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68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人力资源规划

1、在每个工作班内,使员工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作强度。

2、大多数员工在多数情况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i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应达到或接近国家或部门的劳动卫生标准。

3、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看,某一生产岗位的员工,在定额执行初期可能在贯彻新定额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当到了中期、后期,由于员工提高了熟练程度,通过积极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

就全体实行劳动定额的员工来说,从劳动定额执行初期到中期、后期,也有一个相对多数(60%~70%)到大多数(70%~80%)员工,乃至绝大多数(90%以上)员工逐步适应,最后达到或超过劳动定额的过程。

劳动定额只有符合上述几点要求,才能被视为现进合理的定额。

第二单元劳动定额的修订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定额修订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知识要求】

一、劳动定额修订的内容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工时消耗低降低。

因此,不论是产品现行劳动定额还是时间定额标准,执行一个时期后就会落后与生产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现行定额就要做相应的修改,以便给员工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使定额适合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修改劳动定额,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生产水平提高后不可能立即修改劳动定额,否则不仅会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混乱,增加定额管理的工作量,而且或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企业一般都使现行定额保持一段时期的稳定,采取定期修改的办法,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采取不定期的修订。

二、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

劳动定额修改的间隔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

如长期不作修订,定额水平必然与生产实际达到的水平相差悬殊,使定额起不到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如间隔期过短,频繁修改,也会产生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消极作用。

定额修改期间隔的长短,主要根据定额完成情况、生产潜力大小及定额的质量来决定。

同时,也考虑企业生产类型和产品制造的特点。

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试制完成以后,随着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的整顿而进行必要的修订。

修订后的定额适于小批试制。

2.在小批试制后要转入成批生产时,要随着图纸工艺文件的定型,再修订一次定额。

8页

3.专业生产后成批轮番生产的产品,修改间隔期一般为一年。

4.对某些工艺操作方法业已定型、生产潜力不很大的老产品后标准件,以及质量较好较高、工时定额比较稳定的时间标准,可以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检查,全面修改的期限可以适度延长。

5.由于定额制定质量不高,定额水平参差不齐,壳先进内部调整,这种调整也列入定期的计划内。

三、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订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在发生以下情况,对劳动定额有重要影响时,可不受修订定额的间隔期的限制,对劳动定额及时进行调整。

1.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

2.工艺方法改变。

3.设配后工艺装置改变。

4.原材料材质、规格变动。

5.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

6.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

以上情况如属于临时的一次性的改变,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

此外,新产品经技术检定合格,正式投产前,应对原试制定额进行修订。

劳动定额的修订后临时补加工时,均应填写定额修改单或补加工时票,并录入台账,以便随时掌握劳动定额的动态,保持全厂定额数据资料的一致性。

【能力要求】

一、劳动定额定期修改的步骤

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是一项比较复杂、深入细致的工作,它涉及的工作,它涉及的面很广,必须在企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劳动定额定期修订同城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准备阶段

1.思想准备,要做好调查摸底,了解各类人员的思想动态。

结合形势和生产管理现状并根据今后发展的要求,由劳动定额部门拟定修订工作的宣传提纲,其中包括形势与任务、修订定额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定额的作用和当前现状、修订定额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工作安排等。

2.组织准备。

在厂部和车间可分别成立定额修订小组。

吸收计划、财务、技术等部门有关人员参与,并应注意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老员工和管理人员参与,以利于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定额修订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同时,为了便于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适当选择一两个班组、工段近

 

9页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在全厂范围内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本阶段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

(1)在定额修订前,定额人员要调查摸底,切实分析定额完成情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修订定额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

包括厂内产品定额资料,厂内外典型定额手册或综合数据,各项定额完成情况和工时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报表,前一订期内定额变化资料和分析说明,各车间,各工种,各产品定额水平比较,关键件,关键工序和设备定额完成情况,有关工艺文件和技术资料等。

