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7442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练习题学年高一历史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文档格式.docx

琉球传》载明初琉球遣使“人朝”,接受明廷封赐。

1475年,明廷“定令二年-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

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

据材料可知明朝

A.朝贡贸易获利丰厚B.对琉球持谨慎态度

C.海禁政策有所收紧D.与琉球关系很紧密

8.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有利于

①减轻废除宰相后皇帝倍增的工作压力②成为了解下情、商讨政务的重要渠道

③强化对官僚的控制,权力向皇帝集中④完善中枢机构,提高决策的效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1656年,清政府“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

该政策

A.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B.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开发

C.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入侵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10.明太祖曾说:

“朕惟武功以定天下,文德以化远人…使知礼义,以美风俗。

”清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宣,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的政策。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边治理

A.放弃了羁縻政策B.注重道德教化C.体现了宗教宽容D.重视人才培养

11.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宗族组织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并发展

12.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

这一制度

A.消除了民族差异B.推动了当地社会进步

C.改变了夷夏观念D.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13.据史书记载:

先秦时期的王是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

秦汉以后,出现君对臣的诏敕类专用文种和臣对君的奏章类专用文种;

明代诏敕文书增加了“谕旨”,清代又把“谕旨”细化为“谕”和“旨”。

这反映了

A.行政效率的提高B.诏敕制度的完善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主专制的强化

14.康熙曾打算采取招抚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允许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藩封,世守台湾”。

郑经坚持以“比朝鲜,不削发”作为投诚条件,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

材料体现了清代

A.夷夏之防阻碍国家统一B.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

C.统治者明确的国家意识D.朝贡体系随改朝易代而瓦解

15.下面是乾隆年间对涉外船只部分货物年携带量的规定情况表。

这一规定

A.协调了国内外市场矛盾B.规范了涉外商品的贸易

C.保证了远洋航行的安全D.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16.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宋代遗风,将最高一级的地方权力分设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手中,但三司的区划不完全一致,如东北地区设有辽东都司,却不置布政使司,而山东按察使司则兼管山东布政使司和辽东都司之地。

明代这一设置

A.体现了地方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C.秉承了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原则

D.凸显了灵活与创新的政治智慧

二、综合题(共3题)

17.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

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因“矫秦之枉,徇周之制”而实行何种政治制度?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和军机处设置的主要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

地理志》中记载: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

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19.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提取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信息。

(2)联系材料一,概括材料二中钱穆的观点。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职责是秉承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军机处,故选D;

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

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排除B;

宋朝的通判具有监察地方知州的职能,不符合题意,排除C。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因此D正确;

唐代的政事堂属于行政部门,A排除;

宋代的枢密院负责军事,B排除;

明代锦衣卫属于特务机构,C排除。

故选D。

3.A

根据所学,清代统一了台湾,平定了三蕃等,以及抵抗沙俄的侵略,这些反映出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相结合的特点,A正确;

B项之前已经有,不是新特点,排除B;

CD项在之前的封建王朝都已经出现过,排除。

4.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发和庭寄均是军机处的运行方式,可以判断出朝代是清朝,因此D正确,ABC排除。

5.B

“少有名家绘刻小说插图”等都反映出清代小说创作日趋保守,鲜有创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乾嘉时期文化专制盛行,文字狱尤甚,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错在对材料历史现象的理解不到位,对现象背后的实质认识不清;

D项不符合史实,实际上满清贵族对汉人的很多文化都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6.D

据材料可知,“巡抚”的职责、职位演变,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

据所学可知,“巡抚”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未涉及政府效率问题,A错误;

驯服的设置未消除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机构的设置,而非中央,C错误。

7.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琉球不断遣使要求增加朝贡次数,明朝政府坚持让其二年一贡,并严格限制琉球来华贸易商人的规模等,反映出明朝对琉球保持谨慎态度,B项正确;

朝贡贸易中,获利丰厚的是朝贡国而非明朝政府,A项错误;

