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综述文档格式.docx
《民族村寨旅游综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村寨旅游综述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2年以前,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几乎尚未起步,总共发文量为19篇,并且都不是以研究民族村寨旅游为主。
严格来讲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相关研究开始于2002年,当年发文量是13篇,随后的5年发文量都比较少,这个时期属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萌芽探索阶段,之所以呈现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是当时学者对旅游发展的理论框架、目标体系与研究方法等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
2、稳定发展阶段(2007-2011)。
通过图1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发文量首次突破50篇。
到2011年,发文量到达107篇。
这段时期,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对民族村寨旅游形成系统的研究。
3、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
2014年,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达到顶峰,发文量达143篇,同比2002年增长了11倍。
可见,这个时期属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
虽然自2014年至2015年,有关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通过分析,发现其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年鉴文献的减少,这种变化并不能表明社会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关注下降,也不能否定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性增强的趋势,民族村寨旅游仍是当前乃至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问题。
图1民族村寨旅游相关文献发表年代分布曲线
第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呈现跨领域和学科的重要特征,学科分布和层次结构合理。
其中学术领域(如期刊、硕博论文、学术会议等)相关研究占比最重,学术领域发文量是1011篇,所占比重为%,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应的学术圈。
通过文献检索,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相关文献中期刊总数为727篇,其中期刊学科分布主要集中于旅游、农业经济、文化、资源科学以及建筑工程与科学等。
在期刊的研究层次中基础研究(社科)所占比重最多,占期刊总数的%。
通过检索统计出核心期刊273篇,占期刊总数的%,核心期刊中CSSCI期刊211篇,占核心期刊总数的%。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相关期刊的学科分布和层次结构基本合理,其核心期刊数量占比较大,说明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广西等)。
究其原因之一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较多,享有国家政策以及地理区域的外部影响力。
通过对现有文献中科研基金的统计,科研基金类别23个,科研基金论文194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量为122篇,占科研基金总数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为23篇,占科研基金总数的%,这表明国家科学基金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资助和关注。
同时,对所有科研基金按国家(包含世界)层面和地方层面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国家层面科研基金共10项,地方层面科研基金共41项,地理区域主要集中于贵州省、福建省、四川省、贵州省等。
可见地方层面对民族村寨旅游的支持度比较大,这就使得民族村寨旅游未来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关注下得到持续平衡发展,也会促使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更具地方区域特色。
二、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上文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的计量统计,可以发现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已经进入规模化研究层次,其学科、研究层次、研究领域已经逐渐全面化、专业化和实用化。
鉴于此,本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将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图2,图3、图4是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分别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关键词聚类的时间规律以及每个时期研究重点三个方面来反映文献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两个或更多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在Citespace中,将网络节点选择为“keywords”,阈值设定为(3,3,20)(2,3,15)(3,3,18),对1060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分析可视化结果图(图2)。
图2关键词自动聚类标签视图
按年份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民族村寨旅游领域关键词高频热点词列表(表2,频次为10次以上)。
通常频次高的关键词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而陈超美认为中心性超过0.1则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说明该词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越大,也即研究热点之间的转化关系越强,从而可探悉出现有研究的知识逻辑演进脉络。
根据陈超美的定义,共现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是发现不同学科和主题的连接点或是进化网络的支点,通过该点展开的研究较多。
图2中显示较大的关键词具有高中心性,是研究热点之间转化的重要转折点。
表2旅游人类学关键词中心性与频次表
关键词
中心性
频次
首次出现年份
民族村寨
148
2003
旅游开发
91
2002
民族村寨旅游
68
社区参与
50
2004
民族文化
41
2008
乡村旅游
33
可持续发展
31
少数民族村寨
14
生态旅游
13
利益相关者
10
2010
图3timeline视图(时光轴图)
时光轴图可以看出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前沿代表了一个学科研究领域中最先进且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
通过Citespace在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基础上,以谱聚类的方法对共被引网络进行聚类,选取TF-IDF法则从施引文献keyword中抽词的结果对每个聚类进行自动标识,获取时间线程图,如图3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研究前沿仍然是聚焦在民族文化上。
图4timezone视图(时区图)
时区图可以对每个时期的研究重点有直观的了解,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学者每个时期对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2007年以前对民族村寨、民族村寨旅游、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旅游资源等的研究内容比较多。
2007年以后就对民族、文化、利益相关者及可持续发展等的研究比较多。