(2)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修改定额的控制数即调整幅度。

有些企业下达的定额修改指标是综合压缩率。

压缩率是指对工时定额水平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为

原产品台份定额—计划产品台份定额

压缩率=×

100%(1—2)

原产品台份定额

例如,某产品原台份的工时定额为100小时,计划调整到80小时,则

100—80

压缩率×

100%=20%

100

有些企业采用计划定额完成系数来确定修改定额的控制数。

计划定额完成的系数是指在计划期内所要执行的劳动定额提高的幅度。

由于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成倒数关系,因此:

计划产量定额=现行产量定额x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现行工时定额

计划工时定额=(1—3)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基础较好的企业,由于各种条件比较成熟,一般可以采取下达压缩率的做法,而基础较差的企业,则不对压缩率做出硬性规定,而是根据所属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定额的修订计划。

(2)修订阶段

劳动定额的修订关系到企业以及员工个人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发展局部和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利益。

因此,首先应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提高员工的认识。

然后组织员工认真讨论,逐项细致地对所承担的各种产品、各道工序的定额提出修改意见,并汇总上报。

组织员工讨论的过程,也是发动群众参加管理、推动改革的过程。

(三)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部门应对各车间意见统一审议和平很汇总后,承报总经理正式批准。

同时,还应认真抓好修订工作的经验总结,收集积累有关劳动定额资料,以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

2、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

企业在组织修改现行定额时,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选择修

10页

改定额的核算方法,下面的介绍简易修改法。

在进行劳动定额修改时,可采用下列公式核算出新定额:

(1—4)

式中b—零部件的实耗工时;

a—修改前的定额工时;

y—平均超额的百分比。

(1—5)

式中a1—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数;

a2—应出勤工时数。

(1—6)

式中x—修改后新的单位工时定额;

k—允许超额幅度。

修改定额时应根据公式(1—4),首先求出零件或产品修改前的实耗工时b,它应当是一个较为准确的算术平均数。

然后,再根据公式(1—5)和公式(1—6).求出修改后的工时定额x。

由于修改定额时,允许有一个超额量k,它比实耗工时b高出一定幅度。

留出这个宽余量,容易使员工接受新的定额。

即使第一次制定的定额不合理,经过平衡以后,采用本方法进行修改,也能使劳动定额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

例如,某企业甲车间生产产品A,2011年工时定额a为136工时/顿,生产员工人数为20人,年实际产量为426吨,年制度工日为251天,平均出勤率为95%,2012年修改后的定额工时允许比上一年实际耗用工时高20%(k),试核算出新的工时定额。

(1)a1=426X136=57936

a2=20X251X8X0.95=38152

求b,由于a=136,故

(3)求x,由于k=20%,故

按此值来确定2012年该产品的工时定额,则比2011年的旧定额下降了28.53工时/吨(136-107.47),定额压缩率为20.98%(28.53/136)。

11页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单元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实耗工时的概念和统计方法,以及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知识要求】

一、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

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指导生产方面,它是企业编制各项计划如生产,财务,劳动计划,核算产品成本,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在组织劳动方面,它是合理安排和试用劳动力,衡量和考核生产工人的绩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评工定级,发放奖金的重要依据。

搞好劳动定额的统计,对于充分发挥劳动定额的上述作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定额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取得产品实耗工时的有关统计资料,为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对现行定额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核算产品成本提供资料。

2.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各项指标,未考核生产工人以及基层单位的生产成果、进行经济核算提供依据。

3.对现行定额的状况以及劳动定额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定额管理,适时修订和改进现行定额,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劳动定额的修订,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

一种产品的劳动定额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组织企业员工付诸实施,为了发现新定额存在的问题,使其更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还必须搞好统计分析工作。

劳动定额的统计和分析在劳动定额整个执行期内(从新定额开始实行到正式修订之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2、实耗工时的概率和意义

实耗工时,也称实作工时、实动工时、实用工时等,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工人为完成生产任务或生产合格产品实际耗用的劳动时间。

