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366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学期考核要点第1章Word文档格式.docx

8.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涵义: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1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一切从实际出发:

前提和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

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

实质和核心;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标准和动力。

二、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重大意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革命理论

一、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要点:

1、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是革命的任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6、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7、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9、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意义。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12、统一战线中的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统一战线领导权具备的条件,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和条件。

13、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意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中国共产党提出这条总路线的主要依据: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二是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4、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原则: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意义:

①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把小农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

同时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②农业集体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就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原则:

①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官僚资本无偿剥夺,对民族资本进行赎买。

②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③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①它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已经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②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提出但都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1、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为什么提出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在我国即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与两个问题有关:

第一、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

第二、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

2、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论十大关系》的意义: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决议指出: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启示:

(可自己增加)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基本理论知识考核要点

1.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哪次会议?

2.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什么?

5.确立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的是哪次会议?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路径是什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思考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邓小平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1988年9月邓小平曾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6.科教兴国战略旨在通过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创新型国家。

7.人才强国战略要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

8.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10.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被党的十三大确定下来。

“三步走”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2.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14.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

5.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否定和抛弃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9.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10.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国内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内发展的手段。

1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

1.20世纪70年代末,为什么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按生产要素分配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住处、专利等参与分配。

9、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0、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13、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6、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1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阐述依法治国的内涵。

4、简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九章----------第十二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一个中国。

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高度自治。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4、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5、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6、《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