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100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治疗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节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黄帝内经》曰: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

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评热病论》)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补益脏腑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就有利于抗邪;

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

偏补的腧穴如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

偏泻的腧穴如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多在祛邪时用之。

部分腧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根据针灸临床实践体验,针刺补法和艾灸,其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

例如气血虚弱之崩漏,即可取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行针刺补法,并加灸隐白、关元、三阴交穴。

针刺泻法和刺血,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证和实热证。

例如外感温热之邪,高热神昏者,即可取大椎、合谷、曲池、水沟等穴,行针刺泻法,同时在耳尖或耳垂、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

在特定穴中,背俞穴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虚弱性久病;

郄穴、募穴、下合穴偏于祛邪,适用于急性发作性痛证;

原穴则具扶正祛邪双重性能,急慢虚实证均可选用。

第三节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灵枢·

根结》篇曰: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指出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阴证治阴,阳证治阳,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又可以采取阴证治阳,阳证治阴之法。

第二章针灸治疗原则(多选)

补泄手法:

提插、捻转、徐急、迎随、呼吸、开阖、平补平泻(导气法)、烧山火、透天凉。

第一节治神守气(论述)。

《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曰: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旨在言明治神守气是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

一、治神

所谓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

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

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

可见治神贯穿于针灸治病的的全过程之中。

《灵枢·

官能》篇曰:

“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徐语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提示我们在施行针灸治疗之前,医者必须把针灸疗法的有关事宜告诉病人,使之对针灸治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以便镇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这对于初诊和精神紧张的病人尤为重要。

对于个别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波动不定以及大惊、大恐、大悲之人,应暂时避免针刺,以防神气散亡,造成不良后果。

而对于一些患疑难病症、慢性痼疾或以情志精神因素致病者,还应在针灸治疗期间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机体状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

鼓励他们树立并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各方面的功能锻炼,促使疾病的好转和身体康复。

二、守气

针灸疗法所言之气,主要指经气。

经气即经络之气,也称“真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的总称。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经气的虚实是脏腑、经络功能盛衰的标志。

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中,医者的治神守气,病人的意守感传往往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九针十二原》篇曰:

“粗守形,上守神。

”守神也即守气,守气的过程也含有治神的内容,守气必先治神。

可见,治神决非只是医者治病人之神,医者自身也有一个治神、正神的问题。

《素问·

诊要经终论》早有“刺针必肃”之古训,医者在病人面前要庄重、严肃,不可轻浮、失态。

对待病人要和蔼、亲切,如待贵人,切忌冷漠粗暴、以貌取人。

在针灸施术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取穴认真、准确,操作细心、谨慎。

不可粗心大意,马虎从事。

特别是在行针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做到“神在秋毫,意属病者”(《灵枢·

九针十二原》),“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

终始》)。

认真体验针下的感觉,仔细观察病人的神色和表情,耐心询问病人的主观感觉,既察言又观色。

一旦针下气至,就要“密意守气”,做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

宝命全形论》)。

从病人言,针前安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愉快接受针灸治疗,能为守气打好良好的基础。

在针灸施治过程中,病人也应平心静气,放松肌肉,全神贯注,意守病所。

如能在医者进针、行针过程中配合作呼吸运动,其意守感传的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治神与守气是充分调动医者、病人两方面积极性的关键措施。

医者端正医疗作风,认真操作,潜心尽意,正神守气;

病人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安神定志,意守感传。

既体现了医者的良好医德,又贯穿了“心理治疗”于其中。

所以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针灸异常现象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清热与温寒

一、热则疾之(名解)

热指邪热亢盛。

或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脏腑阳盛郁结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的局部热证。

根据“热者寒之”、“热则疾之”的治疗原则,诸热证皆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

经脉》篇曰:

“热则疾之。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进一步解释说: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

