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高三语文教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
《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高三语文教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高三语文教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一定要改造学习。
教师.总结:
1、两篇作文,论点是对原著“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句话进行概括和提炼后得出的,正如同学们评价的一样,的确很凝炼,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论点的表述用语雷同,缺少变化,能否将其中一篇的论点句改为“我们要改造党的学习”?
2、两篇作文,论据概括的质量优劣特别分明,前一篇明显优于后一篇,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再给大家归纳一下:
①甲文经过作者改造,语言是自己的,不仅表明读懂了原文,而且还有创造;
而乙文基本上是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的摘录,尤其是第“二”个理由还忽略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比,很不妥当。
②甲文还揭示出了原文中固有的两个因果联系,一是“因为尽管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态度”这一分句,与原文中第“一”部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二是“主观主义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这个主谓结构,与“三方面的错误表现”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
而乙文,缺乏因果分析,有“以叙代议”之嫌。
③甲文基本上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三方面的错误表现”明确具体;
乙文则以“许多缺点”略之,无视原文的这一重点。
④甲文对原文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把握得很准确,而乙文将解决问题的办法错误地划归“理由”中。
[实例二]重点语段综合练习,教师也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笔者的做法是采用幻灯片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②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④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⑥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
⑦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全段七句话,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第一句中的“日益”这个词语是否可以去掉?
为什么?
3、第二句话,共运用了几种论证方法?
什么论证方法?
4、“前仆后继”的“仆”,读音是;
整个成语与“前赴后继”意义是否一样?
如不一样,差异在哪里?
5、第三句中“可歌可泣”的“可”意义是;
第五句中“一经……就”相当于这一对关联词语;
“为之一新”的“一”意义是,“新”意义是。
6、第四句中“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者关系是否可以互换?
这一句中最重要的词语是。
7、第六句中的“某些”能不能去掉?
[实例三]预习《〈物种起源〉导言》,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撰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内容提要,二是确定一个重点段,设计一个语段综合练习,并附上答案。
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查和讲评预习作业,仅需要一个课时就能顺利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这也验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学生写得较好的内容提要:
我是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写出该书的。
由于研究接近尾声、体力渐感不支和同行激烈竞争这三个原因促使我早日发表。
但该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嫌过简,并且可能有错误窜入。
我的观点是: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自然选择作用,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却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教师简评:
第一、二、三、四句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节主要信息的体现与概括,第五、六句则是第七节重点内容的概括,而最后一句话则是对课文第五、六节主要内容的概括。
这个提要,既尊重原作,又有所创新,按“创作过程、发表原因、存在缺点、主要观点、研究方法”这样五个块来安排和调整行文位置,说明小作者对课文阅读理解深透,主要内容把握得非常准。
)
2、学生设计得较好的一个语段阅读综合练习:
①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③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侯、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
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⑤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
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1、第④句中“某一狭隘的意义”是相对于第(①)句中的“(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而言的。
2、第①句所体现的意思与第③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第②句否定第①句,第④⑤两句又否定第③句,在这一节文字中,代表作者观点的到底是哪一句?
(第①句)作者对自己的观点抱着怎么样的态度?
(坚持不疑)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对比法、引申法)
3、第⑤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试指出并改正(传播—传布)
4、全段五句话,结构分析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该语段阅读综合练习体现了该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只有在透彻理解这一语段表达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来的,无论是中心句的把握、重点词语的特指含义理解、作者感情倾向的体会,还是谋篇布局的技巧分析,甚至是基础知识的训练,都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明晰。
[1]
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四、威
尼
斯
朱自清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抓住记游对象特征,按立足点转换写景的方法,描写有详有略。
2、学习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威尼斯城的特点“水上城市”、“文化艺术之城”,按游踪来叙写的。
2、难点:
语言的运用。
(1)比喻
(2)叠字叠词(3)词语的移用。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解题:
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和文化艺术。
1931年8月到1932年7月,朱自清留学英国伦敦,并漫游欧洲大陆,途中记下见闻,于1934年集辑成《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出版。
介绍了罗马、巴黎、柏林、威尼斯等名城的文化古迹,自然风光和民间习俗,给读者增加不少关于欧洲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知识。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
既是我国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民主战士。
著作有二十七种,近两百万字,大都收入《朱自清文集》。
词语补释:
花团锦簇:
形容象花聚集成团,象锦聚集成堆。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在一起了。
本文形容雨下得很大,分不清天和雨。
别致:
新奇,跟寻常不同。
课文分析:
一、作者以游人漫游路线为经,以风景、古迹的描写为纬来构思本文。
作者的行综:
出了火车站→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在圣马克方场走走→瞻仰圣马克堂→观赏公爷府→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雇舟去听夜曲→从圣马克方场向西北去至圣罗珂堂赏画→从圣马克方场沿河直向东去,参观一所公园内的国际艺术展览会。
纵观全文,作者抓住威尼斯的特点:
“水上城市”、“文化艺术之城”来叙写。
河网之城:
从平视角度(地面观察点)来介绍威尼斯“河网之城”的特点。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是全段中心句,下面紧扣“别致”二字具体描述。
第二句写外地游客刚刚到威尼斯的新鲜感觉:
这里没有汽车,来往得靠大小船只。
三、水上城市?
