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园林树木》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试题和试卷为学生开阔了思路、提供了练习复习的机会,也可为任课教师备课出卷提供参考。
介绍和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扩充学习相关知识和新进展,效果明显。
并指定下列文献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江苏植物志编委会.江苏植物志(上、下册).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南京林业学校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补编1-2册),科学出版社,1972-1982
[5]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6
[6]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楼炉焕主编.观赏树木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孙居文主编.园林树木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9]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1-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1985、1997
[10]祁承经、汤庚国主编.树木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1]张天麟编著.园林树木1200种.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我们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主编了《园林树木》实验实习指导书,包括实验实习教学、现场教学等内容,该指导书符合高职院学生的技能要求,针对性和实用性强,使用效果良好。
3、实践教学环境
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建设了植物世界展示室、园林树木标本室、植物园、林木种质基因库;
校外充分发挥本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植物种类丰富的资源优势,建立了宝华山自然保护区、南京林业大学实习林场、句容林场、句容茅山林场、江苏省林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等野外实习基地。
(1)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
主要是植物世界展示室、树木标本室、植物园、林木种质基因库。
经过多年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植物标本室和植物实验室,完全能满足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实验教学。
经过几代专业老师的努力,建立起标本室,分别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活体植物标本,现植物标本室收集有万余份腊叶标本,为江苏省高职高专腊叶标本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标本室。
标本直观,形象,深化学生们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为植物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校内实践基地,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极好场所。
还拥有大量的教学挂图、幻灯片,其中部分挂图和幻灯片都是由教研组的教师自己制作或设计绘制的,既满足了教学的要求,也节约了教学经费,可随时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近五年来我院投资20万元改建树木标本室和植物世界展示室。
配备了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
投资20万元将原来的树木园改造成园林式的植物园。
对稀有濒危树种、彩叶苗木和重要经济树种进行引种、驯化。
同时鼓励相关教师将研究课题的研究材料引入植物园,以丰富校内植物种类,目前,在植物园内生长的树木种数已达800种以上,已成为我院《植物学》和《园林树木学》等相关课程的主要教学基地。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四防措施,并制定了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室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工人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制度。
使植物学实验室的管理进一步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
(2)校外实践性教学环境
野外教学实习环节对提高园林树木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院位于南京后花园,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植物茂盛,植物资源丰富。
而我院距全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著名自然保护区——宝华山只有15公里路程,距茅山20公里路程。
上述地区都含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仅宝华山就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种类非常齐全。
这给我校树木的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认真开展树木的野外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3年,学院为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放大产学研基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从基地入手,策划了校地共建的“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方案,得到了句容市委市政府和边城镇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无偿划拨了800亩土地。
目前,示范园已实际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核心区2526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000多亩,形成万亩连片的农林牧科技示范基地,分设施农艺区、无土草毯生产示范区、彩叶苗木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区、生物中心研发区、畜牧养殖区、生态观光区等七个功能分区。
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并分别被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确立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已经成为:
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科技示范的窗口、科普教育的基地。
(3)网络教学环境
课程内容已全部上了校园网。
我校有较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包括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等。
该中心有五百台计算机可以让学生同时上网,同时具有与本课程相关的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能方便地进行教改动态的检索;
我院购买了中文期刊网的检索系统,还有多种光盘检索系统,为广大师生与国内外教学院所快捷的信息交流和获取资料提供了保障,同时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服务创造了条件。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批紧扣专业发展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树木学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江苏省林木、草坪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种质基因库(树木园)、校园区及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00余亩。
