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冯晓雷编Word文档格式.docx
《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冯晓雷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冯晓雷编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财政本身是一个分配问题。
属于经济范畴。
c.财政的产生的两个条件
财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国家的产生
第2章财政支出
1.D2.B3.D4.C
1.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为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
2.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及其机构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等方面的支出。
按照被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消费特征,购买性支出可以分成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两个大类。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公共劳务收费法
“公共劳务”是指政府为形式其职能而进行的各种工作,包括国防建设、行政工作、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住宅供应与公园的建设与维护等。
公共劳务收费法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1.简述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基本建设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地质勘控费用,(4)科技三项费用,(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0)国防支出,(11)行政管理费,(12)价格补贴支出。
2.简述财政支出的重要地位?
财政支出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简述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1)财政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
(2)政府通过采购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3)、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
(4)、政府在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产业结构转化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如通过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等手段,可以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减少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性失业以及产业结构转换中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4.简述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
(1)财政支出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外移,此时是否会对物价产生影响,要视社会总供给曲线的情况而定。
(2)财政支出中的不同组成对物价的影响程度不同。
购买性支出可以全部转化为社会总需求,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转移性支出中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需求,另一部分转化为积蓄,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较小。
5.简述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第3章财政收入
1A2C3D4A5B
1偿债基金法
这是运用预算拨款和专门资金来源,建立债务偿还基金,通过基金运作和增值,保证国债偿本付息的制度。
2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
3财政收入
从形式上看,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维持政权机构的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收入中筹集一部分财政资金的活动;
从本质上看,财政收入是政府参与价值形式的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
4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偿性原则,通过借贷方式获取的财政收入,其基本特征是偿还性、临时性。
包括内债和外债。
1简述税收为什么是各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来源?
1税收最能体现公共财政的非市场性质
2征收面广、收入及时
3对市场经济有广泛影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简述企业收入的定义和企业收入的类型
企业收入是指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凭借经济权利和资产所有权参与国有企业经营收入的分配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1)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方面的财政收入,包括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
(2)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财政收入,包括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使用权转让取得的财政收入;
(3)财政投资借款偿还性的财政收入(已并入国家开发银行系统)
3简述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
组织财政收入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的关系,还关系到不同对象的合理负担问题。
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1.利益兼顾原则
2.增产节约、开辟财源原则
3.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展经济杠杆功能原则
4.区别对待与合理(公平)负担原则
4简述公共收费的含义和类型
公共收费是指由政府为某项特定公共服务或授予某项特权而制定的、用以补偿全部或部分供应成本的价格。
公共收费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公共收费可以分为使用费、证照费、特定估价3类
5简述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收费进行融资的适用范围
(1)对于具有广泛外部效应(如基础教育和医疗免疫)、效用不可分割(如警察和消防)的公共服务,一般性税收来资助比较合适;
(2)对于只能供成员有限的小群体直接使用的公共服务,更适合通过公共收费来资助。
例如公路、煤气、水。
(3)其它既可以通过税收,也可以通过公共收费的公共服务
6简述国债的特征和分类
国债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国债的发行与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对于国债,买与不买,或者是买多少,完全由资金持有者视本身的情况自主决定。
(2)国债的发行是有偿的。
(3)国债的发行较为灵活
国债的分类
1.按地域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2.按发行凭证可以分为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
3.按偿还期,分为有期国债和无期国债。
4.按国债推销方式,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
5.按国债流动方式分为自由流通国债和非自由流通国债。
第4章财政支出
1B2A3D4B5A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2复式预算
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连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3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4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5分税制
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1简述国家预算的类型
1)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可以分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3)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可以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4)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5)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可以划分为总预算和部门单位预算
6)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2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1)完整性原则
预算的完整性是要求国家预算应包括政府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以国家为主体的全部财政资金收支活动情况,不允许在预算之外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
2)统一性原则
预算的统一性包括以下几点:
预算政策的统一;
预算口径的统一;
预算年度与预算时效性的统一;
3)可靠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预算的真实性要求预(决)算的各项数字必须准确、真实、可靠,既反对隐瞒收入或支出留有缺口,又反对虚收行为或虚列支出。
4)公开性原则
预算的公开性原则,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的公开、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和预算完成结果——决算的公开。
5)年度性原则
预算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时间,通常以一年为标准。
3简述国家预算的程序
国家预算工作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多个互相衔接的阶段。
1)预算编制
国务院->
各地方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指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动用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调整等内容。
3)国家决算
是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由决算平衡表和文字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反应年度国家预算数字的最终结果。
4简述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原则
1.非营利性原则
2.依法治费原则
3.合理安排和节约资金的原则
4.专款专用的原则
5.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
6.稽查监督制度化的原则
5简述分税制的特点
特点:
(1)在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上,以分级分税为特征;
(2)把各级政府的事权作为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标准;
(3)把中央对地方进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作为平衡各级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
(4)在上述基础上,中央与地方预算分离、自求平衡。
第5章财政政策
1A2B
1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抑制或减少社会过旺的总需求的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供需。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
2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总供给。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
减税、减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3汲水政策
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矫正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的公共投资以便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一定时期(通常是1年)的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从而是一国的外汇储备处于适度状态。
5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的一种金融政策。
1简述财政政策的内涵和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
包含三层含义:
(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旨在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2)财政政策有既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还须借助一定的手段。
因此,财政政策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有机统一;
(3)财政政策的制定依据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2简述汲水政策的四个特点
1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动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
2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来做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
3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能进行超额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
4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应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取消。
3简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增发国债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3、调整税收政策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5简述财政政策的主体和目标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适度增长
4.收入合理分配
5.国际收支平衡
第6章税收原理
1.B2.C3.A4.D5.B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
2.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依法纳税后,通过种种途径将所纳税额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和过程。
它表现为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
1.简述税收概念及其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1).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
(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3).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
(4).税收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5).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征收
2.论述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税收
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三)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
1.税收调控目标
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调节收入分配
协调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鼓励吸引、利用外资
2.税收调控手段
3.解释税收原则中的效率原则及其计算方法?
