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5498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频谱宽度分为窄带放大器和宽带放大器;

按电路形式分为单级放大器和级联放大器;

按照负载性质:

谐振放大器和非谐振放大器。

其中,谐振放大器的负载是采用具有放大、滤波和选频作用的谐振回路。

非谐振放大器的负载由阻容放大器和各种滤波器组成,结构简单。

由于LC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理论上可以分析得出:

并联谐振在谐振频率处呈现纯阻,并达到最大值。

即放大器在回路谐振频率上将具有最大的电压增益,若偏离谐振频率,输出增益则减小。

总之,调谐放大器不仅具有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放大作用,同时也起着滤波和选频的作用。

 

四、实验电路及方法步骤

图1实验原理图1图2实验原理图2

实验步骤如下:

1.由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单频信号,调节信号振幅,使峰-峰值Vpp=50mV左右;

2.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在放大器的输出端,调节输入信号频率及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波形,先粗测、再细测谐振放大器谐振频率f0;

调节中周铁芯观察电感值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3.测量电压增益AV0

在放大器对输入信号已经谐振的情况下,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计算谐振时的电压增益AV0。

4.测量放大器通频带BW0.7

五、实验准备

(1)电路仿真如下:

仿真结果如下:

谐振频率下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截止频率下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下降到谐振时放大倍数的10%时对应的输入和输出: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仿真结果:

(1)谐振频率

放大器调谐回对路谐振时所应的频率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理论上,对于L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的表达式为:

仿真结果:

f=4.9MHz

(2)谐振增益

放大器的谐振电压增益为放大器处在谐振频率下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仿真得Av=13.14dB

(3)通频带

通频带带宽:

仿真得BW=0.15MHz

(4)选择性

放大器从含有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总和中选出有用信号,排除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

选择性的基本指标是矩形系数。

其中,定义矩形系数是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谐振时放大倍数的10%时对应的频率偏移和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为0.707时所对应的频率偏移之比,即:

仿真得:

Kr0.1=14

(5)品质因数

并联谐振品质因数为

由电路理论,品质因数的近似公式可得:

计算得:

Q=32.67

(2)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谐振频率测量:

R1=5.1k;

电感L=10uH;

电容C=100pF;

输入电压/mV

输入频率/KHz

输出电压/mv

电压增益/dB

50

100

18

-8.873949985

300

28

-5.03623946

400

500

86

4.710568938

570

140

8.943160627

590

168

10.52678555

610

192

11.68662449

630

210

12.46498581

650

212

12.54731713

670

198

11.95390372

690

176

10.93085327

710

154

9.77101433

810

89

5.008400046

910

62.4

1.924291707

1000

49.8

-0.034813232

1200

34

-3.349821746

1400

26.8

-5.416704206

1600

22.4

-6.97443972

电压增益测量

输入信号频率f=650KHz;

输入电压Vi/mV

10

20

30

40

60

70

80

输出电压Vo/mV

46

88

130

172

256

298

338

13.25515663

12.86905353

12.73644195

12.66936911

12.6017743

12.58236448

12.51653427

90

110

120

150

160

388

420

460

508

548

588

628

668

12.69178432

12.42730293

12.53364932

12.49674412

12.43736769

12.4131296

实验报告

6、实验分析

(1)谐振频率测量结果分析

由测量结果可得如下曲线:

由输出电压和输入频率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到输出电压最大约为212mV,对应输入信号频率为650KHZ;

输出电压下降到0.707倍时电压值为150mV,对应输入信号频率为580KHZ和710KHZ,则通带宽度为130MHZ;

输出电压下降到0.1倍时电压值为20mV,对应输入信号频率为200MHZ和1600KHZ,则阻带宽度为1400KHZ;

由此可计算以下参数:

①谐振频率

f=650MHZ

②谐振增益

测量得Av=12.55dB

③通频带

测量得BW0.7=130KHz

④选择性

BW0.7=130KHz;

BW0.1=1400KHz

计算得:

Kr0.1=10.77

⑤品质因数

Q=5

(2)电压增益测量结果分析

由测量结果可得如下图像:

由图像可以看出随着在谐振频率下,随着输入电压的提高电压增益逐渐下降,其中该电路电压增益最大为13.3dB,且由于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小增益下降幅度较小。

由于该电路为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所以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线性状态,随着输入信号幅值的增加电路放大能力会逐渐降低,且波形会有失真。

7、问题及解决

这次实验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通过对电路分析,电路测量及与老师同学讨论都得以顺利解决。

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问题一:

在电路焊接完成后接上电源,信号源,示波器后发现示波器上没有信号,即电路没有输出。

解决方法:

关闭电源后检查电路,发现电路焊接无误,各节点都已连通,通过测量静态工作点发现电路三极管各引脚的静态电压值误差较大,此时发现三极管的c,e两端焊接反了,此时迅速关闭电源,调整了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使其正确接入电路,测量静态工作点发现三极管并未被损坏。

问题二:

由于在仿真中仿真出的谐振频率为5MHZ左右,但实际焊接电路的谐振频率只有650KHZ,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谐振频率

很多同学在仿真中的谐振频率都在5MHZ左右,因此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谐振频率,通过讨论发现实际电路中的电感值与仿真中的电感值不同导致谐振频率不同,因此我们调整了测量范围,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谐振频率点。

8、结论及心得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内容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通过电路焊接及测量可以发现,该电路的各个原件参数一旦确定,电路会产生固定地谐振频率,由于要求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线性状态,所以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要求为小信号,随着输入信号幅值的增加电路放大能力会逐渐降低,且波形会有失真。

针对本次电路参数,该电路的谐振频率约为650KHZ,在输入电压峰峰值在0-200mV时,电压增益能达到12-13.3dB。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熟练掌握了电路的典型结构及电路中各个原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同时也学会了很多模拟电路的调试过程和检查电路的很多重要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对实际电路的分析和查错能力。

9、思考题

(1)电感、电容、R1对品质因数有何影响?

根据品质因数的定义式:

可知Q正比于回路总电阻R、总电容C;

反比于电感L;

因此增大R1和C会使Q变大,增大电感L会使Q减小。

(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技术指标有哪些?

谐振频率,电压增益AV0,通频带BW0.7,品质因数Q,,增益带宽积及回路的选择性(矩形系数K0.1)。

(3)谐振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判断电路已经发生谐振?

由谐振频率计算公式:

可知谐振频率和电容,电感的取值有关,

且L和C的乘积越大,谐振频率越小;

L和C的乘积越小,谐振频率越大。

判断电路发生谐振的方法:

调节输入频率,当出现一个频率点无论增大还是减小频率电压幅值均减小时,该频率即为谐振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