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5093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39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热力外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地质概况

四、工程特点与难点

五、主要工程量

六、计划开竣工日期

七、施工部署

八、施工准备

九、主要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方案

(二)施工排水方案

(三)暗挖施工方案

(四)热机施工方案

(五)交通导改方案

(六)隧道穿过街天桥施工方案

(七)承重桥施工方案

(八)电杆加固方案

(九)市政管线保护方案

(十)穿立交桥施工方案

(十一)隧道边距楼房较近段土体加固方案

十、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十一、雨期施工措施

十二、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十三、工程测量与监控测量

十三、质量管理措施目标及措施

十四、试验目标设计

十五、资料目标设计

十六、附表及附图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西三环(动物园北路~苏州桥)热力外线工程》施工图。

工程编号:

J03A084。

2)现行施工规范、工艺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8-90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GB985-8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J86-85)》

《爆破安全规程》GB50194-93

3)《西三环热力外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054—32

4)现场实际考察。

5)本公司现有技术和机械设备情况。

(二)编制原则: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除执行常规施工项目的编制原则外,遵循如下原则:

(1)本次施工的最大特点是战线长,路况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含

量高,风险大,施工组织设计考虑采用成熟、可靠、先进、有效科学的施工方法,谨慎认真地对待各种技术问题。

(2)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施工监测和环境监测,严格控制地面沉降。

施工组织编制时以新奥特法为重点。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强调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保证工期的实现。

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坚持科学组织和管理,合理平衡资源的原则,确保业主提出的整体要求的实现。

(4)在交通导流方面充分考虑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竖井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对交通影响,做到“文明施工,无噪音暗挖,绿色环保”。

二、工程概况

1)土建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西三环东辅路及方砖布道和绿化带,起点为(花园桥~动物园北路)热力外线工程的(24)点,终点为本部分工程的(21)点。

管线全长1862米。

设计管径为DN800,全线均采用浅埋暗挖工艺进行通行沟敷设。

在13点预留DN400西分支,在15点预留DN800东分支。

隧道结构为马蹄形,直边墙,平底板,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净空尺寸3.6×2.5米。

管线埋深位于地面以下6~7米。

考虑施工需要全线设⑵点、⑹点、⑽点、⑾点、⑿点、⒀点、⒁点、⒂点、⒄点、⒅点、⒆点、(21)点共12座施工竖井,小室竖井10座,⒃点小室为暗做小室,另⑽点、⒅点为临时竖井。

围挡占路大部分为40mX10m。

小室、隧道二衬结构采用模筑C30、S8抗渗混凝土,在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之间敷设防水层,材料采用PE泡沫衬垫和0.8mm厚LDPE膜防水层,敷设完成后,进行充气试验。

2)热机工艺安装工程简介:

供/回水设计温度150℃/90℃,设计压力为1.6Mpa。

管线全长1862米,主管管径为DN800,⒀点西分支管径为DN400,⒂点东分支管径为DN800。

干线供回水方位为:

西供东回。

补偿方式:

采用轴向型波纹补偿器补偿及自然补偿。

保温及防腐:

地沟管道保温采用岩棉保温,小室内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瓦保温,地沟及小室内管道均采用无机富锌底漆和聚氨脂面漆防腐。

试压标准:

分段试压2.4Mpa;总试压2.0Mpa。

三、地质概况

根据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西三环(动物园北路~苏州桥)热力外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2-054-32,隧道穿越土层以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粉砂、圆砾、洪积卵石、细砂为主,地层分布不均且不连续、局部地段土质松散自稳能力差。

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将对工程造成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拟建场地抗震烈度为8度,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情况下,拟建管线沿线地基土均不产生地震裂化。

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拟建管线沿线围岩级别为V—VI类。

管线沿线13m深度内均未见地下水,但根据其底层条件,不排除局部由于大气降水,管道渗漏补给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

根据地质报告综合分析,工程⑴~⑶埋于地下水位以下,须进行降水施工。

(见降水施工方案)

四、工程特点与难点

1、全线工作竖井大部分位于西三环东辅路、方砖步道及绿地范围内,西三环辅路为主要的交通干线,沿线公共车辆、社会车辆较多。

公交车辆分别有871、836、831、730、967、714、944、708、962、15、81、374、323、846、小5、运通201、特5路途经本施工段。

2、工程沿线上下水、电力、煤气管线、电信管线较多且复杂,有多处在竖井周围,如何既保证管线、电杆的安全又确保工期是施工必须重视的方面。

(见市政管线保护方案)

