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
7.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FA:
FB:
Fc=3:
2:
1B.FA:
Fc=1:
3
C.FA:
Fc=6:
3:
2D.FA:
Fc=2:
6
8.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9.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
A.A端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B端将逐渐上升
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11.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1和h2(h1<
h2),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以下4个结论:
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
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
④F1做功的功率大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2.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1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30ND.动滑轮重50N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M是重5000N,边长为0.5m正方体的配重物体,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1∶2,当重为700N的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
(滑轮、杠杆及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14.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圆柱形的),重是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微微抬起,所需的最小力是_______N。
15.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动滑轮右边用绳子固定,左边悬挂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将物体A匀速提起,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则F=_____N,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
1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装置处于静止。
装置中的滑轮A重500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
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________N。
17.如图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配重C、D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P为0.2kg,OA:
OB=3:
1,配重D的质量mD为1.5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75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配重C的质量mC等于多少kg,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18.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
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______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9.如图所示,在不计摩擦和杠杆重力的情况下,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G=1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物体上升2m,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20.如图所示,物体G重60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N的力;
也可以在B点加一个方向为_____的_____N的力.
三、实验题
2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
在占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0.10
1.0
66.7%
1.4
71.4%
2.5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____N.
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表中空格处填下适当的数据_______(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两种影响因素).
24.某同学用定滑轮和弹簧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1)如图A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____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B);
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__,不改变力的_____(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D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
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______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A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______N.
2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的绕绳方法_________.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6.小李在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序号
提升重物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0.1
0.4
60%
16
5
80%
(1)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应为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2)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C
解析:
C
【解析】
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高低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无关,故A不正确;
B.机械做的功多,但不知道做的是总功还是有用功,机械效率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C正确;
D.做功越快的机械说明功率大,但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物理意义,关键知道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并不能表示做功的快慢和多少.
2.B
B
【详解】
A.由题意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是
A错误;
B.由题意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大小是
由上述可知,有用功大小是
那么额外功大小是
可知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是
B正确;
C.木箱是匀速运动的,根据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C错误;
D.由上述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D错误。
故选B。
3.A
A
AC.因忽略绳重与摩擦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做的功为总功,且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所以,由W=Gh可知,F甲、F乙做的总功均相等,故W甲=W乙,又因为时间相同,故P甲=P乙,故A正确C错误;
BD.由图可知,甲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1=3,乙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2,由题意可知,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相等,且提升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忽略绳重与摩擦时,由
可知,F甲<
F乙,故BD错误。
故选A。
4.A
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动h知,提升A和B所做额外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额外功相同,提升A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所以提升A物体所做的有用功较大,由于提升物体高度一样,所以A物体较重,提升A物体用的拉力较大,故BCD错误,A正确。
5.B
设杠杆长为l,由力臂的定义可知,水平力F的力臂
木棒重力的力臂
随着夹角逐渐增大,F的力臂越来越小,木棒重力的力臂越来越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得
重力大小不变,因此水平力F变大,故B正确。
6.B
【分析】
物体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此关系式可求物体的密度;
根据A中求得的组成物块材料的密度,将其代入G=mg=ρ物gV=ρ物ga3,即可得出结论;
由图可分析出物块底面所处的深度,再根据公式p=ρgh可求出其底面的压强;
由图可知,阻力为重力,阻力的力臂为边长的一半,动力的力臂最大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动力的大小。
A、因为物块漂浮,所以F浮=ρgV排=ρga2(a-h),G=mg=ρ物gV=ρ物ga3,又知F浮=G,即F浮=ρgV排=ρga2(a-h)=ρ物gV=ρ物ga3,解得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块所受的重力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块漂浮时底面所处的深度为a-h,则物块底面所受水的压强p=ρg(a-h),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重力为G=mg=ρ物Vg=ρ物a3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所以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B
根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判断力的大小.
根据每段绳子承担的力的情况,分析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设每段绳子承担F的力,FC承担3段绳子的拉力,FC=3F;
FB承担2段绳子的拉力;
FB=2F;
FA承担一段绳子的拉力,FA=F.