指出了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

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

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刺缓即刺热,热则脉缓。

当然,任何一种治疗原则都不是绝对的,热性病证的浅刺疾出的治法也不例外。

当热邪入里(即“阴有阳疾”)时,就应该深刺留针,并可配合运用“透天凉”的复式针刺手法。

二、寒则(温之)留之(名解)

寒指阴寒过盛。

或为外感风寒引起的表寒证,或为寒湿闭阻经络的寒痹证,或为脏腑功能衰退、阳气不足的里寒证。

根据“寒者热之”、“寒者留之”的治疗原则,诸寒证皆适宜用灸法施治。

因为艾灸能温通经络、益阳祛寒。

针刺则应深刺久留,以候阳气。

“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急即刺寒,寒则脉急。

“寒则留之。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留”即留针之义,“人不欲行”也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应深而久留。

指出了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因阳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

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

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

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

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禁服》篇曰:

“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这也是寒证用灸的一种。

血寒是血脉中阳气不足、阴寒过盛,或寒邪直中血分,致血脉凝滞。

例如血寒导致胞脉闭阻引起的闭经、痛经,血寒导致血脉凝滞引起的寒痹、脱骨疽,皆属此类。

在治疗上就应遵循“血寒灸之”的原则施以灸疗,以扶阳祛寒,温通血脉。

三、温清并用(名解)

在临床上,热证和寒证的表现往往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

诸如有表热里寒或表寒里热,有上热下寒或下热上寒,还有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等。

所以,清热温寒治则的运用,必须灵活掌握。

单纯的热证和寒证,就单用清热或温寒法,若是寒热相间,错杂而现,则必须温清并用以求治。

例如表热里寒,证见发热、口渴等外在热象,又有虽热却喜盖衣被、口渴但不欲饮(虽饮也仅求少量热饮)、小便清长等内在寒象,此乃内寒过盛,逼热外泄所致。

治宜内温足阳明、太阴,针补或灸足三里、三阴交;

外清手阳明、太阴,毫针浅刺曲池、合谷、列缺。

又如上热下寒,证见心烦、口渴、咽干而痛等上热征象,又有腹痛喜按、便溏肢冷等下寒征象,此乃下焦阴寒过盛,致使阳热浮越于上。

治宜温补下焦,引热下行,下灸气海、关元、三阴交,驱散寒邪;

上针膻中、内关、列缺,清泻上焦。

若见真寒假热,应在温寒的基础上佐以清热;

若见真热假寒,则在清热的基础上佐以温寒。

第三节补虚与泻实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都是针对虚证、实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一、虚则补之

二、陷下则灸之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

“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者,故宜灸之。

”所谓“陷下”,有多种含义:

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

二是指血络空虚,《灵枢·

“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即是谓此;

三是指脉象沉伏无力,唐·

王冰在注解《灵枢·

经脉》篇中说:

“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明·

张介宾注为“沉伏不起也”;

四是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

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升阳固脱、回阳救逆。

三、实则泻之

四、宛陈则除之

“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

“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

“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

“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

“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

与《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血实者决之”含义相同,也即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针解》篇曰:

“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

”唐·

王冰注云:

“宛,积也;

陈,久也;

除,去也。

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

”指出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例如由于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如病情较重者,可以施行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使病愈。

其它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导气同精法:

徐入徐出,谓之导气;

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其补泻手法成功的判定标准:

补者针下热;

泻者针下寒;

导气同精者同精和谐也。

(其中,导气同精法与平补平泻有所区别,平补平泻是用于同一病人身上的补虚泻实手法,用于治疗虚实夹杂的病证)使用“导气同精”的方法,引导脉中的营气和脉外的卫气往来灌注,已达营卫平衡,以利于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东垣认为:

脾阳的升举与阴精的上滋,完全依赖于少阳生发之机。

泻南补北:

出《难经·

七十五难》。

此法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对肝实肺虚而脾土无恙的病症,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来治疗。

