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教案Word格式.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教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特点:
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
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调整和健全府兵制。
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
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
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
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x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
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
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
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
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
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
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
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
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
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
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
辛亥革命。
③两次帝制复辟:
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发展演变阶段:
(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
(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
(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
(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
(5)元朝的行省制度;
(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
(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
(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
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
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
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
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
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
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
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
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
一是士兵职业性质:
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
军事结束,解甲归田。
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
二是兵将关系:
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
(注意:
土司制度最早源于元朝)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
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
作用:
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
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
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影响:
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
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
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各州的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
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
设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
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四)古代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
2、发展演变: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
(2)察举制——汉朝:
形成:
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
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
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
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
(3)九品中正制——魏晋:
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
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形成和演变: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
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隋朝: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
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北宋:
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
殿试成为定制;
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
增加录取名额。
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明朝: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
沿用明制。
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积极意义:
①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
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五)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演变:
(1)春秋战国:
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
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
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2)秦朝: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崇法抑儒,以法为教。
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3)汉朝:
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
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4)宋代:
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
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
(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
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
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2)“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
(5)“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6)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
(7)“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
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
(六)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治乱兴衰:
(1)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世:
其类型大体有两类:
第一类:
新王朝建立之初的盛世;
如文景之治(非考点)、光武中兴(非考点)、贞观之治(原因:
以隋亡为教训;
知人善任;
从谏如流;
调整政策等)等。
第二类:
某一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在社会危机出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
如开元盛世(原因;
表现)、康乾盛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康熙帝实行“更名田”;
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稳定,人们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的统治,称为“康乾盛世”)等。
【思维拓展】对封建盛世景象的认识:
①从原因看:
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从内容与结果看,统治阶级进行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注意发展经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任用有才能的人,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其结果都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③从社会性质看,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
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
作为盛世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
真正享受繁荣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
(2)古代封建社会的乱世:
①安史之乱(非考点);
②三藩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2、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
①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
②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
③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朝对峙走向隋的统一;
④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
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
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
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2)中国古代四次局部统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
③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④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中国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
统一:
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1951年,x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③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分裂:
①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
a、晚清时期:
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b、国民革命时期:
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
c、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一些局部分裂:
葡萄牙占据澳门;
英国占据香港;
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
(4)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1)德国的两次统一:
▲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A、统一的历史条件:
①必要性:
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可能性:
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B、统一的方式:
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统一的过程:
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
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
D、统一的完成: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E、统一的影响:
①积极:
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②消极: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A、德国在二战后分裂原因:
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B、统一问题的由来:
①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
③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2)意大利的统一
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中部和北部:
被奥地利控制 b、两西西里:
被西班牙控制 c、罗马:
被法国控制) ②可能性:
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B、统一方式:
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
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
③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
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
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成功。
C、统一过程:
①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
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
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E、影响:
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3)美国的统一——南北内战:
A、背景:
①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②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B、经过(1861-1865):
①初期:
北方节节失利 ②转折:
葛底斯堡战役 ③结束:
北方告胜
C、影响①性质: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意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③局限:
尚未彻底解决各族歧视
(5)中国古代史上反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明朝抗倭斗争;
②中朝抗日斗争(邓子龙与李舜臣);
③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
④清康熙帝派兵抗击沙俄斗争(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签订)等。
【基本认识】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①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②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
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③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④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⑤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等。
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维拓展】
▲制约国家分裂、统一的因素:
①中央、地方制衡机制是否完善;
②国家制度存在的潜在分裂因素膨胀(分封制、节度使制、郡国并行制、清初建藩制);
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④民族因素(十六国、南北朝、辽夏金及明清)
▲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认识:
①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