1.行政效率
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成本/税收收入
考察税务行政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成本(税务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税务费用支出。
可划分为两类,一是税务行政费用。
另一类是税收奉行费用。
2.经济效率
一是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帕累托最优);
二是税制须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推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这称之为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4.简述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有哪些及其计算方法?
1.社会总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总额
2.纳税人个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企业所得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企业一定时期获得的利润
企业综合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企业一定时期税利总额
个人负担率=个人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
5.税收制度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三)税率(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纳税地点(七)减税、免税(八)出口退税(九)违章处理
第7章流转税
1.D2.A3.A4.B5.C
1.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2.混合销售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包括销售货物也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劳务活动),其特点是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的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
1.简述流转税的特点?
(1).课征普遍
流转课税自然是最普遍的税类
(2).按流转额征税
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流转税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商品、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与成本、费用水平无关;
不论课税的商品有无盈利,只要发生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的行为,所发生的流转额都要课税;
(3)采用.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2.简述流转税课税对象有哪些?
总值型课税对象:
商品生产者的商品销售收入总额,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营业收入总额,
税基大,重复征税、重叠征税
不利于产品间和企业间税负平衡
税负核算简便、征管难度降低
增值型课税对象:
商品生产者经营或提供劳务服务的增值额
税基缩小
在多环节征税情况下可减少或消除重复征税、重叠征税
减少产品间或企业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
税收核算和征管难度加大
3.如何去判断一个纳税人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非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1)原则标准:
会计核算健全
(2)量化具体标准为:
生产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商业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元
以生产性业务为主,兼营商业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4.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
两税与价格的关系不同。
消费税是价内税(计税依据中含消费税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税依据中不含增值税税额);
第二:
两税的纳税环节不同:
消费税的绝大多数应税消费品只在货物出厂销售(或委托加工、进口)环节一次性征收,以后的批发零售环节不再征收。
增值税是在货物生产、流通各环节道道征收。
消费税与增值税的联系在于:
对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计征消费税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为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5.营业税特点有哪些?
(1)征税范围以第三产业为主,征收范围大,税收稳定。
现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以上各类服务简称应税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
其征税范围主要是第三产业,税源广泛。
(2)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
营业税按不同的行业设计相应的税目和税率,即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制,对同一行业实行统一税率。
(3)计算简便,税收成本较低。
除少数情况外,营业税一般以营业收入全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比例税率,税款由营业收入的收取者在取得营业收入之后缴纳,计算十分简便。
四、计算题
1.
(1)当期销项税额:
(200+150+100)*17%+0.4*17%=76.57(万元)
(2)当期进项税额:
1020元=0.102(万元)
本月购进的600万元货物货款未付完所以当期不能抵扣进项税金。
一般纳税人A商场发生的混合销售应征收增值税,其非应税项目(运输、安装)的进项税额,符合进项税额扣除规定的情况下,同样允许扣除,但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货物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所以不能抵扣。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76.57--0.102=76.47(万元)
2.解:
轮胎厂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应按门市部对外销售额计算消费税,由于门市部零售价是含增值税的价格,需要先换算再计税。
应纳税额=77.22/(1+17%)×
10%=6.6万元
3.旅游企业组织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该旅行社应缴纳的营业税=(3000-1200-400-950-50)×
30×
5%=600元
4.
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此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7000-6000)×
1000×
5%=50000万元
5.
解答:
(1)关税=关税完税价格×
关税税率=(离岸价+软件费+卖方佣金-买方佣金+运保费)×
税率=(1410+50+15-10+35)×
20%=1500×
20%=300万元
(2)消费税=(1500+300)/(1-10%)×
10%=200万元
(3)增值税=(1500+300+200)×
17%=340万元。
第8章所得税
1.B2.D3.A4.A5.B
1.所得税是国家以个人、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各种收益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
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
1.简述所得税特征?
(1)税负不易转嫁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
(3)税源普遍,税负有弹性
(4)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较大
2.纳入企业所得税增税范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作为征收范围的上述所得应符合以下原则:
(1)必须是合法来源的所得
(2)是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
(3)既包括货币形式,也包括非货币的实务形式
(4)从时间上看,是属于一个纳税年度的所得
(5)从地理位置看,既包括境内所得,有包括境外所得。
3.简述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都为企业的一种净收益
(2)核算目的、计算方法不同
(3)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4.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是如何确定的?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无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缴纳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5.所得税课税对象包括哪些内容?
(1)劳动所得
通过提供劳务服务取得收益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