说是“东方(肝)实,西方(肺)虚,泻南方(心),补北方(肾)。

”因为火(心)是木(肝)之子,泻火能抑木,又能减去克金(肺)的作用;

水(肾)是木(肝)之母,金(肺)之子,补水能加强克火(心),又能济金(肺)抑木(肝)。

所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这种治法是对“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充,说明五脏之间互相影响,治疗方法不能局限于补母泻子。

可据此推演,如心实肾虚,要泻脾补肝;

脾实肝虚,要泻肺补心;

肺实心虚,要泻肾补脾;

肾实脾虚,要泻肝补肺。

狭义泻南补北用穴位。

五行方位以脏而言,南方指心或心包,其俞穴为心俞或厥阴俞,募穴为巨阙或膻中。

泻南方可取心俞或厥阴俞,巨阙或膻中,北方指肾,俞穴为肾俞,募穴为京门,补北方可取肾俞、京门。

泻心包经原穴大陵(或心经原穴神门),补肾经原穴太溪。

亦可适当地选泻少府、劳宫,补复溜、三阴交等。

第三章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八纲证治、脏腑证治、气血证治、经络证治等。

在具体运用这些辨证方法之前,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一、明辨病证性质

针灸临床要想收到良好的辨证论治效果,首先必须明辨病证性质。

明辨病证性质,就是明确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也就是明确诊断的问题。

诊断是从症状入手的,任何症状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病或证,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主症不但对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同时还是决定病证全局的重要因素。

由于主症是诊断的向导,掌握了主症,就可以引导我们从某些病或证方面加以分析,从而在复杂的证情中给诊断圈划一定的范围,使我们能在一定病证范围内进行思考。

诊断着眼于辨证,落脚于辨证。

辨病使辨证更全面、更准确,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诊断过程的深化。

二、突出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与脏腑相比,经络有深入浅出的循行方式,分布于肢体的一定部位,联系一定的组织器官,具有浅行体表的特点。

所以,经络辨证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

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核心理论,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也必须突出强调经络辨证这个核心。

卫气》篇曰: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经脉》篇将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经脉系统予以分类,这是经络辨证在《黄帝内经》中的最早体现。

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关于六经辨证学说的创立,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金元·

窦汉卿《针经指南·

标幽赋》曰:

“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明·

张三锡《经络考》曰:

“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

”围绕经络这个核心进行辨证,复杂的证候即有所归属。

可以有的放矢指导循经取穴,大大增强治病效果。

三、注重整体观念

中医学注重整体,把繁杂的证型利用脏腑、经络理论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进行辨证,概括性比较强。

针灸治病,要注重整体观念,善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因为身体某一部分出现的局部病证,往往又是整体疾病的一部分。

如头痛和目赤肿痛,多与肝火上炎有关;

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多因心和小肠有火造成;

脱肛、子宫脱垂皆由中气不足引起。

故金元·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

”针灸治病,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才不会出现头痛仅医头、脚痛仅医脚的片面倾向。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将整个人体有机地联系起来。

针灸治病的特点是通过刺激局部的经络、腧穴产生治疗作用,除了给局部以影响外,也能通过经络的传递给机体以整体性影响,甚至对全身产生广泛作用。

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和躯干部的俞、募穴等,除了能治疗局部和邻近病变外,还能治疗头面、躯干、脏腑等全身的病变。

部分腧穴如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百会、气海、关元等,还可防治全身性疾病。

整体治疗还包括针对某一病证的病因治疗。

如外感发热、咳嗽,取合谷、外关、列缺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取太溪、太冲透涌泉补益肝肾、育阴潜阳等。

***四、分清标本缓急

针灸治病要分标本主次、轻重缓急。

治病分标本缓急,就是要抓主要矛盾。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以及病变过程正邪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

至真要大论》篇曰:

“病有盛衰,治有缓急。

”对于任何一种病证,是先治标,还是先治本,还是标本同治,要根据病证的轻重缓急而定。

标本施治在临床上运用的原则是: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当标本俱急或俱缓时,则应标本同治。