而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提出也使我国学者开始对旅游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经济发展等问题有所研究。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将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研究,从民族村寨旅游基础理论视角、问题与对策视角、开发模式视角、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视角、社区参与视角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明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异质化以及进一步促进各领域以及相关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深层次推进。
1、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2007年之前,分别对民族村寨旅游的概念、特点和类型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金颖若(2002)认为民族文化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是活生生的正在运行、发展着的民俗【1】。
其研究在性质上对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进行初步探讨,具有一定的新意。
罗永常(2003)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是将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村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2】。
并将民族村寨旅游分为盛名热点型、新兴热点型、重点文物型和待开发型4种类型【3】。
同时总结民族村寨旅游具有吸引物和活动空间的乡村性、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文化交融性、参与性、层次性、环保性等特点【4】。
这对以后研究民族村寨旅游特征和本质属性有一定的启迪。
张洁(2007)在罗永常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体系框架【5】。
(2009)认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需要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并通过阐释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村发展理念的内涵,发掘各自具有的特点,辨析联系与区别,揭示了这3种发展理念对于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启示【6】。
从总体看,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全面、完善和深入,有待今后拓展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问题与对策研究
3、开发模式研究
4、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具体对策等方面,张河清,方世敏(2003)提出实施区域协作,使湘西民族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7】。
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蒋丽芹(2005),王雯雯(2006)分别以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村寨为例,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对策【8】【9】。
他们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徐永志(2006)认为民俗风情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10】。
黄亮,陆林,丁雨莲(2006)阐述了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相应发展战略【11】。
刘晓辉(2006)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2】。
(2009)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旅游村寨环境问题的基本路径【13】。
王柏中(2011)论述了越南瑶族地区民族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产生了三方面影响:
改善产业结构及生活状况;
开启商品经济意识;
加强族际交往,开阔眼界【14】。
、(2014)基于民族村寨社会居民的感知和诉求,探讨了民族村寨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问题【15】。
、、、、(2014)以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16】。
这些研究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近几年,我国学者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方面也做了研究。
(2015)借用Selye生理应激理论,根据压力概念发展的趋势,提出社区层面压力–冲突论之6大命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压力源(A)、应对资源(B)、应对过程(C)、压力反应(D)、应对结果(X)构成的社区压力应对之ABCD-X模式【17】。
、、、(2016)以"
益贫"
思想为导向,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8】。
3、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资源开发研究集中在2006年至2009年,分别从资源开发的理念、模式及问题等方面做出了研究,并提出对应的措施。
首次对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的学者丁健,彭华(2002)从空间角度将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包括原生自然式、原地浓缩式)和异地开发模式两种【19】。
(2006)在确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参与、财政刺激、教育培训、监控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20】。
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6)提出了一种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CTV模式【21】。
(2007)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生态旅游、加强游客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几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探讨【22】。
以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性的建议。
、、(2008)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
公地悲剧"
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23】。
(2008)指出的少数民族村寨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并以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基础对民族意象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探讨,并就在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意象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4】。
(2008)提出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25】。
(2009)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26】。
(2009)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一些措施和发展对策【27】。
刘沛林(2005)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分析了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
黄萍等(2005)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提出了建立文化生态村的可持续民族旅游发展模式。
张华明,滕健(2006)以勐景来“中缅第一寨”为例,提出了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CCTV”模式。
刘洪丽(2008)基于村寨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导、社区居民主体、企业参与、旅游者合作、其他利益相关者监督响应”的新模式。
谢萍、朱德亮(2014)从人类学角度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资源的可持续性!