海禁政策有所收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明朝与琉球关系很紧密,D项错误。

8.B

奏折制度是一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有助于皇帝了解下情、商讨政务;

奏折制度形成对官员的全方位监督,可以强化对官僚的控制,导致权力进一步向皇帝集中,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

奏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皇帝的工作压力,奏折制度与完善中枢机构没有关系,①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C、D项。

9.A

清政府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制造沿海无人区,这是海禁政策的体现,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交流,故选A,排除B;

1656年还没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排除C;

该政策限制中外交流,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D。

10.B

考查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

据材料可知,明太祖曾说:

“以文德以化远人…使知礼义,以美风俗”。

清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宣,旷然更始而不惊,摩然向风而自化”的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都强调对边疆地区的教化,故选B项;

明清仍奉行羁縻政策,材料也体现了这一政策,故排除A项;

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故选B项。

11.A

根据“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可得出政府利用宗族关系进行基层的管理,故A项正确;

消解的说法错误,排除B;

政府利用宗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C;

D项是在秦朝,排除D。

12.B

明清时期通过改土归流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更加强有力的统治,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故选B;

改土归流主要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不代表能够消除民族差异和改变夷夏观念,排除AC;

明清时期实现民族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13.D

材料讲述的是皇帝制度,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D;

A项中的“行政效率”和B项中的“完善”材料无法反映;

C项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不选。

14.C

根据材料“……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可得出,康熙认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能像朝鲜一样比较,说明康熙有明确的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

夷夏之防指的是重华夏,贱夷狄,材料与夷夏之防无关,故A项错误;

当时清政府奉行的是天朝上国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未体现“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故B、D项错误。

15.D

根据表格“乾隆年间对涉外船只部分货物年携带量的规定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内容反映乾隆年间对外贸易有限制,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协调了国内外市场矛盾,排除A项;

表格内容没有体现规范了涉外商品的贸易,排除B项;

保证了远洋航行的安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

故选D项。

16.D

根据材料信息“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有宋代遗风,将最高一级的地方校力分设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手中”可知,明朝继承了宋代分权的做法;

根据材料“但二可的区则不完全一致”可知,明朝地方行政制度对特殊或重要的地区进行特殊设置,通过权限交又防止制据,具有灵活与创新性,故选D项;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实现中央对地方全面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材料料反映的是明代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入现象,而非行政区划的大才交错,排除C项。

17.

(1)郡国并行制历史作用:

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3)职权:

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影响: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制度:

根据材料“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历史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根据材料“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可知,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控制:

根据材料“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根据材料“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知,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8.

(1)原因:

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唐朝中期军事举措失当。

作者推崇郡县制。

(2)措施: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作者看法:

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事力量薄弱,导致“积贫积弱”的后患,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

(3)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

(4)原因:

镇压边疆叛乱;

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

职能:

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作用:

使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1)原因:

依据材料一中汉代“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唐兴,制州邑,立守宰”等,可知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分别是因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和唐中期军事举措失当。

体制:

根据材料一“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等可知作者推崇郡县制。

(2)措施:

根据材料二“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列举北宋初年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看法:

根据材料二“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可知作者对北宋初年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进行了辩证分析,既承认其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因此产生的问题,以及北宋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的事实。

(3)不同: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不同,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根据所学内容,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疆域辽阔。

(4)原因:

材料四“用兵西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是镇压边疆叛乱,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

职能和作用:

根据材料四“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分别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使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19.

(1)变动:

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

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

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

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不变:

中央对地方层层严密控制不变(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不变);

县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稳定、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观点:

政治制度随时代发展而改变,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

(1)变动:

依据材料一信息从行政区划层级的增多、中级地方行政区域和权力的变化、地方最高一级单位变化最大且频繁、监察区到行政区的演变、元朝省级单位的出现等方面进行说明。

依据材料一信息从集权不断强化、县的稳定、始终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说明。

依据材料二中“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变动适应”信息可概括得出政治制度随时代而变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