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7580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高一历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为学生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埋下伏笔。

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应着重分析这次改革的不彻底性。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上俄国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就会造成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狭小,对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造成俄国社会矛盾的突出。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课堂讨论的办法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讨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密度,加快教学进度。

提示学生在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先找比较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展示自制课件,作出结论。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俄国1861年改革。

难点: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

教法设计:

讲述法;

讲解法;

历史情境设计法:

讨论法。

  【导入新课】1689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一以开始改革。

那么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俄国的近代历史又是怎样的发展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①背景: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极端落后,而落后的根源是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虽然17世纪俄国也开始出现了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农奴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这样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强国,逐渐掌握实权的年轻富于理想的沙皇彼得一世从1689年起开始推行改革。

并且要简介彼得一世。

  ②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

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

选拔和任用官员唯才是举,使一些无能的贵族丢T官,这就削弱了大贵族势力。

  军事方面:

积极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

保护工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兴办手工工场,允许他们在购买上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也一起买走,使工场主能拥有一批劳动者。

  文化教育方面:

简化斯拉夫字母,刨办报纸,建立科学院,大力推行学校教育。

当时规定,对10—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

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等。

  社会习俗方面:

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③意义。

分析议论:

彼得一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但它却增强了俄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使俄国由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

因此它推动了社会进步。

同时由于军事实力增强了,为以后沙皇的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二、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

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内容

  ①“解放”农奴。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收取份地赎金。

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如何看待、评价1861年改革?

  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

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可指导学生看插图《“解放”农奴》,这幅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的脚面,形象地反映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特点)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当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

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为什么1861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呢?

因为农民赎买什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取得的份地。

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忆卢布,而需付出的赎金却高达9亿卢布,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正自四列于所说的“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于二净。

  教师提问:

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封建残余都有哪些表现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三、俄国的扩张

  (指导学生从时间、概况、结果三个方面制作俄国的扩张简表)

  沙皇俄国的扩张在欧洲、亚洲两个方面。

  在欧洲;

伊凡四世在位时就吞并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控制了通向里海的航道。

到了彼得和他的后继者就一心想打开“朝向欧洲的窗户”,为此彼得一世时同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终于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对土耳其的两次战争,打开了通向黑海的门户,又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

(指导学生看书中漫画《魔鬼向叶卡特琳娜二世献礼》)

  在亚洲:

中国是沙俄的侵略重点之一。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所讲的内容。

  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

  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讨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起因:

都受到了西欧的影响。

  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

  结果:

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点:

彼得一世的改革实际上是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而1861年改革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

  小结:

  1.了解、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

魏源和《海国图志》;

姚莹和《康輶纪行》;

徐继畬和《瀛环志略》;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的主张,使学生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特点。

②通过《资政新篇》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资政新篇》的地位。

  3.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②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林则徐、魏源和洪仁玕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重点分析

  ①新思想的萌发是重点。

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新思想的特点。

  ②《资政新篇》是重点。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

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重点突破方案

  ①新思想的萌发: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

你如何评价?

他们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②《资政新篇》:

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是难点。

《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政新篇》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上节内容介绍洪仁玕的生平事迹,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他能写出《资政新篇》一书的原因和此书的特点,最后提问学生此书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

原因是什么?

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在分析“新思想的萌发”时,教师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你对于这一点是如何评价的?

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作出评价。

  ②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

  ③《资政新篇》,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①新思想的萌发;

②《资政新篇》。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手段: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

“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重点强调两点:

一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通过鸦片战争表现出来);

二是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探索。

  二、新思想的萌发

  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的思想。

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做出评价。

其次,介绍魏源的思想和《海国图志》。

之后可以提问学生,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

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

《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简单讲解既可。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林则徐和魏源新思想的分析、《资政新篇》的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

  2.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二、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

  2.魏源和《海国图志》

  3.《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2.《资政新篇》的历史评价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

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

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

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

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

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

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

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政府、义和团、帝国主义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

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

所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政府、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

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

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

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

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

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过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

外国教会依仗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侵略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

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

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

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激烈争夺外,洋教势力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

这里首先发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

“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

《义和团告白》中说: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扶清”成为“灭洋”的斗争策略。

这在客观上确实减少了义和团运动发展的阻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也同时应看到“扶清”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又会使人们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警觉,尤其是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大发展,人员成分复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扶”时,义和团逐渐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以至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结局。

作为政治性口号,既要有号召力,更要有正确的导向。

“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

但由于“灭洋”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因而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通过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来讲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

从主观上说,义和团虽提出“扶清灭洋”,但在受到镇压时,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

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连克州县,势力席卷京津地区。

这是义和团能够发展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说,清政府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意志,镇压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

这迫使山东义和团向外发展。

随着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汇合,义和团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声势和影响。

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由于义和团的发展,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即由“剿杀”改为“把抚”,这就成了义和团运动能够发展壮大,达到高峰的客观原因之一。

  清政府改变策略的原因还有:

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与帝国主义有矛盾,而在“盲目排外”这一点上与义和团有一致性,这是他们暂时联合的基础,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所以这种联合必不久。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罪行

  首先要讲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军事行动和义和团以及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战斗。

从空间上说是三点一线,即北京——天津——大沽口,战斗往往在这三点一线上同时进行,所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予以注意。

可利用电脑动画讲解。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

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就发布上谕:

“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

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严行查办,务尽根诛”。

即下令剿灭义和团。

除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这一主要原因外,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呢?

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扶清灭洋”的口号中的“扶清”,正是这一点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造成义和团迅速失败的主观原因。

二是八联军占领北京后,分区占领。

侵略军在北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三是补充史料,使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识记对义和团的评价。

以下史料可供参考使用。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第一次进攻北京失败,逃回天津后,曾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所用武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没。

”同时,一个美国传教士说:

“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美国人赫德发表文章,说“瓜分对于如此众多的人口,永远也不能期望那是最后的解决办法。

骚动、不幸和不稳定会贯穿于以后的世世代代。

”“反对各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力量。

”美国公使在其著作中写道:

“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适宜瓜分的。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更齐一、更被古老的带子和魅力拴在一起的了。

”“欧洲列强瓜分中国意味着用武力压服各部分……将带来经常不断的反抗。

”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历史功绩。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妄想;

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和虚弱,加速了它的灭亡。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主要是按教材中的内容对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行分析,不必补充材料。

最后总括其主旨,就是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第八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2.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义和团运动向京津地区发展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2.义和团与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3.八国联军侵略暴行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

左宗棠收复新疆。

《伊犁条约》和新疆设行省。

黑旗军纸桥大战。

中法战争爆发。

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

《中法新约》及影响。

台湾设行省。

  2.

(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新危机,使学生认识到: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的争夺,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通过学习中法战争,使学生认识到:

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上,清政府的腐败可见一斑。

  3.

(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新危机的出现原因,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扩张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甘用热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