故FA:
FC=F:
2F:
3F=1:
3,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动滑轮的使用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8.B
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OA>
OB,所以FA<
FB,而两个拉力等于物体的重,且重与质量成正比,所以甲的质量比乙小,没有体积关系,不能比较密度的大小,故A错误;
B.图中杠杆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所以O点绳子向上的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故B正确;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FA会减小,硬棒会顺时针转动,故C错误;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FA会减小,LA不变,FB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要使硬棒水平平衡,LB应减小,即可将乙向左移动,故D错误;
9.D
D
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每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
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可得:
,所以杠杆不平衡,故A错误;
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可得:
,所以杠杆不平衡,故B错误;
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可得:
,所以杠杆不平衡,故C错误;
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可得:
,杠杆仍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10.B
设一只蜡烛的质量为m,直尺长度为L,因为
2m×
L=m×
L
所以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因为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并且燃烧速度相同,所以三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m′相同,因为
2(m−m′)×
L=(m−m′)×
所以在燃烧过程中直尺仍能平衡。
11.B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
因为h1<h2,
所以W1<W2,故①错;
(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②正确;
(3)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
,n1=2,n2=3,
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
所以F1>F2,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故③正确;
(4)因为W1<W2,且做功时间相同,由
可知,P1<P2,故④错.
综上分析,②③说法都正确,正确的有两个.
12.D
【解析】由图乙和图丁可知,1s-2s内,拉力F的大小为50N,货物升高的高度为0.1m,则拉力F通过的距离为0.3m,所以拉力做的功为W=Fs=50N×
0.3m=15J,故A正确;
由图乙和图丙可知,2s-3s内,拉力F的大小为40N,货物上升的速度为速度为0.2m/s,则可知拉力F的速度为0.6m/s,所以拉力的功率P=Fv=40N×
0.6m/s=24W,故B正确;
在2s-3s内货物是匀速上升的,此时的拉力大小为40N,则可求出动滑轮的重为120N-100N=20N,故D错;
由图乙可知,货物在1s时,拉力的大小为30N,则可得滑轮组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为30N×
3-20N=70N,所以可得货物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70N=30N,故C正确;
应选D。
13.45501.82×
104Pa
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先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人对绳子的拉力等于绳子对人的拉力,又知道
45501.82×
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先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人对绳子的拉力等于绳子对人的拉力,又知道人的重力,从而可以计算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分析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B端受到的拉力,对M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根据
算出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
[1]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人、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由力的平衡条件F+F支=G人,可得
F支=G人﹣F=700N﹣300N=400N
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F支=400N
[2]滑轮、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则定滑轮受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
FA′=3F=3×
300N=900N
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
FA=FA′=900N
根据OA∶OB=1∶2和杠杆的平衡条件FA×
OA=FB×
OB,可得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即
FB′=FB=450N
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
FM支持=GM﹣FB′=5000N﹣450N=455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FM压=FM支持=4550N
[3]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
14.50
根据题意知,此时可以将木棒看做是一个以木棒没有离地端为支点的杠杆,阻力是木棒的重力,为100N,因为木棒是均匀的,所以动力臂等于木棒长L,阻力臂是木棒长的一半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
50
根据题意知,此时可以将木棒看做是一个以木棒没有离地端为支点的杠杆,阻力是木棒的重力,为100N,因为木棒是均匀的,所以动力臂等于木棒长L,阻力臂是木棒长的一半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所需要的力为
故所需要的最小的力为50N。
15.省距离
解答此题要知道轮轴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如图所示,当直接用手拉动滑轮时,根据动滑轮的省力特点求出拉力大小;
这样使用动滑轮的方法,其特点是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向上的
省距离
向上的拉力等于向下的力之和,包括动滑轮的重,物体的重和地面向下的拉力,所以:
F=2G+G动=2×
50N+10N=110N;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由于绳子的一端固定,所以当滑轮上升1m,物体就会上升2m,
由此可知,物体上升的距离大于滑轮上升的距离,因此使用该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16.475
解:
读图可知G人+GB+G木=900N,这都由最上面的滑轮承担,而且左右拉力相等.因此,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为450N,减去下面滑轮B的自重200N,等于250N。
这又由两
475
这又由两段绳子平均分担,因此,人手处的拉力为F1=125N.于是得出,人对木板的压力F=G-F1=475N.
读图可知,整个装置的全部物重都由上面的一只滑轮承担,右侧的拉力则又由第二只滑轮分担.因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所以每只滑轮两侧的力都是相等的。
17.4kg
试题分析:
以杠杆为研究对象,因为杠杆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两边受力的大小关系;
左边受力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和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求得;
右边受力根据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力的合成求得
4kg
以杠杆为研究对象,因为杠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