一般情况下,本是主要矛盾,治病当先治本;

若标急于本,当先治标。

标本病传论》篇曰:

“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说明如能灵活运用标本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就不会贻误病情。

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十分复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所以,在临证时要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能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予以恰当的治疗。

五、做到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也就是根据治疗对象、地理环境和不同季节、具体时辰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体形等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是三因制宜的决定性因素。

性别、年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也不相同,尤其对女性患者、老人和婴幼儿童应慎重对待。

老人气血衰弱,不宜强刺;

幼儿气血未充,难以配合,故针灸宜浅且不宜留针。

女性患者有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情况,治疗时应全面了解,权衡考虑。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气候条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就不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发病特点影响也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因地制宜。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春夏之季,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气血也趋向浅表,病邪伤人也多在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

秋冬之季,气候由凉变寒,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也潜藏于内,病邪中人也多在深部,故针刺宜深,多用灸法。

一日之内,人体气血流注也呈现出与时辰变化相应的规律,针灸临床如能注重取穴与时辰的关系,采取择时治疗,则能增强治疗效果。

此外,对有些周期性发作的病症准确把握针灸施治的有效时机,也是因时制宜的体现。

治能因时制宜,效可事半功倍。

第二节八纲证治(多选)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证治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对病变的病位、病性、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而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各种辨证论治的总纲。

一、阴阳证治

阴阳是指病证的类别而言,大之可概括整个疾病,小之可表示一个证候,为八纲证治的总纲。

一般而论,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的范畴;

而太过的、旺盛的、亢进的、兴奋的以及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的范畴。

在临床上,阴证习惯上指虚寒证,阳证习惯上指实热证。

二、表里证治

表里指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传变、转化的趋势而言。

刺要论》篇曰: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说明辨别疾病的表里,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深浅和留针时间的长短。

疾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

六淫之邪侵犯体表,症状反映在外的称为“表证”,多为外感病初期。

一般发病较急、病位较浅、病势较轻、病程较短。

疾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

病邪侵入体内,波及脏腑,症状表现在内的称为“里证”。

一般发病较慢、病位较深、病势较重、病程较长。

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

三、寒热证治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

寒证是阴气过盛或阳气不足,无力抵御阴邪而导致的病证。

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

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

外感、内伤均可致病。

在外感,为感受寒邪(寒邪或侵袭于表,或入侵于里);

在内伤,为阳虚阴寒内盛。

热证是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证,有表热(见于外感)、里热(外感、内伤俱见)、虚热、实热之分。

一般多指实证。

四、虚实证治

虚实指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通评虚实论》篇曰: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可见,虚为正气不足,泛指机体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的不足以及阴阳偏衰的一系列病证。

实为邪气有余,或正气不衰而与病邪抗争的表现以及阴阳偏盛的一系列病证。

对于虚证,应本着“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

阳气虚者,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灸,以益气养血、鼓舞正气,强壮脏腑、经络的机能。

常用腧穴有气海、关元、神阙、百会、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太溪、膏肓以及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

阴虚火旺者,一般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对于实证,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应本着“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只针不灸,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泻实祛邪、镇惊宁神、消肿止痛。

常用腧穴有水沟、十宣、十二井、合谷、太冲、曲泽、委中以及特定穴中的募穴、郄穴、下合穴等。

第三节脏腑证治

第四节气血证治

第五节经络证治(什么叫做针灸经络辩证?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论治方法。

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

一、经络辨证

经络病证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经络病证包括经络所属的脏腑病证在内,合称“脏腑、经络病证”;

狭义的经络病证则是指脏腑以外的肌肉、皮毛、筋脉、骨节以及五官九窍的病证。

常见的有局部红、肿、热、痛(拒按)、抽搐的实性病证和肢冷、麻木、萎软、瘫痪的虚性病证。

(一)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依据的归经形式。

主要是根据《灵枢·

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