3、重要的交通路口:

⒁点小室位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门口;⒂点小室位于魏公村路路口。

过路口段特制定合理的交通导路方案。

(见交通导改方案)

4、施工段位于城区中央地带居民较多繁华街段,穿越多处重要道路,沿线分布有企事业单位、高层居民楼、饭店、商场等设施(主要有八一剧院、中国现代剧场、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对于距热力隧道较近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无噪音暗挖,绿色环保”,是处理好“扰民”与“民扰”的前提条件。

(见地面建筑物加固方案)

4、本工程沿三环线敷设,途径1处立交桥及2处过街天桥,21点穿越

苏州桥桥区,保护桥区安全是本次施工重点。

(见天桥、立交桥加固方案)

5、此项工程施工难度大而工期要求紧,我方力求做到合理分配施工资

源,工序排布要紧密衔接。

五、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热力小室

10

2

临时竖井

2

3

暗挖隧道

1862

4

管道安装

3724

5

管道试压

3724

六、计划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

2003年6月20日

竣工日期:

2003年11月29日

总工期:

162日历天

主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西三环(动物园北路~苏州桥)热力外线工程,由于该工程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因此我公司对本工程高度重视,为了能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公司领导针对工程的特点经研究决定,特成立西三环热力外线项目经理部,负责内外管理和协调工作,以及该工程施工组织的各项具体工作,并且对经理部的人员进行补充与调整,选派有类似工程经验、技术好、管理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组织实施时力求步骤明确,节奏清晰,工序紧凑。

其总体指导原则是:

以质量为中心,突出工期,合理施工,确保2003年10月30日前文明、优质、高效地完成此项工程任务。

全线工程要以质量为中心,质量等级目标优良。

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依旧把文明施工放到重要位置,注意环境保护,做到封闭施工,无噪音暗挖施工,不出现扬尘遗洒。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北京市市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组织机构图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七、施工部署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工期为132天。

设计图纸文件全线仅考虑10座施工小室,为保证工期,加快施工进度,需增设2座临时施工竖井,临时竖井分别为(10)点、(18)点。

1、按工序不同划分为五个施工时间段:

第一施工时间段:

12座工作竖井开挖;

(2003年6月20日~2003年7月5日)

第二施工时间段:

1862m隧道初支施工;

(2003年7月5日~2003年8月15日)

第三施工时间段:

1862m隧道二衬、10座小室二衬施工;

(2003年8月15日~2003年9月30日)

第四施工时间段:

1862m×2热机管道、设备安装施工;

(2003年9月30日~2003年10月15日)

第五施工时间段:

全线冲洗打压试运行交验。

(2003年10月15日~2003年10月30日)

2、组织机构图(见附图)

3、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附表)

4、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位于西三环东辅路及方砖步道和绿地,必须做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交通导流的组织,严格做好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

施工开始前沿施工占地边线设置连续封闭的统一围挡,围挡必须安全可靠,并力求整洁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

围挡的高度一致,并不低于1.8m(路口转弯处设1.2m矮围挡)。

围挡施工前,先查明各种管线和市政设施的位置,围挡施工对地下管线和市政设施进行保护。

在围挡靠方砖步道和绿地一侧设统一的大门,宽度一致,供施工人员进出现场。

各竖井施工时,因各施工现场狭窄拥挤,各种较大的临时设施,如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棚等均不能布置在施工现场,只有布置在外场地加工。

职工住宅区也设在施工场地以外,职工上下班用班车接送。

根据工作面的数量和出土量的考虑,在竖井施工现场设相应容土能力的存土场。

弃土场能容纳白天施工的土方,晚上由运土车运到指定的弃土场。

5、临时生活区、办公区布置

1)临时生活区:

建于苏州桥(本工程的终点)附近,做为部分施工人员宿舍。

2)临时办公区:

位于苏州桥附近的三层办公楼(现闲置),租该地作为业主驻地代表、现场驻地监理、施工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部。

6、临时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是生活区用水、喷射砼用水、养护用水、冲洗打压用水。

生活区用水、喷射砼用水、养护用水拟与自来水公司协商,采用西三环沿线绿化上水,冲洗打压用水需要使用热力管线附近大管径上水。

7)临时用电

单个竖井平均用电量:

按公式S动=k1·∑Р1∕ηСOSφ+Κ2∑р2+∑р3

S动=0.6×80/0.86×0.75+0.5×11+8=87Kw

全线竖井用电量:

S总=k3nS动=0.7*12*87=730.8KW

全线12个竖井最大用电量为730KW,全线设2台315KVA变压器能满足施工要求,分别设置于(10)、⒅点附近。

按照国家及北京市对建筑行业临时用电的要求,施工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设专门保护线和三级漏电保护开关,从变压器用电缆和移动式配电箱供给各负载。

8、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将机械设备按要求型号提前进场检修,并对机械司机及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交底。

具体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每座竖井施工机械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功率(KW/台)

备注

1

电葫芦

CD15T

1

16

2

电焊机

BX1

2

40

3

喷射机

ZP-IV

2

4

砼搅拌机

JW-250

1

9.0

5

注浆机

UB-3

1

4

6

空压机

12m3

1

7

砂轮切割机

4000C

1

2.2

8

铲车

厦工50L

1

9

潜水泵

QY40-38

1

2

10

运输车

斯太尔

2

11

龙门架

自制

1

13

吊车

16t

1

9、施工材料准备

1)根据材料计划,提前向热力公司基建办定制专用管材、补偿器、阀门等材料设备,并做好材料的复试、试验等各项工作,本工程二衬砼全部采用商品砼,喷射砼为现场自拌。

2)格栅、拱架的加工进行现场预制,首榀格栅、拱架需由业主代表、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联合验收。

3)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竖井同时开工方可保证总工期,拟外加工400m、25套定型钢模,以便减少二衬模板的周转时间,提高施工速度;另一方面确保二衬浇筑的外观质量。

八、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工程前期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过程、重点部位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待方案批准后,组织对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和预防措施。

(3)组织技术及测量人员检查验收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工作。

(4)配备齐全有效的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制定技术资料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资料管理体系。

(5)编制初衬、二衬、热机材料总计划和月计划,提供给加工订货部门。

(6)进场前对全体施工队伍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讲座,技术培训,提高施工队伍技术素质。

(7)根据不同土质情况,做好水玻璃+水泥浆的试配工作。

2、劳动力组织

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较大,为了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在劳动力组织过程中,以精干、高效、专业化为组织原则,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安排具有相应工作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参与施工。

(1)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劳动

力和物资、机械设备进场。

(见劳动力需求计划)

(2)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入场教育,对重点工序、新工艺进行

专业技术培训,召开动员会,做好特殊工种的准备工作。

(6)相关岗位的操作人员须有上岗证。

对于一般岗位的操作人员须进行岗前培训,主要是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方面。

3、物资准备

(1)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在开工前做好物资材料堆放的临设工作。

(2)与业主签订供货协议,明确双方材料供货范围,明确责任。

(3)开工前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计划落实,按照ISO9002标准程序要

求选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合同,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4)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

试,保证使用。

(5)为了减少周转料租赁费用,原则上不准将周转材料堆放在现场,

因此对各种材料的入场时间、数量等提前做好计划,设专人负责,分阶段陆续进场,保证使用。

(6)定型模板及支撑体系由公司根据图纸统一进行加工,不少于20套。

(7)机械设备采用自有设备,专用设备、检测及试验设备均为自备,

各种设备根据工序及进度计划提前进场。

4、质量准备

(1)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确定本工程的最终质量等级,制定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2)各岗位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一般岗位须经培训熟练上岗。

(3)制定工序质量评定标准,并组织进行学习。

(4)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技术交底单进行。

5、生产准备

(1)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进入现场的水、电接入口,办理有关

手续,布置场内临电、临水走向。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协调做好劳动力、物资、设备的准备工

作,制定现场管理、消防保卫和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3)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向业主及监理提交拆迁报告和地下障碍物的保护方案。

(4)调查联系渣土消纳场地,并办理渣土消纳手续。

(5)开工前完成现场临时占地手续,并按标准做好临设的搭建,见竖

井现场平面布置图。

6、交通准备:

(见交通导改方案)

九、主要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根据工程特点及精度要求选用仪器设备。

工程中所用的测量仪器定期检定后,按定线成果表对交桩位进行校核,待现场具备条件后,沿线全长布设一条附和导线,并加强桩位保护,施工中要加强中线、高程的校核,重点部位采用三角测量法,并及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

