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6925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地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海底地形主要特征

地形起伏程度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

平均海拔为840m。

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m,陆地的高差约为9240m。

深度大、高差大

平均深度为3800m

洋底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

最大高差为15204m

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

地形结构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洋脊贯通四大洋

且彼此相接贯通,全长约80000km

三、经济区域化地域分异

1.欧洲经济区域化——欧洲联盟

欧洲经济区具有实质性的中央调节功能;

有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有共同的外贸标准和外贸政策以及统一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

2.亚洲的经济区域化

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最为典型,是一个与地理单元完全相符的经济合作区。

东盟是一种促进内部贸易、工业合作,对外促进共同的经贸关系,力求成为具有解决内部国际政治关系能力的国际组织。

3.跨洲的经济区域化

以太平洋为媒介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地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非正式的经贸合作议事体制。

由于APEC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最有活力的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因此这个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4.其他的经济区域化

包括西非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等,都属于地理相邻的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地区性贸易合作而成立的协调组织。

四、知识经济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是:

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

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传统经济为主。

可从地区金融、贸易、信息、高技术制造业和教育科研业的发展情况,大致看出世界上最典型的知识经济地区。

主要包括:

1.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休斯敦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

2.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

3.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伦敦、牛津、剑桥)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法国的巴黎盆地、南部图卢兹、罗讷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阿尔萨斯区,意大利的米兰—都灵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

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

第六章亚洲

根据亚洲地理环境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特征,可将亚洲划分为六大自然地理单元,并且根据各大区的内部差异,进一步划分为21个自然地理亚区。

1、亚洲自然地理分区:

(一)北亚区:

1、西西伯利亚平原区2、中西伯利亚高原区3、俄罗斯元东山地区

(二)中亚大区:

1、哈沙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区、2、帕米尔高原区3、蒙古高原区4、内蒙古新疆高原区5、青藏高原区

(三)东亚大区:

1、朝鲜半岛区2、日本群岛区3、中国东部季风区

(四)东南亚大区:

1、中南半岛区2、东南亚岛屿区

(五)南亚大区:

1、印度半岛区2、斯里兰卡岛区

(六)西南亚大区:

1、伊朗高原区2、阿拉伯半岛区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4、地中海东岸区5、小亚细亚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区6、高加索山区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

3、亚洲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势与地形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

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这些对到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气候与水资源

气候的突出特征:

(1)强烈的大陆性。

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大陆度均在50%以上。

(2)典型的季风性。

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3)类型的复杂性。

除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

(最好有气候分布图)

(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

这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其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如亚洲具有世界上少见的冷、热、湿和干燥的极端地区。

水资源:

亚洲年径流总量为12.85×

1012m3,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33.6%,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2280×

108kw·

h,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26%。

亚洲水资源的分布大致同降水量的分布一致,靠近赤道地区平均每人每年可达10000m3,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少于5000m3。

(三)生物多样性亚洲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亚洲都有存在。

拥有世界8个生物地理区中的2个,即古北区和印度-马来区,还拥有世界最高的山脉、世界第二大雨林体系和世界一半以上的珊瑚礁。

世界12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中有3个在亚洲,即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东南亚地区是野生和栽培谷物及水果物种多样性的中心。

(四)矿产资源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四大成矿区域:

特提斯褶皱体系两侧、环太平洋西岸褶皱体系、北亚中亚年轻地台-盆地区、内陆盆地油气藏分布区

(2.)煤炭资源

亚洲的煤炭资源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以中国的北部和俄罗斯东部的两个大型含煤带为主。

(3.)铁矿资源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是亚洲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储量分别为250×

108t、83×

108t和28×

108t,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六和第九位。

(4.)锡矿资源

亚洲的锡矿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的60%以上,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为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4、进口替代工业化

答:

用国产化工业品替代进口品,是为减少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从发达国家的竞争攻势中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建立本国完善的产业体系而采取的“内向型”工业化战略。

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把所成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向国外出口,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新一轮混合型战略:

许多亚洲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并非那么简答,在不同产业领域和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互为转移的,表现出“混合型”战略特点。

5、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

国际环境

1.和平

2.GATT、IMF体制下,世界贸易空前扩大

3.资源、能源的稳定供应(两次石油危机除外)

自然条件

1.适宜的气候(温暖湿润)

2.海岸线长,天然良港多,充分利用海洋国家的优势(通过船舶的

大型化和专用化,大量进口海外优质、廉价资源)

3.高度利用国土(填海造陆等)

经济要素

1.人口与劳动力:

丰富低廉,教育水平、技术水平高,勤奋、忠实

2.资本:

高储蓄,高效率,建立间接金融制度

3.技术:

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技术,不断进行消化和改良

4.市场:

自由、竞争性市场

5.产业组织:

国际性大企业,与革新性中小企业建立灵活分工体系

6.政府:

引导,保护,公共投资

社会、制度

1.战后改革

·

缩小军费开支

民主化措施(实施垄断禁止法,解体财阀,进行农地改革,

推行劳动民主化)

2.社会因素

中流意识

自由社会(言论自由,信息发达)

日本最大的外贸对象中国

6、印度经济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

低缓平坦,平原和低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山地只占25%,其余为海拔不足1000m的高原和丘陵。

(2)土壤。

以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为主。

此外,印度还有红壤、森林土、荒漠土等土壤分布。

(3)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十分充足,降水充沛,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干旱灾害。

(4)水文。

河流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5)矿产资源。

最重要的有煤、铁、锰、云母、铝土、铀、钍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他几种也居世界前列,除自给外有的还可大量出口。

依赖进口的矿产品有锡、锑、镍、钼、钴、钒、铂等,大部分依赖进口的有石油、铜、铅、锌、钨、石棉和磷灰岩等。

人口劳动力条件:

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属成年型,15岁以下、15~65岁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5%、60%和5%,因此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政治经济条件:

政治上——印度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政局基本稳定。

长期实行公务员制度,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有关法规并善于理政的国家公务员,但封建官僚主义仍有深厚的影响。

资金方面——资金短缺是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措施:

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和银行金融系统,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10亿卢比的IT发展风险基金

基础设施——水、电、通讯、道路和港口等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技条件:

印度的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海洋工程等高技术在世界均居重要地位,但是一些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则比较落后,束缚其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条件:

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员;

至今仍保存着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7、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道

第七章欧洲

1、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是德国

3、欧洲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意大利

4、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一)北欧区

(二)西欧区

(1)不列颠群岛

(2)法兰西地区(3)荷比低地

(三)中欧区

(1)中欧平原

(2)中欧块状山地(3)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中下游平原(4)阿尔卑斯山地

(四)南欧区

(1)巴尔干半岛

(2)意大利半岛(3)伊比利亚半岛

(五)东欧区

(1)东欧平原

(2)乌拉尔山区(3)克里米亚半岛

2、欧洲人口地理特征

v.人种构成以白种人为主,人口增长缓慢

v.人口密度较大,且分布不均匀

v.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3、基督教是欧洲的主要宗教,16—17世纪,基督教内确立了罗马公教会(我国通称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派鼎立的局面。

4、“经互会”由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苏联、波兰、匈牙利6国于1949年1月成立

5、“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简称欧贸联,有小自由贸易区之称,EuropeanFreeTradeAssociation-EFTA)1960年成立,以实现成员间工业品自由贸易和扩大农产品贸易从而促进世界贸易为宗旨,迄今仍有3个成员国(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

6、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是世界著名岛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岛国。

其中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该岛又由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部分组成。

7、英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⑴地势

英国境内多低山、丘陵。

大不列颠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地和高原多分布在北、西部。

⑵海岸线

海岸线长,多属于下沉海岸。

沿岸多海湾、

岬角、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优良港口。

⑶气候

①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云雾多、日照少。

⑷河流

河网稠密,河流短小。

河流常水位高,有

利于航行,同时河流间分水岭不高,便于开

凿运河,沟通各河流。

许多河流的河口为喇

叭状,海潮可以长驱直入,水深条件好,成

为重要的港口。

⑸人口

主要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

爱尔兰人。

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且分

布集中。

8、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9、英国现在仍然是世界工业大国,其工业可分为传统部门、新兴部门和高科技部门三大类。

10、英国是世界上首创铁路运输的国家,

11、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①伦敦在国际贸易、金融方面有长期的经营历史而对许多外国银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②在长期的金融业务中,伦敦拥有大量的金融结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最完备的通讯网。

③英国政府的金融管制,特别对外国银行的管制,比较适宜引资。

④英国的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也都抱欢迎态度。

⑤金融企业在分布上要求高度聚集以便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映。

⑥伦敦、美国的纽约和日本的东京之间大致相隔8个时区,三大金融交易中心在一天里可以实现工作时间的接替(按8小时工作日),这样就保障了全球的金融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里进行。

12、法国自然条件的优、劣势分析

1.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优势

2.多样的气候

3.完整的水系

4.能源资源贫乏

13、法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1)劳动生产率高

(2)农业结构合理

(3)专业化水平高

14、德国是欧洲的火车头

15、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及在20世纪50年代后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1)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

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16、俄罗斯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