目前库区已有树木120科550余种。
观叶植物60余科300余种,草种8科80余种。
学院林木、草坪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的主库区建在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区内,种质储备与创新情况如下:
①按自然式的法国风格设计,植物配置和草坪生态大道设置,结合科普、教育、观赏和科研为一体成为旅游观光园;
②植物分类与应用分类相结合,林木种质资源库主库划分为乡土树种区、珍稀树种区、行道树种区、园林树种区、林下地被植物区、湿生和水生植物区等组成的培育中心和日光温室区共七大区,其中水生植物在水池中,林下地被植物根据其习性栽培在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其他四区的林下。
行道树种区内再分别建松柏园、木兰园、蔷薇园、山茶槭树园和其他种收集园共5个园;
其中江苏林木种质基因库一区(树木园)在校内,本区自从80年代初就开展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林科院、句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杭州植物园、浙江省亚林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引入江苏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和优良绿化树种,如东方杉、中山杉、中山柏、杂交马褂木等。
目前该库能满足风景园林系师生《园林树木》的教学实习和科研的需要。
树木园自建园起就根据园林绿化、美化、香气的要求来配置各类植物,真正做到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四季分明,景色迷人,其中一大部分园林绿化树种已在园林上推广应用。
如榉树、木芙蓉、杜英、乐昌含笑、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紫葳等。
目前该区已为种植类专业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条件。
四、教学内容与设计
(一)教学内容
园林树木课程的教学应根据现代园林专业的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园林专业的基本知识,园林苗木生产与应用、营销、管理等岗位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明确课程定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具有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为目的,以能适应现代园林发展要求为原则,将园林树木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落实到教学各环节中,构建“理论教学+单项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协会活动+工学结合实践+顶岗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
本课程课内总课时为8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单项技能实训14学时,专项技能实训30学时,工学结合综合实训3周,顶岗实训15周(见表1),充分体现了以岗位需求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表1园林树木课程教学内容与对应学时
教学内容与对
应学时
教学大纲
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园
林
树
木
项
目
式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
第一篇
园林树木基础知识
单元一:
园林树木的概述
单元二:
园林树木的分类
单元三:
园林树木的作用
单元四:
园林树木的分布
单元五:
园林树木的习性选择和配置
单元六:
园林树木基础知识现场教学
2
第二篇
园林树木的识别与应用
项目一:
裸子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8
6
项目二:
双子叶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40
30
10
项目三:
单子叶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4
3
第三篇
园林树木专项技能训练
园林树木的标本采集与制作
园林树木鉴定
园林树木检索表的编制
项目四:
园林树木应用调查
项目五:
园林树木综合技能考核
合计
88
44
(二)教学设计
1、树木学是一门季节性、实践性强、分类理论性强的学科,在学习上存在繁琐、难记、易忘等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力求简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的比例一般为1:
1最多不得少于3:
1。
2、实验实习的形式包括课堂实验、现场教学及教学实习三项。
课堂实验实习以主要树种的基本形态观察和科、属代表种花部解剖为主。
现场教学也可采用课堂教学与室外观察结合的方式,先看后讲,或先讲后看,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实习在本课程教学的后期进行,以达到全面复习,进一步巩固提高的目的。
3、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外建议根据面向地区的情况,将所讲树种的地理分布、造林特性及经济价值各个方面加以归纳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
4、教学实习是树木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可在附近山林(或林场、植物园、公园等)选定适当场所,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调查实习。
时间为1周。
事先订好实习计划,开展树种调查采集活动,包括乔、灌木树种的分类、鉴定及分布、生长习性和用途等方面的调查记录,标本的采集压制,编制分种检索表等活动。
实习结束时,可进行考核,评定成绩,以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5、必须重视标本园(或树木园)、标本室及实验室的建立、健全、充实和提高。
加强挂图、幻灯片及模型等教具的制作。
五、教学方法与模式
(一)教法
根据高职高专园林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该课程的特色,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做到:
1、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
首先必须根据园林类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现场教学、实验实训,从教学计划到树种的确定都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度。
如园林专业加强观赏和园林绿化树种的园林应用,城市林业专业加强城市景观树种的配置及不同的配置方式其生态效益等。
2、充分利用和发挥树种资源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院及本地树木种类丰富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了较完整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如我院拥有江苏省高职高专最大的树木标本室,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林木种质基因库。
通过实验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而又相对独立的包括实验、现场教学、野外实习和第二课堂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双师型”教师
首先,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有关树木学知识网络版和课件的制作,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展示大量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树木图片,使学生对所讲授的树种特征产生直观的感受,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再有树木学教师本身应利用一切机会到各地考察、研究,在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完善自己,在课堂讲授中就会做到绘声绘色。
比如,在介绍裸子植物松杉纲植物时,我们经常会说雄球花是由若干个小孢子叶组成的,小孢子叶上着生数个花粉囊。
那么,为什么把裸子植物的雄蕊称作小孢子叶呢?