四、五句连用几个比喻句写威尼斯水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的特点。
六、七、八句从人们生活习惯落笔,再写水城特点。
海中的城:
从俯瞰角度(高处观察点)介绍威尼斯是一群在意大利半岛东北角上的小岛,在团花簇锦似的绿波里荡漾,那里水天一色,天空洁净,风光确实“明媚”,令人心旷神怡。
文化艺术之城:
先写最足以表现威尼斯文化艺术之城特点的某个局部圣马克方场一带,
去欣赏威尼斯的名胜古迹,再以圣马克方场为中心,以空间转移为顺序,很有条理地一一巡视方场周围最有价值的建筑古迹:
方场“东边居中”是圣马克教堂;
圣马克教堂的“右首”是钟楼;
再向右是“新衙门”;
教堂左首是“老衙门”;
紧接着圣马克教堂;
直伸向运河去的是公爷府。
然后,带我们欣赏方场近处的圣马克教堂、公爷府的建筑艺术和运河上的夜曲,再带我们到离方场较远的地方:
方场西北的圣罗珂教堂、佛拉利教堂、方场东边的公园,去欣赏美术作品。
紧扣“文化艺术之城”这个中心,从威尼斯许多值得一写的事物中,只选择了公爷府、圣罗珂教堂、佛拉利教堂和公园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来写,并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写出它们的文化价值。
圣马克教堂:
抓住建筑艺术来写。
教堂建筑时间的久远,外形的庄严华妙,内部的伟丽森严,与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和搭配的巧妙,附带写十八世纪意大利卡那来陀一派画家取材方场的很多。
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圣马克教堂建筑艺术的价值。
这些充分显示了威尼斯建筑艺术的成就和文化的发达。
公爷府以古老建筑闻名于世,时间很久远。
抓住三层楼建筑巧妙的外部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来写。
下两层拱门有疏密对比的变化;
最上层一根柱子也没有,与下两层有虚实对比的变化;
墙面上的花纹,有艳而雅对比的变化;
而整所房子好象在水里一样:
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房子;
精巧的结构,加上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这就十分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与圣马克教堂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特色。
公爷府的太息桥,拜伦在诗中曾写到它,这增加了公爷府的文化价值。
威尼斯的夜曲很著名,而运河上有唱夜曲的。
因此写运河时,就主要写这里的音乐艺术,先介绍夜曲的性质是“一种抒情的曲子”,接着写唱夜曲的船只,唱夜曲的形式,夜曲的曲词,夜曲的节奏和唱夜曲的艺人收钱的情景。
文章层次井然,绘声绘色,生动真切。
圣罗珂教堂和佛拉利教堂里珍藏着许多美术名作,它比教堂本身的艺术重要得多,所以就不写教堂建筑,而只写美术作品。
写了四位古代和近代的几幅代表作品,但已能很好地说明它的突出的风格、艺术成就和这两座教堂的价值了。
公园,也从文化艺术这个角度写,不写风景、游人,却说每两年在这里举行一次的国际艺术展览会。
并介绍了正在举行的十八届国际艺术展览会,作者从十三个国家的展品中选出意大利和苏联的作品,对照着加以说明。
最后还写了威尼斯的种种工艺品:
玻璃器皿、刻花皮件、大理石小雕像等,也是紧扣“文化艺术之城”这个中心的。
自读导言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解说:
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为意象美和语言美,把握住这两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
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推理,逐步分析理解。
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也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自读点拨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
“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
“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
“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
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
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
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
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3.具有音律美。
当时闻一多等人倡导“现代格律诗”,要求每行字数一样,音步也一样,如第1、2句,“我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读起来自有一种整齐的音律美。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
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
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
”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
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
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
《赞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
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读思考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3.“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4.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5.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6.“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7.“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8.“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9.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0.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哪一句话跟本诗作者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11.比较《死水》与《一句话》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集《红烛》和《死水》。
13.背诵全诗。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
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
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
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8.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
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
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第四节:
10.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
“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11.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答诗:
12.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
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他象征了什么?
13.
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14.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15.课外阅读《穆旦诗集》。
16.拿此诗与艾青的长诗《向太阳》和田间的长诗《给战斗者》比较,说出它们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17.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难度很大,为此,必须设计较详细的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揣摩、分析、掌握。
又由于学生对两位作者(尤其是穆旦)和时代背景比较生疏,所以要作必要介绍,而且可结合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和艾青、田间的同题材作品,从而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1、“死水”象征了当时腐烂的旧中国。
2、略3、一是1、2两句,二是3~12句。
4、愤激之情。
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
5、丑陋不堪,污臭至极。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6、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7、期望旧中国加速灭亡。
8、略9、归纳概括全诗内容。
10、略11、思想上:
①同:
激烈的情感;
②异:
《一》从正面写;
《死》从反面写。
艺术上:
构思新颖;
新格律;
《死》用了反讽手法,较含蓄。
1、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
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
2、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3、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
4、略5、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
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
6、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
7、略8、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
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9、有可能牺牲。
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
10、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
“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
11、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
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2、“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
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
13、略14、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设计者:
刘人云)
《死水》《赞美》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压缩语段
〖要点阐释〗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