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844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村一园艺技术遗传育种学重点必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减数分裂:

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分生在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

经过两次有丝分裂,由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子细胞,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因而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

减数分裂中,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称为联会。

  双受精:

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

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直感现象:

在三倍体的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无性世代:

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称为配子体世代。

  世代交替:

是指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交替。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填空题:

  生物界除了  和  这类最简单的生物具有前细胞形态外,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噬菌体)

  细胞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壁上有许多称为  的微孔,它们是相邻细胞的联系通道。

(胞间连丝)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  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

(染色质)

    和  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染色质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的两个臂之间是  。

(着丝点)

  有随体的染色体,随体前端缢缩部分,染色较浅,称为  。

(次缢痕)

  来自父母本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

(同源染色体)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叫做  。

(染色体组型或核型)

  细胞分裂有  和  两种。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两次分裂之间的一段时期称为  。

(分裂间期)

  减数分裂是在  时  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性母细胞成熟配子)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在  配对(联会)。

(前期I)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复制和分裂一次,而  连续分裂两次。

(染色体细胞)

  联会时,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成员之间可能发生  。

(遗传物质的交换)

  精子的形成是由精巢中的  ,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后长大成为  ,然后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  ,再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产生  个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4)

  所谓双受精,是指一个精核与  结合,形成二倍体的  ,将来发育成  ;

另一个精核与  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核,将来发育成  。

(卵合子胚两个极核胚乳)

  单项选择题: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

D

  A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B核质中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叫染色质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流通道靠胞间连丝

  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  )。

B

  A光合作用中心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C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D分泌贮藏各种物质的场所

  线粒体不具备()。

  A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能力B遗传的功能

  C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D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功能

  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  )。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流通道是胞间连丝

  关于细胞膜,错误的叙述是()。

  A细胞膜也称原生质膜B细胞膜是渗透性膜,膜内外物质可以自由出入

  C细胞膜可以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D细胞膜柔软并富有弹性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A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细线

  C染色体的螺旋结构逐渐消失

  D细胞内出现清晰可见的纺锤体

  有丝分裂的过程先是()。

  A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B细胞质分裂,后是细胞核分裂

  C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分裂

  D细胞质分裂,接着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

  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A进行核物质的复制B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2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面上D此时染色体缩得最短最粗

  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所谓四分体是指()。

  A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B二价体分开,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C二价体被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

  B核内物质进行复制,核的呼吸作用很低

  C核仁和核膜消失D每个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

  螺线体是染色质的(  )。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的结构,看到的只是染色质,这细胞处在(  )。

  A分裂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

  染色体的螺旋结构在到达两极后逐渐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这是在细胞分裂的(  )。

  A前期B中期C间期D末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是在(  )。

C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向两极,n对染色体,组合方式有(  )。

  A2n  Bn2  C3n  Dn3

  经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的是(  )。

  A孢原细胞B小孢子母细胞C大孢子母细胞D极核

  减数分裂间期的S期()。

  A合成全部染色体DNAB合成50%的染色体DNA

  C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长D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短

  减数分裂前期I的偶线期()。

  A各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B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换

  C二价体缩短加粗D可以见到端化现象

  减数分裂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是()。

  A粗线期B细线期C终变期到中期ID末期I

  玉米的小孢子母细胞为()。

  A2nB.nC.3nD4n

  玉米的雌配子体是()。

  A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B孢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反足细胞和助细胞的统称

  C由花粉在柱头上发芽形成的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花粉粒是由()。

  A小孢子发育而来的  B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来的

  C精核发育而来的   D管核发育而来的

  成熟的花粉粒含有()。

  A8个单倍体核  B3个单倍体核

  C3个反足细胞  D2个助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

  简答题:

  简述植物根尖涂抹压片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的实验步骤。

  答:

(1)培养幼根,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用0.2%秋水仙碱水溶液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等);

(2)固定(可以使用卡诺固定液,即3份无水酒精,加1份冰醋酸);

(3)水解(1N盐酸);

(4)染色(醋酸洋红)、涂抹压片;

(5)观察。

  简要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生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当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为全数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其次,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是随机的,n对染色体,就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使子细胞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发生交换,增加了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简要介绍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核小体,是四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核小体之间由连接丝连接,核小体长链螺旋盘绕成螺旋体,为中空管状的螺线体;

螺线体进一步螺旋化和卷曲形成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体;

超螺线体再次折叠和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第二章分离规律

  相对性状:

是指不同品种间表现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

  杂交:

不同品种间交配,称为杂交。

  自交:

一般指自花授粉。

  正交与反交:

一般杂交时,如果将A×

B称为正交,则将B×

A称为反交。

  性状分离:

通过F1自交,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在F1代不表现出来,而到F2代才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传基础。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一切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等。

  纯合体:

由相同的显性基因或相同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叫做纯合体。

  杂合体:

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相对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叫做杂合体。

  测交:

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体亲本交配,称为测交。

  基因座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完全显性: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显性现状,其显性性状表现程度与亲本一致,称为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是指F1代不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而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是指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表现出来。

  回交:

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在描述杂交时,亲本用字母  表示,符号♀表示  ,符号♂表示  。

(P母本父本)

  在描述杂交时,一般写在×

号前面的亲本是  ,写在×

号后面的亲本是  。

(母本父本)

  根据孟德尔的解释,生物的相对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中  存在;

形成配子时,基因  ,进入不同配子;

受精形成合子时,基因恢复  存在。

(相对的基因成对相互分离成对)

  性状发育的内因是  ,性状发育的外因是  。

表现型是  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环境条件基因型和环境条件)

  分离规律的要点是,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  。

(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

  假定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的F1代全是红花,F1自交,产生的F2为3/4红花,1/4白花,则红花亲本为()。

  A.纯合隐性B纯合显性C杂合体D不能确定

  测交是(  )。

  A用纯合体亲本与杂种一代交配的方法B用显性纯合体亲本与杂种一代交配的方法

  C用隐性纯合体亲本与杂种一代交配的方法D验证分离比例为3:

1的试验

  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称为(  )。

  A回交B正交C测交D反交

  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  )。

  A共显性B相对性状C性状杂合D性状分离

  人类MN血型的遗传属于(  )。

  A共显性B不完全显性C完全显性D延迟显性

  问答题

  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各种类型的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159长形:

158椭圆形→  

(1)长形×

椭圆形

203椭圆形:

199圆形→  

(2)椭圆形×

圆形

176椭圆形→  (3)长形×

  121长形:

242椭圆形:

119圆形;

→(4)椭圆形×

  根据以上结果,确定萝卜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显隐性关系及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从所给的条件中,可以推断萝卜的块根形状是不完全显性,而且椭圆形是杂合体,推断长形对圆形是不完全显性(4分)。

其基因型以L代表长形基因,则圆形基因为l,杂合的椭圆形基因型为Ll(2分)。

LL:

Ll=1:

1;

(1分)→  杂交组合

(1)LL×

Ll

Ll:

ll=1:

(1分)→  

(2)Ll×

ll

Ll全部;

(1分)→  (3)LL×

2:

1(1分)→  (4)Ll×

  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分离现象的?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要点:

(1)生物的相对性状都是由相对的基因所控制;

(2)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3)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形成合子又恢复成对;

(4)成对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保持独立而不融合的,形成配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一个配子。

  已知玉米中非甜玉米(Su)为甜玉米(su)的显性,今有一粒非甜种子,试问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非甜纯合体(SuSu)或非甜杂合体(Susu)?

将这粒种子种下后人工自交,如果果穗上结的种子全为非甜种子,证明这粒非甜种子是纯合体(SuSu);

如果结的种子出现了甜与非甜的分离,表明这粒非甜种子是杂合体(Susu)。

  第三章自由组合规律

  自由组合规律:

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杂合体(F1),在形成配子时,各对基因的分离彼此独立,互不干扰,不同对基因间是自由组合的。

  概率:

是指某一特定事件在总事件中出现的机率或可能性的大小。

  适合度:

实际统计数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

  基因互作:

一种生物单位性状的差别并不总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有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称之为基因互作。

  孟德尔选用了由两对性状差异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自交产生F2,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

(9:

3:

1)

  只要各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每增加一对基因,F1形成配子种类就增加  ,雌雄配子间可能组合数增加  ,F2基因型种类增加  。

(2倍4倍3倍)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概率的  。

(乘积)

  两个互斥事件的任一单个事件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发生概率的  。

(和)

  一种性状经常受到许多不同基因影响,这就是“  ”现象。

(多因一效)

  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产生“  ”现象。

(一因多效)

  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2基因型种类就增加(  )。

  A3倍B2倍C4倍D5倍

  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1形成的配子种类就增加(  )。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  )。

  A和B乘积C比D比的倒数

  统计学上规定的差异不显著P值为(  )。

  A<

0.05B>

0.05C=0.05D<

0.01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称为连锁基因,其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连锁遗传规律。