(1)幅员辽阔,地形多样。

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多平原,以东多高原和山地

(2)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部分寒带气候。

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由于领土广大,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3)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

17、所谓休克疗法就是在肯于承担巨大的暂时经济衰退的风险条件下,对已

有的经济体制实行全面的和迅速的改革,力求在短时间里度过阵痛,实现

彻底的体制转轨。

具体的做法包括:

放弃国家对市场价格的控制,放弃政

府对工业企业和农场的所有权,放开资金、土地、资源、人才等要素市

场,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

第八章非洲

1、非洲主要有以下4种景观类型

热带雨林——砖红壤类型区

热带草原——红壤、红褐土类型区

热带荒漠——荒漠土类型区

亚热带森林——褐色土类型区

2、长期的落后与传统生产关系的束缚及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仍使非洲经济保留着过去的一些特征。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

3.生产力布局不平衡

⑴洲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利比亚和布隆迪);

⑵各国内部生产力分布不平衡

3、贫困的原因

(1.)殖民主义掠夺是造成非洲国家贫困的最重要的历史因素。

(2).生产资料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形成贫困的结构性因素。

(3.)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是造成非洲贫困的又一大因素。

(4.)非洲的人口增长过快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5).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剧了非洲的贫困。

(6.)艾滋病病毒的肆虐使非洲大陆愈加贫困。

4、按照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可以把非洲划分为以下7个主要

农业地域类型区:

(1)东北非区。

(2)西北非区。

(3)萨赫勒和苏丹草原区。

(4)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区。

(5)东非埃塞俄比亚高原区。

(6)东南沿海区。

(7)南非高原区。

5、人们在习惯上,一般把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后者又可分为东非、西非、中非、南非四个地区

6、非洲自然地理状况

按自然条件主要可分成两部分:

⑴阿特拉斯山区,地处西北部,由阿特拉斯山系及其狭长的滨海平原组成,属地中海式气候,降水不丰,河流多为间歇河,呈草原景观,居民多以游牧或半游牧为生。

⑵撒哈拉沙漠,占据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极端干旱,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50mm,沙漠戈壁广布,这里热量资源极为充足,日照时间长。

仅在狭长的尼罗河谷地和散布在各地的大小数百个绿洲中,依赖河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形成了条带状或斑点状的人口稠密区。

第九章美洲

1、山地

(一)古生代加里东-海西褶皱山带

(1)加里东褶皱山带

(2)海西褶皱山带

(二)中生代旧阿尔卑斯褶皱山带

(1)内华达褶皱山带

(2)拉拉米褶皱山带

(三)新生代新阿尔卑斯褶皱山带

2、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3、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

美国濒临两个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

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虽不能阻碍它和旧大陆的联系,但却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境。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形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利的条件。

气候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面积占90%,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比中国高出8~10°

C。

水文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美、加国界上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且可以出海。

矿产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阿巴拉契亚山地、中央平原和落基山地的煤;

苏必利尔湖西岸、阿巴拉契亚山地南部伯明翰附近的铁矿;

西部高原山地的铜、铅、锌、钼、钒、铀等多种有色金属;

墨西哥湾沿岸、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州的石油、天然气等。

(三)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

(1)“外部节约”是许多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外部节约是指美国在历史上没有在创造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制度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自欧洲的移民为它带来了“现成的资本主义”。

(2)大量的和廉价的黑人奴隶为美国开发其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劳动力保障,为它在农业上取得资本积累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

(3)原住居民的数量稀少和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使美国在其辽阔的土地上没有遇到落后的土地制度的阻碍,使它很容易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农业开发。

(4)由于土地的广阔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机械化的和大农场农业成为必然

(5)两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提供了“外部节约”——军事定货刺激了其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更新,使美国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美国产品从此大批进入国际市场;

外国的战争移民则为它带来了众多的科技人才,等等。

(四)雄厚的经济性资源

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

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

庞大的金融产业

科技信息遥遥领先

4、美国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2)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角。

(4)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5南方共同体(南供事):

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圭亚那

6、巴西自然条件特点

(1)高原与平原为主的地形

(2)水热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3)热带雨林广布,环境效益突出

第十章大洋洲

1、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

(1)陆地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

(2)干热的大陆、温湿的岛屿。

  (3)独立的动物地理区(古老性和特有性)。

2、太平洋岛屿的原住居民分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与波利尼西亚人等。

3、澳大利亚是全世界第六大国家,769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有七千多个海滩,数目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被誉为“古老土地上的年轻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年轻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4、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

(一)森林带

(二)干草原带(三)荒漠带

5、悉尼城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

第十一章南极洲

1、南极洲系指60º

S以南地区,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

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