“新经济”B.它的发展动力是科技创新

C.它是可持续发展经济D.它在二战后迅速兴起与发展

15.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英国女王通过电话得知鸦片战争爆发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纽约居民晚上收看彩色有声电影

D.小明通过网络观看60周年国庆阅兵

【解析】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28日爆发的。

1875年6月2日,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因此英国女王不可能通过电话得知鸦片战争爆发。

16.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是

A牛顿第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D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指出: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发武器的有关资料

比较项目

国家

首次试

验年份

试验

次数

备注

美国

1945

1032

苏(俄)

1949

715

英国

1952

45

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之次数

法国

1960

210

中国

1964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10分)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10分)

【答案】

(1)主要目的:

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论诈,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2)特点:

起步时间晚,总试验次数少,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核试验。

【解析】本题通过全新材料设计中国与世界原子能技术的比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18.下列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B.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中国近代前期新思想的萌发创造了条件

D.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因而选项A可排除近代自然科学生产于文艺复兴时期,因而选项B可排除。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因而选项C可排除。

选项D在教材中有明确叙述。

故选D。

19.爱因斯坦说:

“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于世……”以下属于“牛顿时代”科技成就的是

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量子力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分析能力。

A项属于16世纪的科学。

而B、D两项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C项是牛顿经典的内容之一。

20.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B.揭示了时空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C.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D.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识记能力,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21.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哪一部分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信息经济

【解析】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A是工业革命前的重要产业,B、C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工业,而信息经济则是互联网产生后发展起来的产业。

22.因特网的诞生使

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②交往更加方便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④地球变得更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考查学生对因特网诞生的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

③遗传工程与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无直接因果关系。

23.在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中,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是()

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C.人工合成材料D.电子计算机技术

【解析】由题干提到的“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判断D选项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三、判断题(题型注释)

四、连线题(题型注释)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24.(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献记载

出处

孟春“毋覆巢,毋杀”

《礼记·

月令》

“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

西汉《四时月令韶条》(20世纪90年代敦煌考古发现)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

《唐律》

“《周礼·

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注:

“衡”,即山衡,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和保护山泽等资源),任虞以泽事……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督抚大吏身任地方,所当因地制宜,及时经理……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

《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

——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长效有机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到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与发展”则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主题。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重视和加快环境保护的认识。

(15分)

(1)特点:

体现封建国家重视农业的思想;

以立法加强环保;

受儒家礼仪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设置专门官职加强管理;

根据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从内地到边疆都推行环境保护政策;

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10分)

(2)认识: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联系加强;

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

(共6分)

可能性:

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

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出现;

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

环境保护的对策:

经济发展应注重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应继承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生态保护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3分)

(其它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考查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依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即可。

从材料一中出处“《唐律》”“《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等信息可概括出以立法加强环保,封建国家重视农业的思想;

从文献记载中“孟春毋覆巢,毋杀”“《礼记·

月令》”等信息可归纳出受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

从“《周礼·

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可归纳出设置专门官职加强管理,根据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从“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可归纳出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2)认识可以先依据材料二来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重视和加快环境保护的原因,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刻,必要性紧扣材料二中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联系加强,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

可能性从材料二中“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可归纳出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从“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到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可归纳出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从“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出现其次可以从材料一、二中环境保护的做法谈谈对当今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即可,如经济发展应注重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现代信息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科学成果项目

基础研究年份(A)

应用研究年份(B)

生产推广年份(C)

B—A年差

C—B年差

C—A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85

24

74

98

电话

1820

1876

1881

56

5

61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0

晶体管

1947

1951

1953

4

2

6

激光

1958

1961

3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材料三 2011年8月23~25日。

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会上说:

互联网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随着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扩大,电子出版、网络视频、微博等新业务、新应用发展迅速。

……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的1.1%提升至2010年的3.3%。

……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了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移动用户规模呈爆发性增长;

基于3G网络的行业信息化业务也不断涌现,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公共服务的手段和平台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

2011年8月18日,人民网评《英国骚乱折射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

“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收其弊。

”脸谱网总裁扎克伯格这种看似武断的宣称,却在近期西方社会的一系列动荡事件中成为现实。

挪威惨案发生后,一些团体频繁通过微博、网络聊天室、视频网站等宣传极右翼思想;

在英国骚乱中,暴徒和一些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大肆串联,网络“闪客”风卷残云,短时间内就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信息?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应对?

(1)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2)独立自主研制;

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走向国际市场;

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影响:

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世界联系,推动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造福于人类;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行犯罪活动,宣传极右翼思想,甚至引起社会混乱等。

应对:

趋利避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问从表中后三项数据,尤其是最后一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2)问可由材料中“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以及“多次失败”等信息归纳概括。

第(3)问材料三两段材料分别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说明了互联网的影响,归纳概括即可。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自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