执行有关测量规范,及时进行竣工测量。

暗挖隧道断面尺寸大、线路较长,且采用双面掘进贯通误差小,因而测量控制的精度要求就高,采用激光导向仪,每个工作面配备一台。

组织精干测量队伍负责本工程全线的测量控制任务,确保工程顺利、优质完成。

按要求进行收敛测量,沉降观测,重点部位重点测量、重点监控(如公交车站、路口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二)施工排水

本工程隧道处于潜水层以上的地段,施工时的渗漏水通过洞内盲沟排到竖井用水泵抽出。

隧道开挖过程中,遇有上层滞水时,先挖集水井,在竖井角处和开挖段靠左侧每隔10米设集水井,留设盲沟,盲沟坡向集水井,用水泵将积水排出。

盲沟做法如下:

(1)盲沟底宽300mm,上口宽500mm,深度在隧道基底以下300mm。

(2)盲沟坡度方向与隧道坡度一致。

(3)沟内填充150mm级配卵石,上填100mm厚粗砂。

隧道上坡施工时,工作面处的水顺隧道坡度方向流向竖井的集水井排出。

隧道下坡施工时,在隧道左侧挖排水沟,掌子面下挖集水坑,洞内水集中到掌子面,排水采用集水坑和横向挡水堤。

集水坑靠近开挖面,水量大时,每五米设一集水坑,用小型潜水泵或污水泵将水抽到竖井的集水井,再排入地面雨水管道。

若局部竖井或隧道处于潜水层以下,根据地质报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另出降水施工方案。

(三)暗挖段施工方案

<一>竖井施工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开挖竖井圈梁土方→绑扎圈梁钢筋→支立模板→浇筑圈

梁砼→立龙门架→砌围护墙、搭护栏→开挖竖井土方→安装钢格栅→喷射砼→加临时支撑→竖井底板

(2)施工方法

A、全线共设12座工作竖井,其中10座为小室竖井,其中(6)、(11)、(12)、(13)、(14)、(17)、(18),而

(2)、(14)、(15)、(19)、(21)点竖井为保证车辆通行宽度不小于5m,拟采取局部盖挖法施工。

B、竖井局部盖挖法:

为保证道路上下通行宽度不小于8m,在竖井圈梁施工完毕后,在圈梁顶部纵横布置I485日本工字钢,翼缘间距300mm,工字钢顶部铺以2cm厚钢板,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

(见承重桥施工方案)

竖井采用逆作法施工,竖井施工应逐榀开挖,开挖时采用对角开挖,

严禁整个墙体同时悬空。

竖井的纵向联接钢筋为Φ18@500,内外双层。

纵向联接筋锚入圈梁长度不小于800mm,格栅间距为600mm,洞口上皮1.0m范围内设三榀,竖井四角两侧竖向联接钢筋各增设一根。

竖井井壁与底板相接处设钢格栅一榀,临时支撑用2[16a对焊,沿竖向每隔一榀格栅设一道,最低一道临时支撑距竖井底不小于1.75m,临时支撑N2与N1钢板之间焊接牢固。

马头门施工:

竖井开挖至马头门处,沿马头门拱部外轮廓线先打入

Φ32×3.25钢管作为超前导管(导管端部钻孔做成花管),在导管内注入水玻璃浆液固结土层,导管间距300mm,如土质差可减小为150mm。

竖井施工至马头门拱顶标高后,开始预留马头门洞口,在预留马头门洞口处竖井格栅仍环向封闭,洞口两侧竖向联结钢筋各增设四根,但砼喷射厚度减小到10~15cm。

在马头门处隧道格栅要密排两榀,并加钢筋与被割断的竖井水平钢格栅焊接成整体,当马头门钢格栅封闭后,再继续向下施工竖井。

竖井到底后,施工竖井底板,竖井底板为双层双向Ф16@150钢筋网格并喷射C20砼。

每个竖井垂直运输采用龙门架,用5吨电葫芦2个,设料斗坑2个。

出土方向和竖井现场布置见竖井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隧道施工

(1)工艺流程

隧道初支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打超前注浆小导管→喷止浆墙→注浆加固土层→上台阶土方开挖→拱顶格栅安装→打锁脚锚杆→喷射砼→下台阶土方开挖→下部格栅安装→喷射砼→背后注浆