实耗工时按照统计范围的不同,可区分为总产品的实耗工时和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

按照生产单位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它又可区分为车间或班组的实耗工时、工种的实耗工时、工序的实耗工时等。

12页

正确及时地统计产品的实耗工时,有助于考察企业以及车间、班组和个人劳动定额的完成情况,衡量现行劳动定额水平是否先进合理。

同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又是企业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的基本依据,通过实耗工时的统计和分析,还可以揭示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劳动消耗的主要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善和调整劳动组织指明方向。

【能力要求】

一、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

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原始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一)以各种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各种工时消耗的原始记录,按照记录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工人工时记录单(卡)和产品工时记录单(卡)两种原始记录。

企业可根据这两种原始记录,从不同生产条件和生产类型出发,分别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汇总产品实耗工时。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以车间为单位,分产品、工种,按零部件逐道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是一项十分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由车间统计员定期地根据原始记录(生产工时记录单、工票等)登记台账,制表上报厂部,厂部定额统计员再根据各车间上报的报表(日报、周报、旬报或月报)或工时统计台账,按产品分车间(或工种)汇总。

由于车间和厂部的统计台账粗细的程度有所不同,采用本办法进行汇总时,工作量较大。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产品品种少、上产周期短的企业。

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它是以一批投入生产的产品为对象,统计其实耗工时数和完成定额工时数。

使用本方法,要求各车间按期、按产品批量(一般分工种汇总)分别向厂部报送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厂部凭此登记台账。

而车间在填报报表时是凭原始记录直接汇报的。

采用本方法比上一种方法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它主要使用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

1.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从众多的产品中选出重点产品,或从众多的零部件、加工工序中选出重点零部件、关键性工序,作为统计对象,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总实耗工时。

这种方法适用于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的企业。

2.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由于各生产单位和每个生产工人在同一时期内,加工制作的产品是不同的。

因此,也可以按照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作业组班或生产者个人,分别统计出每月或季度的实耗工时,然后根据原始记录,如生产工时记录单等,按产品归类分组,最后得到产品实耗工时的资料

13

为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在具体核算时采用倒算的方法,求得本单位或个人加工某产品时的实耗工时。

其计算公式为

实耗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这种方法适合于生产稳定、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

在汇总产品实耗工时的基础上,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出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

(1)直接计算法。

它利用下面的公式求出单位产品实耗工时:

报告期内某产品实耗工时总数

单位产品实耗工时=(1-7)

报告期内该产品成品总量

报告期上产合格产品完成定额工时总数

式中,报告期内该产品成品总量=

该产品的工时定额

(2)间接计算方法。

对于大量生产的企业,由于生产连续性强,很难区别投入批量。

这时,可以企业产品现行工时定额为基础,按车间分产品,根据分工种的定额完成系数(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出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各工时

单位产品实耗工时=∑÷

本工种定额完成系数(1-8)

式中,定额完成系数是按产品分工种计算的综合平均数。

(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往往受到填写者人为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登记性误差,使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得不到切实的保证,特别是对于生产工人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各种时间的支配、利用的合理性,缺乏全面的了解。

为了确切掌握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支配情况,使制定和修订出的新定额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还必须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生产工人加工产品的实耗工时,以及整个工作班、工作时间消耗进行直接观察。

1.工作日写实。

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行观测,可以掌握以下几类时间及其在工作日的比重。

(1)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所必须工时消耗,如作业时间、组织与技术性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宽放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

(2)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如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等。

产品实耗工时主要是由第

(1)类时间构成的,而第

(2)类时间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产品实耗工时的多少。

3.测时。

以工序为对象进行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生产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等类时间的消耗情况,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基础数据。

14

3.瞬间观察法。

根据统计抽样的原理,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行统计推断,并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以上三种方法,就其性质来看,都属于非全面调查。

