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10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doc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

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

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

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

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

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

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

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

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

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

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4.热电制冷:

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

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

ε=q。

/w。

6.热力完善度:

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

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

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

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三、问答:

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n答:

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

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

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3.两者的作用不同。

制冷系数只能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热力完善度可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4.两者的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一般大于1,热力完善度恒小于1。

3、热泵循环与制冷循环有哪些区别?

答:

热泵循环与制冷循环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

热泵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温(制热),也就是着眼于放热至高温热源;制冷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低温(制冷),也就是着眼于从低温热源吸热。

2.两者的工作温区往往有所不同。

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热泵是将环境作为低温热源,而制冷机是将环境作为高温热源。

对于同一环境温度来说,热泵的工作温区明显高于制冷机。

4、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如何表示?

答:

所以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等于一个以放热平均温度Tm和以吸热平均温度TO为高低温热源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5、分析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的热效率。

答:

通过输入热量制冷的可逆制冷机,其热力系数等于工作于Ta、T0之间的逆向卡诺循环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与工作在TH、Ta之间的正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的乘积,由于后者小于1,因此:

ζ0总是小于ε0。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

一、填空:

1、氟里昂制冷剂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命名规则是R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氟里昂的分子组成,氟里昂制冷剂可分为(氯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三类。

其中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

3、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R7(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4、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4()。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5()。

5、制冷剂的安全性通常用(毒性)和(可燃性)表示,其安全分类共分为(6)个等级。

6、几种常用制冷剂的正常蒸发温度分别为:

R717ts=-33.3℃_R12ts=-29.8℃;R22ts=-40.76℃;R718ts=100℃;R13ts=-81.4℃;R502ts=-45.4℃;R507ts=-46.7℃

7、几种常用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别为:

R717(几乎不溶解);R12(完全互溶);R22(部分溶解);R11_易溶与矿物油___;R13__不溶于矿物油___;R502(82℃以上与矿物油有较好的溶解性);R410A(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407C(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507(能容于聚酯类润滑油)。

8、润滑油按照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天然矿物油)、(人工合成油)两类。

二、名词解释:

1、氟里昂制冷剂:

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

2、共沸混合制冷剂: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制冷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共同的沸点一类制冷剂。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露点、泡点;润滑油的絮凝点:

三、问答:

1、为下列制冷剂命名:

(1)CCI2F2:

R12

(2)CO2:

R744(3)C2H6:

R170(4)NH3:

R717(5)CBrF3:

R13(6)CHCIF2:

R22(7)CH4:

R50(8)C2H4:

R150(9)H2O:

R718(10)C3H6R270

2、对制冷剂的要求有哪几方面?

答:

1、热力学性质方面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

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2、迁移性质方面

(1)粘度及密度要小,可使流动阻力减小,制冷剂流量减小。

(2)热导率

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

(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4、其它

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要大,可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小换热面积。

3、简述对制冷剂热力学方面的要求。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

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4、简述对制冷剂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要求。

(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5、简述氨制冷剂的性质。

1)、热力参数

t临=133.0℃;t凝=-77.9℃;

ts=-33.3℃。

温度和压力范围适中。

1at下,r=23343KJ/Kmol=1373KJ/Kg;

qv标=2161KJ/m3

2)、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当氨蒸汽在空气中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

3)、有一定的燃烧性和爆炸性。

空气中的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达到(16~25)%时,可引起爆炸。

要求车间内工作区域氨蒸汽的浓度不大于0.02mg/L。

4)、能以任意比例与水相互溶解。

但其含水量不得超过0.2%。

5)、与油溶解度很小。

6)、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当含有水分时,会腐蚀锌、铜、青铜及其它铜合金,磷青铜除外。

7)、不影响臭氧层,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容易获得。

6、简述氟里昂制冷剂的共同性质。

1)同种烃类的衍生物分子式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越少,其燃烧性和爆炸性越小;含氯原子的个数越少,其毒性及腐蚀性越小。

2)、腐蚀性

与水作用会慢慢发生水解,腐蚀含镁量大于2%的镁、铝、锌合金。

3)、与水不溶。

4)、能溶解有机塑料及天然橡胶。

5)、绝热指数较氨小,t排低。

6)、无毒,但当空气中含量超过30%时,人在其中停留1小时会引起窒息。

7)、不太易燃,但遇到400℃以上的明火,也会点燃。

(R12会分解出有毒的光气)

8)、无色无味,泄漏时不易被发现。

7、简述R600a的性质。

1)、热力参数

ts=-11.73℃;t凝=-160℃;

P临<P临R12。

一般压比>R12,qv<qvR12,

t排<t排R12

2)、毒性极低,但可燃,A3级,电气绝缘要求较高。

后被氟替代,但氟破坏环境,又采用R600a。

3)、与油互溶

4)、与水溶解性极差

5)、检漏应用专用的R600a检漏仪。

6)、ODP值及GWP值均为0,环保性能较好

8、盐水对金属的腐蚀性如何?

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哪些?

1)、不能使溶液浓度太低,并尽量采用闭式循环。

2)、盐水溶液呈弱碱性时,其腐蚀性最小,(PH=8.5时最小)

应在盐水溶液中添加防腐剂,调整其PH值,使其呈弱碱性

3、盐水溶液以纯净为最佳。

4、盐水溶液在一定的密度时,腐蚀性最小。

NaCl水溶液密度为:

1.15~1.18g/Cm3

CaCl2水溶液密度为:

1.20~1.24g/Cm3

时腐蚀性最小。

5)、严格禁止在盐水池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材料存在,以防电离现象产生。

6)、防止制冷剂氨漏入盐水溶液而加速腐蚀。

9、国际上对CFCS和HCFCS物质限制日期表有哪些要点?

10、简述R410A和R407C的主要性质。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R32/125/134a,30/10/60),是R22的替代制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