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9220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四传统文化教案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二、简介《千字文》

(一)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

第2页了解夜光珠来历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

读一读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八、课外延伸: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2课时《千字文》

(二)

1、识记《千字文》

(二)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

(二)并尝试背诵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二、简介《千字文》

(二)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第5页

了解墨子教育做人的小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黒。

——荀子《劝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黒;

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时《千字文》(三)

1、识记《千字文》(三)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三)并尝试背诵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清。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二、简介《千字文》(三)

第7页

了解“二十四孝”中黄香的故事。

查一查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卧冰求鲤”“芦衣顺母”等故事就发生在山东。

查阅资料,找出发生在山东的“二十四孝”故事还有哪些?

并说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哪些人?

第4课时古诗两首

1、认识《月夜》和《乡思》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二、简介李觏

李觏,字泰伯,江西南城人,他的诗唐代韩愈、皮日休等人的影响,具有独特风格。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六、知识链接:

了解《月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挂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背一背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5课时古诗两首

1、认识《山中》和《济上作》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济上作(明)徐祯青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二、简介作者

王勃,字子安,山西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徐祯卿,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的诗句而为人称誉。

了解《山中》和《济上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

1、说一说

说一说本课的两首诗是借什么景物来表达思乡思亲的悲伤感情的?

2、读一读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第6课时古诗两首

1、认识《断句》和《宣城见杜鹃花》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断句(北魏)刘昶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刘昶是南朝宋文帝第九子。

前废帝刘子业即位,怀疑刘昶有异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诗。

3、教师小结。

了解的《断句》和《宣城见杜鹃花》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三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课外搜集资料,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古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的建筑布局。

2、理解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3、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难点:

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文意体会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3、全班交流。

4、学生认真读课文并尝试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

5、学生小组交流。

6、教师小结。

四、拓展活动:

第19页

五、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

第8课、塔

1、理解塔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

大雁塔及应县木塔作为中外古迹的价值体现。

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学生结合文意体会大雁塔及应县木塔作为中外古迹的价值体现。

四、齐读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节选)并体会诗中所体现的意思。

五、拓展活动:

第21页

六、布置作业:

第9课、桥

1、理解桥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过程

导入:

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

一座桥就是一种民俗文化。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修建了无数的桥梁。

这些桥梁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江山。

探究:

1、介绍赵州桥。

2、介绍卢沟桥。

3、学生自读。

1、品一品:

结合赵州桥的外景照品味“初月如云,长虹饮涧”

2、想一想:

结合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尽情想象狮子的姿态。

第10课、楼阁

1、理解楼阁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一)导入

师:

谁知道江南四大名楼是什么?

学生:

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和江苏的阅江楼

(二)新知:

1、出示图片并对黄鹤楼做相应的介绍。

2、齐读崔颢的《黄鹤楼》并背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介绍滕王阁。

4、出示王勃的《滕王阁序》。

背诵里面的经典名句。

5、学习王勃的《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三)拓展活动

查一查:

我国民间有“四大名楼”“八大名楼”“十大名楼”之说。

寻找资料,了解一下这些说法分别指的哪些名楼?

在哪些省市?

(四)布置作业:

搜集材料

第11课、文学巨匠——屈原

1、了解屈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体会屈原在文学上的贡献。

你们知道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吗?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你又知道多少呢?

屈原

那关于屈原你又知道多少呢?

(二)新知

1、学生读文章,在读的时候找出屈原的相关生平。

2、学生交流。

3、教师介绍屈原的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精通历史、文学、神话。

4、屈原的代表作

屈原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作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5、介绍《楚辞》,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读】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读一读:

诵读屈原名句,体会他们的含义。

(四)布置作业:

第12课时文学巨匠——李白

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一、生平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二、主要作品

《客中作》《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静夜思》《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友人》

《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怨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游天姥吟留别》《陵酒肆留别》《关山月》《子夜吴歌》

《长干行》《蜀道难》《长相思》《行路难》《玉阶怨》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春思》《赠汪伦》

《登金陵凤凰台》《月下独酌》《清平调》

三、拓展活动

背诵李白有关月亮的诗歌,比一比,看谁背诵的既多又准。

第13课时文学巨匠——杜甫

了解杜甫平及主要作品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

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主要作品

《望岳》《饮中八仙歌》《登高》《江畔独步寻花》

《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春望》《登岳阳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阁夜》《咏怀古迹五首》

《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旅夜书怀》《蜀相》《客至》《野望》

《八阵图》《江南逢李龟年》《登楼》《宿府》《月夜》

《春夜喜雨》《佳人》《兵车行》《月夜》《春宿左省》《绝句》

三、拓展活动:

杜甫在山东漫游了8年,在现今的济南、泰安、济宁等地方留下了不少诗篇,其中《望岳》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刻在济南大明湖历下亭上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已成为济南的一个文化符号。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杜甫在山东的游历情况。

第14课时文学巨匠——苏轼

了解苏轼平及主要成就

一、生平及成就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

徽宗初遇赦召还。

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而自成一家。

黄庭坚说他:

“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又云:

“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

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

何不逐节分?

曰:

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

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

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

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

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二、拓展活动

“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

”苏轼父子三人,世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

你知道“三苏”都是谁吗?

第15课、关汉卿

1、了解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体会关汉卿在文学上的贡献。

你们学过关于关汉卿的著作,但关于关汉卿你知道多少呢?

1、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