如工作日写实虽是对整个工作日工时消耗进行调查,但它并不是每天都在进行。

总之,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一般应以原始记录、工时统计台账和厂内报表为基础,即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有关数据。

同时,为保证质量,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度,企业还应当注意通过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测时和瞬间观察等)在工作现场直接进行观测,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以弥补日常统计中的不足。

二、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可根据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两种形式,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按产量定额计算

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

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100%

产品定额(1-9)

2.按工时定额计算。

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1-10)

在生产单一产品的条件下,采用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它主要适合于考核生产班组和生产者个人的定额完成情况。

例如,某月甲车工完成合格产品720件,实耗工时为160,并知该产品车削加工产量定额为3件/工时。

该车工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按以下公式计算。

720/160

100%=150%

3

1/3

工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100%=150%

160/720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为了考核该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只能采用工时定额的形式,以定额工时综合反映出总的劳动成果。

完成定额工时总数∑Q1tn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实耗工时总数∑Q1t1(1-11)

式中Q1某产品的实际产量;

tn某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t1某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

上式中的分子减分母(∑Q1tn-∑Q1t1)之差,说明劳动定额完成程

15

管理者和操作工人的工时浪费去提高工效,还只是消极被动的。

最关键的是要取得“附加效果”,即不断超额完成现行定额。

因为劳动定额是按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的平均作业速度确定的,工人使自己的操作技能和速度超过平均并非很困难,对大多数工人来说,超额完成定额的机会时时存在。

况且,加快作业速度,也并非要求工作超负荷劳动,而是限制在生理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许多事例表明,工人仅从改进操作方法、提高作业速度上,即使节约比例很小很小的工时,对于重复性强,批量大的产品,也能积少成多,取得惊人的效果。

总之,重视人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于发掘全体员工的劳动潜力,是巴克制所揭示的实现高度劳动生产率的秘密。

巴克制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它的实施方法和经验,是值得我国企业汲取的。

对于企业来说,包括劳动定员定额在内的各项基础工作,不但不能忽视,反而需要强化。

这是因为:

只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生产效率,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只有强化劳动定额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挖掘劳动潜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劳动定额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劳动定额工作在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的带动下,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1.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所谓科学化,是使劳动定额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技术学、经济学等科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达到新高度和新水平。

所谓标准化,是以制定、贯彻劳动定额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将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纳入国家标准化的轨道,逐步推进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标准化、定额方法标准化、定额工作标准化。

所谓现代化,是要求劳动定额广泛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计算工具,吸收现代数学的数量分析方法,建立劳动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各类产业部门劳动定额数学模型和数据库,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形成网络系统。

2.由传统的单一管理逐步转向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所谓全员,是指企业的全部员工,无论是厂长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生产工人,一律纳入劳动定额一体化管理的轨道。

所谓全面,是指以“人“为中心,又注重人与物、人与环境和工作地的相互结合,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都需要实行定额管理,即从投入到产出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要以提高工效为中心,强化劳动定额管理,使劳动定额管理成为企业总体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3.由过去的劳动定额与定员分散管理逐步转向劳动定额定员一体化管理,随着我国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对劳动定员的重视程度也将会逐步提高。

如前所述,劳动定员即人员定额是劳动定员的一种发展和表现形式。

实践证明:

传统的劳动定员核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待加以完善。

例如工业企业近几年采用的“零基定员法”,就是采用更加精确量化指标,核定定员人数的一种新探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势必出现人力使用的严格控制。

企业为了提高定员水平,将会引进最先进的定额方法,使定员管理定额化。

三、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定额水平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行业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松紧程度。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定额形式具有多样化,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1.工序定额水平。

指各个工序之间的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

工序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定额水平首先体现在现行的工序定额上。

2.工种定额水平。

指各个工种之间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

它是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配劳动力,实现有节奏、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

3.零件或产品定额水平。

指工序、工种劳动定额汇总的结果。

按照劳动定额所考察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