其表现是在F2中亲本组合实际数比理论数多,重新组合个体的实际数比理论数少。

这种原来在亲本中组合在一起的性状,在F2中仍然组合在一起遗传的现象,为连锁遗传。

  相引组和相斥组:

遗传学上把两个显性性状或两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

而把一个显性性状和一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组。

  交换值:

是指两对基因之间发生染色体节段交换的频率。

在基因间只有一次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值等于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基因定位:

根据基因间的交换值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次序和基因间的遗传距离,称为基因定位。

  连锁图:

根据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所获得的资料,将一个生物的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排列顺序和基因的遗传距离标定出来,就会制成基因的连锁图。

  干扰: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第二个单交换发生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干扰。

  符合系数:

表示干扰的程度,等于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的比。

  性连锁:

也称伴性遗传,即位于X或Z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某些性状表现总是与性别有关,与性别伴随发生,称为性连锁。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在哺乳动物等的体细胞基因组中有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异型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  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而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时,其性状遗传遵循连锁遗传规律。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连锁遗传情况下,F1中产生四种配子比数不相等,亲本组合配子多于重新组合配子,原因就在于  。

(只有部分孢母细胞发生了交换)

  如果100%的孢母细胞不发生交换,则重新组合配子数等于零,这种遗传现象称为  。

(完全连锁)

  基因定位的方法主要有  和  。

(两点测验三点测验)

  由于有  存在,两点测验所测遗传距离往往偏小。

(双交换)

  一般将  交换值作为一个遗传距离单位。

(1%)

  试验证明,两基因座位间距离不论多远,交换值不会超过  %。

(50)

  已知性别决定有多种方式,其中以  决定性别的方式最为常见。

(性染色体)

  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  决定,属于  型。

(性染色体XY)

  母亲的性状遗传给儿子,父亲的性状遗传给女儿,这种现象称为  。

(交叉遗传)

  假定100个孢母细胞中有40个孢母细胞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A40%B50%C20%D80%

  交换值与连锁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

  A没关系B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

  C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大D交换值为零,表现无连锁

  性别决定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由(  )。

  A.性染色体决定B染色体倍数性决定C环境影响决定D基因差别决定

  关于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要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一定的位置,并呈线性排列

  B连锁基因分别位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基因座位上

  C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两条染色单体

  D间期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并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节段的互换,基因也发生了交换

  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是由于(  )。

  A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色盲等位基因

  C色盲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D色盲由Y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分析计算及问答题:

  已知香豌豆的紫花(P)是红花(p)的显性,长花粉(L)是圆花粉(l)的显性,今将紫花、长花粉纯合品种和红花、圆花粉品种杂交,F1自交,F2的四种类型及个体数如下:

  紫花、长花粉4831,紫花、圆花粉390

  红花、长花粉393,红花、圆花粉1338,

  已知这两对基因是连锁遗传的,求交换值。

(1)计算红花、圆花粉双隐性个体(ppll)占F2群体的百分率。

  1338/(4831+1338+390+393)×

100%=19.2%

0.192=0.44√  

(2)计算pl配子的百分率:

  (3)四种配子的百分率:

pl的百分率与PL百分率相同,因此Pl和pL配子各为6%。

  四种配子中亲本组合类型是PL和pl,重组合类型为Pl和pL,交换值为6%+6%=12%

  玉米籽粒的有色与白色、皱皮种子与饱满种子由两对基因C和c、Sh和sh决定。

用纯合的有色皱皮品系(CCshsh)与纯合的白色饱满品系(ccShSh)杂交,得杂合的有色饱满F1,F1与纯合隐性白色皱皮品系回交,得下列子代:

  有色皱皮21379白色饱满21096

  有色饱满638白色皱皮672

  问这两个基因的重组率是多少?

重组率为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即:

  (638+672)/(21379+21096+638+672)=1310/43785=0.0299=2.99%

  某一植株的紫花(P)为红花(p)的完全显性,抗病(R)为感病(r)的完全显性,这两对基因是完全连锁的,今以红花、抗病纯合体(ppRR)与紫花、感病纯合体(PPrr)杂交,问

(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何?

(2)如以紫花、抗病纯合体(PPRR)与红花、感病纯合体(pprr)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又如何?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1)相引相紫花、抗病×

红花、感病

  F2表现型及其比例:

3紫花抗病:

1红花、感病。

  

(2)相斥相紫花、感病×

红花、抗病

1紫花、感病:

2紫花、抗病:

1红花、抗病

  已知香豌豆的紫花(P)是红花(p)的显性,长花粉(L)是圆花粉(l)的显性。

今将紫花、长花粉纯合品种和红花、圆花粉品种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