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应由“低碳为先”的环境发展模式、“圈层互动”的文化发展模式、“多元结合:
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均衡共生”的社会发展模式所构成。
4、村寨保护保护
生态旅游研究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2002年开始至今,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民族村寨生态保护进行了以下研究:
马晓京(2002)提出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是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28】。
邓永进,郭山(2001),陶犁(2002),江晓云(2004),蒋丽芹(2005)分别以不同的案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9】【30】【31】【32】。
黄萍,王元珑(2005)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33】。
、(2008)提出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34】。
、(2010)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以"
工分制"
为基础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作了简要分析【35】。
甲任(2011)提出了建立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具体措施【36】。
黄翠鸾(2013)探讨了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的对策,为提升乡村旅游经济水平注入了新的发展思路【37】。
杨艳霞,王绍瀚(2015)以黔东南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首次将生态旅游与扶贫相提并论,认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的优势走生态旅游扶贫的路子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38】。
7、旅游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8年之后,主要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以下研究:
(2008)认为在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中,关键路径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及持有者【62】。
、(2010)在旅游城镇化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反馈机制——郎德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系列现实矛盾【63】。
(2011)认为传统和现代的合理整合,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并重,保护和开发并行,是当前整合民族村寨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64】。
、、(2012)构建了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
度"
,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65】。
(2013)以旅游文化为视角,结合少数民族村寨体育的特征,给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创新路径【66】。
、(2013)对民族文化移植现象中的文化认同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现代意义上的族群认同发展趋势做进一步探讨和思考【67】。
(2013)认为在民族村寨和民族文化保护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对传统文化加以合理的利用【68】。
、(2014)采用"
地方性知识"
理论视角,分析其传统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动了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转向——从"
西方"
转向"
东方"
从"
外部"
内部【69】。
(2015)建立起有助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保护的若干预警原则【70】。
、(2015)建立了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机制【71】。
、(2016)指出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离不开村寨的文化资源的利用【72】。
、(2016)认为民族旅游地的文化"
效应迫切需要构建民族文化补偿机制【73】。
5、产品开发研究
产品类型方面,我国学者杨家娣、叶文(2003),杨兆文、徐乃瑞(2004)均以云南民族村为例,前者进行了问题和对策分析,后者探讨了民族文化村产业化发展道路【39】【40】。
这是侧重于异地主题公园式民族村寨方面的研究。
刘沛林等(2005),、(2004)认为民族歌舞旅游产品是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真实性”为切入点,总结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的特点,并建立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41】【42】。
、(2005)针对金口大峡谷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学考察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绝尘险谷金口旅,赏心悦目大渡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43】。
刘旭玲,杨兆萍,谢婷(2005)论述了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建设、保护、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的作用以及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44】。
是对原生型民族村寨的另一种类型—生态博物馆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成为研究热点。
产品问题和策略方面,(2012)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45】。
、(2013)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整合营销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意见【46】。
、(2014)通过梳理、归纳、比较挖掘特质文化,将川西古镇特质文化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并积极营销古镇特质文化【47】。
、(2014)提出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开展体验式旅游;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独特旅游产品的发展策略【48】。
6、社区参与研究
社区参与方面,黄华(2004)、罗永常(2006)、李广宏(2007)提出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发展机制和利益保障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49】【50】【51】。
(2008)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核心,借助非政府组织等的外部推动力量落实和深化社区参与【52】。
、、(2009)研究了社区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53】。
(2010)认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参与存在泛化现象【54】。
李天雪(2010)指出解决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问题需要政府、开发商与村民三者的准确定位与和谐沟通【55】。
、、(2013)指出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包含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对决策与选择过程的介入、利益分享、承诺与贡献、能力建设、自组织能力、乡土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等【56】。
(2016)从社区感和参与动机角度研究出旅游参与动机对旅游发展决策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57】。
在利益相关者方面,田艳(2010)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制度【58】。
(2011)提出5Cs模式,并构建了5Cs模式的运行机理【59】。
、、(2011)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水平衡量问题进行了辩解与分析【60】。
(2013)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图谱【61】。
(1)问题对策研究
杨昌儒,潘梦谰(2004)基于对贵州民族村寨的调查研究,指出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着观念、产品及经营方法等三大问题。
产品开发缺乏个性意识,忽略了浓郁地方氛围的营造。
经营管理上表现为没有一个真正有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来行使管理权。
提出村寨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以文化为主,提升品位,凸现个性,另一方面应搞好规划,重点开发,加强市场论证和产品营销,提高管理水平。
罗永常(2003)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高度概括为四大方面:
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传统民族文化走向衰退和消亡;
价值观的改变和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
民族传统文化的粗俗化;
“旅游扶贫,越扶越贫”现象。
为此,他提出了确立社会性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位、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
金颖若(2002)指出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在道德观念、社会风气出现了负面变化,旅游产品属于“初级的产品、粗放的经营”,处于半行政、半经济、半自发的管理状态,为此他特别强调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实现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与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2)开发模式研究
余青,吴必虎(2001)基于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问题的揭示,提出生态博物馆是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金颖若(2003)基于对少数民族集市旅游的调研,认为集市旅游是一种新的有前途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形式。
沙爱霞(2004)以宁夏纳家户为例,分析了建设民族生态旅游村的作用、意义及建设措施。
黄萍等(2005)对国内外民族旅游开发的一些案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