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检测Word格式.docx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检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检测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
“黄宾虹等画家的看法,对还原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意思是说《芥子园画谱》对艺术开蒙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用它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
【参考答案】选D。
2.文章认为《芥子园画谱》的“原始定位”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题技巧】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什么是“原始定位”。
原始定位,指的就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最初的评价与看法。
在文中指的就是人们对《芥子园画谱》这本书的最初评价。
结合文章前两段内容来看,人们最初认为《芥子园画谱》是“中国画教材”,“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
根据这些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知识而便于学画者入门的启蒙教材。
3.文章认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内容的筛选与整合。
【解题技巧】解答此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即可从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作答。
文章在第②段举了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人的事例,表现他们先是受《芥子园画谱》的启蒙,关键在于“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成一家风骨”的.据此整理出答案。
【参考答案】由画谱入门,进而临摹古人的法度,师承“笔墨之法”,领会其精髓,能够创造变化。
【实战演练】
(一)古诗文背诵:
是负担,还是捷径?
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
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
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
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
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④多感官参加背诵。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
“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
“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
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
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
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
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
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
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
“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
”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
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1.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4.请为本文补写一则关于阅读古诗文好处的道理论据。
(二)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
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
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
》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
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
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
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
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
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
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
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1.第②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三)游手好闲,手游好险
①“大吉大利”下一句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晚上吃鸡”。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这看似八竿子打不这的两个东西,怎么就“合体”了呢?
原来,这是玩家们发动“手游”大战的一句“暗号”。
②2017年,我国网民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网络游戏用户5.83亿。
单是“王者荣耀”游戏,注册用户就突破2亿,每天的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
与此同时,游戏玩家越来越低龄化,沉迷网游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约1.6亿,很多是“资深玩家”,纷纷把手游作为课余爱好,当成社交工具“王者荣耀”的低龄用户比例,甚至高达54%。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手游的恶搞之风,有效吸引了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
“王者荣耀”就曾以篡改历史人物等手法源源不断地制造快感。
在游戏中,骚客李白变成了刺客,刺客荆轲变成了堂客,堂客貂蝉变成了侠客……这大约是学习借鉴了“抗日神剧”的先进经验,“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玩家们一步一个脚印地陷进游戏开发者精心设计的各种陷阱中,难以自拔,不愿他拔。
④此外,游戏中,通过完成量化的任务,玩家们可以今天拿到一双靴子,明天拿到一对护腕,几个月后拿到“终极武器”。
而这种在虚拟游戏世界里获得的成就感,恰好弥补和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感、挫败感。
⑤自然,这也引发了不少悲剧。
以青少年玩家为例,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的有之;
为打赏游戏主播,花掉家里积蓄的有之;
狂打40小时手游,诱发脑梗的有之;
被父亲教训,随后跳楼的有之……其实,玩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成了游戏的玩偶、游戏的奴隶,结果难免玩物丧志,玩火自焚。
⑥化解“手游”之险,必先预防“游手”之闲。
一方面,多开发有益的线上游戏,多组织有益的线下活动,使“游手”多接触正能量,冲淡和取代有毒有害“手游”。
另一方面,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使“游手”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滋润,把“游手”从“手游”中解放出来。
同时,法律和制度层面也需跟进。
比如,韩国青少年注册游戏须父母同意,美国有比较成熟的游戏分级制度,芬兰有专门的手游指南。
这些他山之石,或可从源头上防止“手游达人”成为“游手好闲”的庸人懒人歹人恶人。
(原文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现在许多青少年把手游作为课余爱好,当成社交工具。
B.学生玩手游就会影响身心健康,荒废学业,误入歧途。
C.合理的措施可以预防玩家过度沉迷游戏,化解“手游”之险。
D.文章大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
2.概括文章第②段举出的现象,并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四)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