(2)隧道断面净空为3.6×2.5m,全线1862m初支厚度为300mm。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位于⑴点~⑶点87.5m范围内存在滞水,在竖井开挖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大口井降水,直径为Ф300无砂滤管,水位降至结构底板以下0.5m,井深为16m。

(3)施工步骤和工艺要求

A、打超前注浆小导管

沿拱部外轮廓打入Φ32@300,长3m的超前小导管。

小导管位置和开挖边界由隧道内设置的三台激光仪确定。

小导管一端加工尖形,管壁打Φ6孔,每10cm一个,成梅花形分布。

利用风镐打入,仰角为5~10度,前后两节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 m;如遇地质条件特别不好,则将超前小导管长度改为2m,每步都打,超前导管套管为Φ48长500mm的钢管。

B、土方开挖

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视土质情况,留置核心土大小。

施工时,先开挖上拱土方,喷射砼封闭后,再开挖边墙,核心土及底板土方。

开挖时应遵循“注浆一段,开挖一段,封闭一段”的施工原则。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为确保安全,开挖间距控制在500mm以内,拱部开挖后尽早封闭,尽量减少顶部土方悬空时间,最前一步未封闭的上拱格栅与最后一步已封闭的拱腿的间距控制在2~2.5m,核心土应以1:

3~1:

5放坡,防止土方坍塌,下台阶土方如果松散,应加可靠的临时支护,防止工作面滑坡。

D、格栅安装

土方开挖后及时架立安装格栅,安装前应将格栅下虚土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支立间距同每步开挖步距,格栅支立应根据激光导向仪或测量班在墙上和拱顶打的控制点支立,保证整榀拱架不扭曲,然后用Φ22@1000的纵向联接筋把每步格栅连接起来,为防止格栅架立后下沉,应在拱肩角钢下铺设500mm厚的300×300的木板。

并立即在两侧处打入2m长的Φ25锁脚锚杆(每侧两根),格栅拱架各连接点先用螺栓连接,再满焊牢固,拱墙部挂Φ6@150×150mm的钢筋网片,前后两片搭接不小于150mm。

钢格栅主筋外净保护层3cm,内净保护层2cm(拱顶部位每3米预留3根背后注浆管)。

E、喷射砼

喷射砼按试验给定的配比通知单进行配料施工,喷射砼前应注意将施工缝用风冲净残留土。

砼应分层喷射,每层7cm左右,喷射口至喷射面距离以0.8~1.2m为宜,每层喷完后及时清理表面结构,使其平整度良好,禁止使用回弹料。

F、背后注浆

背后注浆在初支后,每6m注浆一次,利用注浆泵将水灰比为1:

1的水泥浆注入已安装好的背后注浆管,Φ32注浆管每3m设一排,每排2根,每根长500mm。

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以内,每次注浆前需将用不小于100mm厚的C20喷射砼将工作面封严,下次开挖时破工作面。

G、有固定支架及导向支架处隧道施工

隧道内有固定支架(导向支架)的位置,固定支架为中心左右各3m范围的隧道底部加深0.90cm,顶部抬高70cm,此范围内初支钢格栅密排,格栅直墙段加高1.6m,导向支架处格栅直墙段加高0.6m。

<三>隧道二衬施工方案

隧道二衬结构为模筑砼(C30、S8)不小于设计厚度,底板以上采用预制定型钢模,支撑采用定型模板支撑丝杆,采用输送泵浇筑,底板拱墙均以伸缩缝为界,原则上每25m一段,砼采用商品砼。

隧道二衬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清理→防水→防水保护层(见防水施工方案)→放线→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砼→放线→绑扎拱墙钢筋→支立拱墙模板→浇筑拱墙砼→清理→填充注浆→养护

(1)清理底板及放线

隧道初支和防水完工后,铺5cm厚C20豆石砼作为防水保护层,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放线标出隧道二衬两边墙位置线。

(2)钢筋绑扎和砼浇筑

钢筋绑扎均按设计图纸施工,钢筋保护层为3.5cm,固定支架处按设计要求增设附加筋。

砼采用商品砼,以伸缩缝为界,分段浇筑成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2-24cm。

砼由输送泵通过Φ125输送管送入模,浇筑过程中应及时将砼振捣密实,振捣间距不大于700mm,严格控制底板标高,砼浇筑应保持连续性,最大间距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同时注意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

(3)支立拱部模板

边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U型卡固定,安放立带Φ48双排管进行竖向支撑,两端用可调千斤顶托将边墙模板调直调平。

拱部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