通过解剖松科和柏科的雄球花,学生们可以看到在裸子植物中的所谓雄蕊并不象我们平时所见到的被子植物的雄蕊一样,而是一个叶状结构,在这个叶状结构的腹面排列有数个花粉囊。
如果学生不亲自解剖,则很难想象小孢子叶的结构和性状,并理解类似的裸子植物概念和术语。
4、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教师“注入式”地教,学生“机械式”地学。
由于没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树种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培养他们的专业和科学献身的精神,鼓励他们阅读《植物杂志》等科普刊物,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爱自然、崇科学的高尚情操,做保护和美化大自然的使者。
教师在课余时间应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树种调查、树种挂牌和小标本(包括叶脉标本)制作等各种活动,使用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学法
根据高职高专园林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该课程的特色,该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必须做到:
1、明确学习的目的
《园林树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等)的重要基础,掌握一定的树木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掌握一定的树木学知识,了解树种的识别特征及相关特性,为进一步开发我国丰富的树种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园林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园林树木》课程描述性强,涉及树种多,名词术语多,内容枯燥,记忆难度大。
若采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以重复的信息,固定的模式反复冲击学生的大脑,容易造成疲惫心理,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关键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同实际的结合。
作为学生,则必须对实验和教学实习格外重视。
在教学时数不断缩短的情况下,理论课教学必须是突出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目前,园林树木教学注重科属特征的介绍,而不是泛泛地讲解一个个物种。
科属特征主要涉及花和果实等方面的性状,尽管听起来十分枯燥,但却是树木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只有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依靠自己亲手的观察和解剖,才能对一些结构、概念和术语理解透彻,做到永生不忘。
园林树木这门学科实践性很强,必须经过从课本到实际观察,再到课本几个来回的重复,才能够对特征结构烂熟于心。
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园林树木》涉及的种类很多,要想熟练地掌握它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
(1)比较法:
树木的科、属、种虽然很多,但相似的科与科、属与属、种与种之间却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找到这一规律,相似之中就可以找到区别,记忆将会成为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
如松科和柏科的特征是树木学的重点和难点,只要我们抓住树皮、叶、球花和球果的特征比较,而柏科的树皮则呈长条状剥落;
松科的叶以互生(这里可以把在短枝上的簇生及针形叶的束生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互生方式)为特征,柏科植物则对生或轮生;
在松科中,组成雌雄球花的珠鳞和小孢子叶数目多,螺旋状排列,而在柏科中,组成雌雄球花的珠鳞和小孢子叶数目较少,为交互对生;
松科中的珠鳞和苞鳞是完全分离的,而柏科二者则完全合生等。
诸如类似的类群很多,如冷杉和云杉属植物、杨属和柳属、香椿和臭椿、国槐和刺槐、栎属和栗属、蔷薇和月季、梨属和苹果属、梧桐、泡桐和法国梧桐(三球悬铃木)等。
通过比较,不仅掌握的它们的区别所在,强化了记忆效果,更扩充了我们在识别植物过程的视野。
(2)检索法:
植物检索表的英文名称是“key”,即钥匙的意思,因此,树木学同植物分类学一样,学生们必须要掌握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由于检索表中大量地使用形态术语,学生应首先对这些术语掌握清楚。
另外,树种特征是相当复行不下去。
只有我们经常利用工具书进行检索,才能炼就细致观察和解剖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树木的认知能力。
这也是树木学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
(3)口诀法:
比较检索法都是基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心理学告诉我们,下意识的记忆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幼儿背诵诗词,并不一定理解全文,但仍然能够长时间的记忆,甚至一生不忘,就是这个道理。
树木学尽管内容复杂,但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编成口诀,可以大大帮助记忆,学生们也乐于模仿。
如介绍梨属和苹果属的区别时,梨属的开花顺序我们用“梨向里开”就解释清楚了,苹果属自然就是“由里向外开”了。
又如用“胡杨叶胡长”一句口诀就能反映胡杨的叶片形状多变的特征。
再如用“锦带裂一半,海仙仙到底”来反映锦带花和海仙花的花萼特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联想法:
树木学中有的内容复杂,学生不熟悉,但如果能够将该特征与我们所熟知的性状联系起来,记忆起来自然十分容易。
如木兰科的重要特征是形成一个柱状的花托,离心皮雌蕊多数,螺旋状着生于花托的上部,雄蕊多数,生于柱状花托的下部。
谁在上谁在下有时同学们很容易混淆,但我们对常见花卉的雌雄蕊位置非常熟知,即雌蕊在内,雄蕊在外。
现在我们把长圆锥的柱状花托压扁,上部的雌蕊仍然在内轮,而下部的雄蕊在外轮。
通过这样的联想,自然不会再混淆。
六、特色及教学特点
(一)本课程特色
1、创新性
在邱国金老师主持编写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园林树木》和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内容和讲课体系的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与野外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此外课题组的教师还注重研制和更新新型课件,建立了网络课程平台等。
2、先进性
本课程既保留了园林专业的学科体系,又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发展,顺应并符合新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代表并引领了高职高专《园林树木》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示范性
无论是本课程体系,主编的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电子及网络课件、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和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同类课程中具有领先性。
总之,该课程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园林职业能力的培养,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二)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园林树木》的特点是描述性强、涉及的树木种类多、名词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树种的拉丁学名难记。
因此,初学者感到难记、易忘。
有效的方法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对比,充分利用工具书,在鉴定中记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断吸收国内外同行和园林企业专家的意见,对课程进行改革,以培养更的高素质人才,归纳起来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1、直观性强,图文并茂、信息量大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采用了大量的照片,从而大大增加了树木学教学的直观性。
讲授的形式活泼、生动,富于表现力。
同时我们把课件和有关资料挂靠在学校的网上,便于学生学习。
2、课堂教学与教学实验和实习紧密结合
《园林树木》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如园林专业理论教学时数为45,实验及现场教学时数则为30,实习1.5周。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较好,与本课程配套的是《园林树木实验实训指导书》。
3、学科交叉性强
本课程不是单纯的树木识别,而涉及树木的特性、分布、园林应用等各方面。
凡是与园林树种相关的各种信息都是该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诸如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等很多学科都与园林树木有交叉关系。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的观测、撰写论文、实验实习、网上自学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与爱好,不仅学习知识扎实,还能举一反三。
改革了课程考核体系,重视平时成绩,通过教学活动的全程控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园林树木是园林类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树木的识别要点、分类、分布、特性及园林应用等内容。
然而它也是一门用语单调、结构机械重复、内容难记易忘的学科,加之近年来根据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要求,园林树木的教学时数大幅度缩减。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七、考核方法
过去的学习成绩很多是以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为准,一方面它不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另一方面学生中猜题、押题或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根据项目式课程新大纲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要求,建设课程相应的试题库系统,使课程考核考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利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自主研发的试题库自动组卷软件系统,建立了园林树木的标准试题库(含5种题型600余题目、标准试卷30余套和标准答案)投入到教学中。
并为课程建立了完整实用的考评体系(包括理论课的试卷考核、单项技能的实验报告考核、专项技能的实习报告考核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分数比例),使考核环节规范合理,使教学环节相接,是教学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