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
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
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
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
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
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
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
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
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3.“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类型
年度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
4.65
3.21
5.60
3.61
2017
4.66
3.12
5.83
3.35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
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五)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
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
“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
数学家华罗庚也说:
“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
”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
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
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
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
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
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
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12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
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莫当局外人
邓 洁
①作为编队唯一女子特战队员赴亚丁湾护航,这个春天,“能文能武”的北大学生宋玺成了热点人物,她的故事有如阵阵和风涤荡人心——当人们还在为90后贴上“丧”的标签时,宋玺和她身后的很多中国军人带着“国系90后”的新标识走进人们视野。
他们换上戎装、热血卫国,作为家国一分子,真切诠释着一种“不甘当局外人”的格局与担当。
②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局促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对社会冷眼旁观的年轻人:
有的仅仅满足于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
有的则困顿于精英体制下的“象牙塔”中,无意关心天下事,正如作家沃特·
科恩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回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成绩单之外的任何事。
”然而,生活在如今的大时代下,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请不要关闭与世界相通的窗户。
万物联通的时代,本就无人能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公共事务、祖国未来、人类理想,皆关乎我们的生活。
虽然个体的声音和行动只不过是千万人中的小小一环,却也能汇入推动与建设的力量当中。
③“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更要求我们在看见日常生活里的“苟且”时,也把“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当作“与我有关”,如此,才能真正带我们抵达所期许的“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境界。
④从井底一隅跳向广阔社会、从局外走入局内的方式是多元的,每个人尽可有多样的选择。
宋玺将这诉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身赴前线的努力,今年两会上的90后年轻代表们则把这展现成参与国家公共事务讨论的热情;
武大樱花节成“樱花劫”,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批评不文明游客,也是主人翁精神的显现;
青年志愿者投身公益,在大山教室里、西部戈壁上留下的身影亦成为当代青年追逐远方的一抹亮色……
⑤青年人是千姿百态的个体,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集体,这种朝气,体现在对家国命运的敏感关注中,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努力担当中。
这种“不甘当局外人”的精神,应该多些,再多些!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3日19版)
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引用宋玺的故事有何用意?
3.指出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七)学会做时间的主人
董丝雨
①如今,什么事情似乎都能“速成”。
想学习,有速成班把几个月的课程浓缩到一天;
要出门,飞机当天往返,火车夕发朝至;
被催婚,“8分钟相亲”速配,感情都能“快餐化”,还有什么不能快……
②快节奏的生活,有人觉得充实且刺激,哪怕一分钟的等待与停留,在他们看来都意味着对生命的浪费。
但更多人在抱怨,快节奏让日子变得粗线条,人也愈发急功近利,在越来越快的生活鼓点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一份问卷调查显示,8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而这其中有54.7%的人感觉“浮躁,踏实不下来”。
难怪文艺青年们慨叹:
“快生活让我们失去最多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体验,而这恰恰是生活本身。
③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句的启发下,提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命题。
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
佩特里斯发起“慢餐运动”,让人们以慢慢吃开始,去反抗快节奏的生活。
快和慢是一对矛盾,似乎隔一个时期就会对抗一次。
当然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质疑,是不是只有那些经济富足的人,才有能力去让生活慢下来。
当一个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到透不过气的时候,慢生活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一碗“无味的鸡汤”。
④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一个“慢”字。
但真正的“慢生活”,不是一张机票逃离北上广,或是辞掉工作去闲云野鹤那么简单。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曾说:
“最重要的是‘慢心态’,你只要记住人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时空中做一件事情,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成为时间的奴隶。
⑤所以,提倡慢,也许只是对这种不自主状态的抵抗,为的是,把人生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做时间的主人。
⑥适当地慢下来,是为了回望初心。
有句网言曾十分流行:
“别为了匆匆赶路而忘记为何出发。
”在快马加鞭的时候能适当停一停,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让慢成为一次重新审视自我反省自己的机会,成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
⑦适当慢下来,是为了更专注于事情本身。
人们时常会陷入对不确定的担忧里,渴望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